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移民家庭子女教育中的文化冲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移民家庭⼦⼥教育中的⽂化冲突
原⽂地址:移民家庭⼦⼥教育中的⽂化冲突作者:雏凤清⾳
移民家庭⼦⼥教育中的⽂化冲突
经常听国内的家长们抱怨,现在的孩⼦们特别不好管,仿佛和⽗母压根就不在⼀个维度上,你给他讲道理,他跟你搅歪理,简直没办法沟通。

这些宝贝妈咪听着也觉得好笑,但没往⼼⾥去,结果报应来的很快,这种鸡同鸭讲的事情很快在我家也上演了,让宝贝妈咪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孩⼦们都是从⽕星来的,凡事皆有可能!
爸爸讲古----荔浦芋头
周末,宝贝妈咪在中国店看到有卖⼤芋头的,⼀下⼦想起了在国内吃的荔浦芋头,不觉嘴馋买了⼀些回家。

晚上就让宝贝爹做了红烧芋头。

吃饭的时候宝贝爹很怀古地给宝⼉讲了关于荔浦芋头的故事:
不知道⼤家还记得⼆⼗年前热播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不?宝贝爹讲的就是其中有关荔浦芋头的故事,宝贝爹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荔浦芋头有多好吃,说的俩孩⼦流⼝⽔,然后开始讲故事,好吃的利浦芋头产⾃⼴西,离⾸都北京好远好远,清朝的时候,当地的地⽅官想到住在北京的皇帝肯定没吃过,⾃然不能放过这个讨好皇帝的机会,于是千⾥迢迢,把⼴西的芋头运到北京,送给皇帝吃,⼀旦皇帝要吃这开⼼,他⾃⼰不是就可以升官了?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么远的距离,荔浦芋头运到北京的时候,价格翻了⼏倍,根本就是⾖腐卖出了⾁价钱。

不想这件事被当时的宰相刘墉(刘罗锅)知道了,他担⼼皇帝⼀旦吃上了瘾,要年年送的话,太劳民伤财了,于是他就想了⼀个办法,染⾐服⽤的俢仁薯莨跟荔浦芋头长得很像,可是根本不能吃,刘罗锅就⽤薯莨替换了芋头,让皇帝⾷不下咽,就这样免去了⼴西百姓的⾟苦。

宝贝爹说完了故事,眼巴巴地等着宝⼉夸奖刘罗锅很聪明机智,可是,宝⼉是怎么想的呢?
⼉⼦理解----宰相误国
听完故事,宝⼉脱⼝⽽出:这个宰相有什么好?他破坏了⼈家⼴西⼈的赚钱机会,本来么,有皇帝的鉴定,多好的⼴告效应?荔浦芋头肯定会很好卖,赚好多钱,有钱赚国家就有税收,怎么会劳民伤财?
爸爸: . . . . . .
妈妈听的笑晕了,典型的鸡同鸭讲啊,宰相误国?这要是让刘罗锅听到了⾮⽓得从棺材⾥爬出来找宝⼉算账。

妈妈分析----⽂化差异
虽说我家宝⼉也是黄⽪肤的华⼈,可他从⼩到⼤受的都是美国⼈的教育,典型的⼩ABC,宝贝⽗⼦俩之所以对荔浦芋头的故事中⼈物看法南辕北辙,其实不仅仅是⼀个年龄代沟可以解释的,其间差的,是⽂化代沟。

中国⼏千年来⼀直属于农业社会,特别在清朝重农轻商得厉害,以农为本的社会,很难想像得到商品流通带来的利润,所以宰相刘罗锅的想法并没有错误,倾全省之⼒来孝敬⼀个皇帝,怎么说都是劳民伤财的,对种地的农民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美国呢,是⼀个典型的以商业⽴国的国家,商品流通带来巨额利润这⼀点深⼊⼈⼼,所以在宝⼉眼⾥,花点钱送皇帝⼀点农产品,就是⼀个典型的商业⼴告⾏为,⽽⼀旦皇帝承认了荔浦芋头的地位,这产品的知名度不⾔⽽喻,这种名⼈效应⽐价值绝对不是运输价格可以掩盖的,所以在宝⼉眼⾥,地⽅官直到利⽤皇帝打⼴告,实在是聪明的过头了,反⽽是宰相误国,错失了推销产品的机会,也就失去了赚⼤钱的机会。

解决⽅法----互相理解
故事听起来好笑,其实现实⽣活中这样的情况很多,⽗⼦⼆⼈各执⼀词,⽴⾜点南辕北辙,这种情况下,教育能有好的效果才叫奇迹。

所以笑过之后,宝贝妈咪问宝⼉:⽤皇帝做⼴告当然是个很好的创意,可是宝⼉你想过没有,在⼏百年前的中国,交通极不发达,从⼴西⾛到北京,路上的消耗超级⼤,如果算上损耗,这笔买卖赚不赚钱还是个疑问,同时,⼴西的官员送礼的⽬的可不是为了⼴告,他是为了给皇帝留下⼀个好印象,⾃⼰好升官。

这种情况下,为了节省成本,他只会⼀⽅⾯对农民压低价格,另⼀⽅⾯⽤公款送礼,别忘了,给皇帝的东西可是要免费的哦,那么,到底是个赚钱的买卖还是赔本的⽣意呢?同样,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觉得宰相阻⽌了⼴西官员的⾏为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听了妈妈的这些解释,宝⼉这才认同爸爸的说法,果然,宰相是聪明⼈,他⽤最聪明的办法解决了问题。

教⼦感触----⽤对⽅法
事后宝贝妈咪其实很有感触,⽣活中这种站在各⾃的⾓度想问题,闹乌龙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解决争端的⼀个必要⽅法就是要学会站在对⽅的⾓度想问题,才不会出现这种代沟,不管是年龄代沟,还是⽂化代沟,教育⼦⼥也是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