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感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课感想
本学期有幸可以选到袁正光教授的课,心里十分开心。
听袁教授讲课是一种享受,他以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大量的信息、精辟的内容、独到的见解和生动诙谐的事例,让我们对科学观念与人文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课堂中,袁教授提到最多的就是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同时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大量的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1831年法拉第发明了发电机,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这不仅方便了人类的日常生活,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导致了企业从工厂转向公司化,出现了专业化、标准化和社会化的生产方式,使人类发生了一个伟大的进步;1864年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1896年,马克尼据此理论发明了无线电报,人类进入了电子技术革命以及信息时代,20世纪初的专业化、标准化和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在信息时代又变的非标准化、柔性化。
由于通信的发展,企业进一步从公司发展到跨国公司,出现了全球经济,人类有限资源得以在全国范围合理配置。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质能转化的公式E=MC*MC,40年后转化为原子弹,以及现在的核能技术,导致一场能源革命。
技术是经济之源,科学是技术之根,教育是科学和技术之本,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需要知识,需要技术,需要艺术,但是尤其更需要人文。
一直以来,我都是认为理科和工科以外的学科称为人文
学科,听了袁教授的课,我才知道了我所理解的是多么的肤浅、无知,至此我才真正理解什么才是人文,并不仅仅是只有学人文学科的人就一定具备人文观念,也不一定学理科的人就不具备人文观念。
对于社会而言,人文是先进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于社会成员而言,人文是先进的道德和习惯规范;对于青少年来说,人文体现在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
虽然本学期的人文课已经结束了,可是我想,对于科学、技术与人文这块领域,我还是了解颇浅的,还需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来不断学习、理解和探讨。
学号:31108104
姓名:陈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