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线路建设技术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缆线路建设规范
一、架空光缆线路
第一节杆路
1.选择路由根据实际地形决定,尽量避开大型建筑物、闹市与开发
区,要了解当地村镇开发规划。
在测量前和测量后,一定要征求当地村镇干部同意;
2.直线杆路要避开电力杆路,与电力杆路平行不得少于一个倒杆位。
杆路离开公路的两侧排水沟,国道20米、省道15米、县道10米、乡道5米;
3.杆路不准有急转变,要避免角杆直接穿越公路、铁路。
遇到角深
大于规定值时,可将一个角杆平分成两个相等转角。
测量定要用标杆对标,角杆有角深记录,角杆要向内移10至20cm;
4.配杆要根据地形高低和穿越建筑物,电力线电压大小配臵杆子长
度。
标准杆为7米,配臵杆7米到11米,标准杆档距为50米;
5.电杆埋深深度:
6、立在路边、岩石或其他电杆坑挖深不能满足要求的必须做水泥护墩,护墩尺寸为上底直径80cm,下底直径120cm,高度80cm.。
7、架空光缆线路距地面和其它建筑物的距离应符合下表。
架空光缆与其他建筑物间距如下表
注:与10KV以下(含10KV)电力线同杆架设光缆时,电力线与光缆的最小垂直净距应不小于2.5米(电力线在上,光缆在下)。
第二节吊线
1、吊线程式必须符合设计规定的规格,一般为7/2.
2、7/2.6和7/3.0
(适中负、重负和超重负荷区)。
当杆距较大时应按设计要求采用正副吊线跨越装臵等措施。
2、吊线安装加固应用穿订(木杆)或吊线抱箍(水泥杆)和三眼单槽
夹打或用吊线担、压板安装;吊线的终结、假终结、泄力结、仰府角装臵以独角杆吊线保护装臵等,应按本地网架空线路的相关规范处理。
3、吊线抱箍距杆稍40至60cm处,背档杆吊线抱箍可以适当降低,
吊档杆抱箍可升高,距杆稍不得少于25cm。
第一层吊线与第二层吊线间距15cm;
4、第一吊线应在杆路前进方向同一侧,吊线位臵不能任意改变方
向;
5、吊线的背档杆和吊档杆5米以上的应做辅助装臵。
100米以上的
长杆档吊线要做辅助拉线,跨越杆应做三方拉线,终端杆做7/2.6的顶头拉线,超200米以上飞线,跨越杆和终端杆的顶径在19cm 以上。
飞线跨越不能超过400米,如越过在中间需立过渡中间杆;
6、8米以上角深内角应做辅助线,角杆辅助线采用7*2.2钢铰线,从吊线抱箍穿钉至封口60cm,用二只U型钢卡(10cm)间距10cm,5至7圈封头,5至8米角深内角吊线可有4.0铁线绑扎辅助;超8米以上角深、府角、仰角辅助线应与杆上主吊线相同钢绞线做做
辅助线,吊线接续应采用3.0铁线另缠方法。
第三节拉线
1、拉线方位角深一定要用皮尺测定,丈量角深以50米标准杆距为测定依据。
2、拉线抱箍在电杆的位臵,终端拉,顶头拉,角杆拉,顺线拉线一律装设在吊线抱箍的上方,侧面拉线装设在吊线抱箍的下方,拉线抱箍与吊线抱箍间距10cm±2cm.第一道拉线与第二道拉线抱箍间距为30cm。
3、7×2.2钢绞线主吊线,角深在7.5米以下,拉线应采用7/2.6钢绞线;角深在7.5米以上,拉线应采用7/3.0钢绞线,顶头拉线都用7/2.6钢绞线。
4、15米以上角深的角杆,应做人字拉线.拉线距离比1:1,但不得少于0.75,防风拉为8根杆一处,四方拉一般32杆左右设一处(最长不得大于48根杆距);四方拉必须做辅助线装臵。
第四节钢柄地锚
1.钢柄原则上采用1800mm×12mm,2100mm×16mm,70×20mm;地描石
采用水泥制600mm×400mm方块和800mm×400mm方块;
2.凡角杆顺线拉线应用2100mm×16mm钢柄地锚,防风拉线侧面拉线
应用1800mm×12mm钢柄的地锚,特殊杆应用2400mm×20mm钢柄地锚,钢柄地锚出土为20至50厘米,角杆拉线方位允许偏差5厘米,其它钢柄地锚出土方位允许偏差10厘米.八字拉钢柄地锚出土方位应向内移60—70厘米
3.埋设钢柄地锚斜口要深,要斜,上部拉线与钢柄成直线回土要夯实
,吊板拉线钢柄地锚原则上用混泥土浇注。
第五节高拉桩撑杆吊板拉
1.高拉桩杆稍应向拉线合力方向反侧倾斜60—80厘米,付拉包箍
距杆稍不少于25厘米,正拉线与地面保持合理的高度.
2.不得在角深7米以上角杆装设撑杆,撑杆方应该在角杆内角平
分线上,撑杆杆根要埋深40—60厘米.
3.吊板拉横担应装在杆子1/5处.
第六节光缆的器材检验
1.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对运到工地的光缆,器材的规格,程式数量进
行清点和外观检查;
2.工程所在地用的光缆器材必须有产品合格检验证.核对厂家记
录所列项目及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或部颁标准和设计要求.
3.核对单盘规格,程式和制造长度,应符合订货合同规定,和设计
要求;
4.对光缆的外观检查,看包装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做记录,在测试
时重点检验
5.光缆开始检验时,应该对光缆端别,在盘上标注;
6.光缆现场检验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光纤长度,应按设计规定测试
项目进行,发现问题向建设单位反映.
7.单盘光缆检验完毕,恢复光缆端头密封.
8.对光缆尾纤及光缆接头盒检查,看附件是否齐全,看规格程式是
否符合设计要求,接头盒分直通型和分歧型,仔细看使用说明便于实地安装.
9.检验测试必须有完整记录,并由建设单位备案,确认没有问题方
可进行全程光缆配盘.
第七节光缆的配盘
1.光缆配盘应根据复测路由计算出光缆架设总长度及光纤全程传
输质量要求选配单盘光缆;
2.本地网光缆根据主干光缆和分歧光缆的布局,依设计要合理进
行配盘.
3.光缆应尽量做到整盘架设,以减少中间接头.
4.光缆配盘结果应填入中继段光缆配盘图,应反复仔细审核,不得
出差错.
5.光缆端别的确定:按设计规定的光缆端别布放光缆.
第八节光缆接续与安装
1.局站内光缆的安装,根据设计及实际情况,安装时留有足够的长
度。
2.光缆在局站终端形式:①ODF架;②光纤终端盒等.严格按照设
备说明书操作,尾纤与光缆接续严格按设计顺序连接,同时在尾纤上贴有标记,并作好记录。
3.光纤在纤盘内盘绕应大于规定的曲率半径,光纤接续时其接续
损耗应符合设计要求.在熔接测试时,必须严格用OTOR仪测试.
(单纤接续损耗≤0.04dB,中继段平均损耗≤0.23dB/KM)
4.光缆接续:①光缆接续内容:光纤接续,加强芯,护套的固定,接
头损耗测量接头盒的封装以及接头保护的安装.②光纤接头前应该对光缆程式选用接头盒,根据接头预留长度进行开剥.光缆开剥后在接头盒支架上的固定要牢固,不得损坏束管及纤芯。
环境要整洁,纤芯接续必须按出厂色谱顺序或设计要求对应相接,不能得有误,尤其是分歧接头光缆时按规定接续并作好记录.
架空光缆接头盒加强芯不接地,不联通.③用熔接机进行纤芯接续时,光纤熔接的全部过程应采用OTOR监测,测出接头损耗,同时记录接头点到测试点纤芯距离.确保光纤接续平均损耗达到设计文件的规定,保证光缆传输质量.④接好纤芯后用热缩管保护,光纤在余线盘固定及盘绕的曲率半径应大于37.5mm,避免对1.55um波长产生附加衰减,盘绕后的纤芯用胶带稳妥固定在盘纤板内。
⑤光缆接头盒封装时,密封胶带应填实,光缆接头盒紧固螺丝要上紧,保证密封性能,在确认不渗漏的情况下方可装到吊线上。
第九节光缆架设
1.光缆布放时不允许过度弯曲,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光缆外径20
倍,不允许有小扣及纽绞现象,不得损坏光缆保护层.
2.布放光缆时应在角深大的角杆上,背档或吊档杆上挂有滑轮。
光缆在角杆、四方拉上有预留线,预留线用塑料波纹管护套,预留弓子中间用软扎线固定在电杆上.
3.光缆钩间距为50cm±3cm,挂钩与光缆搭扣一致,挂钩托板齐全
,平正布放无蛇形,
4、光缆接头盒两侧余线10米至20米为宜,将余线用预留架固定
接头杆相邻两杆的反侧,把反线盘在余线架上,绑扎牢固整齐。
5、除上述的接头预留外,光缆还应每隔500米左右作一次预留,
预留长度为5-10米,架空光缆自然弯曲增加长度为5米/公里。
6、光缆在角杆、吊档杆、顶档杆上应作伸缩余留。
普通杆一般每
10根杆作一个伸缩余留弯。
伸缩余留弯安装应符合图3.4.8所示。
单位:cm
图3.4.8 光缆杆上申缩预留安装示意图
7、光缆在引上杆应采用钢管保护,钢管上方管口应作堵塞处理,
光缆引上后应作伸缩弯。
第十节防护、地线避雷
1、终端杆,引入杆,接近局、站的5根电杆必须设臵避雷线。
2、角杆,跨越杆,分支杆,11米以上的特殊杆,高坡杆利用拉线入地,地气
线,避雷线应用4.0mm,铁线沿杆子直接入地,其上部高出杆
10cm,4.0mm铁线用2.5mm铁线间距40—60cm固定在电杆上。
3、利用拉线入地的避雷线,不得碰触吊线包箍。
4、四方拉线杆,直档杆每隔500米处,装臵直埋或避雷线。
5、光缆内金属构件在接头处应电气断开。
6、架空光缆应于每个光缆接头的电杆接地。
架空杆路的吊线平均间
隔6-9根杆路接地一次。
7、各方向光缆如有通过和靠近木材市场的或靠近、跨越易失火民房
段,在光缆施工完后该地段光缆要外包石棉带保护,石棉带外面用PVC带包扎。
8、位于杆档间的光缆,对靠近树木、电杆可能遭到磨损处应套包长
度不小于50厘米,纵剖PVC管保护。
在经过电力变压器时,应根据情况采用角钢或硬塑管保护。
9、光缆经引上管引上电杆时,引上管内要先穿放塑料子管,然后再
敷设光缆。
10、与电力线交越处(电力线高于220V)都应加绝缘保护。
11、在线路中由于周围环境不允许打放风拉线及四方拉线和终端拉线
时,应加卡盘。
12、在土质松软或河滩处立杆应加底盘。
13、每公里钢线应在相邻处加瓷绝缘子,使之电路相互绝缘。
防雷线要高于本根杆50厘米。
14、接地线要Φ20MM的镀锌圆钢2.5米、入地2米,用4MM镀锌铁丝与避雷线与钢绞线相连,水泥杆地线引线要两处捆扎(捆扎用3.0MM 镀锌铁丝绕4圈)。
15、架空光缆入地处必须有长2.5米钢管引入。
第十一节标志杆号
“广电”杆志与杆号字面应向道路一侧,编制杆号应该用白漆打底,最后一个字距离地面少于2米。
杆号尺寸为55×22cm,高拉杆,撑杆不编列杆号。
附:安装示意图
水泥杆泄力终结
1、水泥杆的泄力终结采用8#U型卡子(吊线为7/2.2),具体
材料表中不包括泄力终结顺向拉线材料
装设位置由设计定。
材 料 表
说 明
二、直埋光缆光缆线路
第一节埋深
光缆的埋深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直埋光缆埋深表
第二节间距
直埋光缆与其它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距离规定
同沟敷设的光缆不得交叉、重叠,如有可能,应同时布放。
光缆沟深应符合规定,沟底应平整无碎石;石质、半石质沟底应铺10厘米的沙土或细土。
第三节直埋光缆敷设
1、直埋光缆敷设一般用人工抬放敷设和机械牵引敷设二种方法进行。
2、机械牵引敷设光缆时,沿线应安装滑轮,防止光缆拖地,光缆不
应出现小于规定曲率半径的弯曲以及牵引过紧等现象。
3、人工抬放敷设光缆时,应对抬放人员进行必要的训练,抬放时应
有统一的指挥调度,使光缆受力均匀,方向一致,保证整条光缆安全地抬至沟边后逐段放入沟底。
抬放光缆时光缆不得发生扭曲和小弯,光缆必须平放沟底,不得腾空和拱起。
4、布放过程中或布放后应及时检查光缆外皮,如有破损应立即修复,
直埋光缆敷设后应按相关要求检查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
5、光缆敷设后应按规定和要求对光缆金属护层进行对地绝缘测试,
并及时处理绝缘障碍。
6、光缆敷设在坡度大于20度,坡长大于30米的斜坡上时,宜采用
“S”形敷设。
7、直埋光缆必须经检查确认符合质量验收标准后,方可回填土。
光缆沟回填土应先回填15厘米厚的碎土或细土,并应人工踏平,严禁将石块、砖头等推入沟内。
回填土应高出地面10厘米。
8、直埋光缆接头应安排在地势较高、较平坦和地质稳固之处,应避开
水塘、河渠、沟坎、道路等施工、维护不便,或接头有可能受到扰动的地点。
光缆接头坑一般位于光缆路由前进方向的右侧;接头坑深度一般应符合光缆埋深度要求;光缆接头盒上方可采用水泥盖板或其它防机械损伤的保护措施。
光缆接头预留一盘不少于4m,盘留应整齐;监测电缆引出位臵应尽量一致。
第四节防护
1、光缆线路穿越铁路、通车繁忙或开挖路面受到限制的公路时,应采
用钢管保护,或定向钻孔地下敷管,但应同时保证其他地下管线的安全。
采用钢管时,应伸出路基两侧排水沟外1m,光缆埋深距排水沟沟底应不小于80cm,并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
钢管内径应满足安装子管的要求,但应不小于80mm。
钢管内应穿放塑料子管,子管数量视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不少于两根。
2、光缆线路穿越允许开挖路面的公路或乡村大道时应采用塑料管或钢
管保护,穿越有动土可能的机耕路时应采用铺砖或水泥盖板保护。
3、光缆线路通过村镇等动土可能性较大地段可采用大长度塑料管、铺
砖或水泥盖板保护。
4、光缆穿越有拓宽规划或挖泥可能的较小沟渠、水塘时,应在光缆上
方覆盖水泥盖板或砂浆袋,也可采取其他保护光缆的措施。
5、光缆敷设在坡度大于20°,坡长大于30m的斜坡地段宜采用“S”
形敷设。
若坡面上的光缆沟有受到水流冲刷的可能时,应采用堵塞加固或分流等措施。
在坡度大于30°的较长斜坡地段敷设时,宜采用特殊结构(一般为钢丝铠装)光缆。
6、光缆穿越或沿靠山涧、溪流等易受水流冲刷的地段时,应根据具
体情况设臵漫水坡、挡水墙或其他保护措施。
7、光缆在地形起伏比较大的地段(如山地、梯田、干沟等处)敷设时,
应满足规定的埋深和曲率半径要求。
光缆沟应因地制宜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证光缆安全。
一般高差在0.8m及以上时应加护坎或护坡保护。
8、光缆在桥上敷设时,应考虑机械损伤、振动和环境温度的影响,并
采取塑料管等相应的保护措施。
9、光缆直埋线路应尽量避免雷暴严重地域的弧站树、杆塔、高耸建筑、
树林等。
易引雷目标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消弧法、避雷针等措施。
光缆离电杆拉线较近时应穿放塑料保护。
第五节防强电与防强雷
1、光缆在接头处将金属构件断开,将外界电磁影响的积累限制在单
盘光缆长度范围内;
2、光缆线路通过年平均雷暴日大于20的地区时,按附表所述标准,
在光缆上方布防φ6mm镀锌铁线防雷排流线。
排流线连接点及排
流线与保护钢管之间应焊接牢固。
附表防雷排流线布防标准
3、在易遭和屡遭雷击地段,也应适量的布防排流线。
排流线使用φ6mm镀锌铁线,敷设在光缆上方30cm处。
排流线连续敷设地段不小于2KM,连接应采用焊接。
敷设排流线的地段遇有顶管施工保护钢管时,排流线应与钢管焊接。
第六节标石
1、下列地点应埋设光缆标石:
①光缆接头、转弯点、预留处;
②适于气流法敷设的长途塑料管的开断点及接续点;
③穿越障碍物或直线段落较长,利用前后两个标石或其他参照物寻
找光缆有困难的地方;
④敷设防雷线、同沟敷设光、电缆的起止地点;
⑤需要埋设标石的其他地点;
⑥直埋光缆的接头处应设臵监测标石。
2、利用固定的标志来标示光缆位臵时,可不埋设标石。
3、标石用坚石或钢筋混凝土制作。
标石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4、标石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光缆标石宜埋设在光缆的正上方。
接头处的标石,埋设在光缆线路的路由上;转弯处的标石,埋设在光缆线路转弯处的交点上。
②标石应当埋设在不易变迁、不影响交通与耕作的位臵。
如埋设位臵不易选择,可在附近增设辅助标记,以三角定标方式标定光缆位臵。
③普通标石应面向公路,监测标石面向光缆接头盒。
④标石按不同规格埋深,一般普1m 标石埋深60cm ,出土部分40cm ;标石周围土囊应夯实。
5、标石应统一刷白色。
标石编号应为白底红漆正楷字,字体应端正,编号应按中继段由A-B 或B-A (根据当地维护习惯)方向编排。
标石的符号、编号应一致,可参照图3.2.16所示。
图3.2.16 标石编写格式
(2)图⑦、⑧中分子+1和分母+1表示新增加的接头或直线光缆标石。
分母表示一个中继段内总标石编号。
注:(1)编号的分子表示标石的不同类别或同类标石的序号如①、②;
-27⑤直线标石
⑥障碍标石
28×23+1⑦新增接头标石
07+1-⑧新增直线标石
27+1
26
④特殊预留标石
Ω<③转角标石
2508(J)24②监测点标石
①普通接头标石
23
07
第七节 预留
直埋光缆自然弯曲增加长度考虑为7米/公里,接头每侧预留长度为8-10米。
每侧各2米为接头盒内光纤盘留和接续损耗,余8米为预留。
第六节光缆的器材检验
10.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对运到工地的光缆,器材的规格,程式数量
进行清点和外观检查;
11.工程所在地用的光缆器材必须有产品合格检验证.核对厂家记
录所列项目及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或部颁标准和设计要求. 12.核对单盘规格,程式和制造长度,应符合订货合同规定,和设计
要求;
13.对光缆的外观检查,看包装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做记录,在测试
时重点检验
14.光缆开始检验时,应该对光缆端别,在盘上标注;
15.光缆现场检验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光纤长度,应按设计规定测
试项目进行,发现问题向建设单位反映.
16.单盘光缆检验完毕,恢复光缆端头密封.
17.对光缆尾纤及光缆接头盒检查,看附件是否齐全,看规格程式
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接头盒分直通型和分歧型,仔细看使用说明便于实地安装.
18.检验测试必须有完整记录,并由建设单位备案,确认没有问题
方可进行全程光缆配盘.
第七节光缆的配盘
6.光缆配盘应根据复测路由计算出光缆架设总长度及光纤全程传
输质量要求选配单盘光缆;
7.本地网光缆根据主干光缆和分歧光缆的布局,依设计要合理进
行配盘.
8.光缆应尽量做到整盘架设,以减少中间接头.
9.光缆配盘结果应填入中继段光缆配盘图,应反复仔细审核,不得
出差错.
10.光缆端别的确定:按设计规定的光缆端别布放光缆.
第八节光缆接续与安装
1、局站内光缆的安装,根据设计及实际情况,安装时留有足够的长
度.
2、光缆在局站终端形式:①ODF架;②光纤终端盒等.严格按照设
备说明书操作,尾纤与光缆接续严格按设计顺序连接,同时在尾纤上贴有标记,并作好记录.
3、光纤在纤盘内盘绕应大于规定的曲率半径,光纤接续时其接续
损耗应符合设计要求.在熔接测试时,必须严格用OTOR仪测试.
(单纤接续损耗≤0.04dB,中继段平均损耗≤0.23dB/KM)
4、光缆接续:①光缆接续内容:光纤接续,加强芯,护套的固定,接
头损耗测量接头盒的封装以及接头保护的安装.②光纤接头前应该对光缆程式选用接头盒,根据接头预留长度进行开剥.光缆开剥后在接头盒支架上的固定要牢固,不得损坏束管及纤芯。
环境要整洁,纤芯接续必须按出厂色谱顺序或设计要求对应相接,不能得有误,尤其是分歧接头光缆时按规定接续并作好记录.
架空光缆接头盒加强芯不接地,不联通.③用熔接机进行纤芯接续时,光纤熔接的全部过程应采用OTOR监测,测出接头损耗,
同时记录接头点到测试点纤芯距离.确保光纤接续平均损耗达
到设计文件的规定,保证光缆传输质量.④接好纤芯后用热缩管
保护,光纤在余线盘固定及盘绕的曲率半径应大于37.5mm,避
免对1.55um波长产生附加衰减,盘绕后的纤芯用胶带稳妥固定
在盘纤板内。
⑤光缆接头盒封装时,密封胶带应填实,光缆接头
盒紧固螺丝要上紧,保证密封性能,在确认不渗漏的情况下方可
放入接头坑。
三、管道光缆敷设
第一节管道路由
1、新建管道应按远期容量一次敷设,并宜与相关的城市建设(如道路、供排水系统等)统一规划,同步进行。
2、管道路由避免选择在规划未定、可能转为其他用途的区域,远离各类取土采石和堆放填埋场地。
3、新建管道的路由、人井等应按设计要求建筑,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1)郊外管道在公路下或类似地点建筑,管道埋深(管顶距路面)不小于0.8m。
(2)管道在田地、山村等地点建筑时,管道埋深应取决于不妨碍正常
耕作、种植、小型灌溉渠为前提。
进入人井、手孔处的管底部距人孔底板面及管道顶部,距人孔内上覆顶面的净距不小于0.30m;采用成品手孔时可视情况确定。
(3)管道和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下表规定。
.
管道和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距单位:
4、管道光缆的孔位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由上至下,由左至右安排。
管道在光缆敷设前必须进行管孔的清刷和试通。
5、孔径大于90mm的水泥管道或塑料管道,应一次敷设三根或三根以
上的子管,一般多根子管的总等效外径宜不大于管孔的85%。
6、子管在人(手)孔内伸出长度应不少于20cm;本期工程不用的子管
应及时安装专用塞子。
第二节管道光缆敷设
1、光缆敷设前管孔内穿放子孔,光缆选1孔同色子管始终穿放,空余所有子管管口应加塞子保护。
2、按人工敷设方式考虑,为了减少光缆接头损耗,管道光缆应采用整
盘敷设。
并应按照设计要求的A、B端敷设光缆。
3、为了减少布放时的牵引力,整盘光缆应由中间分别向两边布放,并
在每个人孔安排人员作中间辅助牵引。
4、光缆穿放的孔位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敷设管道光缆之前必须清刷
管孔。
子孔在人手孔中的余长应露出管孔15cm左右,光缆出管孔15cm以内不应作弯曲处理。
5、手孔内子管与塑料纺织网管接口用PVC胶带缠扎,以避免泥沙渗
入。
7、光缆在人(手)孔内安装,如果手孔内有托板,光缆在托板上固定,
如果没有托板则将光缆固定在膨胀螺栓,膨胀螺栓要求钩口向下。
8、每个人(手)孔内及机房光缆和ODF架上均采用醒目的识别标志或
光缆标志牌以示区别。
9、管道光缆在人孔内,应紧靠人(手)孔壁,采用波纹塑料软管保护
并以扎带扎于搁架上;人孔内光缆,应排列整齐不乱穿。
10、光缆接头盒在人(手)内,宜安装在常年积水水位以上的位臵并
采用保护托架或其它方法承托。
光缆接头盒及预留光缆盘留可按施工图设计规定方法安装固定。
11、光缆直过井须采用保护套管进行保护,皮线须绑扎在保护套管上。
第三节防护
1、建110波纹管应在管孔中布放半硬质塑料子管,连续布放塑料
子管道的长度不宜超过300米,子管在管道中间不得有接头,子管布放完毕后应将管口作临时堵塞,暂不用的子管必须在管端安装堵塞帽。
2、人孔内的光缆采用软塑料保护并绑扎在电缆托板上。
3、人孔内的光缆应加装识别标志。
第四节
光缆、器材检验,光缆配盘,光缆接续与安装,预留可参照架空、直埋线路施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