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案赏析】(2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案赏析】(22)
中华诗词导刊编辑部成员
导师(笔划序)
邓世广王国钦宋彩霞武立胜
总策划
夏皓
赵立吉顾东升
总编
张正清严秋林周牧游
编审
段文华萧宇亮
词主编:吴延平
副主编:郭晓丽
律诗主编:史宏勋
副主编:顾东升
绝句主编:夏皓
副主编:栾心联
评析主编:夏皓
副主编 (笔划序)
王小惠邓国琴李茂发
肖恩阳陈才江高建林
萧凤菊曾昭成戴冰
编委 (笔划序)
庄娟刘红军
袁永红傅翠兰
《中诗导刊》编辑成员向上滑查看
本期作者名单
【导案赏析】
《夏末荷光》
文/夏皓(声乐)
赏析:李茂发
《蚊》
文/戴冰
赏析:萧凤菊(柔光)
《乡间秋韵》
文/贺桂梅
赏析:高建林(傲雪)
《立秋日游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有题》
文/乔建荣
赏析:高建林(傲雪)
《念奴娇·重游万荷苑.》
文/邓小明(水墨丹青)
赏析:曾昭成(一尘)
【1】
夏末荷光
夏皓 (湖南)
伏天已末日穿梭,嫩粉娇红褪落多。

蓬朵幽幽飞碧蝶,池塘淡淡蕴香波。

炎风带火元承意,蕊叶经凉月坠河。

玉体横陈随夏去,由凭骚客赋吟哦。

出处:《中华诗词导刊》053期【诗词选萃】律诗(23)
【李茂发评析】湖南
读罢夏老师此诗,我便想起晋乐府《青阳渡》“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 该乐府诗吟咏了荷的整个生长期之美。

荷的生长过程大体要经过“萌芽、展叶、开花、结实、结
藕和休眠” 几个阶段。

但是,由于荷的叶和花具有特别的观赏性,历代诗人多吟咏的是花和叶。

而夏老师在此诗中只是截取荷的生长晚期,独具匠心地表达了一种特殊的情怀。

首联起笔写时值夏末秋初(末伏),粉粉嫩嫩的荷花大多衰落。

当读者此时心情怆然若失时,作者却另辟蹊径,让读者眼前一亮,转入下联。

颔联写荷的结实期:朵朵莲蓬幽深阔远,像玉蝶飞舞;池塘粼粼的水波里聚积着荷花香粉,清香扑鼻,沁人心脾。

颈联描写荷的结藕、休眠期:顺承天意,经受热风再进入秋凉,饱经考验的莲藕虽然失去了她美丽的娇容,但是她却向人呈现了更加可爱的形态一一茎藕如天上坠落的银月,高洁亮丽。

这时我明白了,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咏荷名句,其实重在咏藕:“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这时,我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一一我喜爱荷的花叶美,更喜爱莲藕骨子里奉献的品质美。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 虽是以物思人,却将残荷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作者在尾联则别开生面的顺势转结为:夏去秋来,冰肌玉骨般的荷花、荷杆、荷叶、莲蓬、莲藕横陈在池塘里,在经过的沧桑里化作了一本深邃的书卷,等待有缘的人来读悟。

这就是作者笔下的“荷光”!
此诗构思精巧,结构脉络分明,风格清新流丽,韵味浓郁。

同时,炼字用词老道,如形容词“嫩粉娇红”、“幽幽'、“淡淡' ; 动词“飞、蕴、坠、陈” 等准确、生动、传神。

再是比喻手法非常娴熟。

好诗一一荷光可观可赏,佳作可吟可鉴!
【评者简介】
李茂发,笔 (网) 名:子戊,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人,中学高级教师。

2016 年冬退休后,凭借闲情逸致开始学习写作近体诗词。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城步苗族自治县诗词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导刊》副主编。

时有作品发表在诗刋或网络平台。

【2】
借物直鞭,讽刺辛辣
一一浅谈戴冰先生《蚊》
蚊(新韵)
戴冰(湖南)
蚊蝇出满勤,昼夜与晨昏。

设宴已先至,集朋随后临。

狂嗡何理睬,鄙視未当真。

危害源天性,消贼枉费心。

出处:《中华诗词导刊》029期【诗词选萃】律诗篇(16)
【柔光评析】湖南
蚊子、苍蝇,分别为四害之一,这两货携带细菌,传播疾病,怎么骂都不过分。

来到诗人的笔下,借物以形象生动的讽刺鞭打现实中的厌恶面,不乏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作者从时间上“蚊蝇出满勤,昼夜与晨昏”,这句与梁实秋先生的《蚊子和苍蝇》“ 苍蝇蚊子和我们很亲近,苍蝇和我们亲近的时候在早晨,蚊子和我们亲近的时候在夜里” 异曲同工。

空间上“设宴已先至,集朋随后临”。

情感上“狂嗡何理睬,鄙视未当真” 的三维角度进行有趣的描述,层层递进,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言而喻,“苍蝇蚊子” 一起打的现实生活中,蚊子更是多了“吸血” 挠人的属性。

这才是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思想。

结句“危害源天性,消贼枉费心”,只怕“灭蚊灵” 药物商不喜欢哦。

人类可以征服自然,这个观念缺少正能量,过于消极。

想起一个寓言故事《苍蝇找死》,就是给人力量的。

另外,开篇就说“蚊蝇”,为何题目单用《蚊》?个见。

【评者简介】
萧凤菊,网名柔光,湖南武冈人,中学教师,曾荣获”全国创新实验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

曾荣登”当代知名诗人”榜。

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词研究会、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潇湘散曲雪峰分社副社长,邵阳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武冈市诗联协会常务理事。

《中华
诗词导刊》副主编。

《翰林女子诗词》主编,《中国当代诗词》副主编,《邵阳对联》编辑,市诗联《云山逸韵》副主编。

诗观:来源生活,诗言心声。

【3】
七律·乡间秋韵
贺挂梅(山西)
未尽斜晖一抹红,黄牛野径沐霜风。

稻香但见流金韵,柳色还曾抖翠蓬。

牧笛悠扬蛩伴乐,炊烟袅娜雁啼空。

诗情几度行云外,锦梦依稀画境中。

出处:《中华诗词导刊》053期【诗词选萃】律诗(23)
【傲雪赏析】山西
秋,在大自然中一直扮演着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由繁华步入萧瑟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许多诗人不停的咀嚼、回味,把缕缕哀怨、愁绪、思念熏染得迷迷离离,幽幽怨怨。

然而贺老师的这首诗一反常态,她用明快的笔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美图。

“未尽斜辉一抹红,黄牛野径沐霜风。

”诗人从时间、气候入手把读者引进画中:乡村黄昏时分,一抹红霞给大地披上了朦胧唯美的红纱,一群黄牛沐浴着晚风漫步在回家的路上。

这里的“霜风” 点示了此时乡村的气候已经转凉。

“一抹红” 给这幅画定了明快,积极向上主色调。

颔联承接的非常好,引出“稻香” 与“柳色” 兴衰的两个物象,运用对比展现出秋天的自然景观。

颈联“牧笛悠扬蛩伴乐,炊烟袅娜雁啼空。

” 诗人抓住了乡下秋季的特点,通过想象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给这幅画配上了唯美的音乐,这音乐并非单调的旋律,而是由“牧笛” 和“蛩” 弹奏的一曲乡村交响乐,于是大雁在天空高歌,“炊烟袅娜” 犹似伴舞,这丰富的想象又给整首诗增添了几分动感和灵气,展现出一副秋高气爽、生机盎然的景象。

而“炊烟” 蕴涵着深意,让读者嗅到了饭菜的香味,联想到家的温暖。

这一联也是整首诗最出彩的地方。

本诗尾联有刘禹锡《秋词》的味道,诗人随着想象让“诗情” 几
度升上云端,于是青山披霞、牛群漫步、牧笛悠扬、炊烟袅袅、飞雁凌空皆融入画中,美丽的景色犹如梦境。

纵观全诗清新明快、融景融情、通俗易懂、闲适怡情不仅有画面感,更能体会到了音乐感,诗人将“实” 和“虚” 融合在一起,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丽的《乡间秋韵》有声画面,可见笔功不一般!
【4】
立秋日游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有题
乔建荣(山西)
一山翠色正均衡,百草坡中惬意生。

风带清凉侵北谷,云将酷暑锁西城。

宽心自有神仙境,侧耳从无世俗声。

但羡葱葱原上绿,胸怀瑞梦任枯荣。

出处 : 《中华诗词导刊》053期【诗词选萃】律诗(23)
【傲雪赏析】山西
乔老师笔下的百草坡森林植物园,位于我们山西晋中市榆次区,是选择生态为先,景观重塑,以花海为媒、百草为题,集休闲、旅游、观光、科普、娱乐为一体的知名森林植物园,园内山水相间,沟壑竞秀,四季风华。

这首诗正是取材于立秋时诗人去游百草坡森林植物园的所见所感。

“一川翠色正均衡,百草坡上惬意生。

” 首联直入主题,由观感引申出心生惬意,干净利索。

颔联:“风带清凉”、“云将酷暑”,运用了拟人手法,语言灵动一下提升了整首诗的韵味美感,胜于单调的景物描写,而“侵”、“锁”两个动词准确的刻画出北谷和西城的气候凉热差别。

颈联:“宽心自有神仙境,侧耳从无世俗声。

”作者从心的感受到耳的感觉,展现出百草坡乃神仙之地还可愉悦身心,宽广胸怀,不信请侧耳聆听,涓涓细流、莺歌燕舞皆是天籁,并无世俗之声。

然而如此“桃源” 之地,也有它的四季转换,不必羡慕满坡的葱葱翠绿,如果每个人都怀有美好的梦想,任季节更替,草木枯荣,我们的希望就不会破灭,这是尾联呈现给我们的寓意。

也正是我们山西
美丽的百草坡森林植物园的快乐理念,让你游的开心,坐的舒心,吃的放心,四季各有风采,不必留恋伤怀每一季的离去。

一首诗能运用恰当的语言深入人心,得到共鸣才为美诗,美是欣赏的前提,而通俗易懂才便于感受诗的美,这首诗就是很好的典范,不仅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更可贵的是诗人将“景”、“情” 和“理” 融入诗中,让读者品读后,获得了一种励志怡情的感受。

【评者简介】
高建林,笔 (网) 名:傲雪,山西人。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
导刊》副主编。

喜欢月下花前摆弄小字,于一抹婉约的水墨里丰盈人生;诗词歌赋的韵脚里绽放精彩。

作品散见于各大网络平台和纸媒
体。

【5】
念奴娇·重游万荷苑
邓小明(水墨丹青湘西)
禾登莲熟,又匆匆过了,处暑时节。

夜半西风欺客梦,一枕玉簪寒彻。

曲岸阑干,松亭垂柳,此地曾轻别。

空亭人去,荷塘飞鹤能说。

借问陌上花翁,成群三五,见翠枝曾折。

旧怨恰如流未绝,新恨云层千叠。

湖海平生,天台重见,梦里偷愉悦。

相逢时会,惊呼华发如雪。

出处:《中华诗词导刊》043期:【诗词选萃】词曲(22)
【一尘赏析】湖南
听说四川成都市有个万荷苑,是不是那地方就不得而知了。

那里莲花盛开香飘千里,极有诱惑力,让人留连忘返,不舍离开。

禾登莲熟,作者起句平平,介绍了禾,莲的成熟时节恰在处暑,再引以“西风欺客梦” 留下余笔想象,“一枕玉簪寒彻” 见景生情,岔开了细腻的景物描写,转而情中怀旧,把人情物景融为一体,抒发内心曾经此处的爱恋,亭空人去,只有荷塘飞鹤能“说”,倾诉着人间悲欢离合,甚妙!
莲熟花寂,奈何秋意冷漠。

下阙借问“花翁” 三五成群地回味荷塘昔日美景,旧怨新恨,无限感慨。

人与莲又何曾不似?尽在自然的
冥冥之中。

凡尘俗物,原本多是匆匆过客,南柯一梦,几经季节摧残。

再难得有梦里偷愉喜悦,所获名利,与君相逢,人已风烛残年,岂不可怜?
从词的上下阙来看,虽名“万荷苑”,却并非用过多的笔墨洒在荷苑中,却从荷苑中感觉到荷的高洁与气质,人的情爱与追求。

词稍有瑕疵是起伏力度不够,写得有点低调,但连环相扣,收笔还是到位,尚可称赞。

【评者简介】
曾昭成,网名:一尘。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邵阳诗联协会会员。

《中华诗词导刊》副主编。

好小说散文诗词
联对,曾'在'知音','金田'等杂志发表小说,在'心潮'等诗刊发过诗作,对联收录2O14'中国对联大全',等多篇。

写诗交友,以娱上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