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建设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ws 要闻·新闻资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进一步加强施工工地和道路扬尘管控工作。
根据通知,要严格落实施工工地扬尘管控责任,积极采取施工工地防尘降尘措施,积极推进道路扬尘管控。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施工工地和道路扬尘管控工作,系统谋划、统筹部署,健全保障举措,增强整体性和协同性,有力提升施工工地和道路扬尘污染治理能力。
要建立施工工地和道路扬尘管控责任制度,严格考核问责,对工作不力、责任不实、问题突出的单位和干部依规进行问责,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予以表扬奖励。
同时,要建立施工工地管理清单,将扬尘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纳入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情节严重的,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
(中国建设报)中国工程院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咨询研究项目组4月22日在京发布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二期)项目研究成果暨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生态文明指数为69.96分,总体接近良好水平。
据了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与评估由中国环境科
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单位承担实施,完成了2015年和2017年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估及变化分析,准确量化了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态势。
2015—2017年,我国生态文明指数得分提升显著,37个城市生态文明指数显著上升,198个城市生态文明指数明显上升,全国约60%国土生态文明水平取得明显提升,环境质量改善和产业效率提升是我国生态文明指数提升的主要原因。
同时,我国生态文明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区域发展不协调、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不均衡仍然是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突出问题。
(人民日报)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
务院决策部署,完善技术标准,总结推广地方经
验,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建设绿道,取得积极进展。
2016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绿道规
划设计导则》,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
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
2017年5
月,《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
将绿道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提出到2020年新
增绿道2万公里的目标。
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
共建设绿道5.6万公里,其中2018年新增绿道1.4
万公里。
我国绿道建设最大的特色是串联城市自然山
水人文,服务百姓休闲游憩健身,促进城乡绿色
协调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多措
并举推动绿道建设,绿道建设推动形成绿色发展
方式和生活方式,倡导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
约用水、绿色消费等生活新风尚。
下一步,住房
和城乡建设部将继续完善绿道工程建设标准,推
动形成连接城市生态要素的绿道网络,引导各地
依托绿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市民参与活动,让绿色
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绿道建设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通知要求
进一步加强施工工地和道路扬尘管控我国生态文明指数总体接近良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