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三高中生物水平会考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高三高中生物水平会考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英国科学家近几年研究发现,随着艾滋病病毒的不断进化,病毒的“毒性”正在减退,但艾滋病仍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下列有关HIV和AIDS患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为HIV提供变异来源
B.AIDS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C.HIV侵入辅助性T细胞后,其遗传物质能直接整合到寄主细胞的DNA中
D.AIDS患者往往会招致平时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无害的感染
2.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叫顶端优势。
科学家研究植物顶端优势时发现不同植物激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有差异(见下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比较甲、丙组可知,用赤霉素处理顶芽能使顶端优势现象不明显
C.比较丙、丁组可推测,赤霉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可能与顶芽有关
D.实验说明植物顶端优势现象受多种激素协调控制
3.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
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可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兴奋受抑制,从而导致食欲降低(见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瘦素与神经元A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使其膜上通道开放
B.瘦素与神经元B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使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C.肥胖这种现象与神经调节有关,与激素调节无关
D.只要有信号分子X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便可引起动作电位
4.图a、图b分别表示在18℃和25℃的二个人工水池中,水蚤的出生数、死亡数和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蚤种群数量越大,出生数越多
B.图b中水蚤种群数量的峰值大小不等,为非周期波动
C.对比a、b两图可知,温度作为外液性调节因素可影响种群数量
D.水蚤属于次级生产者,因此其同化的能量为次级生产量
5.细胞周期包括期、S期、期和M期。
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S期时,DNA聚合酶可在核糖体上大量合成
B.M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可导致染色体组加倍
C.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
D.正常的体细胞癌变后,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种类不变
6.图甲、乙为真核细胞核内两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DNA复制,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一个细胞周期中,图甲过程可在每个起点起始多次
C.图乙表示转录,mRNA、tRNA和rRNA均是该过程的产物
D.图乙说明DNA所有区域的两条链都可以被转录
二、综合题
1.不同臭氧()熏气下油菜光合色素含量、光合速率、叶片相对电导率和生物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熏气光合色素含量
()
光合速率
生物量
()
1.600.3115.4521.4
CF100D一经活性炭过滤的空气加入具有日变化且平均浓度和剂量与CF100相同的。
②相对电导率表示处理细胞与正常细胞渗出液体中的电解质含量之比,可反映细胞膜受损程度。
请回答:
(1)作为CF100和CF100D的对照组,表中CF的处理方式为。
(2)叶绿体中有许多中黄色、橙色和红色的色素,合称为。
CF100和CF100D熏气均使油菜叶片光合色素中该色素的比例。
以叶绿素a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率为纵坐标,以波长为横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就是叶绿素a的。
(3)与CF100相比,具有相同剂量的CF100D熏气方式使油菜叶片细胞膜透性,电解质外渗,使测
定升高。
(4)与CF相比,CF100D熏气下油菜植株降低,从而降低植株的生物量。
2.亚硝酸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刺激人肝癌细胞增殖,超过该范围后有一种作用。
在亚硝酸钠处理后低24小时刺激作用最强,处理时间第36小时比第12小时刺激作用强。
为验证上述观点,请利用下列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培养液、培养瓶、人肝癌细胞、亚硝酸钠、蒸馏水
(要求与说明:实验仪器、试剂、用具及操作不做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实验思路
(1)
请用一个坐标图预测细胞增殖率的变化(细胞增殖率=实验组细胞数/对照组细胞数,以对照组均值为100%计)(2)。
3.火鸡的性别觉得方式为ZW型,性染色体Z、W是一对同源染色体,雌性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雄性
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
在一个火鸡养殖场的良种火鸡中,出现了遗传性白化症。
该场有11只健康而正
常的雄火鸡,其中4只产生过患白化症的子代。
养殖场将这4只雄火鸡与无亲缘关系的正常雌火鸡杂交(一雄可
与多雌交配),共得到342只幼火鸡,其中81只有白化症且全是雌性。
请分析回答:
(1)控制白化症的基因与正常基因的根本区别是。
(2)据上述信息判断火鸡白化症的遗传方式为。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判断过程,并用适当文字加以说明(等位基因用A、a表示)。
(3)另一个养殖场以低价收购了这342只幼火鸡,计划从中选育出不含白化症基因的良种火鸡。
方案是:保留
261只正常幼火鸡中的雌火鸡;将所有幼火鸡饲养成熟后分别与交配,若子代中,则原来用于交配的正
常雄火鸡可以保留,若子代中,则原来用于交配的正常雄火鸡需淘汰。
(4)火鸡卵有时能直接发育成幼火鸡,可能的途径有:①减数分裂异常形成的二倍体卵直接发育成幼火鸡(假设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异常的概率相同);②卵与极体受精后直接发育成幼火鸡。
这两种途径所产生的子代的性比例分别是、。
(注意:幼火鸡存活至少有1个Z染色体)。
浙江高三高中生物水平会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英国科学家近几年研究发现,随着艾滋病病毒的不断进化,病毒的“毒性”正在减退,但艾滋病仍严重危害着人类
的健康。
下列有关HIV和AIDS患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为HIV提供变异来源
B.AIDS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C.HIV侵入辅助性T细胞后,其遗传物质能直接整合到寄主细胞的DNA中
D.AIDS患者往往会招致平时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无害的感染
【答案】C
【解析】HIV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所以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B正确;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其遗传物
质逆转录成DNA,然后整合到寄主细胞的DNA中,C错误;AIDS患者往往会招致平时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无害
的感染,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艾滋病病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叫顶端优势。
科学家研究植物顶端优势时发现不同植物激素对
侧芽生长的影响有差异(见下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比较甲、丙组可知,用赤霉素处理顶芽能使顶端优势现象不明显
C.比较丙、丁组可推测,赤霉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可能与顶芽有关
D.实验说明植物顶端优势现象受多种激素协调控制
【答案】B
【解析】比较甲、乙组可知,甲组没有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导致生长受到抑制,可能是其侧芽缺少细胞分裂素所致,A正确;比较甲、丙组可知,用赤霉素处理顶芽,对侧芽抑制作用加强,说明顶端优势现象更明显,B错误;丙丁
两组的自变量是顶芽的有无,说明实验结果的产生与顶芽有关,C正确;根据表格中四组实验分析,植物生长受到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等多种激素的调节,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
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可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兴奋受抑制,从而导致食欲降低(见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瘦素与神经元A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使其膜上通道开放
B.瘦素与神经元B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使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C.肥胖这种现象与神经调节有关,与激素调节无关
D.只要有信号分子X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便可引起动作电位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已知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不能通过细胞膜,所以其作用的受体在细胞膜上。
因为引起神经元A细胞兴奋,所以瘦素与神经元A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使其膜上通道开放,导致电位发生改变,引起兴奋,A正确;已知瘦素与神经元B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使神经元B兴奋受抑制,所以其膜电位仍然为外正内负,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肥胖与神经调节、激素调节都有关,C错误;必须有足够强的刺激才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图a、图b分别表示在18℃和25℃的二个人工水池中,水蚤的出生数、死亡数和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蚤种群数量越大,出生数越多
B.图b中水蚤种群数量的峰值大小不等,为非周期波动
C.对比a、b两图可知,温度作为外液性调节因素可影响种群数量
D.水蚤属于次级生产者,因此其同化的能量为次级生产量
【答案】C
【解析】种群的数量=出生率-死亡率,所以水蚤种群数量越大,其出生数不一定越多,A错误;图b中水蚤种群数量的峰值大小不等,但是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B错误;对比a、b两图可知,温度作为外液性调节因素可影响种群数量,C正确;水蚤是消费者,不是生产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细胞周期包括期、S期、期和M期。
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S期时,DNA聚合酶可在核糖体上大量合成
B.M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可导致染色体组加倍
C.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
D.正常的体细胞癌变后,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种类不变
【答案】D
【解析】S期DNA的复制需要大量的DNA聚合酶,该酶是在期合成的,A错误;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染色体组数量不变,B错误;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正常的体细胞癌变后,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可能变了,但是种类不变,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周期、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图甲、乙为真核细胞核内两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DNA复制,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一个细胞周期中,图甲过程可在每个起点起始多次
C.图乙表示转录,mRNA、tRNA和rRNA均是该过程的产物
D.图乙说明DNA所有区域的两条链都可以被转录
【答案】C
【解析】甲图DNA的两条链都作为模板,为DNA的复制过程,且图中显示有多个复制起点,但是不一定是同时开始的,A错误;一个细胞周期中,每个起点只能起始一次,B错误;图乙以DNA为模板,形成了RNA,为翻译过程,可以形成mRNA、tRNA和rRNA,C正确;转录只能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的复制、转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二、综合题
1.不同臭氧()熏气下油菜光合色素含量、光合速率、叶片相对电导率和生物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熏气光合色素含量
()
光合速率
生物量
()
1.600.3115.4521.4
CF100D一经活性炭过滤的空气加入具有日变化且平均浓度和剂量与CF100相同的。
②相对电导率表示处理细胞与正常细胞渗出液体中的电解质含量之比,可反映细胞膜受损程度。
请回答:
(1)作为CF100和CF100D的对照组,表中CF的处理方式为。
(2)叶绿体中有许多中黄色、橙色和红色的色素,合称为。
CF100和CF100D熏气均使油菜叶片光合色素中该色素的比例。
以叶绿素a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率为纵坐标,以波长为横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就是叶绿素a的。
(3)与CF100相比,具有相同剂量的CF100D熏气方式使油菜叶片细胞膜透性,电解质外渗,使测
定升高。
(4)与CF相比,CF100D熏气下油菜植株降低,从而降低植株的生物量。
【答案】(1)经活性炭过滤的空气
(2)类胡萝卜素升高吸收光谱
(3)增大叶片相对导电率
(4)光合速率
【解析】(1)已知CF100一经活性炭过滤的空气加入浓度相对稳定在100左右的;CF100D一经活性炭过滤的空气加入具有日变化且平均浓度和剂量与CF100相同的,则作为对照组的CF的处理方式应该为经活性炭过滤的空气。
(2)叶绿体中黄色色素是叶黄素,橙色和红色的色素是胡萝卜素,它们合称类胡萝卜素。
CF100和CF100D组光合色素中该色素的比例分别为0.30/1.48、0.27/1.35,两组的比例都比CF(0.31/1.60)组高。
以叶绿素a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率为纵坐标,以波长为横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就是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
(3)与CF100相比,表格中具有相同剂量的CF100D熏气方式使叶片相对导电率升高,是油菜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电解质外渗导致的。
(4)与CF相比,CF100D熏气下油菜植株光合速率降低,从而降低植株的生物量。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亚硝酸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刺激人肝癌细胞增殖,超过该范围后有一种作用。
在亚硝酸钠处理后低24小时刺激作用最强,处理时间第36小时比第12小时刺激作用强。
为验证上述观点,请利用下列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培养液、培养瓶、人肝癌细胞、亚硝酸钠、蒸馏水
(要求与说明:实验仪器、试剂、用具及操作不做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实验思路
(1)
请用一个坐标图预测细胞增殖率的变化(细胞增殖率=实验组细胞数/对照组细胞数,以对照组均值为100%计)(2)。
【答案】(1)①将人肝癌细胞分别等量接种于若干个含等量培养液的培养基中,每6个培养瓶为一组,分别标为
A、B、C、D等;
②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溶液,分别向A、B、C、D等培养瓶中加入适量等量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溶液;
③培养12小时后,取每组培养瓶各2个,分别测定细胞数,记录不计算细胞增殖率;
④培养24小时、36小时后,重复;
(2)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对细胞癌变的作用,且同一浓度下处理时间越长,刺激作用越强。
实验实验应该有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两个自变量,实验设计如下:
①将人肝癌细胞分别等量接种于若干个含等量培养液的培养基中,每6个培养瓶为一组,分别标为A、B、C、D 等;
②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溶液,分别向A、B、C、D等培养瓶中加入适量等量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溶液;
③培养12小时后,取每组培养瓶各2个,分别测定细胞数,记录不计算细胞增殖率;
④培养24小时、36小时后,重复。
(2)以亚硝酸钠溶液浓度为横坐标,以细胞增殖率(实验组细胞数/对照组细胞数)为纵坐标,绘制细胞增殖率的变化图: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火鸡的性别觉得方式为ZW型,性染色体Z、W是一对同源染色体,雌性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雄性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
在一个火鸡养殖场的良种火鸡中,出现了遗传性白化症。
该场有11只健康而正常的雄火鸡,其中4只产生过患白化症的子代。
养殖场将这4只雄火鸡与无亲缘关系的正常雌火鸡杂交(一雄可与多雌交配),共得到342只幼火鸡,其中81只有白化症且全是雌性。
请分析回答:
(1)控制白化症的基因与正常基因的根本区别是。
(2)据上述信息判断火鸡白化症的遗传方式为。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判断过程,并用适当文字加以说明(等位基因用A、a表示)。
(3)另一个养殖场以低价收购了这342只幼火鸡,计划从中选育出不含白化症基因的良种火鸡。
方案是:保留261只正常幼火鸡中的雌火鸡;将所有幼火鸡饲养成熟后分别与交配,若子代中,则原来用于交配的正常雄火鸡可以保留,若子代中,则原来用于交配的正常雄火鸡需淘汰。
(4)火鸡卵有时能直接发育成幼火鸡,可能的途径有:①减数分裂异常形成的二倍体卵直接发育成幼火鸡(假设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异常的概率相同);②卵与极体受精后直接发育成幼火鸡。
这两种途径所产生的子代的性比例分别是、。
(注意:幼火鸡存活至少有1个Z染色体)。
【答案】(1)碱基序列不同
(2)Z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3)表现型正常的雌火鸡无白化火鸡出现有白化火鸡出现
(4)雌:雄=1:1 雌:雄=4:1
【解析】(1)白化基因与正常基因是等位基因,它们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
(2)养殖场将这4只雄火鸡(健康而正常)与无亲缘关系的正常雌火鸡杂交(一雄可与多雌交配),共得到342
只幼火鸡,其中81只有白化症且全是雌性,说明白化症是隐性性状,且与性别相关联,为伴Z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杂交图解如下:
(3)已知这342只幼火鸡中,81只有白化症且全是雌性ZaW, 261只正常幼火鸡中的雌火鸡基因型为ZAW,
雄火鸡基因型为ZAZA、ZAZa,将所有雄幼火鸡饲养成熟后分别与表现型正常的雌火鸡交配,若子代中无白化火
鸡出现,则原来用于交配的正常雄火鸡(ZAZA)可以保留,若子代中有白化火鸡出现,则原来用于交配的正常雄
火鸡(ZAZa)需淘汰。
(4)火鸡卵有时能直接发育成幼火鸡,可能的途径有:
①减数分裂异常形成的二倍体卵直接发育成幼火鸡(假设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异常的概率相同),后代雌:雄=1:1;
②卵与极体受精后直接发育成幼火鸡,子代雌:雄=4:1。
【考点】本题考查杂交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