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硝唑治疗牙周牙髓病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84
172
·药物与临床·
奥硝唑治疗牙周牙髓病效果观察
刘莉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 口腔科,江苏 徐州 221106)
摘要:目的探讨奥硝唑治疗牙周牙髓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100例牙周牙髓病患者临床资料,据随机数字表法实施随机分组,第Ⅰ组患者实施牙周牙髓常规处理,第Ⅱ组患者增加奥硝唑进行牙周牙髓病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总治疗效率的差异。

结果用药后第Ⅱ组患者总治疗效率92.00%显著高于第Ⅰ组78.00%,经χ2检验统计学处理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奥硝唑治疗牙周牙髓病效果确切,值得于牙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奥硝唑;牙周牙髓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781.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4.157
0 引言
牙周牙髓病为口腔感染性疾病,其中包括牙周病、牙髓病,两种病变可相互影响,均有共同根管和髓室底通道作为病变联系通道,联合病变后可加重病情,治疗难度提高。

牙周牙髓病联合发病可将渗透范围扩大,严重破坏牙周牙髓[1],对患者日常生活和牙齿健康均不利。

本研究观察了奥硝唑治疗牙周牙髓病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100例牙周牙髓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牙周牙髓病,有急性和慢性牙髓炎症状,患牙部位有深牙周袋,出现牙龈疼痛、红肿等症状,牙龈探诊易出血,牙齿松动度为Ⅰ-Ⅱ度,经X线显示牙槽骨吸收。

邻近牙齿均无异常。

除外伴随全身严重感染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精神病者、传染性疾病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

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据随机数字表法实施随机分组,第Ⅰ组患者纳入50例。

男女例数分别为22例,28例。

年龄范围最低21岁,最高67岁,年龄均值(42.31±2.21)岁。

病程范围最短1个月,最长6年,病程均值(3.67±0.32)年;体重最低42kg,最高82kg,体重均值(63.17±1.38)kg。

第Ⅱ组患者纳入50例,男女例数分别为23例,27例。

年龄范围最低21岁,最高68岁,年龄均值(42.35±2.09)岁。

病程范围最短1个月,最长6年,病程均值(3.61±0.56)年;体重最低42kg,最高81kg,体重均值(63.27±1.31)kg。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其他各方面的基线情况比较上有良好的可比性,经经χ2检验或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均显示P>0.05。

1.2 方法。

第Ⅰ组患者实施牙周牙髓常规处理,清理患处,用碘甘油置入冠周盲袋,定期换药。

第Ⅱ组患者增加奥硝唑进行牙周牙髓病治疗。

(1)制作奥硝唑糊剂。

用0.25g奥硝唑片、0.1g强力霉素、0.75g地塞米松混合研磨成为粉末后使用丁香油进行调制,成为糊状。

(2)在局麻后进行开髓或拔髓,对患者进行根管治疗。

以奥硝唑糊剂和二氧化锌以1:1的比例配置,并用丁香油调制作为根管填充剂,后用牙胶尖充填。

将创伤牙合清除,行牙周洁治术和龈下刮治,用生理盐水和双氧水交替冲洗,后根据牙周袋深浅,用0.1-0.2g奥硝唑粉填于牙周袋中,局部用纱球覆盖15分钟左右。

另外,每天给予0.5g奥硝唑片口服,治疗3天。

注意保持牙周清洁。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总治疗效率。

显效:牙周牙髓症状减轻或消失,牙周4项指数恢复正常,X线检查显示有重建;有效:牙周牙髓症状减轻,牙周4项指数至少1项恢复正常,无出血,咀嚼功能改善,X线检查症状有所改善;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

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2]。

1.4 数据处理。

本次牙周牙髓病患者数据均以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治疗效果等数据用%表示,均属于计数资料,采用的统计处理方式为χ2检验。

牙周牙髓病患者组间或组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 结果
用药后第Ⅱ组患者总治疗效率92.00%显著高于第Ⅰ组78.00%,经χ2检验统计学处理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在临床上,牙周牙髓病主要类型包括三种,一种是原发性牙周病后继发牙髓病,一种是原发性牙髓病后继发牙周病,一种是两种病变同时出现。

牙周病和牙髓病存在相通的解剖基础通道,其中一者感染后,炎症可通过管道进行蔓延。

因牙周牙髓病多属于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治疗难度大,在治疗上应先寻找原发病灶和感染类型,并对症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遵循先治疗感染灶,后治疗继发灶的原则[3-4]。

在基础处理上,原发性牙周病后继发牙髓病多采用药物和手术联合的方式,在手术上,对牙周组织进行刮治时应注意避免刮治过度,以免出现新牙髓病变或导致原发病灶加重;原发性牙髓病后继发牙周病者一般先处理牙髓,后处理牙周,并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通过根管治疗消除病灶。

但若牙周病变重,也应注意保护牙周组织,避免加重病情[5]。

目前,临床上处理牙周牙髓病多用奥硝唑和替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其中,替硝唑应用较早较广泛,效果良好,但存在耐药性增加和副作用多等不良现象,临床应用受到局限。

奥硝唑属于硝基咪唑类衍生物,为有效抗厌氧菌药物,跟替硝唑有相似药理作用,是继替硝唑后所研制的一种高效、耐受性良好的硝基咪唑类新药,跟替硝唑对比,其使用疗程短,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且耐药性低,可减少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概率[6]。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第Ⅱ组30(60.00)16(32.00)4(8.00)46(92.00)
第Ⅰ组20(40.00)19(38.00)11(22.00)39(78.00)
χ2---10.256
P---0.000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84期173
本研究中,第Ⅰ组患者实施牙周牙髓常规处理,第Ⅱ组患者增加奥硝唑进行牙周牙髓病治疗。

结果显示,用药后第Ⅱ组患者总治疗效率92.00%显著高于第Ⅰ组78.00%,提示奥硝唑治疗牙周牙髓病效果确切,值得于牙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梁坚强.牙周牙髓病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医
生,2011,49(30):139-140.
[2] 吴岩.奥硝唑治疗牙周牙髓病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前
沿,2014,21(32):97-98.
[3] 朱海宇,曹晓峰.奥硝唑碘仿糊剂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
床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16(3):243-245.
[4] 哈庆,赵阳.奥硝唑碘仿糊剂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
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83.
[5] 吴玉杰.探讨奥硝唑碘仿糊剂辅助治疗牙周炎和牙髓病联合病变
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1(14):113-114.
[6] 徐家刚.奥硝唑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
文摘,2012,09(14):214-215.
·药物与临床·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分析
金立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中医院 儿科,江苏 连云港 222100)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的方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22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应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患者均实施止咳、抗感染、平喘的基础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经过7d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实施平喘、止咳以及抗感染的基础上实施盐酸氨溴索吸入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应用价值显著,可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盐酸氨溴索;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辅助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4.158
0 引言
临床对小儿支气管肺炎进行诊治的关键是抗菌药物的应用和缓解患者的呼吸道阻塞。

我院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吸入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现将具体情况进行如下报告: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22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中共有女性患者112例,共有男性患者108例,患者的年龄在0.5岁-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8±1.62)岁。

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咯痰、咳嗽、呼吸急促等。

应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患者110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无巨大差异(P>0.05),组间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抗感染、平喘、止咳等综合治疗措施,实验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每次使用剂量为7.5mg,3岁以下的患儿每天治疗1次,3岁以上(包含3岁)的患儿每天治疗2次,5d-6d为一个治疗疗程[1]。

1.3 评价指标:患儿呼吸困难、气喘、咳嗽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肺部啰音消失、痰量显著降低,胸片正常为治愈;患儿咳嗽、气喘等临床症状得到缓解,肺部啰音显著改善,痰量降低,胸片检测病灶缩减为有效;患儿咳嗽、气喘等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出现加重为无效。

并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咳嗽与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应用χ2比较,率(%)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并以(—χ—±s)表示,如果(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
3.64%,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进行统计学比较发现,在临床疗效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实验组的患者在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咳嗽与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方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的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有恶心、呕吐患者5例,消化不良患者6例,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实验组的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有恶心、呕吐患者2例,消化不良反应患者2例,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7%。

进行统计分析,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支气管肺炎在小儿科中非常常见,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我国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能够达到24.5%~55.7%。

且有研究表示,近几年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且发病年龄也在提前。

由于小儿的呼吸系统的
(下转第188页)
表1 临床疗效对比情况
组别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2026983.64
实验组3914296.36
χ28.9888
P0.0027
表2 治疗时间对比情况
组别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对照组8.36±1.97 2.89±0.39 6.35±1.087.46±1.36
实验组 6.25±1.07 2.15±0.53 4.33±0.69 5.26±1.39
t9.871311.794616.530811.8652
P0.00000.00000.00000.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