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练习:第二章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随堂练习(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课堂演练当堂达标(12分钟)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②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③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④放热反应加热到一定温度引发后,停止加热反应也能继续进行
A.③④B.①②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H2O(g)===H2O(l)该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该过程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D.对于如图所示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
3.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
已知12 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a kJ的能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②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③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④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1)下列过程中不一定释放能量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形成化学键D.燃料燃烧E.酸碱中和F.炸药爆炸
(2)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完全燃烧,放出热量较多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硫蒸气B.硫固体
(3)已知:通常条件下,酸碱稀溶液中和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稀溶液中1 mol H2SO4和NaOH恰好反应时放出Q kJ热量,则其中和热为________kJ·mol-1。
5.在25 ℃、101 kPa的条件下,断裂1 mol H—H键吸收436 kJ 能量,断裂1 mol Cl—Cl键吸收243 kJ能量,形成1 mol H—Cl键放出431 kJ能量。
H2+Cl2===2HCl的化学反应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为________。
(2)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为________。
(3)1 mol H2和1 mol Cl2反应生成2 mol HCl是________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反应,其能量值为________。
(4)反应物总能量________(填“>”或“<”)生成物总能量。
【参考答案及部分解释】
1、解析: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放热反应常温下不一定容易发生,如铝热反应;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由于放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可以维持反应的继续进行,所以停止加热后反应也可以继续进行。
答案:A
2、解析:B 项,为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错误;C 项,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除表现为热量变化以外,还可表现为光能、电能等,错误;D 项,反应物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高,应为放出能量的过程。
答案:A
3、解析:由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吸热,说明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低,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同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相同,生成同样多的二氧化碳,由于金刚石的能量高,所以金刚石燃烧后放出的能量要多。
答案:B
4、解析:(1)化学键的形成过程中一定会放出能量,燃料燃烧、酸碱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炸药爆炸过程中会放出热量,而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2)硫固体变为硫蒸气需要吸收热量,所以硫蒸气燃烧放出的热量较多;
(3)1 mol 硫酸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生成2 mol 水,中和热是指强酸与强碱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所以中和
热为Q 2
kJ·mol -1。
答案:(1)AB (2)A (3)Q 2
5、解析:(1)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应该是1 mol H —H 与1 mol Cl —Cl 键之和,即436 kJ +243 kJ =679 kJ 。
(2)生成物成键放出总能量为2×431 kJ =862 kJ 。
(3)由于吸收的总能量小于放出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放出的热量值为862 kJ -679 kJ =183 kJ 。
(4)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1)679 kJ (2)862 kJ (3)放出 183 kJ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