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理顺行政组织与其他组织的职能关系
①理顺行政组织与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关系。

长期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权、质询权和罢免权并未得到充分行使。

其原因在于人大在组织上比较软弱、人大的监督权方面缺少必要的法律规定、政府工作人员观念上的问题。

随着行政组织改革的深化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行政组织接受人大监督、质询的制度还应逐步加强和健全。

②理顺行政组织与执政党的职能关系。

一方面,党对政府要实行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另一方面,在此前提下,政府要独立地行使自己的职能,不能将自己的具体工作交由党委去办。

③理顺行政组织与企业的关系。

为了改变“以政代企”、“政企不分”等现象,政府必须在具体的经营管理方面向企业放权,以把企业建成一个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科学管理的独立法人实体。

④理顺行政组织与社会事业单位的职能关系。

将以前管得过多过死的具体事务交给事业单位去办,同时将部分职责交给社会中介组织去办。

⑤理顺社会中介组织与社会团体组织的职能关系。

一是健全农村和城市的基层行政组织;二是大力发挥工青妇组织的作用,通过群众自治,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向更高层的方向发展;三是改变政府过去对群众性团体多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方式,尽量以法制手段来规范其活动和目标。

(2)理顺行政组织内部职能关系
①理顺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能关系。

凡是宏观管理问题一律交由中央政府组织负责,反纯属地方性的事务交给地方政府自己去办,并开始尝试用法律的形式规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权限。

②理顺横向的专业的微观管理部门和综合的宏观管理部门关系。

在这方面,我国改革的着力点是,将行政组织的职能由对经济以及整个社会事务的微观管理为主,转向以宏观管理为主。

加强综合的宏观管理职能及其部门,撤并专业的微观管理职能及部门,将专业部门合并为大行业部门,从以产品管理为主,改为以大行业管理的综合管理为主。

③理顺横向的决策、执行部门与监督、信息部门之间的关系。

改变过去那种决策执行部门强大,信息部门、监督部门弱小的状况,使几者的关系得到平衡。

(3)行政组织职能转变
行政组织职能的转变是摆脱机构不断膨胀这一怪圈的关键,机构改革必须与职能转变联系起来。

职能转变的关键是政企分开,政府不再对企业进行微观管理。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政府职能转变的三个努力方向,即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从而更加明确了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4)行政组织机构的改革
1978年以来,我国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

①1982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①改革国务院领导体制,提高效率。

②精简机构。

③精干领导班子,一是按照革命化、专业化、年轻化、知识化的干部“四化”方针选贤任能;二是减少部、委、司、局级副职人数;三是规定正副部长和司长的任职年龄。

④废除实际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实行干部离退休制度。

⑤紧缩编制,轮训干部。

②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

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五项:①转变职能,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弱化直接管理。

②下放权力,主要是政府向企事业单位,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

③调整机构,调整当政重复设置的机构。

④精简人员。

⑤搞好配套改革,在改革政府机构的同时,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抓紧建立和逐步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

③199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

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把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市场经济发展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要求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这次改革的实际结果收效不大。

④199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

这次机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管理科学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①精简人员编制50%左右。

②强化宏观调控部门。

国家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扩大了国家经贸委的职能。

③精简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撤销机械部、冶金部等部门。

④简化了某些文体部门,将国家体委、广播电影电视部降格成国务院直属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