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维修单项作业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路维修
单项作业技术标准山东省大莱龙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公布
《线路维修单项作业技术标准》
(试行)的通知
各工务段:
为适应公司工务维修作业工作,不断提高员工技术业务水平,我们参照济南铁路局《线路维修单项作业技术标准》,根据现行铁道部颁布的《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规章制度,结合公司线路维修作业实际,拟定了本单项作业技术标准,希望广大员工:认真学习作业技术标准,广泛开展对规对标活动,全面提高技术业务素质,努力提高线路维修质量,确保行车人身安全。

由于时间紧迫,经验不足,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员工在学习或执行中不断积累资料,提出修改意见报设备部,以便修改完善。

设备工程部
2011年2月15日
目录
一扒道床 (1)
二回填道床 (2)
三清筛道床边坡 (3)
四清筛道床(不破底) (5)
五清挖道床反浆(破底) (7)
六方正轨枕 (9)
七枕木削平 (10)
八捆扎枕木 (13)
九单根抽换枕木 (15)
十单枕抽换钢筋混凝上轨枕 (19)
十一钢筋混凝土轨枕螺栓锚固 (21)
十二单根更换钢轨 (25)
十三锯轨钻孔 (28)
十四整直钢轨硬弯 (29)
十五打磨钢轨鞍型接头 (31)
十六更换夹板及夹板螺栓涂油 (32)
十七更换铁垫板 (34)
十八钢筋混凝土轨枕螺栓涂油 (35)
十九钢筋混凝土轨枕扣件作业 (37)
二十轨枕垫木片调整轨平作业 (39)
二十一防爬设备作业 (41)
二十二轨距杆螺栓涂油 (44)
二十三起道作业 (45)
二十四拨道作业 (47)
二十五木枕改道 (50)
二十六木螺纹道钉作业 (54)
二十七道镐捣固 (56)
二十八内燃捣固棒捣固 (60)
二十九液压捣固机捣固 (63)
三十整正轨缝 (66)
三十一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作业 (68)
三十二更换辙叉 (71)
三十三更换尖轨: (73)
三十四更换道岔基本轨 (75)
三十五线下矫正基本轨曲折量 (77)
三十六更换滑床板 (79)
三十七更换道岔支距垫板 (80)
三十八整正道岔导曲线支距 (82)
三十九整正附带曲线方向 (83)
四十矫正尖轨拱腰 (85)
四十一整正辙叉查照间隔- (86)
四十二更换岔枕 (88)
四十三岔枕带样削平 (90)
四十四矫正弯曲岔枕 (93)
一、扒道床
(—)作业范围
道镐捣固前,需先将道床扒开
(二)作业技术标准
道镐捣固时,扒道床必须做到三够一清:
①长度够:钢轨中心线两侧各为400~450mm。

②深度够:按起道量定a、不起道,扒至枕下10~20mm。

b、起道10mm,扒碴深与枕底平。

c、起道量大于10mm, 留碴量为起道量
的两倍。

③宽度够:扒至距轨枕侧面约100mm。

④轨底清:钢轨底下的石碴一定要扒清,(如防爬撑紧靠轨底不影响镐固,防爬撑可不拆除)。

(三)技术作业程序和要求
1
3
2
4
图 1—1 扒碴顺序
(四)作业安全及注意事项 1、设作业标专人防护。

2、注意来车,及时下道。

二、回填道床
(—)作业范围
恢复作业时破坏的道床,保持线路外观。

(二)作业技术标准
1、道床顶面宽度按《修规》第3.2.2条,如下表
2、道床顶面应低于轨枕顶面20mm。

钢筋混凝土轨枕线路,轨枕盒内道碴中部长约500mm,应凹下并低于枕底20mm。

3、道床应经常保持饱满,均匀,回填后应夯实,坡脚整齐无杂草。

4、无缝线路道床边坡应经常保持丰满,密实、整齐、排水良好,直线地段道床肩宽不小于300mm,锁定轨温较低,易发生胀轨地段应不小于400mm,并采取堆高肩碴的办法提高道床阻力。

(三)技术作业程序和要求
(四)作业安全及注意事项
1、设作业标,专人防护,来车及时下道。

2、下道时随手拿出回填机具,不得侵入限界。

三、清筛道床边坡
(一)作业范围
道床两侧边坡不洁影响排水,应有计别地进行清筛。

(二)作业技术标准
1、清筛深度,由轨枕头底部垂直刨筛100~150mm,然后顺坡筛到路肩面如(附图3—1 )。

清筛部分
图3—1 清筛道床边坡尺寸
2、筛孔孔径不大于15mm,筛后用同孔筛检查,筛出物体积不超5%,道床排永良好。

3、清筛后的道床宽度和坡度应符和《修规》第3.2.2条规定的断面并整平夯实。

4、筛出的污土弃运至路肩以外,路堑地段不能将污土抛在边被上。

(三)技术作业程序和要求
3 整理均匀和整理道床坡面,夯拍坚实。

4 验收施工负责人按技术标准鲣织自检,互检,不合格的当即返工。

(四)作业安全及注意事项
1、设作业标专人防护。

2、注意来车,及时下道。

3、作业中所用料具和堆放的石碴,不得侵入限界。

四、清筛道床(不破底)
(—)作业范围
当道床不洁率达20%~30%影响排水时,需对枕木头及枕木盒内进行不破底清筛。

(二)作业技术标准(手工清筛)
1、单线线路中心筛至枕底下不少于100mm,两枕头外侧筛至路基面(图4—1 )双线线路两线路轨枕头之间铺联碴时,筛至枕底下50mm,线路中心筛至枕底下100mm,外侧轨枕头筛至枕底下150mm,轨枕头外侧顺坡筛至路基面(图4—2 )
2、道床清筛后应符合《修规》第3.2.2条,如筛后道床因石碴不足,达不到标准状态时,应补充石碴。

3、挖出的泥碴应置于路肩上摊开,凉晒干后敲打干净,粒径大于15mm的石碴要全部收回,筛下的污土弃置于路肩以外或例入指定地点。

4、清筛中过车,致使枕底下道床松动时,应加强捣园,当日清
筛结束地段与未清筛地段,道床软硬不一,收工前必须串实衔接处所的轨枕。

5、清筛后,道床排水良好。

图4—1单线不破底清筛道床尺寸
图4—2双线不破底清筛道床尺寸
(三)技术作业程序和要求
顺号作业
程序
作业要领及质量要求
1 清筛
(1)施工开始,先将防爬器,支柱取下,并画好符号。

(2)采用倒筛法:两人对面股同时开始。

①开始将轨枕一头道床扒开一个豁口,为便于作业扒开长度,可在800mm左右。

②用镐刨松枕木盒内石碴,将清碴置于路肩上,扒出的泥碴,置于路肩上摊开凉晒。

③清筛后一孔时,将道床表面及路肩上的清碴回填前一孔
(四)作业安全及注意事项
1、设专人瞭望列车,并设作业标防护。

2、注意来车,及时下道。

3、清筛轨枕盒道床时,注意不要破坏枕底道床,清筛后及时回填遣床,防止跑道。

4、石碴不足时,未备好石碴,不准清筛。

5、作业中所用工具和堆放的石碴,不得侵入限界。

五、清挖道床反浆(破底)
(—)作业范围
因道床不洁引起线路个别反浆,应进行破底清挖换碴。

(二)作业技术标准
1、清挖后,线路无反浆。

2、备足道碴,清挖后道床断面应符合《修规》第3.2.2 条的规
定。

3、清挖地段,须反复多次加强捣固,稳定后验收,线路长平良好水平高低,空吊扳率符合《修规》第6.4.1条验收标准规定。

(三)技术作业程序和要求
(四)作业安全及注意事项
1、按《安规》2.2.11条利用列车间隔时间施工,设专人防护。

2、必须在开工前备足石碴。

3、个别清筛反浆,原则上应当每组人担任一段,如遇反浆地段较长,须多组人员同时进行时,其间隔不应少于6根轨枕,互相照顾,注意人身安全。

4、注意来车时,听从施工领导人的指挥,及时下道。

5、堆放的道碴和工具不得侵入限界,线上带起道机作业时,应做到人不离机手不离把,以防撞机事故。

6、接到来车的通知后,施工领导人应检查线路,并指示作业人员停止挖除轨底作业,已挖除者应抓紧回填进行串实捣固。

7、在轨道电路地段施工,要注意防止机具联电。

六、方正轨枕
(—)作业范围
线路的轨枕间距误差或者偏斜超过规定,须进行方正。

(二)作业技术标准
1、方正后轨枕间距误差或偏斜,正线及到发线上不超过50mm,站专线不超过60mm。

2、恢复道床外观。

3、铝热焊缝距轨枕边不少于30mm。

(三)技术作业程序和要求
(四)作业安全及注意事项
1、设作业标专人防护。

2、注意来车,及时下道。

3、作业工具不得侵入限界。

4、严禁用锤、镐打轨枕。

5、如需要连续方正轨枕,应结合抬道一并进行。

6、轨枕方动量大于100mm时,应进行捣固。

七、枕木削平
(一)作业范围
钢轨底或铁垫板切入枕木深度达5mm以上或不足5mm但有毛刺影响改道作业时,均应及时削平或剔除毛刺。

(二)作业技术标准
1、消平长度有铁垫板时,距铁垫板边缘80mm,无铁垫板时,距轨底边缘100mm。

2、槽口线整齐,并与枕木轴心线垂直,槽口有适当的坡度,切线歪斜不超过10mm,注意不要砍削过深,以不影响排水为宣.
3、削面(包括铁垫板两侧)平整光滑,无毛刺稍向外倾以利排水。

4、清扫干净,涂防腐油并将木屑清出线路以外。

(三)技术作业程序和要求
注:单人作业所用工具如下:
1、削平锛1 把
2、磨石1块,或手摇砂轮机1个
3、小簸箕或垫布1个
4、笤帚1把
5、小铁钓1 个
6、涂油盒1个
7、扁油刷1把
(四)作业安全及注意事项
1、设作业标专人防护。

2、严格按照操作要领作业,防止锛头砍伤腿脚。

3、注意来车及时下道,用完的料具随手移出线路以外。

八、捆扎枕木
(一)作业范围
1、枕木端部开裂,裂缝长度超过300mm以上时,应用镀锌铁线捆扎。

2、开裂长度虽不足300mm,但有发展趋势时,应在枕木端部打入C.S钉或进行捆扎。

3、易于劈裂的枕木,可在上道使用前,进行预防性捆扎。

(二)作业技术标准
1、用8#镀锌铁线绕枕木两圈(或用10#铁线绕枕木三圈)、但不准将铁线拧成麻花。

2、捆扎位置距枕端(从枕木中心算)为100mm,允许±10mm,
铁线必须摆平、摆直,四面紧贴枕木,无重叠,无间隙,四面均不得插入2mm的检查扳尺,侧面歪斜不超过10mm。

3、裂缝中的石硝,砂土清除干净,捆后裂缝基本愈合。

4、扒钉长度不短于35mm,接原形钉牢,钉头无变形。

(三)技术作业程序和要求
(四)作业安全及注意事项
1、设作业标专人防护。

2、作业中加强瞭望,随时注意来车,并按规定距离及时下道避车,放置的工具随时撤除线路以外,不得侵限。

九、单根抽换枕木
(—)作业范围
线路上铺设的木枕达到《修规》3.3.8条规定的失效标准时,应有计划的进行抽换。

(二)作业技术标准
1、接头枕木应选用材质优良,尺寸标准者,而且接头两根要同时更换。

2、抽换枕木时要将树心向下;断面不标准的枕木,要大面朝下,
圆棱朝上。

有缺边,圆棱的枕木禁止换在有防爬器的位置,换入新枕木时,必须钻孔,其木钴直径12~12.5mm,孔深100~130mm,并符合道钉作业的标准。

3、新换入的枕木,直线地段应以左股看齐,曲线地段以上股看齐。

枕木头距钢轨底部外边缘450mm。

4、枕木间距误差和偏斜正线及到发线不超过50mm,站专线不超过60mm。

5、及时做好捣固作业,捣固要坚实均匀,换后2~5天再捣固一遍,以防出现空吊板。

6、轨距、水平、方向、高低符合验收标准规定,做好石碴回填和道床整理,安装好防爬设备和轨距杆。

7、认真执行《修规》3.3.10、3.3.11条规定,做到合理便用,严加管理。

(三)技术作业程序和要求
(四)作业安全及注意事项
1、由工班长及以上人员领导施工,设作业标专人防护。

2、认真执行《安规》2.1.12条有关规定,允许每隔六根枕木抽换一根。

3、认真执行《安规》2.6.2、2.6.3、2.6.6条有关规定,撒布枕木时注意不得侵入限界,不得损坏线桥标志及信号设备防止伤人。

4、按《安规》2.2.11条规定,注意瞭望列车,来车时人与工具及时下道。

5、抽换枕木时严禁撬轨和垫道钉,严禁用撬棍、镐尖、道钉锤等损伤新旧枕木。

十、单枕抽换钢筋混凝上轨枕
(—)作业范围
钢筋混凝土枕达到《修规》3.3.8条失效标准时,应有计划的进行更换。

(二)作业技术标准
1、轨枕位置正确,间距误差和偏斜正线及到发线上不过50mm,站专线不超过60mm。

2、轨距、水平、捣固、扣件、道床等项作业质量符合验收标准。

(三)技术作业程序和要求
(四)作业安全及注意事项
1、设作业标专人防护。

2、认真执行《安规》2.1.12条规定,每隔6根轨枕抽换一根,来车穿不进轨枕时,准许每隔6根有一根不穿入。

3、认真执行《安规》2.6.2、2.6.3、2.6.6条的有关规定,装卸和堆放轨枕,不得损坏线桥标志和信号设备,不得侵入限界。

4、加强联系注意倾听和瞭望列车,按《安规》2.2.11条规定,携带工具及时下道避车。

.
5、抬杠、绳索、夹钳等事先要认真检查,避免断脱伤人,作业时,注意安全防止碰伤手脚。

6、在维修地段抽换时,应在准备作业中进行。

7、为保证线路强度均匀,换轨枕后的2~5天应再捣固一遍(工时另计)。

十一、钢筋混凝土轨枕螺栓锚固
(—)作业范围
新轨枕更换前:轨枕螺孔受破坏、螺栓位置不良、锚固深浅不当、以及轨枕木螺栓失效和螺纹道钉松动折损等,均需进行锚固。

(二)作业技术标准
1、严格执行《修规》附录四,硫磺锚固材料重量配合比的规定。

硫磺:水泥:砂子:石蜡
1:(0.3~0.6):(1~1.5):(0.01~0.03)
2、硫磺锚固材料规格为:
(1 )硫磺:Ⅱ一Ⅲ级工业用硫磺,纯度为95%以上,含水量少,使用前用锺打成匀质碎块。

(2)砂子:天然级配石英中粗砂,洗净烘干,用孔径不大于2mm 的筛子过筛。

(3)水泥:400号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无结块。

(4)石蜡:工业用石蜡,锤成碎块。

3、螺纹道钉中心距离规定为214mm,锚固后抗拨力达6吨以上。

4、螺纹道钉垂直锚入、无俯、仰、歪、斜现象。

螺纹道钉方(圆)盘底距承轨槽面5~8mm,使用弹条及弹片扣件时为0~2mm。

5、锚固后砂浆饱满,无凹下积水现象,外溢浆膏要铲馀干净。

6、熔融硫磺,应凝固后再上扣件,雨天禁止锚固作业。

7、灭掉三不扣件,螺纹道钉扭力矩达到8~15 公斤米。

8、材料消耗定额见下表:
(三)线路上锚固技术作业程序和要领
(四)作业安全及注意事项
1、由班(组)长领导施工,设作业标专人防护。

2、线路硫磺锚固作业,每隔两根轨枕头拆卸一根枕木头螺栓。

3、注意列车及时下道,使用烫孔器随时注意转动,防止过车取不下来。

4、加热硫磺时防止起火中毒。

5、硫磺为易燃品、烟气难闻,存放应运离火源,熔化时操作者须配带防护眼镜和口罩,站于上风方向。

附注:
锚固工具
(1)长柄方口板手1把如(图11一1)
(2)活口螺丝把(400~450mm)1 把
(3)空心烫孔器2 把如(图11~3)
(4)烫孔器2把如图(11~2)
(5)灌浆勺1 个
(6)固孔架1 个
(7)小铁炉1 个
(8)铁锅1个
(9)装运料具设备1台
(10)如用5磅汽油喷灯,或凿除方法退钉时,则不需要第(3)(4)两项工具。

长度单位:mm
图11—1 锚固用长柄方口扳手
长度单位:mm
长度单位:mm
图11—2 烫孔器 图11—3 空心烫孔器
说明:
1、外径25mm 钢管。

2、钌孔盖直径70mm 厚 2mm 。

3、直径35mm 圆钢。

4、外径35mm 内径29mm 钢管 (单位mm)
十二、单根更换钢轨
(—)作业范围
1、更换线路上发生的断轨和重伤钢轨。

2、有计划的更换轻伤钢轨和倒换不良钢轨。

(二)作业技术标准
1、新换的钢轨与线路上衔接的钢轨其断面须一致,接头处轨顶
面保持平顺,如有高低不平误差,正线及到发线上行车速度小于100km/h的不得超过1mm,行车速度达到100及其以上的不得超过0.5mm,站线及专用线钢轨接头不得超过2mm。

2、钢轨轨距线内侧错牙,正线及到发线不得超过1mm,站线专用线不得过2mm。

3、轨距、水平、方向、高低及连接零件均应符合《修规》6.4.1条验收标准。

4、两端轨缝必须保持正常,无过大和过小现象。

5、钢轨编号符号,标记等字码,应及时填写正确,保持清晰。

(三)技术作业程序和要求
顺号作业
程序
作业要领及质量要求
1 准备
工作
1、利用列车空隙时间联系要点,并联系电务配合。

2、对预备换入的钢轨,测量长度、高度、眼孔尺寸和工
作面的磨耗程度,并检查钢轨质量,保证换入轨与两端衔接
轨符合标准要求,同时掌握当时轨温,并查看换轨前后轨缝
情况,考虑旧轨拨出后,两端轨可能发生的伸缩情况,提前
做好调整轨缝和加强防爬锁定工作。

3、将准备换入的钢轨,运至换轨地点放在道心或轨枕头
上,与线路钢轨保持平行,不得侵限,如更换前有列车通过
时,轨端钉固,在钢筋混凝土轨枕地段时,应将轨放平。

4、做好换轨准备工作:
( 1)先将待换下轨的两端接头夹板卸掉第2、5位螺栓,并将其他四个螺栓逐个松开涂油加垫圈临时上紧,如遇锈死
螺栓应提前换掉。

(四)作业安全及注意事项
1、单根抽挨钢轨,在工长指导下进行,施工作业前必须加强计
划,严密施工组织,在布置任务的同时布置安全注意事项。

2、本项作业要使用停车信号防护,按《安规》2.2.2、2.2.7、2.2.8、
2.2.9条办理。

3、在设有轨电路的地段换轨,应事先钻好连接线孔,并在电务人员配合下施工。

4、木枕地点换轨起、打道钉。

要防止撬棍滑落和飞钉伤人,抬起拨轨时要注意附近人员,先行招呼,后行移动,并要保持一致。

5、作业前后准备和整理工作,要严格按《安规》2.2.11条,设置作业标专人防护。

十三、锯轨钻孔
(—)作业范圈
线路、道岔需要配置钢轨时。

(二)作业技术标准
1、选用磨耗不超限、无损伤的钢轨。

2、锯后钢轨与计划长度误差不超5mm,上下偏斜不超过3mm。

3、钻孔位置上下、左、右偏差及孔距误差,不超过2mm。

(三)技术作业程序和要求
顺号作业
程序
作业要领及质量要求
1 锯断
钢轨
1、作业前应备齐钢轨和锯轨工具及量具。

2、选好钢轨用白笔写明锯轨长度,并划上锯口线(由轨面
垂直划到轨底)。

3、将钢轨垫平、拨正、放置牢固。

4、准备锯轨机用油和锯片。

5、锯轨机操作人员要正确安装和使用锯轨机。

6、锯后复查尺寸,合格才能使用。

2
钢轨
钻孔
1、检查好钻孔机,备齐钻头及量具,并磨好钻头。

2、准备好冷却水源。

3、安装好钻孔机,开始钻孔。

4、钻透眼孔后,卸下钻孔机,修整孔中肥边,复查尺寸,
并使用同型夹板及螺栓套试无误后,方能换轨使用。

(四)作业安全及注意事项
1、选择适当地点,以免侵入限界防止撞伤。

2、移动钢轨时,要先检查好绳索、抬具、防止钢轨压伤手脚或
撬棍伤人。

3、锯轨严禁未锯到轨底部时,进行砸断。

4、在线路上钻孔时,应设作业标防护,在视线不良地段,应指定专人瞭望列车,保证及时下道,并带出工具,防止侵限造成事故。

十四、整直钢轨硬弯
(—)作业范围
线路上的钢轨,因种种原因造成钢轨硬弯,影响轨距,方向不易保持;而拨道改道又不能解决时,应进行直轨。

(二)作业技术标准
1、整治后目视直顺,用5m弦量,其误差不超2mm。

2、由于整直钢轨影响轨距、方向及其它项目的变化,应结合进
行整修,质量达到验收标准。

(三)技术作业程序和要求
(四)作业安全及注意事项
1、直轨作业应安排在夏、秋季气温较高时进行。

2、炎热天气直轨前应检查作业地段的轨缝情况,如有连续瞎缝,应事先调整,防止胀轨跑道。

3、必须按《安规》2.2.2、2.2.7、2.2.8、2.2.9条规定进行防护。

4、在直轨作业中,要随时注意直轨机的工作情况,若有裂纹等损伤情况,应停止使用。

十五、打磨钢轨鞍型接头
(一)作业范围
接头轨面出现鞍形磨耗,用一米长直钢尺测量,其磨耗超过一mm或虽未超过1 mm出现坍塌接头时,为消灭接头不平顺,应进行打磨或焊补打磨的方法整治。

(二)作业按术标准
1、打磨后轨面平顺,用一米长直钢尺测量、轨面平顺、误差不超过0.5mm,纵向顺坡不得超过5‰。

2、接头捣固,坚实高低误差不超限。

(三)技术作业程序和要求
顺号作业
程序
作业要领及质量要求
1 准备
作业
1、施工领导人认真做好工作量调查,编制好日作业计划,
确定打磨部位及打磨量,并做好标记。

2、治平接头、并捣固坚实。

(四)作业安全及注意事项
1、按《安规》2.2.
2、2.2.7、2.2.8、2.2.9条规定设置防护。

2、打磨机运转不良禁止上道,发生故障严禁带病作业。

3、作业应经常检查砂轮机的紧固情况,如有松动或崩裂,应及时紧固或更换,更换砂轮时要停机。

4、注意头部,不要伸入砂轮机转动切线面,以免砂轮破碎时伤人。

5、作业人员要配戴防护眼镜。

十六、更换夹板及夹板螺栓涂油
(—) 作业范围
1、夹板发生折损时。

2、夹板中央裂纹(指中间两螺孔范围内)平直及异型夹板超过5mm,双头及鱼尾型夹板超过15mm。

3、夹板其它部位裂纹发展到螺栓孔时。

4、夹板及螺栓锈蚀时。

(二)作业技术标准
1、换入的接头夹板应与钢轨类型一致。

2、各种联接零件,应做到数量齐全,夹板连接要严密,作用良好。

3、更换夹板后,接头轨面及轨距线内侧错牙应符合标准,正线、到发线不待大于1 mm,站专线不得大于2mm。

4、新换夹板及夹板与钢轨接触面需要涂油。

5、不良螺栓,垫圈等配件应同时更换。

(三)技术作业程序和要求
4、除掉钢轨腹部、新夹板上下缘,螺栓孔的积锈和油垢后,对螺栓丝扣和夹板与钢轨接触部分全面涂油。

5、安装新夹板,穿入并上紧接头螺栓,如时间紧时,可先上足4个螺栓(接缝两端各2个)打好内外口道钉或轨枕站栓及扣件。

3
整理
作业
按规定检查,认为设备状态符合要求后,用电话道知防护员撤除工地防护信号,开通线路。

(四)作业安全及注意事项
1、作业前,严密施工组织,布置任务并布置安全。

2、安装及松卸螺栓夹板时,严禁用手指穿入夹板孔内,并要防
止螺栓扳手滑动跌伤。

3、更换曲线上股内侧夹板时,钢轨轨距线有肥边时应先剁除。

十七、更换铁垫板
(—)作业范围
1、更换线路上折断或严重锈蚀及弯曲的垫板。

2、更换不同类型的垫板。

3、增铺铁垫板。

(二)作业技术标准
1、更换的铁垫板要与既有的钢轨类型一致。

2、垫板应放在枕木中间、位置正确、平整、垫板外棱与轨底边缘密贴。

3、轨距、方向、枕木空吊板应符合《修规》6.4.1条验收标准。

4、不同轨底坡的铁垫板不得混合使用。

(三)技术作业程序和要求
(四)作业安全及注意事项
1、设作业标专人防护。

2、施工前认真检查锤把及锤头飞边,严禁在钢轨面上直钉,防止飞钉伤人。

3、作业注意瞭望,来车时按规定距离下道。

4、换垫板同时更挨磨耗严重的道钉,如遇弯曲道钉应整直。

十八、钢筋混凝土轨枕螺栓涂油
(—)作业范围
1、为防止轨枕螺栓锈蚀,于每年定期进行涂抽。

(二)作业技术标准
1、螺栓无锈蚀,螺栓丝扣保持油润状态。

2、无“三不”扣件(对轨底顶得不密,压得不实,对铁座或承
轨槽靠得不紧)。

3、螺栓扭力矩达到标准要求,弹片式扣件达到80~140N²m,弹条扣件的弹条中部前端下颚应靠贴轨距挡板(离缝不大于1mm)或扭矩应保持在80~150N²m。

4、轨距符合验收标准。

(三)技术作业程序和要求
(四)作业安全及注意事项
1、采用作业标防护。

2、在作业中,指定专人进行防护,注意瞭望列车,按规定距离
及时下道避车。

3、严禁将卸下的螺帽和扣件放在钢轨面上。

4、涂油应使用机油与黄油(软凝脂)的混合料,其比例根据油脂及气候条件而定。

十九、钢筋混凝土轨枕扣件作业
(—)作业范围
1、轨距及变化率超限或方向不良需要改道时。

2、扣板“三不密”(对轨底顶的不密、压得不密,铁座或承轨槽顶靠不密)顶边磨损,以及影响维修作业须整正或更换扣件时。

3、扣板螺栓扭力矩小于8公斤米,或大于15 公斤米时。

4、大小胶垫串动、歪斜、破损、螺栓锚固松动,或达到更换程度时。

(二)作业技术标准
1、线路轨距误差维修的线路不得超过+ 6、-2mm,保养的线路不得超过+ 6,-4mm。

变化率正线及到发线不超过2‰, 站线及专用线不超过3‰。

2、扣板“三不密”不超过8 %。

3、扣板螺栓扭矩应达到80~140N²m。

4、使用I型弹条扣件时,螺栓扭力矩一般须达到80~150N²m,凭眼观察一般的弹条中部前端下腭与轨距挡板接触即可。

5、垫圈无损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