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通报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减负通报案例
一、案例一:“表格大战”的终结。
话说有这么一个基层社区,那简直就是被表格淹没了。
上头各个部门,今天这个要个居民信息表,明天那个要个活动统计报表,而且每个表的格式还都不太一样。
社区工作人员小王就整天愁眉苦脸的,一边要去入户走访了解居民实际需求,一边还得坐在办公桌前跟那些表格死磕。
有时候为了填一个表,得翻好几个本子找数据,一天下来,眼睛都花了。
这事儿后来被上级领导知道了,领导一拍桌子说:“这像什么话!净给基层添乱。
”于是就专门搞了个部门协调会。
会上明确规定,以后要数据不能各部门各自为政,得统一格式、统一时间收集。
而且能共享的数据就共享,别让基层重复劳动。
这一规定下来啊,社区里可算是松了口气。
小王高兴得直蹦跶,说:“这下好了,我终于能把更多时间放在为居民办实事上了,而不是跟表格干仗。
”
二、案例二:会议马拉松的刹车。
在某个乡镇,以前那会议多得就像下饺子似的。
镇里的干部小李,每天不是在去开会的路上,就是在开会。
有时候一天能有三四个会,从早到晚连轴转。
这些会议呢,有些是真有必要传达政策精神的,但也有不少是那种可以合并或者简短说清楚的事情。
结果呢,干部们没时间干实际工作,很多村里的事儿都积压着。
后来啊,新来的镇长发现了这个问题。
他直接规定,每周只开一次大会,把重要的事情集中说清楚。
其他的小会,能不开就不开,如果非要开,那就得提前把议程和目的明确,而且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
这一下就像给会议这个脱缰的野马套上了缰绳。
小李可算是解脱了,他打趣说:“以前我感觉自己像个会议机器,现在终于又变回干实事的干部了。
”
三、案例三:过度留痕的反思。
有个基层学校,上级要求各项教学活动都要有厚厚的材料来证明。
老师小张教个课,除了备课、上课,还得花大量时间整理教学活动的照片、学生的反馈记录、自己的教学反思等等,而且每个都要按照规定的格式打印装订成册。
有一次,为了一个教学观摩活动的材料整理,小张周末都没休息,就忙着找照片、补记录。
他忍不住吐槽:“我是来教书的,又不是来当材料制造工的。
”
后来教育局下来调研,发现这个情况后,及时调整了政策。
明确表示只需要保留必要的教学活动记录,重点关注教学质量本身,而不是那些形式上的材料。
小张听到这个消息后,兴奋地说:“这才对嘛,我们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怎么教好学生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