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
目的:妇科恶性肿瘤逐渐增多,其心理问题逐渐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根据妇科肿瘤的心理状况,确定护理对策。
方法对2017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恶性肿瘤化疗的60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在采用一般护理的同时还对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并获取观察数据加以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指数、抑郁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对策,实验组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了有效的降解,积极乐观的配合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
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确实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针对影响因素,确定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案,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影响。
标签:妇科恶性肿瘤;焦虑抑郁;心理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纳入标准
入选患者为病理确诊无误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認知能力无明显障碍,患者同意进行该临床护理研究。
需排除①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内脏器官的功能锐减;
②从前存在一定的焦虑病症或者是抑郁症有关的疾病;③存在精神病的过程或者是一些与精神病类似的病症。
1.1.2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7年12月年来我院妇科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60例,年龄在25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44岁。
恶性肿瘤患者包括卵巢癌28例,子宫内膜癌17例,宫颈癌8例,恶性葡萄胎8例。
患者均经过手术及化疗,化疗6个疗程以上者23例,化疗6个疗程以下者为37例,入组对象均经过手术治疗及病理确诊。
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性的一般护理,不实施心理护理;两组护理资料进行的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即:定时查房,测量体温,询问有关情况,以及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等。
1.2.2实验组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接受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尊重患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渐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起良好的医护关系。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认真观察,主动的去与患者沟通交流,一方面倾听患者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及时完善各项护理工作,从而使护理工作能够达到患者的满意。
1.2.3评价标准
1)焦虑指数评定采用由Zung于1971年制定的“焦虑自我评量表(SAS)”。
在测试焦虑的自我评价测评结果中,其往往将分作为重要的指标焦虑自我评量表评测的结果往往以分为主要的指标如果被测试者的得分大于50分,这就说明这位患者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焦虑,这里分值和焦虑程度成正比。
2)抑郁指数评定采用由Zung于1965年编制的“抑郁自我评量表(SDS)”。
在关于抑郁的自我评价表中,其主要包含有20个相关的测试项,在计分机制中将标准分作为主要的指标。
被测人的标准分≥53分情况下,就可以判定其存在一定的抑郁病症,且分值越高代表焦抑郁程度越高。
1.2.3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主要通过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得出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差值影响因素,从而运用二分类Logistic的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当P小于0.05就是差异往往呈现一定程度的明显性。
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两组间焦虑指数和抑郁指数比较
通过对60例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策略,进行焦虑指数和抑郁指数比较,对照组患者中,焦虑患者有24例,占80%;抑郁患者有6例,占20%。
而实验组中,焦虑患者有826.6例,占53.3%;抑郁患者有3例,占10%,明显低于对照组。
2.2妇科恶性肿瘤护理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护理人员在实施心理护理后进行数据采集,实验组患者护理显效率达33%以上,总有效率达到了67%;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显效率刚刚达到17%,总有效率为44%,以上资料两组之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实验统计情况见表1所示。
从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的有效率上来看,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比一般护理对于患者早日治愈疾病而言,是非常有效的。
3讨论
3.1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心理问题
相关的研究表明,患有恶性肿瘤的病人,其容易患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通过本次的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问题依然是以焦虑和抑郁为代表的心理问题。
因此,患者自知患有妇科恶性肿瘤后心理会受到影响。
治疗妇科疾病的最好的方式为手术治疗,但是由于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接受能力较差,不能接受自己患病的现实,进而产生了抑郁、焦虑和厌世的情绪,且会出现患者难以接受的恐惧心理。
在手术之后的化疗中,由于患者对于治疗的怀疑,进而产生了更大的焦虑。
3.2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护理策略
3.2.1心理护理
针对妇科肿瘤患者越来越多的心理疾病,如何做好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这显得十分有必要。
一般来说,当患者确定恶性肿瘤的一刻,其内心会产生巨大的焦虑和不安,进而产生焦虑、抑郁和恐惧。
因此,相关的护理工作人员,在对待肿瘤患者时应该表现出足够的关心,进而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心,减轻其内心的焦虑和恐惧。
3.2.2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宣传,让患者了解病理原因,以及预防和护理措施,提升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要及时的告知患者一些自我护理知识和要领以及需要注意的饮食习惯,从而保证患者能够有效的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田玉青马印慧马玉兰等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J].西部医学,2011,23 (3):561-562,565.
[2]杜娟雷岸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抑郁及焦虑状况分析[J].西部医学,2014,26 (5):675-676.
[3]陈珊林细吟刘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11 ,46(1):51 -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