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血清hs-CRP、CK-MB以及cTnI联合检测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血清hs-CRP、CK-MB以及cTnI
联合检测的价值
葛丽萍;赵灿淼;张丽萍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血清hs-CRP、CK-MB以及cTnI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小儿内科收治且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体检为健康且无病毒感染史以及心脏病史的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儿童血清中的hs-CRP、CK-MB以及cTnI,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清3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过程中,血清3项康复顺序是hs-CRP最快,CK-MB次之,cTnI最慢.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采用hs-CRP、CK-MB以及cTnI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
【年(卷),期】2017(030)002
【总页数】3页(P270-272)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
【作者】葛丽萍;赵灿淼;张丽萍
【作者单位】昆明市儿童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云南昆明650034;昆明市儿童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云南昆明650034;昆明市儿童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云南昆明650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学龄前以及学龄期儿童常见疾病,并常伴心肌损害,是小儿内科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该病病理特征是因心肌细胞变性或者坏死,偶尔病变同样会累及心内膜或心包[1],并且患病较轻与较重的患儿在临床上表现不同,较轻
患儿主要表现为胸闷、乏力、多汗、心悸或类似感冒的症状,较重患儿因病情较快,则会出现心率严重紊乱、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者甚至死亡,给患儿及家长带来巨大伤害[2]。
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结合患儿以往病史、体征、心肌酶和心
电图等相关指标进行判断。
该病与心肌细胞感染后变性坏死有关,患病后的患儿胞内心肌肌钙蛋白(cTn)、肌酸激酶(CK)等释放进血液中,导致患儿血清活性或者浓度增高。
笔者选取本院小儿内科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50例,检查其血清中hs-CRP、CK-MB以及cTnI的指标情况,并分析此三种指标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小儿内科收治且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7.5岁。
同时选取同时期体检为健康且无病毒感染史以及心脏病史的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4-15岁,平均年龄7.1岁。
两组儿童在年龄、性别两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组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选取的患儿均满足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心血管组制定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3]。
排除标准:排除具有心脏病史、风湿、肿瘤、外伤以及肝功能异常的患儿。
1.3 方法
对选取的所有儿童均行晨起空腹静脉采血4ml,并在2h内分离血清,进行hs-CRP、CK-MB以及cTnI检测,检测仪器、试剂盒和试剂均为北京利德曼公司提
供。
hs-CRP测定采用三舌比浊法,CK-MB测定采用酶抑制法,cTnI检测采用酶免法,所有试验均严格参照操作规程完成。
hs-CRP参考值范围为0-3mg/L,CK-MB参考值范围为0.3-4.0μg/L,cTnI参考值范围为0.0-0.5μg/L,超出该范围者即为阳性。
观察组患儿在发病后第4、7、10和14天均行晨起空腹静脉采血,并
观察分析上述血清3项检测结果动态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当计量资料为正态分布时用()描述,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照组与治疗前观察组检测结果比较
对照组儿童血清hs-CRP、CK-MB以及cTnI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阴性,观察组治疗前血清hs-CRP、CK-MB以及cTnI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阳性,且观察组此3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观察组入院第1天及发病后第4、7、10和14天血清hs-CRP、CK-MB以及cTnI动态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显示,hs-CRP最容易检测出来,但在血清中最先消失,CK-MB的
灵敏度随时间延长而快速降低,cTnI可较长时间存在血清中,但其灵敏度同样随
着病程发展而慢慢下降,见表2。
心内膜心肌活检Dallas标准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金标准,但该项检查存在
风险大,创伤大等缺点,难以在临床上推广实施,因此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仍需要借助较多辅助检查来综合判断[4]。
病毒性心肌炎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患儿心
脏扩大,可发展为心肌炎后心肌病,对患儿的成长造成严重威胁。
血清学指标检测具有操作简单、零创伤、患儿依从性高等特点,适合多种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
CRP是人体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但需要炎症反应发
展到特定程度才可在血液中检测出CRP阳性,而对炎症反应较轻的患儿则需要高
灵敏的检测方法。
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的发展,高敏度的检测技术可检测出血液中更低、更精确的CRP含量,即hs-CRP,检测水平可达0.1-10mg/L。
病毒性心肌炎为心肌炎症反应,同时伴随心肌局灶损害,引发hs-CRP上升,并在病毒性心肌炎中有着重要意义[5]。
cTnI象征心肌损害和心肌细胞坏死,因为cTnI在心肌损害初期便能快速释放,且不受年龄和性别影响。
CK-MB在血清中含量非常少,但作为心肌损害典型的指标同样有重要价值,CK-MB在心肌损害时会释放进入血液,并在发病后2至3天开始下降[6-8]。
笔者通过对本院5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
儿血清中的hs-CRP、CK-MB以及cTnI进行检测,并与同时期的健康儿童血清中的hs-CRP、CK-MB以及cTnI进行比较,其结果显示:对照组中所有儿童的血清3项检测结果均显示阴性,而观察组在治疗前的血清3项检测结果均显示阳性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hs-CRP、CK-MB以及cTnI在诊断病毒心肌炎时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观察组在治疗前的hs-CRP阳性率
为68.00%,CK-MB阳性率为58.00%,cTnI阳性率为64.00%,由此可见,单
项检测结果在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时存在局限性,易造成漏诊,确诊需要结合这血清3项综合判断。
经过对患儿在治疗期间的持续观察,分析得出,血液中hs-CRP灵敏度高,但消失最快,且在其他心脑血管损害中也可检测到,因此缺乏特异性;CK-MB以及cTnI可在血液中较长时间存在,具有良好特异性,但灵敏度低,对
诊断患病初期的患儿不够理想。
观察组患儿在康复期间这3项指标恢复正常的顺
序是,hs-CRP最快,CK-MB次之,cTnI最慢,同样说明,要确诊病毒性心肌炎需要结合血清3项指标进行综合判断,以确保准确率。
综上所述,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采用hs-CRP、CKMB以及cTnI联合检测,可
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关文献】
[1]祖静.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和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2,25(5):777-779.
[2]张海波,赵立华.三种指标联合检测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2):114-115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病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定
草案)[J].中华儿科杂志,2013,38(2):75.
[4]Shichao LV.Epidemiology and diagnosis of viral myocarditis [J].Hellenic J Cardiol,2013,54(5):382-391.
[5]王桂兰.CK-MB、cTnI和hs-crp联合检测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0):39-40.
[6]李云,李新,魏荣.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及高敏C反应蛋白在小儿病毒性心肌
炎中的诊断价值[J].疑难病杂志,2012,11(12):910-912
[7]赵义发,徐中林.检测hs-CRP、CK-MB、cTnI及IL-35指标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诊断价值[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6): 748-750
[8]贺焱,谢楠楠.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及C反应蛋白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
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 (4):61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