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组 关于信息泄露的调研 展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四
童某是一个典型的80后,大学毕业后,成为商城县公安局交警大 队的一名警察。工作中可以轻易获取的个人信息,被其视作可换取利益的 巨大资源。通过公安内部网络,童某可以查询公民个人人口信息、车辆信 息、宾馆入住等信息,而这些内容在网络上都有人花钱购买。
2010年11月至2012年4月,童某通过开设淘宝网店、QQ聊天、飞信 聊天等方式,出售个人信息。短短几个月,非法获利6万余元。案发后, 办案人员发现多起转账记录,仅从童某的QQ邮箱已发出的涉案邮件中,就 提取出了公民个人信息1.2万余条。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将本单位在履行 职责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对外出售,其行为已构成出售公民个人信 息罪。 最终,商城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拘役6个月,缓刑1年;处 罚金1万元,违法所得6万余元予以追缴;作案用电脑等设备予以没收。 童某出售个人信息仅是公安机关自身发现并破获的一起案件,属 于整个灰色产业链的上游。而转手信息的中间商,购买信息的所谓调查公 司、讨债公司、广告推销公司,甚至诈骗团伙,从全国破获的案件来看, 已具备不小的规模。
关于信息泄露的调研报告
第十三组
Catalogue
一. 信息泄露的案例 二. 相关数据 三. 有关信息泄露的法律法规 四. 关于信息犯罪的相关概念 五. 问卷结果反馈及分析 六. 问题总结与我们的观点
信息泄露的案例
1
案例一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2013年10月,“2000万开房信息” 在网上泄露。王金龙下载了网上流传的文件包,结果发现,自己的 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和开房时间等信息均在其中。
提醒身边亲朋好友
在一个名为“北京业主数据”的网站,公开销售“2006年50万北京业主数据 库”“2007年85万上海高档楼盘业主数据库”“2007年2.4万上海商务大厦业主数据库” 等百余种信息。
而在另一家网站,个人信息被细分成“白领名录”“股民信息”“车主名 录”“电视购物名录”“高端名录”“老板手机号码”等十一大类,其中更包括“手机高 端用户”“高尔夫会员名单”“银行高管名录”“CEO培训班名录”“北京各高档俱乐部 会员资料”等,甚至还包括学生家长、学校名录等。 这些数据究竟从何而来?今年8月宣判的北京最大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揭开了贩卖 公民信息产业链的冰山一角。这起案件的23名被告中,有7人分别来自移动、电信、联通 公司内部,或其他公司派驻电信运营商的职员,他们是个人信息泄密源头。
罪。"情节严重"是指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获利较大,出售或者非法提 供多人信息,多次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公民个人 信息被非法提供、出售给他人后,给公民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或 者严重影响到公民个人的正常生活,或者被用于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等情形。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量刑标准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关信息泄露的法律法规
3
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第
四十条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 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 的需要,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 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 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
社会
今天的世界,人们都在追逐利益,而信息时代的来临让他们发现了 新的商机。他们发现一个人的信息居然也可以有这么多用处,而当一个 东西扯上金钱,它就变得奇怪了。有人开始收购个人信息,这使得信息 的泄露变得更为普遍,造成的影响也更加恶劣。
发现信息严重泄露后
冻结账户
现在的人离不开网络,一旦个 人信息泄露,涉及面非常广。 现在网络十分发达,信息泄露之 后如果不换账号,那么在这个账
邮件地址,负有保密的义务。互 联网电子邮件服务提供者及其工 作人员不得非法使用用户的个人 注册信息资料和互联网电子邮件 地址;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泄露 用户的个人注册信息和互联网电 子邮件地址,但法律、行政法规 另有规定的除外。
互联网电子邮 件服务管理办 法第九条用户使用邮政业务的情况。
关于信息犯罪的相关概念
问题总结与我们的观点
6
自身
当你看过许许多多的事例你会发现,其实故事的主人公自己也并 不重视自己的信息或是他人的信息。现如今是信息时代,你的信息比 你想象的更有价值。当事情没有真正发生前,你不会知道自己的一时 疏忽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朋友
有时候你的信息不是由你而是你身边的人泄露的。他们可能并不是 有意,甚至有时候是好意。更何况在如今的世界,不论是口头,书面, 还是网络,总有各式各样的方法让你落入陷阱。
2013年底,王金龙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起诉了汉庭星空(上 海)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汉庭酒店),他认为这些泄露的信息源 自2012年底他入住了广州和深圳的两家汉庭酒店。 2014年9月,法院作出判决,王金龙败诉。“原告只知道网上 有铺天盖地的自己的信息,但不知道是谁明确泄露了这些信息。” 曾介入此案的律师、上海市律协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主任商建刚告 诉记者。
和国邮政法
第四条
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 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 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 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
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犯他人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提供者对用 中华人民共 和国邮政法 第六条 户的个人注册信息和互联网电子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邮政 企业和邮政工作人员不得 向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提供
4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概念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 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 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 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立案标准
一般来讲,违反了对个别公民个人信息的保密义务,不构成犯
号下登陆的各种信息就会源源不
断地流出。
更改重要的密码
个人信息往往和银行账号、密
码等重要的信息联系在一起。
报案
咨询律师,起诉
在信息泄露之后,很容易收到
个人信息泄漏后,不仅可以 用这些信息盗用你的账号, 甚至还可能骗你身边的亲朋 好友。
收集证据
各种各种的邮件,接到天南海 北的电话。这时候要留心,记 下对方的电话或者是邮箱地址 等有用的信息。
案例三
9月14日,警方接到线索,在一家写字楼里有人贩卖公民信息。“表面上这家 公司经营信函打印,但在公司的电脑里我们发现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 赵鹏和他的妻子正是这家公司的经营者,在丰台区看守所里,他告诉记者,这些 数据都来自互联网。“有的网友告诉我做这个可以赚钱,慢慢地就接触到了这些。” 赵鹏称,他手中的个人信息有两大类,一种是纯粹的手机号,还有一种则是一些 网站的会员注册信息。 他告诉记者,上线的联系方式基本以QQ为主,交易也全部通过网络完成,双方不 会有任何接触。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 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 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问卷结果反馈及分析
小 结
无论是商业中的信息泄露,还是个人的信息泄露,我们认为 都普遍反应出的是人们素质滑坡问题。为了自身利益,无论利益 是来自于内心还是外界,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去做出这种事 情。人们面对被泄露时,除了气愤,更多的应该是拿起法律武器 武装自己,维护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与有序。 网上个人信息频频被泄露的根源,一方面是由于公民个人的 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另一方面在于技术和商业利益裹 挟在一起,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背 后是商业利益的驱使。 另外,人们在享受互联网便捷性的过程中,也不知不觉地将 个人信息和隐私交换出去,如通过微博和交际网站晒个人的生活 细节等,都存在信息泄露的隐患。
5
问卷结 果分析
90%以上的人觉得自己个人信息曾被泄露 30%的人经常收到骚扰电话 50%以上的偶尔收到骚扰电话 几乎所有人都收到过垃圾短信 60%的人遭受过账号信息被盗取的现象
50%的人对于我国的信息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稍有 了解 另50%的人对相关法律完全不了解 现今大学生的信息大部分都会过多过少的被泄 露给一些组织,且泄露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对于这 些信息泄露学生们并没有任何的措施,只是一味的 忍让。 由于大学生对信息泄露相关法律的不了解,信 息泄露在校园内更是肆虐。因此我们呼吁大学生能 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相关法律,为权益的积极维权提 供有力的武器。
问卷结果反馈及分析55问卷结果分析90以上的人觉得自己个人信息曾被泄露30的人经常收到骚扰电话50以上的偶尔收到骚扰电话几乎所有人都收到过垃圾短信60的人遭受过账号信息被盗取的现象50的人对于我国的信息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稍有了解另50的人对相关法律完全不了解现今大学生的信息大部分都会过多过少的被泄露给一些组织且泄露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对于这些信息泄露学生们并没有任何的措施只是一味的忍让
案例二
2011年12月21日,以国内最大的开发者社区为主的多家 互联网用户注册信息库被黑客盗取,涉及的用户资料在5000万以上,资料 泄露的账号可能涉及网易邮箱、QQ邮箱、人人网、京东商城在内的多家 网站,该事件被称为CSDN泄密事件。同期,天涯社区论坛4000万用户数据 泄露。 2012年2月,嫌疑人陈某从其叔叔陈某某、老乡周某处获取了一个 存有800多个京东商城客户账号及密码的文档,一套查看上述账户内资金 情况的软件。 其后,陈某开始使用自己的台式电脑,利用上述软件对京 东商城客户的账户进行扫描。如发现账户内有资金或京东商城优惠券,便 冒用客户的账号及密码登陆京东商城网站,盗刷账户内的资金及京东商城 优惠券,在网站上下订单购买商品,由京东商城将货物快递至嫌疑人指定 的地点。 陈某以上述手段盗窃京东商城1620余名客户账户内的资金,在京 东商城网站上购买价值约10000余元的物品。 2012年3月初,嫌疑人陈某将这一存有京东商城客户用户名及密码 的文档,通过QQ拷贝给嫌疑人唐某,唐某于是采取同样的方式,共盗窃了京 东商城40余名客户账户内的资金,购买价值约7351元的物品。
相关数据
2
1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 护调查报告(2015)》,63.4%的网民通话记 录、网上购物记录等网上活动信息遭泄露; 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曾被泄露,包括 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及工作单位等。
相关 数据
2
山东省消费者协会28日发布的《2015年山 东省大学生电子产品消费及个人信息安全保 护调查报告》显示,只有9 . 9%的在校大学 生听说过且比较注意个人信息保护,86 . 3%的学生反映个人信息存在泄露情况,而 当个人信息泄露或被他人不当利用时,仅有 16 . 7%的在校大学生会采用法律手段维护 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