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比喻(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比喻(4)
4、博喻
即是用多个喻体反复设喻来说明同一个本体。
博喻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多种比喻来形容一个事物的某个方面,如苏轼的《百步洪》,形容洪水往下奔泻的那一段就使用多个喻体:“有如兔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荷”。
四句中连用七种形象来比喻水流之急。
再如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折扬》、《黄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
《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犹来贱奇”,亦用五种乐曲和荆山之玉典故对王十二的曲高和寡、无人理解表示同情;另一类是用多种比喻来说明一件事物的各个方面,这在描叙音乐的诗篇中经常见到,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奴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漪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诗人使用“急雨”来比喻琵琶弹奏中的重弹,用“私语”比喻琵琶弹奏中的轻弹,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比喻弹奏中重弹和轻弹的交错使用,用“间关莺语花底滑”来比喻乐曲中流畅的境界,用“幽咽泉流水下难”来比喻乐曲中滞涩的境界等,这就是用多种比喻来形容琵琶弹奏时的各个方面。
又如韩愈《听颖师弹琴》:“呢呢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銮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用“呢呢儿女语,恩怨相尔汝”比喻低沉缠绵的乐境;用“划然銮轩昂,勇士赴敌场”比喻慷慨激昂的琴声;用“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比喻琴声的悠扬;用“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比喻乐调中出现主旋律。
另外,像李颀的《听万安善吹筚歌》:“枯桑老柏寒,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花照眼新”;《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房给事》:“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乌孙部落家乡远,
逻娑沙尘哀怨生。
……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元《琵琶歌》:“冰泉呜咽流莺涩。
因兹弹作雨霖铃,风雨萧条鬼神泣……月寒一声深殿磬,骤弹曲破音并。
百万金铃旋玉盘……猿鸣雪来三峡,鹤唳晴空闻九。
逡巡弹得六幺彻,霜刀破竹无残节。
幽关鸦轧胡雁悲,断弦层冰裂”;李绅《悲善才》:“花凤啸天上来,裴回满殿飞春雪。
抽弦度曲新声发,金铃玉相切。
流莺子母飞上林,仙鹤雌雄唳明月……寒泉注射陇水开,胡雁飞向天没”等也是用博喻来比附各种乐境。
至于其它内容的诗作,如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韩信羞将绛比,弥衡耻逐屠沽儿。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也是博喻。
前两个比喻是激励王十二保持操守,不要等同世俗小人去追名逐利;后两个比喻是说即使是圣贤也将是黄土一抔,要王十二将功名看淡些。
5、复合比喻
有时候,诗句里同时出现几种比喻,例如上面所举的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总体是是博喻,但其中“大弦嘈嘴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则又是明喻,“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又是隐喻。
这就叫做复合比喻。
中国古典诗词中这类复合比很多,如《孔雀东南飞》中“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几句,前二句是暗喻,后二句则是借喻。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是借喻,其中“肝胆皆冰雪”又是隐喻。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总体上是借喻,其中“恨君不似江楼月”和“恨君却似江楼月”则是明喻。
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总体上是借喻,其中“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又是隐喻。
(二)从比拟的对象上划分
1、以人喻人
如上面提及的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其中用“韩信”、“弥衡”、“李北海”、“裴尚书”这些历史人物来比喻王十二,或是激励其保持操守,或是要他将功名看淡些。
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以六朝何逊爱梅来比喻自己对梅花的喜爱;《春日忆李白》:“清新开府,俊逸鲍参军”,称赞李白的诗歌像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黄庭坚《戏呈孔毅父》:“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上句以相者称赞班超“燕领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来挖苦孔毅父,下句以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借指孔毅父与钱财无缘;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上句以作喻,暗示两人可在此隐居;下句用借南朝陆慧和张融比,表示愿与元八卜邻之意。
皆是以古人借喻。
李商隐《安定城楼》:“贾生年少虚垂泪,王春来更远游”,上句以汉代贾谊的《治安策》借喻自己对国事的关切,下句以汉末的王避乱荆州借喻自己漂泊在外。
2、以物喻物
如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以水喻夜晚的寒意;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以火喻春天的红花,以蓝色染料喻春天的江水;乐府古辞《孟珠》:“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以青碧的水比喻春草;谢《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用彩绢“绮”形容晚,用素绢“练”形容江水;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以剪刀的精于剪裁比喻新发柳叶的新巧;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以席片夸张比喻北方雪花之大;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天开放的白色的梨花来比喻西北边塞八月的飞雪;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用“青罗带”形容江水的澄碧,用“碧玉”形容山色的青翠;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用“墨”形容黑云滚,用“跳珠”形容大颗雨点溅在船面时的情形;韩愈《听颖师弹琴》:“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用“浮云”在天空浮动,“柳
絮”随风飘舞来形容颖师弹琴时悠扬的乐境;李颀《听万安善吹筚歌》:“枯桑老柏寒,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用“枯桑老柏”比喻冷涩的乐境,用“九雏鸣凤”相容清越之声纷纷出现,用“龙吟虎啸”形容高亢宏亮的重弹,用“万籁百泉”形容乐音天然清寂;《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房给事》:“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用“长风吹林雨堕瓦”形容快弹、重弹,用“迸泉飒飒飞木末”形容乐音的清冷和突然爆发力,用“野鹿呦呦走堂下”形容乐音的悠长浑厚;元《琵琶歌》:“冰泉呜咽流莺涩。
因兹弹作雨霖铃,风雨萧条鬼神泣”“霜刀破竹无残节。
幽关鸦轧胡雁悲,断弦层冰裂”,用“冰泉呜咽流莺涩”形容冷涩的乐境,用“霜刀破竹无残节”形容流畅的乐境,用“幽关鸦轧胡雁悲”形容断断续续的悲哀的乐调,用“断弦层冰裂”形容乐章间歇后突然的爆发力;李绅《悲善才》:“花凤啸天上来,裴回满殿飞春雪。
抽弦度曲新声发,金铃玉相切。
流莺子母飞上林,仙鹤雌雄唳明月”、“寒泉注射陇水开,胡雁飞向天没”,用“花凤啸”形容节奏的多变和清越,用“金铃玉相切”形容轻重音的和鸣,用“寒泉注射陇水开”形容由冷涩转入开朗乐境,用“胡雁飞向天没”形容乐调的起伏顿和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