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导学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编制:审核:使用时间:2021年9月9日
课前预习案
【预习目标】
1、根据预习学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
2、掌握区域的含义。
3、掌握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预习内容】
一、区域的特征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它是人们在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有一定的,以及一定的、和
可变性: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性质
层次性: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又可进一步划分为
整体性:区域内部的相对一致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异同比较
土地类型
农作物 熟制 长江三角洲
良好的水热条件,河湖面积广 ____为主
____、油菜、棉
花 一年两熟至三熟 水产业较为发达 松嫩平原
水热条件有限,
西部草原面积
广
____为主 玉米、春小麦、__ __
一年一熟
西部发展______
3.地理环境对其他生产活动的影响
区域
优越的地理环境
生产活动
长江三角洲
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又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
商业贸易发达
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_工业基
地
依托当地发达的______基础
轻工业发达
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 发展_ _____
松嫩平原
利用当地丰富的_ _____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资源
发展重化工业
为我国的_ ___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课中探究案 探究一: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自主探究 2 分钟,小组合作3 分钟) 阅读课本P2,结合图、回答: 问题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问题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分布各呈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问题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河网密度差异,对农业会产生哪些影响? 探究二:地理环境对当地农业的影响(自主探究3分钟,小组合作6分钟) 问题1:小丽家位于东北的松嫩平原齐齐哈尔,这是她拍摄的家乡的照片。
置身于金黄色的油菜地里,看着远处自家洁白的房屋,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
照片内容可信吗? 问题2:小刚是长江三角洲南通市的一个农村小伙子,
家乡商贾云集。
高考失败后,自己在家乡走上了创业
之路。
这是他承包的土地,大豆长势喜人!除此之外他还承包了几个鱼塘,利用科技致富,年收入2021
元。
图片内容可信吗?
探究三:地理环境对当地民居的影响(自主探究 2 分钟,小组合作3 分钟)
自然条件:河流、湖泊、沼泽 ;地势 ,土质
限制: 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 发展缓慢 克服限制条件: 的使用,使水域成为通道; 的改进和 的改良克服了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 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 人口南迁提供了丰富的 成为我国 、 、 生产基地 , 使粮食商品率低“粮仓”地位
让位于 和
棉花生产比不上 和 农业社会 开发早期
工商业发展 时 期 发展时期 区域不同
发展阶段
地理
环境
的
影响
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民居各有特色,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典型民居为窑洞、内蒙古地区为蒙古包、云南有傣家竹楼。
请分析这些民居差异的原因?
三、反馈训练、巩固落实(请同学们利用课堂上分钟时间,完成当堂检测题,小组交流、展示答案。
下课收交给教师批阅)
1结合“甲、乙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1甲区域东
南部易发生
地震,其地质
构造条件是;
易发生滑坡
的地形条件
是。
2甲区
域的城镇分
布有明显特征。
请归纳出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不同,主要取决于两区域资源的差异。
为了证明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存在着差异,应重点阅读图中哪几个方面的信息?请归纳:
、、、。
4乙区域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的水能丰富,而世界著名的水电站b却建在南部,其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保护乙区域北部的代表性植被,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何重大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下图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__;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在:
工业结构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布局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扣目标】(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解决自己的疑惑点,从而完成学习目标)
课后拓展案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对外联系不便④生产方式落后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
读“北纬30˚附近三个三角洲的位置示意图”,回答4~5题。
4.关于图中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不一致B.三地的气候特点相似
C.三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D.三地的植被类型相同
5.关于以上三角洲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地都有水稻种植业的分布B.灌溉水源是三地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三河两岸都曾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D.三地都是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地区
读“我国东部四个省市2021年三大产业构成及GDP值表”,回答6~7题。
6
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③①
7.a、b、c代表的省份可能是
A.海南、浙江、黑龙江B.黑龙江、浙江、海南
C.浙江、四川、黑龙江D.黑龙江、四川、浙江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答案
反馈训练、巩固落实
1:
1多活动断层近板块交界处山高坡陡
2旅游商服务、手工太阳能地热能风能
3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沿谷地河流分布。
4地形山地、高原、平原的比重地势海拔高度河流密度不同河段的径流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答出四个方面即可
5南部靠近大城市、工业区或靠近能源消费地
6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保持生物多样性。
2:
1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化
2环境污染加剧;资源过度开采;湿地破坏。
答资源、生态、污染三个方面的问题,如果只答环境与生态两方面也可以
3煤炭、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向城市东北方向河流下游方向移动,并趋于集中建立自然保护区、绿化防护带交通、科技、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等
课后提高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