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同步教案:第1节自然资源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特征。

3.通过阅读矿产分布图,了解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4.学生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之间的矛盾。

使学生认识到要合理开发、节约、综合、有效地利用资源,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重点难点
重点
1.自然资源的类型。

2.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特征。

难点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特征。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引入: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在地球上有人和自然环境两大主体,人不能离开自然环境而生存,因为自然环境能够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这就是自然资源。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预习导学”。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一)什么是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并且能够给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
怎样理解?(用纸张和纸张的原料-木材来做比方,它们同为可以给人们提供福利的物质,但是木材直接来源于自然界的,所以木材是自然资源,而纸张不是)
练习:判断哪些是自然资源?
①天然宝石②羊毛衫③东北虎④煤油
⑤农村沼气。

2.自然资源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举例:受科技和人们的认识水平的限制,以前不被人类认识的资源被认识了,如解放前中国的“贫油”理论和解放后中国丰富的石油资源。

以前难以利用的被人类攻克了,变成了有用的资源了,如曾经的废矿被发现含有有用的矿物;以前不被人认可的也成为了自然资源了,如空气和风景。

思考: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海啸、地震、台风能不能成为自然资源呢?
3.中国自然资源现状
总量丰富,相对贫乏。

举例:中国的很多自然资源总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人均极为不足。

想一想:一旦石油等资源都使用完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二)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承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资源,比如当有一天没有了空气、水,我们就不能生存。

那么,这些资源会有被耗尽的一天吗?
学生阅读教材P62,讨论回答。

师生小结:自然界中,有些资源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可以循环使用,属于可再生资源,比如阳光、水、森林等;而有些自然资源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再生,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比如矿产资源。

但是,可再生资源如果不加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它也能转化为不可再生资源,比如污染了的水、退化的草场等。

四、课堂检测,巩固新知
“课时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