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高三语文二模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歼.灭悭.吝草菅.人命缄.默无言
B. 瘠.薄辑.录亟.待解决佶.屈聱牙
C 挑剔.孝悌.感激涕.流风流倜.傥
D.症.结诤.友云蒸.霞蔚铮.铮铁骨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集腋成裘眉目清秀为虎作伥明察秋毫
B一张一弛察颜观色相辅相承心劳日拙
C 挺而走险长备不懈长篇累牍汗流浃背
D 鞭长莫及名门旺族刚愎自用心猿意马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___________,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
②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_____________义务。
③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___________.。
A暴发抚养盈利 B 暴发赡养营利
C爆发赡养盈利 D爆发抚养营利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A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丹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
....,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B股民的心理预期对股市的走向作用很大,去年下半年股市的持续下滑,股民
们对国家经济过度悲观的心态起了推波助澜
....的作用。
C.第14界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上,面对评委的刁钻提问,一支农民合唱队真
挚淳朴,巧言令色
....,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把鸟粪做成的粉末掺在护肤品中,涂到脸上,这一做法听起来古怪可笑,
甚至有点不拘一格
....,反而刺激起现代人的好奇心。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 )
A.对李清照的诗,比之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哀怨,我倒更喜欢她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刚烈。
B昨日,武汉工业学院三名学生宣布:他们经过连续奋战,已经找到了三种简便快速检测奶粉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的方法,可见普通市民也可以自己动手检测奶粉中有无三聚氰胺。
C.为给地铁2号线和4号线让路,武汉市最大的广场-------洪山广场将被拆除重建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本来的广场怎么建?那里的几百株树木将怎么办?
D.“绿动未来2008”环保方案评选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大赛组委会征集到高质量参赛方案367份,内容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发展绿色经济、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新技术等诸多方面。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B、一般情况是,鸟儿如果想在如今的城市里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嗓门,以免自己的声音不被噪声淹没。
C、宋楚瑜表示,经过50多年的隔阂之后,大多数台湾民众对大陆缺乏了解,比如对大陆的大改变和进步,台湾民众如果不亲自来看看,是不会清楚的。
D、无论阅读和写作,我们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读有所得,写有所得。
7.依次填入横线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这么一种人,________,但整体在闲逛、无思、昏睡,做着白日梦。
他也读书,________,脑子不动,不思不想。
他身体健壮,但他的思想已发霉,__________,
灵魂正生蛆!
①他自称是知识分子②作为一名知识分子③但整整一天翻不了几页④但眼睛从字面上溜过去⑤精神在腐烂⑥精神被腐烂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8修辞方法不同于别项的一句是( )
1 / 6
A.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B.爷爷不在了,你将怎么办?
C.祥林嫂老了,四叔正骂她。
D.同志们杀敌,挂了花。
沙家浜就是你们的家。
9.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达有错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品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叙述了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的兴衰。
B.元曲四大家分别是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C.曹禺,原名万家宝。
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和历史剧《屈原》。
D.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融写景、抒情于一炉,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人们把以孙犁为代表的作家群称为“白洋淀派”。
10.下列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蒙故业,因遗策
B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
C 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D而崛起阡陌之中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2题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1、对这首词中的语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鹧鸪天”又名“思佳客”“于中好”等,是词牌的名称,双调,按字数多少有人把它归为小令。
B、上半阕中,“嫩芽”“蚕种”“细草”“寒林”都是在点染早春的乡村景象。
C、“斜日”是说晨辉斜照,“暮鸦”即黄昏的乌鸦,一早一晚,另有情趣。
D、“城中桃李愁风雨”,用了拟人修辞格,“愁”字用得格外传神。
1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半阕着意写景,下半阙由景及人,使词有生气、灵性。
B、“城中桃李愁风雨”和辛弃疾的《摸鱼儿》里的“匆匆春又归去”表达的情感一致,都是抒发作者伤时忧国的情怀。
C、“春在溪头荠菜花”一句,作者由悲苦转到寄予希望。
这希望是由作者在乡村中看到的劳动人民从事农桑的景象所引起的。
D、这首词写得有起有伏,虽然从首尾看基调是愉快的,但整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低沉消极的情绪。
二、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
在美国,以快捷、价廉取胜,并被大众所广泛接受的麦当劳,虽然在北京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但其中被赋予的意义与其美国祖源地却有很大的不同。
在北京,麦当劳的"快捷"慢了下来。
光顾北京麦当劳的中国顾客平均就餐的时间远远长于在美国麦当劳顾客平均就餐的时间。
作为美国便捷快餐店象征的麦当劳,在北京的许多顾客眼里是悠闲消遣的好场所。
麦当劳店堂里宜人的温控环境和悦耳的轻音乐,使不少中国顾客把麦当劳作为闲聊、会友、亲朋团聚、举行个人或家庭庆典仪式甚至某些学者读书写作的好地方。
被美国大众视为价廉的麦当劳餐食,在北京则成为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群体常常可以就餐的地方,而对收入不高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是偶尔可以光顾的地方。
对北京和中国老百姓来说,麦当劳作为美国文化的符号意义比它作为快餐符号意义更为重要。
为了适应中国年轻恋人的需要,北京的麦当劳还专门在店堂相对僻静的地方设有被人们称之为"情人角"的区域。
在北京所有的麦当劳店内,都为儿童顾客设有被称之为"儿童乐园"的专门区域。
北京儿童通常是最忠实的麦当劳迷。
让一些店员充当"麦当劳阿姨"或"麦当劳叔叔"的角色,专门接待儿童顾客,与他们建立密切的关系,是北京麦当劳的一个重要营销策略。
为了使中
2 / 6
国文化的意义得以在他们店里得到更多的表达,他们在店堂里努力营造中国式家庭气氛。
麦当劳地方化过程,何尝不是人类历史上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想想历史上所有其他外来文化的传入,不都有着相似的过程吗?不论是外来的有形器物或是外来的无形思想,不论是硬件或是软件都有被本土化的过程。
中国的火药传到西方就被变成了制作快枪利炮的材料。
中国的指南针传到西方就成为他们远航殖民扩张的工具。
中国百姓日常用的笤帚到了西方往往变成挂在墙上的艺术品。
20世纪80年代初,当西服重新在国内出现时,被赋予了开放的符号意义。
穿不穿西服则有了保守与否的政治含义。
这和20世纪初源于西方的中山服被赋予革命的象征有其相似之处。
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动从来就不是单向的。
13、下列对美国麦当劳在北京发生的变化的阐述,错误的一项是()
A、从便捷快餐店变为悠闲消遣的场所。
B、从大众化就餐的地方变为作为庆典仪式和读书写作的场所。
C、从价廉餐食店变成中产阶级就餐的地方。
D、在中国人的眼中,麦当劳的价格并不低廉。
1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老百姓把在麦当劳吃东西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一种饮食和文化体验。
B、麦当劳是美国文化的代表,通过麦当劳可以全面了解美国文化。
C、中国老百姓把麦当劳看作快餐的标志,更看作美国文化的标志。
D、在麦当劳,中国老百姓人为美国文化比快餐更重要。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麦当劳营销策略的一项是()
A、价格低廉,吸引大众消费。
B、开设相对僻静的“情人角”,吸引年轻的恋人。
C、开设“儿童乐园”,吸引儿童。
D、努力营造中国式家庭气氛。
16、下面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麦当劳在中国被赋予的意义与其在美国祖源地已完全不同。
B、为了扩大营销,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完全被动地适应中国文化环境。
C、高收入的年轻的中国人通过麦当劳体验外国文化。
D、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动是多向的。
三、单项选择Ⅲ(每小题2分,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夫子晒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
3 / 6
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7.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夫子晒.之哂:微笑
B.异乎三子者之撰.撰:陈述
C.吾与.点也与:赞同
D.因.之以饥谨因:因为
1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用法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如会同,端.章甫
A.使其从者衣.褐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得佳者笼.养之 D.吾妻美.我者,私我也
19.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不吾知也 B.加之以师旅
C.则何以哉 D.大王来何操
20.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译:靠礼治国,但他的话却不谦虚(不合乎礼)。
B.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译:伤到哪儿了?也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C.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在沂水里洗濯身体,在舞雩台上乘凉,唱着歌归来。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译:至于振兴礼乐教化,要等待贤人君子。
四、填空(每空1分,共5分) 21.《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
22.曲终收拨当心画,__________ ___。
23.《合欢树》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
24.钟鼓馔玉不足贵,。
25.《促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其作者是我国(朝代)文学家蒲松龄。
五、应用文写作(共5分)
26.王志于2013年4月16日因购房向同事李颖借了三万块钱并当场写下了借条,又于2013年10月16日还了李颖一万八千元并承诺剩下的钱于2013年12月31日前还清。
请根据以上内容写一张欠条。
要求内容清晰,格式正确。
六、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7——30题
城市是乡村的纪念碑
刘贤冰
①很久没有回家乡了。
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是一剂良药,须得按时服用。
想必是,在田野里耍大的孩子,即使在城里呆得再久,部份散漫的野性也难以去除吧。
这些年,想念村庄,已然成了一项必修的功课,或者是一种间歇性痛灶,而且,其频率随年岁的增长而增长。
②这种想念,实在不是什么轻松的事。
想念一个人,是可以有所凭借的,所谓睹物思人,至少给思念留了个出口;而且,还有现代通讯工具帮忙。
可是,在喧嚣的城市里想念村庄,就如笼中之鸟想念山林般,找不到一草一木一石
4 / 6
的依据,所有的想像,都会被金属丝无情地阻隔,只剩下烦躁的心绪。
我可以给家乡的亲人通电话,可是,村庄是一个集合概念,是一部完整的童年历史。
我的思念,又怎能通过一根电话线真正抵达村庄的内心呢?
③坐在公共汽车上,各种建筑物扑面而来,马路两旁的景物快速移开。
我知道,它们是不会彻底地给我的目光让路的;我不会天真地以为,那些物体移开之后,我会看到我所熟悉的田野和牛羊,还有从屋瓦缝隙里钻出的炊烟。
④我了解,城市在不停地讨好我。
它永无休止地制造着陌生的事物,不断地变幻着色彩,让各种车辆像池塘里的鱼一样游动……这样看起来它是多么鲜活,多么富于动感。
它所有的企图,就是让我忘掉村庄。
可是,城市的表演,并不符合我的性情,它不断离间着我和村庄的关系,这只能增加我对村庄更加深切的思念。
⑤每天,我在城市里坐车,在城市里漫步,看城市上空偶尔飞过的小鸟,打量城市马路旁的树木花草,试图寻找关于村庄的蛛丝马迹。
因为我始终不肯相信,城市会将村庄彻底地掩埋,将村庄彻底地阻断……
⑥忽然有一天,当我的目光无意中停在一块站牌上时,一下子惊呆了。
我坚信,我找到了村庄!确切地说,我发现了村庄的名字。
那块很不起眼的公共汽车站牌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村庄的名字:上钱村,下钱村,吴家湾,马家庄……虽然不是我的家乡,但它们作为村庄,也意味着一群乡人的远徒……我突然感到,那块站牌,不就是消逝了的村庄的纪念碑吗?而此时,汽车广播里,正一遍遍地播报着村庄的名字,仿佛在召唤着村庄的亡魂。
⑦又岂止是那块小小的站牌上写着村庄的名字,每一块站牌,每一条马路,甚至每一个街巷,到处都是村庄的名字,人们每天都在念叨着村庄的名字……村庄消失了,村庄的名字顽强地生存下来了。
或者说,当村庄消失的时候,它把名字传给了城市。
如此说来,城市不过是一个谎言。
它生长在乡村的土地上,沿袭着村庄的名字,延续了乡村的生命,但它却在一天天地背叛着乡村,制造着关于城市的谎言。
⑧当我回到家,急切地打开城市地图时,惊讶地发现,我们整座城市,我们引以为豪的繁华都市,它实际是由一个个小村庄连接而成的。
地图上,那些村庄的名字,星罗棋布,赫然在目;那些名字,灵动鲜活,栩栩如生,即使历经千年,也不可能被钢筋混凝土彻底掩埋。
⑨而我们所谓的城市,看起来则更像一座硕大无比的纪念碑,矗立在乡村的土地上,无时无刻不在祭奠着被它掩埋在地下的村庄。
27.文章开头说“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是一剂良药,须得按时服用”,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
(2分)
28.阅读①~④段回答:(4分)
(1)作者写自己对村庄的思念,为什么在文章第②段写“想念一个人”?
(2)为什么在第④段写城市的鲜活,富于动感?
29.作者写道,城市“在一天天地背叛着乡村,制造着关于城市的谎言”。
联系全文看,为什么说城市背叛了乡村,制造着谎言?(2分)
30.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 )( )
A.这篇抒情散文感情浓郁,脉络分明,以对乡村的眷恋深情将文章逐层推进,使文章布局严谨而又自然。
B.本文的标题形象、凝练,意味深长,引人思考。
城市,像一座纪念碑,默默地矗立在乡村的土地上,纪念着逝去的人们,尤其是那些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乡村人。
C.作者在第一段中,连用比喻,把家乡村庄比作“一剂良药”“一项必修的功课”一种间歇性病灶”,把抽象的思乡之情描绘得生动形象。
D.“而此时,汽车广播里,正一遍遍地播报着村庄的名字,仿佛在召唤着村庄的亡魂。
” 作者巧妙地插入广播的播报,结合自身感受,恰到好处地表达了顿悟时产生的神圣庄严的感觉。
5 / 6
E.在作者心中,村庄是一种象征,是精神的寄托,是心灵的归宿,是一个难
舍的人生情结。
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2013年4月20号,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曾经经历过2008年汶
川地震的廖智,当天就决定赶赴雅安。
在廖智参与救灾的5天时间里,很多
人对她的爱心赞赏不已,称她是灾区“最美志愿者”。
救灾以后,廖智重新开
始备战《舞出我人生》节目。
穿着假肢跳舞,廖智要比普通人付出更多,但
她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舞蹈梦,即使是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双腿之后。
在2013
年9月1日晚央视《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她的一曲轮椅舞感动了亿万观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
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
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