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一年级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物理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 牛顿
B. 千克
C. 厘米
D. 焦耳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详解】牛顿、焦耳都是导出单位,厘米不是国际单位,只有千克是基本单位,又是国际单位。
故选B。
【点睛】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这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谁,它们在国际单位制分别是谁,这都是需要学生自己记住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位移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
B. 物体的速度越大时加速度一定越大
C. 做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一定为正值
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位移是指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速度和加速度无关,速度很大,加速度可以为零;矢量的正负取决于起初所规定的正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和速度不共线。
【详解】A、速度方向是物体的运动方向,而位移方向是由起点指向终点,所以两者方向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
B、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与速度无关。
故B错误;
C、加速度的正负取决于所规定的正方向,C错误;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与速度不方向不共线,故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不同,D正确;
故选D。
【点睛】掌握运动学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基本概念和物理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在时间t内速度方向改变的角度为θ,已知圆周运动半径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线速度等于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走过的弧长;角速度等于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详解】由题意可知,角速度,线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
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描述圆周运动基本物理量的掌握情况,难度不大。
4.关于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抛运动过程中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一定相等
B. 平抛运动中速度方向不断变化,因而加速度一定是变化的
C.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D. 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
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
【详解】A、平抛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改变量,一定,则相等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一定相同,故A正确;
B、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是恒力,故加速度保持不变,恒为g,B错误;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指向圆心,做非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不指向圆心。
故C错误;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每时每刻指向圆心,故加速度方向每时每刻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知道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在变化。
5.、、是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已知,下列矢量图中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分别求出三个力的合力大小,然后进行比较。
【详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A中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B中三个力的合力为0;C中三力合力为;D中三力合力也为。
,故A满足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平行四边形法则是矢量的合成发展,要熟练掌握,正确应用,在平时训练中不断加强练习。
6.如图所示,A、B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在空中相遇,若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抓住两球的水平位移不变,结合初速度的变化得出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
【详解】两球同时抛出,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相等时间内下降的高度相同,始终在同一水平面上,根据可知,当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道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初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水平位移。
7.如图所示,物体B放在物体A上,正一起沿光滑的斜面向下滑动,已知A的上表面水平,下列对A、B两物体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 B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
B. A对B一定有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
C. A对B一定有水平向向左的静摩擦力
D. B对A的压力大小应等于B的重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AB一起沿光滑斜面向下滑动,将AB看成整体,受力分析可知,AB一起沿斜面向下做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此运动状态出发,判断A和B的受力情况即可。
【详解】ABC、因为B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故B还受A给的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AB错误,C正确;
D、因B的加速度由沿竖直向下的分量,故在竖直方向满足,则,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A的压力大小应小于B的重力,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注意整体法和
隔离法的运用。
8.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的平盘,盘中有一质量为的物块,盘静止时弹簧长度比自然长度伸长了。
现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内,则刚松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应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根据胡克定律和平衡条件,列出盘静止时力平衡方程;再由胡克定律求出刚松手时手的拉力,确定盘和物体所受的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刚松手时,整体的加速度.再隔离物体研究,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盘对物体的支持力。
【详解】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由题意可知,起初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
现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瞬间,以和为整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单独隔离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联立方程得:
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考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解决瞬时问题的能力,这类问题往往先分析平衡状态时物体的受力情况,再分析非平衡状态时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瞬时加速度。
9.一个物体以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开始沿斜面上滑,到达最高点后又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物体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为µ,斜面倾角为θ, 上滑时加速度大小为,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 上滑时间为, 下滑时间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B.
C.
D.
【答案】BC
【解析】
【详解】A、物体从斜面底端出发到再次回到出发点的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
B、物体爬到最高点能反向加速,则,即,B正确;
C、物体沿斜面上滑的过程中有:,下滑过程中有:,所以,C正确;
D、设斜面的长度为L,有,因,则,D错误。
故选BC。
【点睛】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并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即可求解。
10.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的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已知轻绳长度为,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圆周运动半径
B. 绳子的拉力
C. 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D. 若和不变,绳长增大则绳子的拉力也增大
【答案】AB
【解析】
【分析】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靠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详解】A、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由几何关系可知,轨道半径为,A正确;
BC、绳子拉力,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B正确,C错误;
D、若m和θ不变,则小球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关系保持不变,则绳子拉力大小也不变,D错误。
故选AB。
【点睛】向心力是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力,由指向圆心的合力提供,搞清向心力的来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1.如图所示,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一个小球,把小球拉开一个角度后释放,小球就会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
已知A、B为两侧的最高点,为最低点,在小球从向点运动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对球的拉力就是向心力
B. 绳的拉力逐渐变大
C. 绳的拉力总是大于球的重力
D. 小球所受力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不大于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如图所示受力分析可知,绳子的拉力与重力沿绳方向的分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即,A错误;
B、当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由可知,需要的向心力越来越大,同时变小,变大,又,则绳子拉力逐渐增大,B正确;
C、在A点时,,,故C错误;
D、在小球从向点运动的过程,做加速运动,合力做正功,即小球所受力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不大于,D正确。
故选BD。
12.如图,一个质量为kg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时刻小球经过坐标原点,速度方向与轴正方向的夹角为,速度大小为m/s,此刻开始对球施加一个沿轴负方向的水平恒力,已知N。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 此后小球运动的最小速度为m/s
B. 此后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 小球再次经过轴所需的时间为0.5s
D. 小球的运动轨迹应为抛物线
【答案】AD
【解析】
【分析】
分析可知,小球做类斜上抛运动,轨迹为抛物线,沿x轴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在y轴方向的分运动为类竖直上抛运动,所以当小球速度沿y方向分量为0时,小球速度最小。
【详解】A、当小球速度沿y方向的分量为零,即时,小球速度最小,最小速度为
,A正确;
B、小球做类斜上抛运动,拉力F先对小球做负功,后对小球做正功,故小球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错误;
C、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小球先沿y轴正向做匀减速,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得小球的减速时间为,由对称性可知,小球沿y轴反
向加速的时间也为0.5s,故小球再次经过轴所需的时间为1s,C错误;
D、由于小球做类斜抛运动,故其轨迹为抛物线,D正确;
故本题选AD。
【点睛】掌握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原理,会将曲线运动化解为直线运动来处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能类比斜上抛运动,即可轻松求解。
二、实验
1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为保证小车所受合力即为绳对车的拉力,应先进行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检验是否“与成反比”,作图象处理数据时,更合理的方式是以为纵坐标,以_________________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
【答案】 (1). 平衡摩擦力 (2).
【解析】
【详解】为了保证小车所受的合力就是绳对车的拉力,本实验应先进行平衡摩擦力的操作,将轨道一侧垫高,在没有绳子拉力的情况下,当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点迹均匀时,即可认为轨道已经平衡好摩擦力;为检验是否“与成反比”,作图象处理数据时,更合理的方式
是以为纵坐标,以质量的倒数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
故本题的答案为:平衡摩擦力;
14.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使小球能够沿水平方向抛出,应调整斜槽轨道使其
_______________;
为使小球每次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都相同,应保证每次都从_________________.由静止释放小球。
某同学实验中已经描出了平抛轨迹,并正确建立了坐标系,如图,他在轨迹上选择了一个点并测量了坐标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则计算平抛初速度的表达式应为
_____________.
【答案】 (1). 末端水平; (2). 同一高度; (3).
【解析】
【详解】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使小球能够沿水平方向抛出,应调整斜槽轨道使其末端达到水平;为使小球每次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都相同,应保证每次都从同一高度由静
止释放小球;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自由落体,,水平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解得:。
故本题的答案为:末端水平;同一高度;
三、计算题
15.质量为m=1kg的物块静置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块和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0.5,现对该物块施加一个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的恒力F=10N,使物体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g=10 )。
求力F开始作用后2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
【答案】12m
【解析】
【详解】如图所示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则:
又因为
联立各式得:
由运动学公式得在力F开始作用后2s内物体的位移
16.一个质点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m/s,经过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经过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已知.求A、B两点的高度差
.
【答案】10m
【解析】
【详解】如图所示,设质点从O点运动到A和B的时间分别为和
在A点满足关系:,解得
所以O和A之间的竖直高度差为
在B点满足关系:,解得
所以O和B之间的竖直高度差为
故A和B两点之间的高度差为:
17.如图所示,在箱子顶部和底部各有一个压力传感器,质量未知的物块被一根轻质弹簧支撑在箱子顶部,静止时顶部传感器的示数,底部传感器的示数,当箱子以某一加
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观察到顶部传感器的示数变为.取。
求:(1)物块的质量(2)箱子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1)2kg (2)5m/s2
【解析】
【详解】(1)刚开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对物块受力分析得:
其中
解得
(2)当箱子以某一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物块和顶部传感器依然有挤压,故弹簧弹力大小不变,所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得:
18.如图所示,用两根轻绳系住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球,两根绳子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竖直转动轴的A、B两处,上面绳长l=2m,两绳拉直时与轴的夹角分别为30°和45°,当球随转轴转动而以角速度ω=3rad/s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两绳均处于绷直状态。
求:此时绳的
拉力的大小。
(已知,要求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N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两绳均处于张紧状态,此时小球受、和mg三个力的作用,正交分解后得: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代入数据后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