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绿丛中一点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复习
万绿丛中一点红
------作文巧点题
学习目标
1 、学习一两种点题的方法技巧。

3 、运用技法升格一篇学生习作。

学习重点:
学习点题位置,灵活运用点题方法
学习过程:
一、课题导入
进入初三总复习,紧张而忙碌,这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阶段。

最近,我们德阳中学的初三孩子们嘴里流行一句顺口溜:“初中学语文,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攻克其中最厉害的一怕“作文”。

中考作文阅卷时间紧、任务重,每篇作文在阅卷老师的眼中停留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分钟左右,老师不可能仔细推敲,所以考场作文点题尤为重要。

其点题之处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

”迅速博得老师的青睐。

(幻灯展示“万绿丛中一点红---作文点题”)
那我们这节课学习目标是:1、深刻认识点题的重要作用。

2、灵活运用点题的方法技巧。

3、实战演练点题的升格佳作。

(幻灯展示)
二、经典引路
(一)何为“点题”
点题,就是“点明题目”的意思。

即在文章恰当的地方用与文章标题相同或者相关的词、句或片段简明扼要的点名题意,用来揭示文章的主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

我们将它称之为“点题之笔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名篇《背影》。

(二)读《背影》,寻找点题句
阅读与作文是一只双面镜,二者之间相互作用,透过阅读文章,我们可以找到点题的金钥匙。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背影》一文,看看文章在什么位置点题?是怎么点题的?
背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从表达方式上看,这是一个陈述性的句子,作者告诉我们他与父亲两年不相见了,难以忘怀的是他的背影。

两年,突出不想见时间之长,甚是想念,写背影的难忘,实则是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想念之深。

开头是作文的重头戏,作者开门见山,开篇点明题义。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
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
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篇中点题:作者在此处细致刻画了父亲艰难爬上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我们看到了一位爱子情深的慈父,望着艰难为生计而奔波,刚刚痛失亲人的父亲,作者怎能不泪流满面。

在文章细致描写买橘背影后,用简洁精炼的叙述性语句,恰如其分地点出文题所蕴含的深意,加强文章内容与标题之间的联系。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离情别绪,背影远去,这背影里既是对逝去岁月的追忆,更是对父亲无尽的牵挂之情。

此处点题,不仅是离情,更是作者对父爱这一主题的深情演绎。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篇末点题,读父亲来信,老境颓唐,来日不多,大有子欲养而亲不待之感,泪光中再现背影,使读者深刻感受到了这一份浓浓的人间亲情。

此处点题有力地回应了主题,在结构上收束全文,完整统一。

文章结尾时,也是阅卷老师重点关注的,肯定也来不得半点马虎,要卒章显“题”,把点题的句子放在醒目的位置。

高分作文往往都是很重视首尾点题的。


小结:通过阅读文章,我们发现点题可以是在以下位置:开篇点题,文中点题,篇末点题。

(三)点题作用
古人写文章就有“凤头”一说,要求文章入题要快,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瞬间领略中心,。

因为点题,是挽救离题文的“救命草”,做到不偏离题目。

成了获取保险分的“奠基石”。

更是获取高分数的“好法宝”。

(1)篇首点题:即开门见山点题。

这种点题位置也能让阅卷老师快速把握文章的主旨,不会给阅卷老师“主旨不明确”的坏印象。

(2)篇中点题:即在文章叙述或论说过程中,以简洁精炼的语句,恰如其分地点出文题所蕴含的深意,加强文章内容与标题之间的联系。

(3)篇末点题:即在文章的主题已经得到充分表现的基础,再加上点睛之笔,可以使读者更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而且也可以在结构上起到收束全文的作用。

(4)通篇点题:即综合运用前面提到的点题方法,在文章的不同位置反复点题,也就是标题、开头、中间、结尾都点题这种方法最保险。

由此可见点题的位置是灵活的,根据文章的结构安排或表达需要来确定其点题之处。

三、方法指津
刚才我们讨论了点题位置,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点题,才能带给阅卷老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呢?让我们再读《背影》,看看作者是怎样点题的?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从表达方式上看,这是一个陈述性的句子,作者告诉我们他与父亲两年不相见了,难以忘怀的是他的背影。

两年,突出不想见时间之长,甚是想念,写背影的难忘,实则是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想念之深。

开头是作文的重头戏,作者开门见山,开篇点明题义。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篇中点题:作者在此处细致刻画了父亲艰难爬上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我们看到了一位爱子情深的慈父,望着艰难为生计而奔波,刚刚痛失亲人的父亲,作者怎能不泪流满面。

在文章细致描写买橘背影后,用简洁精炼的叙述性语句,恰如其分地点出文题所蕴含的深意,加强文章内容与标题之间的联系。

因而这里是采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在点题。

3.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离情别绪,背影远去,这背影里既是对逝去岁月的追忆,更是对父亲无尽的牵挂之情。

此处点题,不仅是离情,更是作者对父爱这一主题的深情演绎。

这里是叙述性点题。

4.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篇末点题,读父亲来信,看到父亲老境颓唐,来日不多,大有子欲养而亲不待之感,泪光中再现背影,这里既有父亲对儿子的深切思念,更有作为儿子的我对行将就木的父亲的深深疼惜之情使读者深刻感受到了这一份浓浓的人间亲情。

此处点题有力地回应了主题,在结构上收束全文,完整统一。

文章结尾时,也是阅卷老师重点关注的,肯定也来不得半点马虎,要卒章显“题”,把点题的句子放在醒目的位置。

高分作文往往都是很重视首尾点题的。

这里是作者的描写,也是抒情式的点题。

小结:刚才我们讨论点题时,作者采用了叙述性点题,描写式点题,抒情性点题,这是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进行点题。

还有一种点题方式是议论性点题。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和《紫藤萝瀑布》中的点题句:(幻灯展示)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莫顿•亨特(美)《走一步,再走一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宗璞《紫藤萝瀑布》
四、牛刀小试
1.阅读文本二,请你说说这位考生在文中那些位置进行点题的?采用什么表达方式点题的?
走过十六个春夏
宁夏一考生
你们牵住我的双手,我们一起走过十六个春夏的幸福。

――题记
左手•深沉
六月天的光景、父亲总陪伴幼小的我坐在窗前,点亮一盏灯,我们一起等待暮色降临。

父亲总用紫砂壶泡一壶菊花茶,袅袅蒸腾的水汽里有黄晕的灯光,映着我的脸颊。

这段时间里,父亲总会翻开一本书,用他温暖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带我念诵那些古老的诗篇。

是“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的画卷,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琴音,是“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悠然。

在父亲深沉的声音里,这些文字甩开飘逸的水抽,旋开灵秀的裙摆,带我走进语文最动人的美好世界。

依然记得那些一起走过的夏夜里,父亲的声音,犹如蛰伏着的最温暖的海,又似轻轻漾动的晨风,一字一句,饱含着对女儿深沉的爱。

右手•温暖
阳光很好,我坐在阳台上的藤椅里,幸福地看母亲忙碌。

风里氢氢着金色的清香,母亲用拍子轻轻拍打着晾晒的被子,便有好听的声音有节奏地响起。

浮尘是调皮的精灵,在空气里轻盈地飞舞,于是我化作慵懒的猫,蜷缩在这金色里,给母亲讲述过去一周的学校生活。

每每讲到好玩处,母亲便毫不吝啬地笑起来,她沐浴在闪闪烁烁的流光里,盈盈地笑,翠玉的镯子上有莹莹的光。

在如水一般澄激的早晨里,我恍惚觉得觉母
请”算次月位置对学生进行点题这是一什病文达请你 亲是传说中的田螺姑娘,拥有很多温暖的魔法。

一起走过的清晨里,总有满世界的阳光,母亲的笑是流淌在我心间的诗意, 是我永远不会厌倦的 温暖。

远方•幸福
“你在,就心安。

”想起丁立梅的这句充满温情的话。

时光荏苒,我们仨就这样手牵手,一起走 过无数时光。

—,但我们紧紧相依,风雨过后便会有幸福的阳光。

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里满载了爱与 暖,一直通向时光的尽头,通向远方幸福的原野。

爸爸,妈妈,还有我。

我们一起走过的路上,每一朵花都开放着“家”的真谛。

________
愿幸福长相伴,愿时光不会老。


小结:在我们的考场作文中,我们要学会巧点题。

一是巧点位置,篇首点题,文中点题,篇末点 题。

二是巧用表达方式点题。

使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进行点题。

(幻灯展示)
在这篇文章中,增加了题记式点题。

题记点题,犹如闪闪发光的项链,不但结构上提挈全文,而 且,让读者充分,准确地把握题意,对文章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2. 病文升格。

从文章同学题方面进行升给尔们手中的资时 方式点题?)
丈量心灵的距离
,原来,爱并不遥远
少年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警不还。

为实现我的远大抱负,小学毕业的我考取了县城里的一所重 点初中。

悬梁刺股的刻苦学习之余,也深深体会到了孤独寂寥之痛。

伴着迎新年的欢快乐曲,我踏上回家的汽车。

原本陌生的路人因为身处同一车厢,逐渐熟络起来, 伴随着售票员“欢迎来乘坐,祝您平安到家”的亲切话语,人们聊着年货,聊着春晚、互相道着祝福。

幸福荡漾在心底,开心洋溢在脸上,我的心儿也变得畅快起来,向着家的方向一点一点地靠近。

“回来啦,小妮妮!”远远地,门岗王大爷就开启了他的“高音喇叭”。

走近了,他笑呵呵地说:
“妮妮又长高了,长漂亮了,”我抿着嘴朝他笑笑。

刚走了两步,又遇见张阿姨买完菜回家,“哎哟, 妮妮,你妈刚才还说你今天要回来呢。

对了,妮妮,吃饭别太省,正长身体呢 ...................... 〃
推门回家,一股菜香扑鼻而来,我循着香味找向厨房,妈妈正边忙活边神秘笑着: “马上就好!〃 我咽了咽口水,才发现肩上还背着重重的包呢。

环顾四周,还是那几件家具,木沙发上的漆似乎又掉了几处,洗得有些旧的床单平平整整,简单、 温馨,我心怡然 “开饭喽!”妈妈边喊边端出我最爱吃的红烧鱼,呵!饭桌上摆了五六个菜,一边 大口吃着爸妈夹给我的莱,一边问:“妈,我的台灯呢 ?”
爸爸和妈妈相视一笑,从里屋拿出一盏护眼灯,还是触摸式开关, “妮妮,这是我们送你的小惊 喜,重点初中学习压力大,爸妈支持你,盼你早日考进理想高中。

”爸爸边说边把灯递给我。

“ 爸,你和妈每天摆摊儿挣得也不多,留着钱你们自己添点东西吧。

对了,我也有惊喜送给你们。

”说 完我跑回卧室拿出了刚发的三好学生奖品一一个厚笔记本, “这个你们留着每天记账用,但愿每天挣 的钱像这本子一样厚。

”“哈哈一”听了我的话, 他俩忍不住笑起来。

升格展示
丈量心灵的距离
—一原来,爱并不遥远
少年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警不还。

为实现我的远大抱负,小学毕业的我考取了市里的一所重点 初中。

悬梁刺股的刻苦学习之余,也深深会到了孤独寂寥之痛。

无形无色的爱,你在哪里呢?
《巧妙改用毛泽东的诗的开篇,增添诗意和文采,也自然引出作者的远大抱负。

疑问句点题。


位置:开篇点题方法:叙述
伴着迎新年的欢快乐曲,我踏上回家的汽车。

原本陌生的路人因为身处同一车厢,逐渐熟络起来,伴随着售票员“欢迎来乘坐,祝您平安到家”的亲切话语,人们聊着年货,聊着春晚、互相道着祝福。

幸福荡漾在心底,开心洋溢在脸上,我的心儿也变得畅快起来,向着家的方向一点一点地靠近。

(工整的句子增添文章韵味)用心去丈量,原来爱并不遥远,爱就在旅客间彼此的交谈中。

“回来啦,小妮妮!”远远地,门岗王大爷就开启了他的“高音喇叭”。

走近了,他笑呵呵地说:“妮妮又长高了,长漂亮了,”我抿着嘴朝他笑笑。

刚走了两步,又遇见张阿姨买完菜回家,“哎哟,妮妮,你妈刚才还说你今天要回来呢。

对了,妮妮,吃饭别太省,正长身体呢........................... 〃【精当的语言,尽显邻里的热情】
用心去丈量,原来爱并不遥远,爱就在街坊邻里的问候中。

推门回家,一股菜香扑鼻而来,我循着香味找向厨房,妈妈正边忙活边神秘笑着:“马上就好!〃我咽了咽口水,才发现肩上还背着重重的包呢。

环顾四周,还是那几件家具,木沙发上的漆似乎又掉了几处,洗得有些旧的床单平平整整,简单、温馨,我心怡然“开饭喽!”妈妈边喊边端出我最爱吃的红烧鱼,呵!饭桌上摆了五六个菜,一边大口吃着爸妈夹给我的莱,一边问:“妈,我的台灯呢?”
爸爸和妈妈相视一笑,从里屋拿出一盏护眼灯,还是触摸式开关,“妮妮,这是我们送你的小惊喜,重点初中学习压力大,爸妈支持你,盼你早日考进理想高中。

”爸爸边说边把灯递给我。


爸,你和妈每天摆摊儿挣得也不多,留着钱你们自己添点东西吧。

对了,我也有惊喜送给你们。

”说完我跑回卧室拿出了刚发的三好学生奖品—一个厚笔记本,“这个你们留着每天记账用,但愿每天挣的钱像这本子一样厚。

”“哈哈—“听了我的话,他俩忍不住笑起来。

【父母的言谈举止自然逼真,平淡中流露舐犊之情)用心去丈量,原来爱并不遥远,爱就在亲人之间的互敬互爱中。

【文中三次出现这句句式相同的话,不仅连接了文章的几个片段,而且时时点题、使文章更加完整紧凑】同学们!不是只有战火硝烟里才有爱,不是只有危难来临时才有爱,爱其实并不莲远,它每时每刻都围绕在我们身边。

让我们睁开慧眼去发现爰,敞开心扉去传递爱吧!(结尾照应文章开头的疑问句,并点出文章主题,爱的距离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


五、总结回顾
语文教育家何永康教授说:应考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这里的“二锅头”就是指应考作文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让阅卷老师在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

在考场上,作文要想获得高分,最积极而有效的办法就是反复点题,突出文题。

当然点题之处不宜过多也不能没有。

总之,考场作文技法多多,今天和大家共享一二,愿各位小朋友手指巧点题,作文处处红。

谢谢大家!
六、板书设计
万绿丛中一点红
作文点题
文中点题描写
篇末点题抒情
议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