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区图书馆“励读计划”的回望与前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第12期
◎
深圳地区图书馆“励读计划”的回望与前瞻*
熊军,李英,纪伟,曹婷,郭春燕,黄伟群
*本文系2020年度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课题项目“励读计划与先行示范区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项目编号:YD2020B55)研究成果。
0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读者主要凭单位介绍信登记领取图书馆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公共图书馆把数量有限的证按比例分配到各单
位,单位再分给读者。
改革开放后图书馆开始探索押金担保办证;21世纪初公共图书馆基本实行押金办证办法。
2008年浙江舟山、嘉兴、杭州相继开通免押金办证服务,是国内公共图书馆界面向公众免押金办理借阅证的开始[1]。
随后各地
摘要文章概述深圳地区图书馆“励读计划”的发展、实践及成效,分析其作为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的创新模式。
励读计划以不断推进的配套技术发展为支撑,融合信用办证推广、阅读推广服务以及多形态借阅服务等,全方位构建阅读服务体系,提升图书馆资源使用效能,在信用借阅服务的体系建设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为适应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城市定位与粤港澳大湾区区位格局,“励读计划”持续创新方向包括:构建文旅体娱跨界阅读圈;构建个人、学校、家庭、社区阅读服务网络;分级培养阅读推广人才队伍;重视数字阅读和线上服务;试点信用积分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关键词服务创新免押金信用服务借阅服务阅读推广
引用本文格式熊军,李英,纪伟,等.深圳地区图书馆“励读计划”的回望与前瞻[J].图书馆论坛,2021,41(12):95-103.
Review and Prospects of "Reading Encouragement Plan"of Libraries in Shenzhen Area
XIONG Jun ,LI Ying ,JI Wei ,CAO Ting ,GUO Chunyan ,HUANG Weiqun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practice and effects of the "Reading Encouragement Plan"of
libraries in Shenzhen area.It is an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in public libraries.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upporting technologies ,promotion of library card registration ,reading promotion and diversified loan services ,an omni-directional reading service system has been constructed to improve the use efficiency of library resources.It has a significant meaning in future library loan services based on client credit.In
order to serve as the first socialist urban demonstration area and an example for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the "Reading Encouragement Plan"will continue to develop in the aspects of building a cross-border reading circle of culture ,tourism ,sports and entertainment topics ,setting up reading service networks for individuals ,schools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cultivating reading promotion tal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
emphasizing digital reading and online services ,and investigating the possibility of bringing library credit points into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Keywords service innovation ;no deposit ;library client credit ;loan services ;reading promotion
95
公共图书馆开始探索实行免押金借阅服务。
2008年公共图书馆抽样调查表明,45所公共图书馆均采用押金办证,其中最普遍的是收取100元押金。
2011年,范并思的研究显示国外公共图书馆大部分向到馆的读者免费办证[2]。
2020年10月网络调查统计,66.7%国外公共图书馆免费办证,不收取押金。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运用新技术,创新服务模式,积极开展信用应用服务及管理,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本文以CNKI为数据源,以“图书馆”为主题,摘要为“免押金”或“信用服务”,时间为2010-2020年,检索到相关文章72篇,其中新闻20篇,专业论文52篇。
研究重点关注读者信用服务体系的探讨,信用服务的概念或意义,信用分互通或服务联盟,信用服务的法律保障,单个馆或部分馆的实践现状等方面。
其中,11篇论文对单个图书馆服务实践作了介绍,主要是办证规则、信用服务推行等内容。
总的来说,图书馆信用服务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创新了服务模式[3],有助于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4],以及与公众之间新型信任关系的构建[5],但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体系建设、服务内容、涵盖范围仍在探讨中,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与服务体系及标准,特别是缺少影响业务发展的系统化与体系化研究。
2013年,深圳地区图书馆“励读计划”[6]启动,宝安、龙岗两区开通凭借身份证免押金信用借阅服务。
至今,“励读计划”已发展成为涵盖技术支撑、办证服务、信用管理、文献揭示、阅读推广规划与设计的服务体系。
1深圳“励读计划”起源、发展与效益
1.1深圳周边地区图书馆信用服务简况
2012年前后,珠三角地区启动信用借阅服务,创新推广免押金信用服务,降低公众利用公共图书馆门槛,吸引公众阅读。
2011年末佛山
市联合图书馆成员馆推出二代身份证免押金借阅图书服务。
2012年广州图书馆新馆开放,居民或常住人口凭本市身份证或社保卡、各种常住证明等免押金注册成为正式读者;非常住人口则凭有效证件注册临时读者证,临时证在2个月有效期内与正式读者证获同等服务。
2013年广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开通免押金服务。
2013年肇庆市图书馆面向户籍居民开展身份证代替读者证的免押金借阅服务。
到目前为止,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个珠三角城市均已实行免押金借阅服务。
国内公共馆免押金信用服务仍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服务与管理体系及评价标准,综合多年实践,公共馆“信用服务”,信用来源方式主要分为三种:一是以第三方征信平台为基础。
目前大多依托于芝麻信用服务,但基于芝麻信用的图书馆信用服务存在一定局限,非“支付宝”用户无法使用,无法覆盖所有读者,不能完全反映读者信用情况。
二是依托政府信用平台,合作开展信用服务,可充分利用政府现有公共资源平台,如上海市各级各类公共馆借阅信息全部纳入上海市信用信息平台;杭州的公共馆与杭州市市民卡公司合作,完善本地区读者资源库的建设。
三是公共馆自行建立一套以身份证为办证依据的信用标准,例如深圳地区图书馆。
1.2“励读计划”起源与发展
宝安是深圳产业大区,2013年统计年鉴显示,常住人口数量270.38万,当中非户籍人口230.41万,占比85%。
2013年423世界读书日,在深圳市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支撑保障下,宝安区图书馆(以下简称“宝安馆”)率先提出免押金“励读计划”,制定《宝安区公共图书馆“励读计划”2013年实施方案》;凭身份证办理免押金的励读证解决了基层图书馆办证和现金管理结算程序要求多的问题,实现公共馆免费开放服务的借阅零门槛,便于来深建设者就近使用图书馆服务,便于公共馆在工业园区及社区进行办证及服务推广;减轻了基层馆日常财经结算、现金管理的压力,提升基层馆服务管理效率。
历
96
◎2021年第12期
◎
经7年多发展,励读计划从只限于宝安、龙岗两区的来深建设者服务,推广为面向全市学生,现在发展为面向全体市民服务,包括来深建设者、学生、社区居民、企业团体、家庭等不同读者群
体。
市民在市区各级公共馆均可凭身份证免押金办理实体读者证、注册虚拟读者证,或持有个性化的学生励读证、家庭证等。
励读计划服务发展详见表1。
表1深圳市区公共图书馆“励读计划”免押金证服务发展历程
时间2013.52013.102015.42017.112018.42019.3
2019.112021.5
实施区域
宝安区、龙岗区新增福田区
宝安区、龙岗区、福田区深圳全市(学生励读证)新增光明区
宝安区、龙岗区、福田区、光明区
深圳全市(鹏城励读证)宝安区(家庭证)
办证方式
服务台办理
服务台办理、自助办证机
线上认证、服务台办理、自助办证机
服务台办理(邀约办证)
信用借阅凭证二代身份证二代身份证学生励读证二代身份证
二代身份证,实体读者证,虚拟读者证
二代身份证,实体读者证
可借数量(册/件)2
5
10200
文献类型
中文文献
中文文献、少儿外文
1.3“励读计划”的技术支撑
励读计划项目提出之初主要针对宝安区非户籍人口流动速度快的特点,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推广凭身份证注册,免押金办证借书。
项目推出之初即获得来深建设者欢迎,提升了读者的办证、借书体验。
以技术应用为支持,以免押金办证为基础,项目内涵逐步丰富。
免押金信用服务在国内已推出10余年,集中在主要省会城市、中东部及南部沿海等经济发达或公共馆服务体系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
这些地区图书馆的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紧密结合,具备较完备的技术支撑,能更好地统筹资源为读者提供线上线下服务。
(1)新技术应用使服务更便捷。
深圳公共馆系统的认证、办证、信息识别、结算等持续应用新技术,使服务更便捷。
图书馆管理系统通过API
提供实体卡办证、虚拟证办证、预付款、财经支付、读者证升级等接口。
励读证注册方式从2013年服务台人工办证、填表录入,发展到可通过自助设备办证,再到目前可实现线上人脸识别认证、手机自助办证。
读者信息识别采用无接触方式,无需携带证件,即可在服务台或者通过自助设备、网站或移动终端成功注册。
办证、借还、电子阅览、活动预约等图书馆服务,通过无卡片式的二维码读者证可全面实现识别。
涉及存预付款、扣缴滞纳金等现金服务的,可以直接在移动终端进行操作。
(2)服务再推进需技术作支撑。
免押金证服务的推进需要配套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网络信息安全、数据互通、软硬件接口标准的统一、业务互通、广域网网络互通、高效仓管及物流技术等,详见表2。
表2免押金证服务推进配套的技术支撑
技术类别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数据互通软硬件接口标准
业务互通广域网网络互通仓管及物流技术
具体内容
硬件设备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防御IPS系统、安全审计等
打通图书管理系统与信用系统之间的数据通道,身份证及信用均为凭证(技术支撑的基础)
硬件身份证、社保卡读卡器、二维码扫描器等接口的统一信用联盟或者馆际信用互通需要相关信息共享,实现人通、证通和资源通
网络专线、VPN、SD-WAN组网方式等需适合总分馆或图书馆联盟模式分馆数量众多且物理分布较为分散的场景
通过高效的仓库管理、物流配送等技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以实现网上借阅/归还的方式,把地处偏远
地区、没时间到馆或不方便行走的人群纳入服务保障范围
软件环境
安装防病毒软件、WEB应用防护系统、网站安全检测;
用户权限及身份校验,敏感信息不可逆加密
软件
图书管理系统API读者证、财经、文献目录等接口的统一
97
1.4“励读计划”服务效益
免押金办证提供的无门槛借阅服务,普及了基础办证服务,使服务量大幅提升,文献外借量放大,夯实了阅读推广的读者基础。
从2013年起,深圳市全市新增励读证办证量逐年快速增长。
2019年末鹏城励读证开通,2020年疫情导致到馆受限,这两个因素催生读者注册量急剧上升,励读证成为读者证的主力。
到2020年,励读证新办证量占新增办证量的92.59%,免押金借阅的励读证极大提升了办证效益。
从2013年到2020年,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励读证的办证量及实体文献借阅量急剧增加,详见表3。
2015年励读证借阅册数升级到5册,2016年单人次年均外借量提升,说明增加借阅册数符合实际需求。
2018和2019年连续两年办证同比大幅增加,带来2019和2020年借阅量相应升高。
2016-2020年,单人次年借阅量持续增长,达到卡年均借阅量5册。
2021年5月图书馆宣传周上,深圳推出“倍增计划”,免押金证借阅册数增加为10册。
表3深圳图书馆之城统一平台励读证服务效益数据
年度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新增注册量(人)172,686197,897239,789244,713228,306231,192281,398387,818新增励读证(人)16,34023,91435,53643,93352,96078,129139,911359,069励读证占比(%)9.4612.0814.8217.9523.2033.7949.7292.59励读证同比增速(%)-46.3548.6023.6320.5547.5279.08156.64励读借阅册次
228,029323,026532,296763,225931,2371,190,2881,903,9562,100,521
励读借阅人次
85,889132,869160,608184,390215,535274,882408,851436,915
卡均借阅量(册次)
2.652.43
3.31
4.134.324.334.654.81
注:数据源自深圳图书馆之城统一平台。
2“励读计划”服务模型
“励读计划”信用服务内涵从单一的免押金办证拓展到全面的阅读服务体系,涵盖办证服务、文献借阅,阅读推广服务等;试点对接政府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尝试探索特色读者
信用管理和评价模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重定位下践行文化服务创新、适应城市及其承载的人口发展需求,体现敢闯敢试、开放包容的深圳城市精神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项目。
其服务模型如图1所示。
图1“励读计划”服务模型
服务台
手机自助
移动终端自助设备
免押金办证
门户网站
人
脸识别
信用宣传教育
读者信用分
读者阅读分
信用奖惩
信用评级
制度
信用服务内容
信用认证
技术支撑
制度保障
通借通还电子阅读器家庭证服务阅读家成长计划阅读印记
宝图有你
阅读推广
多形态信用借阅
线上借,线下取
电子资源
你选书,我买单
网各信息安全数据互通业务互通广域网网络互通软硬件接口统一
仓库管理物流配送等
《深圳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广东省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分工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
98
◎2021年第12期
◎
2.1“励读计划”阅读服务体系
图书馆服务创新要考虑资源使用效率。
“励读计划”从信用办证推广、阅读推广服务、多形态借阅服务以及扩展服务空间等方面构建阅读服务体系,整合图书馆资源,提升服务效能。
(1)面向不同读者群体推广办证。
多样化的推广能够培养和引导更多的阅读主体,以点带面,铺开阅读阵地。
第一,重视企事业单位集体证励读推广。
2013年起,在总分馆体系下,集体借阅服务实现网络化、规范化管理。
总馆统筹规划,统一规范集体借阅服务办证、审批业务流程,制定建设标准和服务约束机制。
总分馆搭建集体借阅服务网络,提供大批量图书借阅及更新
服务。
第二,拓展家庭、社区服
务。
2014年罗湖区图书馆推出
“家庭图书馆”,通过馆藏定制、集
体外借和资源支持等方式,鼓励家
庭面向社区邻里开展与图书馆类似服
务,推广全民阅读,营造社区文
化[7]。
第三,推出学生励读证,加强学校励读推广。
2017年宝安馆根据青少年群体阅读需求逐年增长的现状,提出增设学生励读证的想法。
深圳全市11月推出学生励读证,更好地推进“图书馆+学校”模式。
宝安馆推出配套的“励读进校园”项目,结合图书馆普及宣讲与办证推广,开张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的“小图书馆员职业体验”活动;福田区图书馆推出“图书馆+学校”阅读阶梯计划。
(2)多形态文献借阅服务。
办理鹏城励读证后,读者可在所有加入“励读计划”的公共馆享受借阅服务,2021年5月起每次可借不超过10本中文文献、少儿外文文献。
通过“图书馆之城”区域性图书馆统一服务平台的构建,实现用户信息共享、通借通还,打破了图书馆各自为政、独立服务的状况。
除到馆借阅之外,还可以通过预借自取或快递到家的方式实现“线上借,
线下取”:读者通过网站或移动终端挑选图书,选取附近的自助图书馆自取,或者填写收货地址由快递公司统一配送。
此外,宝安馆、福田区图书馆等推出“书视借”“选书帮”等读者自助选书借阅服务。
在“书视借”项目中,读者可以从线上商城或8个实体合作书店中挑选需要的图书,由图书馆负责买单,具体流程见图2。
“励读计划”中公共馆提供的电子资源,包括电子书、有声书、电子报刊、视频、数据库资源等。
宝安馆还推出电子阅读器外借服务。
多形态文献资源借阅服务,让读者不用到馆,也可使用预借服务及转借服务、网络预约还书[][8]、文献传递服务等,突
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满足读者足不出户即可借阅的需求。
(3)阅读推广融合服务。
结合文献资源价值和读者需求构建书目推荐体系,以阅读书目体系为基础开展借阅服务,有助于构建读者阅读知识体系,最大化利用文献资源价值,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9]。
深圳图书馆以南书房为阅读阵地,2014年推出“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项目,每年推荐30种适合家庭阅读与收藏的经典著作,鼓励、帮助家庭建立属于自己的经典阅读书架[10]。
宝安馆以精品导读、经典图书、主题图书、新书推荐等形式,按不同级别、不同主题进行书目合理组配,综合考虑读者的喜好、需求、阅读情景等对书籍进行分类推荐,保证读者无论是从主题还是出版时间要求,都能够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目。
“阅读印记·宝图有你”活动,通过统计图2
宝安区图书馆“书视借”信用借阅流程
99
和收集读者既往借阅记录,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读者借阅行为和喜好,不定期向其推荐相关主题或兴趣的图书,帮助读者形成个性化阅读知识体系。
读者能否高效借阅文献资源,除了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书目推荐体系外,还需要结合阅读书目开展阅读指导和阅读推广活动。
深圳各公共馆在文献资源阅读指导实践方面已有成效,如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喜阅365—亲子共读计划”及宝安馆的“阅读家成长计划”。
这两个活动项目都通过书目推荐、阅读分享、阅读推广培训等方式,从阅读方法指导、文献价值判断、阅读兴趣激发等方面开展指导服务,既推荐了图书,又通过活动提升了读者辨别文献属性和价值的能力。
2.2“励读计划”诚信体系建设
(1)诚信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
2017年“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论坛”在杭州图书馆首次召开后,业界侧重于从信用服务角度研究、推行免押金服务。
2017年广东颁布《广东省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分工方案》,同年《深圳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出台,中央到地方深入推进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举措为公共馆开展免押金信用服务提供了政策保障。
2018年《公共图书馆法》实施,明确公共图书馆应当按照平等、开放、共享的要求免费为公众服务,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公共馆免押金进程提供了基本法律保障。
(2)探索建立读者信用积分管理体系。
使读者诚信行为积分化才能便捷融入社
会诚信体系。
从业界实践看,信
用积分涉及的服务内容目前较为
单一,主要是免费办理读者证及
图书的外借,但读者的图书馆活
动不局限于此,仅根据读者借还
书活动进行信用管理并不全面,
不能真实反映读者的信用情况,
要建立读者行为数据库。
杭州图书馆从2015年起依
托支付宝旗下的芝麻信用开展信
用借还服务,实现了采集读者处
罚信息等基本功能(包括读者逾期
次数、图书损毁处罚记录等)。
它详细区分处罚信息,将信息统一收集在芝麻信用的个人信用档案内,每月进行评估更新芝麻信用积分。
当积分达到相应等级,便为读者提供分级式服务,或奖励提高其图书借阅册数、种类、期限等,或赋予其在图书馆的优先利用权。
深圳公共馆信用服务涉及的资源不仅限于实体图书,其他类型资源也逐渐纳入其中,包括读者在图书馆的各项表现,如对设施的使用,参与活动的情况,志愿者服务情况、资源利用情况。
2019年深圳制定《“图书馆之城”读者信用体系构建方案》,通过对读者在图书馆的正向和负向行为赋予不同的分值和权重,计算出读者的信用积分(以下简称“信用分”),反映读者的信用状态。
提升信用分的因素有个人身份信息、持续有效状态、借阅文献、捐赠换书、登录移动平台、使用数字资源、参与读者活动等。
扣减信用分的因素有污损文献、丢失文献、逾期归还文献、长期不归还文献、破坏图书馆公共设备等[11]。
2020年5月深圳市“图书馆之城”面向全体读者发布个人信用分和阅读积分。
信用分培育读者“图书馆信用”观念;阅读积分主要反映读者使用图书馆的范围和频率,并可用于抵扣借阅文献逾期的滞纳金,通过积分排行榜和后续应用激励读者参与各种类型的阅读活动,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
图3
深圳“图书馆之城”读者信用分框架
100
◎2021年第12期
◎
2.3免押金信用服务对评估服务效能指标的创新驱动
传统的图书馆办证要求市民读者到馆凭证件
和证明方可办理。
押金办证成为图书馆开展其他资源服务的门槛已不能适应公益文献信息服务供给侧发展的需求。
免押金信用服务的创新直接改变了图书馆原有的办证依据、服务规则、服务宣传、业务发展评估等一系列服务、管理模式;衍生了与信用办证服务密切相关的信用管理体系、技术支持服务体系、阅读推广与阅读指导服务、多形态借阅服务业务拓展、基层图书馆考核评价延伸性服务的评估与创新等。
各地区公共馆的实践证明,免押金信用服务是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
2008-2020年,全国累计有26个省份自主开展公共馆免押金信用借阅服务。
中西部地区引进“免押金信用服务”作为效能指标,推动将均等化的公共馆服务落到实处。
2017年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没有涉及“免押金服务”的相关指标,“服务效能”部分“1.1基本服务”下仅有“1.1.3持证读者占比(%)”,建议下一次评估中“免押金信用服务”可成为“服务效能”这一评估指标的新增小项,提供新的参考指标。
3“励读计划”在深圳先行示范区背景下
的创新发展思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于2019年发布,深圳依照“城市文明典范”的战略定位,构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成为新时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引领者。
图书馆应开展信用服务,改变思维,走出传统服务阵地,将文献服务、阅读推广服务、诚信服务触角延伸到城市每一个社区、角落,提升“文化+诚信”服务的绩效。
3.1搭建文旅体娱跨界融合的阅读空间服务圈
依托图书馆专业化文献服务能力,推动与博物馆、文化馆、公园、动漫城、网吧、电影院等机构的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
的资源整合,构建文旅体娱跨界融合的阅读服务圈,扩展服务空间。
各行业参与、跨界组合的服务空间设计独特,具有吸引力,能为更广泛人群提供励读服务。
将以图书馆为主要服务阵地转变为向“图书馆+社会空间资源”的服务阵地延伸,实现读者、社会空间资源、图书馆三方共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服务半径与服务人口不匹配的问题,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到2021年,宝安馆与体育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合作,已建成7个公园内的分馆或阅读中心,包括湖畔书院立新湖自助分馆、石岩环湖碧道自助分馆、航城(勒杜鹃谷)阅读中心、松岗五指耙阅读中心、燕罗茅洲河服务点、罗田森林公园服务点、人才林公园分馆。
其中,2017年立新湖自助分馆开馆,2018年获深圳图书情报学会、《深圳晚报》社联合评选的“最受市民喜爱小图书馆”“阅享空间奖”。
3.2构建个人、学校、家庭、社区阅读服务网络
公共馆作为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要在现有资源基础上融合社会资源,根据服务群体特性,突破传统的围绕读者个人服务的定向思维,外延服务群体和阵地,构建个人、学校、家庭、社区阅读服务网络。
办证、阅读融入到生活方式中,能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2]。
2020年1月15日,美国儿童图书馆服务协会发布《参与、培育、提供和评估:面向儿童和家庭的延伸服务模式》白皮书,也对重塑公共馆延伸服务提出了新的理念[13]。
(1)通过与学校开展文献资源借阅服务,统筹图书馆与学校文献资源,实现馆校文献资源互补。
馆校合作开展借阅活动,可共享双方资源,为学生提供便捷的阅读服务,有利于形成示范效应,推动服务空间逐步向外拓展,延伸到社区及家庭等其他空间。
(2)构建家庭分馆或实现家庭文献资源共享,将家庭藏书引入公共馆文献资源借阅体系,丰富公共资源,家庭成员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公共馆的优质资源和服务[14]。
服务形式上还可依据家庭成员情况进行阅读推广活动,有利于加强图书馆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