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菜园里》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菜园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菜园里》这篇课文,主要有九种蔬菜名称和一首儿歌,
一幅体现菜园丰收景象的插图组成。
图文并茂,语言生动形
象,富有情趣,十分适合低年级学习。
学习本课不仅能在朗
读中巩固学生对图中蔬菜名称的认识,还能让他们了解这些
蔬菜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
教学重点:
会认字,会写字。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认识一些蔬菜,了解每种蔬菜的特点,体会农民伯伯的
辛劳,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教学准备:
课件
设计理念: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语文新课标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
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本课的设计正是在“教育即生活”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从本课集中归类识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
出发,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直接将情景生活化,并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认识事
物,学习知识,激发他们的情感。
力求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
的“习得者”,让识字教学回归生活,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
(出示课件,提问)这是哪里?
生:菜园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这里长了很多蔬菜。
师:同学们很会看图,图中有很多蔬菜,种菜的地方就叫菜
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菜园里去看看。
伸出你的小手跟
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学习生字“菜”
师:谁来读读这个字。
指名读。
师鼓励:读得真准,注意了平翘舌音。
师:谁能给菜找个朋友?
生:青菜、白菜、菜地等等。
3、学习生字“园”
师:菜的朋友可真多啊!“菜”的这个朋友你们认识吗?
生齐读,指名读。
师:谁有好方法记住它?
生:外面一个口,里面一个元
师:你的方法可真棒,你们说了那么多的方法,老师也想把
我的方法说给大家听,这个字外面有个框,就像是地的四条
边把我们的菜园给围起来了似的。
师:听到同学们的回答声,菜园里的蔬菜宝宝出来和我们打
招呼呢,快看,它们是谁呀? 出示蔬菜图片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挺直腰板坐端正,轻轻把书端起来,打开课本第
94页,小声地读一读图下的这些词语。
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师:你们喜欢和蔬菜宝宝交朋友吗?它们也想和我们
交朋友,但是它们有一个要求,就是得记住它们的名字,你
们能做到吗?看着蔬菜宝宝的照片,我们一起认认它们的名字。
(出示蔬菜图片加生字的)
学生齐读。
3、蔬菜的照片没了,我们再来认认它们吧,遇到不认识
的字该怎么办呀?
学生答:我们可以借助拼音。
师:我们就用这个好办法借助拼音,认认蔬菜宝宝的名字。
开火车读,其他小朋友认真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师:他们读得好吗?
4、师:在这些名字里,有两个蔬菜宝宝的名字特别难读,(出示茄子和萝卜的拼音)这两个蔬菜的名字,在读时应注
意什么?
生:zi和bo是轻声,要读得轻,师范读,指名学生读。
5、师:拼音没了,小朋友们还能认出它们吗?告诉我,
你认识哪几个蔬菜宝宝的名字?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记住的
呢?
指名读。
师:你能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字,它们一定很喜欢和你做
朋友。
把你认识的蔬菜宝宝的名字说给同桌听。
同桌之间互读。
【设计意图:使学生多次练习词语,达到复习巩固的目
的。
】
三、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有一首儿歌是描写这些蔬菜的,轻轻地打开课本
第95页,自己小声读一读儿歌,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
读几遍。
2、师:谁能把儿歌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认真听,
边听边想:儿歌里都介绍了哪些蔬菜?
指名读(1~2人)
3、师:这么多的蔬菜,你最喜欢哪一种?儿歌中是怎么说的?能不能把句子给大家读一读.
(尊重学生选择,学生选择哪种就讲哪种)
A.豆角。
生:“豆角青青细又长。
”
师: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你很聪明,细和长就是豆角的两个特点。
师:谁能读读这一句话?(指名读)
B、黄瓜
师:你们喜欢吃黄瓜吗?
生:喜欢
师:你吃的黄瓜是什么样的?
生:绿色的
师:看文中黄瓜怎么样?
生:身穿绿衣裳。
师:黄瓜身穿绿衣裳多漂亮呀!女同学读一读。
C、茄子
出示课件,看,多像有个小孩在打灯笼!多漂亮啊!快,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D、萝卜
师:儿歌中说萝卜干什么了?
生:萝卜地下捉迷藏。
学习“捉”“迷”“藏”三个字。
(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几个字?)
师:为什么说捉迷藏呢?(出示课件)看得见萝卜吗?它在
跟我们捉迷藏呢!快读读!
【设计意图:虽然学生玩过捉迷藏的游戏,但是萝卜如何捉
迷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难以理解的,所以通过图
片对比,学生就能比较容易理解“萝卜地下捉迷藏”这句话。
】E、辣椒。
师:对辣椒什么印象?
生:辣
师:辣椒长什么样?儿歌里怎么写的?
生:辣椒长个尖尖嘴。
(引导学生,“长”有两个读音,在“豆角青青细又长”中读cháng,在本句中读zhǎng,意
义是不一样的。
汉语中有很多这样的字,在学习时要注意积
累)
师:尖尖嘴在哪儿呢?(指图)
学习“嘴”字。
师:辣椒长个尖尖嘴,多可爱呀!快自己读读吧!
F、南瓜。
学习“越”字。
师;谁能用“越…越…”说句话?
师举例,指名说。
师: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名读)
4.点击课件出示儿歌前六行。
学生自己小声地读一读。
师:谁能把这六种蔬菜的样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
5.青青的豆角、绿绿的黄瓜、紫色的茄子、黄黄的南瓜、红
红的辣椒,红绿黄紫真好看,菜园一片好风光。
(点击课件出示后两行)
6、师:看着大屏幕,自己小声地把儿歌读一遍,读完就坐
好。
7、师:下面男生读一行,女生读一行,最后两行我们一起
读,好吗?
8、师:你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一读,好
吗?
我读蔬菜的名字,你们读它们的样子,最后两行我们一起读。
9、师:快,举起你们的小手,我们拍着手读一读。
(师做示范)
10、师:你们读得真好,老师为你们鼓掌。
四、巩固知识
1、师:小兔看到大家表现很好,要和大家做游戏,想
考考你们,它种了一些新品种的萝卜,每个萝卜上面都有一
个字。
当小兔拔起萝卜时,你们要大声地读出萝卜上面的字。
准备好了吗?(课件演示)
2、师:你们太棒了!看到你们的表现,老师要为你们
竖大拇哥啦!
【设计意图:使学生多次练习生字,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3、做“贴标签”游戏。
昨天我们认识的蔬菜都已经被农民伯伯运到了超市里,摆到了货架上,请小朋友来帮助售货员阿姨给蔬菜贴上标签
吧!(学生上台把词语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片下面)
4、抽读词语卡片。
5、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五、课外作业
课后随爸爸妈妈到菜市场或菜园里看看,了解更多的蔬菜。
六、课后反思:
“生活即是课堂,课堂既是生活。
”语文新课程标准将
人们对语文课程资源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广度,
即生活与语文紧密联系在一起。
针对低年级学生认知的直观
性特点,把生活中的某个情境,让孩子们摆脱正襟危坐的束
缚,活动在自由、开阔的时空,在游戏中自我发现、自主学
习。
让生活还原本色,让他们知道,原来学习也是这样快乐
的。
中国有句古语“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
“渔”是简
单的传授,还是独立自主的发现呢?显然后者是更明智之
举。
第斯多惠曾经说过:“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像这样让学生自己想
办法记字形,远比教师一笔一笔画地教,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要好。
只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积极性和创造性被
调动起来,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