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老人传_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芋老人传》的导学案
梨树平岗学校李秀花【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因事说理”的写作特点。
2.懂得“时、位之移人”的道理,保留“本真”,不断追求“纯净”人生。
【学习重点】理解时、位之移人”的道理。
【学习难点】体会芋老人的话,对我们的启示意义。
【学生语文素养训练】:诗联接对(24课古诗词)
2.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3、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4、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复述故事情节
(复述要点:熟悉内容,理清思路,把握重点, 把握关键性的词语和句子)
【二.速读课文,简要归纳】
【三.尝试自学,合作交流】
探究活动一、当相国是一个穷书生时,吃芋的感觉是“香而甘”成为相国后,却认为芋的味道大有不
同。
这是什么原因?
探究活动二、芋老人又讲了哪四个“世人由于眼前而忘掉
了过去”的例子?作者最不能容忍的是哪件
事?
探究活动三、芋老人的话蕴含着什么深刻的道理,这个
道理在今天有它的现实意义,对我们有什
么启示?
【四、精讲释疑,测标巩固】
(通过上述学习你对本文还有什么疑问和独特的见解?)你认识到一个人之所以改变是因为什么?
如果你将来功成名就那天,你会怎样对待曾给予你帮助的人?
【链接古今拓展延伸】
联系古今,正反方面举例子证明“时、位之移人”的道理反面事例:历史人物吕布-----三姓家奴。
杀丁原、董卓陈世美与秦香莲 -----抛妻弃子
正面事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对标检测】(两题书写要点)
1、本文借题发挥,说明了什么道理,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方式?(4分)
2、面对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你想对那些个见利忘义的人说些什么?(4分)
反思评价:你学了本文后有什么收获?(畅谈收获)【作业】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三题”;预习《陌上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