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统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课件0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学习三读法
第二读---流畅(猜意)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①陈太丘:即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县
(今河南许昌东)人。曾任太丘长。太丘,县
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
②期:约定。 名词用作动词
③行:出行。
④日中:正午时分。
古义:约定
期 今义:日期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
①谢太傅:即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jiǎ)人, 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 ②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③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④文义:文章的义理。
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儿女
今义:儿子和女儿。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①俄而:不久,一会儿。 ②骤:急。 ③欣然:高兴的样子。 ④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
感知课文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 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 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
时间:寒雪日 地点:家中(内集) 人物:谢太傅、儿女 事件:讲论文义
感知课文
2.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等词语 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融洽、欢快、轻松、温馨。
3.你认为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
中心思想
1.本文通过寒日“咏雪”的 故事,写出了谢道韫的聪 慧、机智,显示出一种家 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 承。
2.谢道韫的对答使谢太傅 “大笑乐”,体现了当时 尊重女子、以才德服人的 社会风气。
陈太丘与友期行
太丘不是人名,而是地名,古人习惯用姓氏加官名或地 方名称来作为对人的称呼。“期”是“约定”的意思。 标题的意思是陈太丘与朋友约定出行,概括交代了故事 的起因。
翻译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①君:对别人的尊称。 ②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③则:就。 ④信:信用。 ⑤礼:礼节、仪式等道德规范。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①惭:惭愧。 ②引:拉,牵拉。 ③之:他,指元方。 ④顾:回头看。
作品简介
•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 “志”是记的意思。“志人小说”主要 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古代小说: • 内容:记传闻、轶事,短篇为主。 • 写法:直叙其事,不做夸饰。
作品简介
• 《世说新语》,志人笔记小说集。南朝宋时期刘义庆组 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全书分德 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 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世说新语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 积累文言词语,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重点)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运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 法,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难点) 3.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 的聪慧和方正,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素养)
白雪纷纷何所似?是一个倒装句。“何所似”即“所 似何”,像什么。何是疑问代词,什么的意思。疑问 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跟侄儿侄女谈论文章的义理。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 扬扬像什么?”
朗读课文,把握节奏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 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 妻也。
文言文学习三读法
第二读---流畅(猜意)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感知课文
5.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 谢道韫的才气。
关于谢道韫
1.字令姜,又名韬元,东晋女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 康)人。她是安西将军谢奕之女,东晋政治家谢安的侄女, 王凝之的妻子,王羲之的儿媳。谢道韫年少博学,聪颖有 才智,以大雪天吟出“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得到谢安的 赞赏,后世遂称女子文学才能为“咏絮才”。 2.魏晋时代,谢氏与王氏是两大望族,有“王与谢共天下” 的说法。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谢安在王羲之的儿子当中 物色侄女婿。最先看中的是王徽之,但谢安听说此人不拘 小节,遂改变了初衷,将谢道韫许配给王凝之。
翻译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①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谢 太傅)次兄谢据的长子。 ②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①未若:不如,不及。 ②因风:乘风。因:趁、乘。 古义:趁,乘。
因 今义:因为,原因。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古义:拉,牵拉
引 今义:领,引用
古义:回头看 顾
今义:照顾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您 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 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关于谢道韫
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 眷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此时她还抱着只有三 岁的外孙刘涛。她对孙恩厉声喊道:“这事出在王家,与 其他家族的人有什么关系?一定要这么做的话,就先杀了 我。” 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 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 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她们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 稽,足不出户只是打理本府内务,闲暇时写诗著文,过着 平静的隐士生活。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 去。”
①便:就。
②哉:语气词,表示感叹,相当于“啊”。
③相委:丢下我。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④去:离开。
古义:舍弃
委 今义:委任;把事 情交给别人去办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 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说: “父亲等了您很久您都不到,他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客人听了便生气地说:“简直不是人啊!和人约 好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感知课文 3.你认为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
观点一:“撒盐空中”更好,雪的颜 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 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 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 形似是基础。
感知课文 3.你认为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
关于谢道韫
3.谢道韫不仅诗文写得很出色,而且她具有很高的思辩能 力。她虽不想当官,对玄理却有很深的造诣,并善于言谈。 有一天,王凝之的弟弟王献之在厅堂上与客人“谈议”, 辩不过对方,此时身在自己房间的谢道韫听得一清二楚, 很为小叔子着急,想帮他一下,遂派遣婢女告诉王献之要 为他解围。然而,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又限 制女人不能随便抛头露面。谢道韫就让婢女在门前挂上青 布幔,遮住自己,然后就王献之刚才的议题与对方继续交 锋,她旁征博引,论辩有力,最终客人理屈词穷。
关于谢道韫
1.字令姜,又名韬元,东晋女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 康)人。她是安西将军谢奕之女,东晋政治家谢安的侄女, 王凝之的妻子,王羲之的儿媳。谢道韫年少博学,聪颖有 才智,以大雪天吟出“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得到谢安的 赞赏,后世遂称女子文学才能为“咏絮才”。 2.魏晋时代,谢氏与王氏是两大望族,有“王与谢共天下” 的说法。出于门当户对的考虑,谢安在王羲之的儿子当中 物色侄女婿。最先看中的是王徽之,但谢安听说此人不拘 小节,遂改变了初衷,将谢道韫许配给王凝之。
岁,门外戏。
①至:到。
古义:离开
②舍:舍弃。

③去:离开。
今义:跟“来”相对
④乃:才。
⑤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⑥时年:这年。时:当时,那时。
⑦门外:在门外 名词作状语
⑧戏:玩耍。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 岁,门外戏。 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丢下友人离开 了,他离开以后,朋友才到。陈元方这年七岁, 当时正在门外玩耍。
留 保留人名、地名、年代、物名等 补 补出省略的词语 换 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 删 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调 调整句子顺序,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语序 加 加上些词句,使句子更通顺,更符合现代汉语的
意思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省略句
古义:文章的义理。 文义 今义:文章的意思。
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 至,已去。” ①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②不:通假字,同“否”。 ③待:等待。 ④君:对别人的尊称。⑤去:离开。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就是用读音相同或 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本质上属于错字或别字, 但这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
省略句
公大笑乐。(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 王凝之妻也。
①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 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无奕,指谢安(谢 太傅)长兄谢奕,字无奕。 ②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 任左将军。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是一个判断句,“也”表判断。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二哥的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 比。”
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 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 规无子,以刘义庆为嗣。
咏雪
“咏”,歌咏、赞美,“咏雪”,即歌咏白雪。 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读准字音
fù é
zhòu
太傅 俄而 雪骤

chā nǐ
撒盐空中差可拟

何所似

柳絮

无奕
咏雪
文言文学习三读法
第一读---通顺(正音 节奏)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起舞。”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 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翻译
连连看
谢太傅 胡儿 兄女
左将军
谢朗 谢安 王凝之 谢道韫
文言文学习三读法
第三读---韵味(分析 入境)
观点二:“柳絮因风起”更好,它 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 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 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 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 大有深意。
感知课文
4.“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
(1)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2)“笑”前喻,“乐”后喻;“笑”,是笑兄子 胡儿的回答;乐则是对兄女谢道韫的回答感到满意。 (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读准字音
xíng
与友期行
fǒu
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行
文言文学习三读法
第一读---通顺(正音 节奏)
朗读课文,把握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 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 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 《世说新语》语言精练,善于通过一言一行刻画人物形 象、精神面貌。
• 注:六朝:一般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 个朝代。即孙吴(或称东吴)、东晋、南朝宋(或称刘 宋)、南朝齐(或称萧齐)、南朝梁(或称萧梁)、南 朝陈这六个朝代。
走近作者
刘义庆
(403—444)
南朝宋文学家。由于他熟悉两晋 士大夫的言行,又参阅了有关论 述,加上手下才学之士的帮助, 终于编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 轶事小说---《世说新语》。除 《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 说《幽明录》。
关于谢道韫
4.谢道韫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东晋王朝气 数已尽,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了。当时任会稽内史的 王凝之已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 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谢道韫劝谏 了丈夫几次,王凝之一概不理,谢道韫只好亲自招募 了数百家丁天天加以训练。孙恩大军长驱直入冲进会 稽城,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