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飞天”凌空》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
八年级上3.“飞天”凌空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3课《“飞天”凌空》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文体特点。
2、把握吕伟表演“5136”的全过程,体会她跳水动作的、飞动之美。
3、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
(重点)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的生字不是很多,但部分字需要教师跟学生多加提醒,比如:“一刹那”的“刹”。
在词语教学中,由于本课的词语偏于书面,可以让学生在读的时候注意体会新闻用语,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2.阅读教学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以求有的放矢。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学习本文妙用修辞、动静结合、正面与侧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3.情感教育
关于情感教育,应结合国家时事,在阅读中领会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导学任务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凌空翘首屏息酷似慷慨轻盈
悄然由衷如梦初醒震耳欲聋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背景。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
仅540多字的特写,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范文,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在昨天一样,现场动态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还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3.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形式与其他课文一样吗?(提示:注意把握新闻体裁的特点,学习新闻阅读的方法。
)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文体特点。
2、把握吕伟表演“5136”的全过程,体会她跳水动作的、飞动之美。
3、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导入】通过出示图片和谈话导入,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并从个人视角谈谈对中国跳水梦之队的了解。
1.导入新课:在运动领域,美国有篮球梦之队,中国有跳水梦之队,当中国姑娘吕伟从10米跳台纵身一跃,瞬间惊艳了全世界。
2.分别展示文字内容:十米跳台运动员:你像一只轻捷的雏燕,驾起矫健的翅膀,凌空一跃,在蓝色的水池上方,划出美丽的曲线,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飞舞的“飞天”,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今天,我们就走近这篇特写,一睹“飞天”女将吕伟的风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确,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口头提问:(1)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
口头提问:(2)课文写了哪些内容?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的?
预设:吕伟跳水之前的场面,吕伟跳水动作全过程,吕伟跳水后的观众反应和裁判评分等情况。
课文抓住吕伟跳水动作来细致刻画的。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适时教读。
(1)认识词语。
轻盈掠过由衷翘首屏息一刹那慷慨哧地悄然眼花缭乱
①认读生字,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②老师强调:在识字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2)学写词语。
凌空翘首屏息酷似慷慨轻盈
悄然由衷如梦初醒震耳欲聋
①找同学读生字,及时评价、纠正读音,之后全班齐读。
②老师强调个别字书写。
(3)理解词语。
凌空:高高地在空中或高升到空中。
翘首:抬起头来。
屏息:暂时抑制呼吸。
酷似:极像。
慷慨:大方、不吝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