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郊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解析【word版】
1: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汲取的思想是()。

单项选择题:
A、佛教和道教思想
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
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
2:依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同学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单项选择题:
A、信息加工
B、智力活动
C、信息输入
D、心理变化
3:教育目标一般分为三大类,即包括认知领域、力量领域和()单项选择题:
A、情意领域
B、心理领域
C、审美领域
D、思想领域
4: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

单项选择题: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深思型
5:20世纪20年月,柏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多项选择题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制
C、道尔顿制
D、班级授课制
E、特朗普制
6:群里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就是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群体分散力
B、课堂气氛
C、群体规范
D、学校人际关系
7:指导教学包括的活动有()。

多项选择题
A、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
B、呈现新材料
C、供应有指导的练习
D、供应反馈和订正
E、供应独立的练习
8:影响人格进展的因素有()
多项选择题
A、家庭教育模式
B、学校教育
C、同辈群体
D、自我意识
9:在同学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主要任务是()。

单项选择题:
A、组织和团结集体
B、建设同学干部队伍
C、提出共同目标
D、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10:人们的生活阅历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应力量提高,如印染工人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力量,酿酒老工人具有较敏锐的鉴别酒质的力量,这种现象说明()。

单项选择题:
A、遗传是人的身心进展的生理前提
B、遗传素养的进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进展的年龄特征
C、遗传素养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进展有肯定的影响作用
D、遗传素养具有可塑性
11:从狭义上讲,老师职业道德范畴主要包括()
多项选择题
A、老师的意识
B、老师的义务
C、老师的行为
D、老师的良心
E、老师的公正
12:在肯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共性化的实践活动即()
单项选择题:
A、教育
B、教学
C、德育
D、智育
13:()的摄制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单项选择题:
A、《歌女红牡丹》
B、《定军山》
C、《渔光曲》
D、《生死恨》
14:“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的观点。

单项选择题: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15: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基础是()
多项选择题
A、哲学的伦理学基础
B、人类学基础
C、心理学基础
D、社会学基础
E、生理学基础
16:教学演示技能即对仪器、教具和试验等进行演示操作的技能。

()推断题


17:在对同学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ABC”治疗法属于()
单项选择题:
A、行为转变法
B、认知转变法
C、精神分析法
D、运动转变法
18:迁移的概括化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缘由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单项选择题:
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伯尔
D、贾德
19: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有严峻不良行为,因()或者情节特殊稍微免予惩罚的,可以予以训诫。

单项选择题:
A、不满16周岁
B、不满18周岁
C、不满14周岁
D、不满12周岁
20:同学的社会地位属于同学的()问题。

单项选择题:
A、法律
B、权利
C、责任
D、义务
21: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
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盼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变化的结果,这就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学目标
B、教育目的
C、培育目标
D、教学目的
22:劳动技术教育就是组织同学参与生产劳动。

()
推断题


23:德育过程的结构要素有()。

多项选择题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目标
E、德育方法
24:老师对同学进行授业、传道、解惑和评定学业,所依据的基本宗
旨是()
单项选择题:
A、教育目的
B、教学大纲
C、教材
D、教学方案
25:1933年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并发表鼓舞人心的就职演说。

该演说的核心内容应当是()。

单项选择题:
A、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B、建立雅尔塔体制
C、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D、“医治”危机中的美国经济
26:当Excel工作簿中既有工作表又有图表时,执行【保存文件】命令则()。

单项选择题:
A、只保存工作表文件
B、只保存图形文件
C、分别保存工作表和图表
D、将工作表和图表一起保存
27:甲专家针对我国国内的煤炭市场结构已经供大子求的局面,提出:“要么限产以保价,要么降价。

”乙说:“我不同意”。

假如乙坚持自己的看法,那么以下哪项断定,乙在规律上必需同意?
单项选择题:
A、限产来保价但不降价
B、假如既不限产来保价也不降价不行的话。

就必需既限产又降价
C、既限产又降价
D、降价但不限产来保价
28:一甲子是()年。

单项选择题:
A、十
B、三十
C、五十
D、六十
29:人们对自己能否胜利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断称为()。

单项选择题:
A、自我期盼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30:常规管理是学校维护教学秩序、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常规工作。

()
推断题


31:下列哪项既是老师道德的核心,也是老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
单项选择题:
A、喜爱同学
B、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C、喜爱劳动
D、喜爱教育工作
32:教学评价是指()
单项选择题:
A、等同于教学价值
B、评价主体依据肯定的标准对老师的教与同学的学相统一的教学活动整体或局部进行价值推断的过程
C、对老师的教进行的客观的有力的测评并上交有关部门的过程
D、老师对同学学习活动进行的评价过程并登记入册
33: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学德育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
推断题


34: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师法的实施时间是()
单项选择题:
A、1993年10月31日
B、1993年12月1日
C、1994年1月1日
D、1995年3月1日
35:实际教学与讨论发觉,同学解决抽象而不带详细情节的问题时比较简单,解决详细而接近实际的问题时比较困难。

()
推断题


36:东汉名医张仲景对中医进展的最大贡献是()。

A、开创中医传统的“四诊法”
B、最早提出病理学说
C、最早采纳分科治病的方法
D、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
37:老师对全部的对象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并确定提高教育效果的是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晕轮效应
B、有晕效应
C、皮格马利翁效应
D、名人效应
38:老师个体专业化进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是()
单项选择题:
A、师范教育
B、入职培训
C、自我教育
D、在职培训
39:一个好的讨论课题具备的特点不包括()。

A、价值
B、新奇
C、可行性
D、宽泛
40: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单项选择题:
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41: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单项选择题:
A、教学与交往
B、活动与交往
C、教学与活动
D、修养与交往
42:刘老师正在上课,同学路路突然站起来,指出刘老师讲课中的错误,刘老师板着脸说:“路路,老师不如你,以后就由你来上课好了!”
说完若无其事地连续上课。

下列对该老师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维护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B、漠视了同学的主导地位
C、体现了老师的主导地位
D、挫伤了同学的乐观性
43:讨论“如何提高同学的力量水平”。

这类问题主要属于()
单项选择题:
A、结构良好问题
B、结构不良问题
C、界定清楚问题
D、非现实问题
44:从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来看,国家在保证同学的受教育权方面负有重要责任,以下哪些方面是国家为此做出的努力?()
多项选择题
A、为全部同学供应正常的教育机会
B、关注贫困同学,设立帮困基金
C、关注残疾同学,设立特别的教育机构
D、实施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制度
E、同学无权因同学交不起学杂费或其他摊派费用而让同学停学、退
学或变相开除
45:下列哪些观点是持遗传打算论熟悉的?()
多项选择题
A、洛克的“白板”论
B、高尔顿的血统论
C、柏拉图的三等论
D、基督教的“原罪说”
E、中国的性善性恶论
46:衡量一个测验的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是() 单项选择题: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47: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特征:()。

多项选择题
A、对同学的讨论
B、对老师的讨论
C、对社会的讨论
D、对学科的讨论
48: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消失的教育目的是在()中。

单项选择题: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师法》
49:最近进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单项选择题:
A、杜威
B、维果茨基
C、夸美纽斯
D、巴班斯基
50:老师成长与进展的最高目标是()
单项选择题:
A、特级老师
B、教学熟手
C、优秀班主任
D、专家型老师
51: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单项选择题:
A、共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公平化
52:课外活动的项目、形式、方式、参与人数不受学校教育方案、教学大纲的限制,内容丰富多彩,活动项目广泛,形式敏捷生动。

这说明课外活动具有()。

单项选择题:
A、自主性
B、实践性
C、综合性
D、敏捷性
53:()是教育的动身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终归宿。

单项选择题:
A、教育目的
B、教育媒介
C、教育理论
D、教育方法
54:甲与乙在争论有关胜利人士的问题。

甲:在当今胜利的人中,已经很难找到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了。

乙:这些胜利人士所经受的改革开放时代,给他们供应了现在人难以遇见的机会。

乙对甲的回答能够加强下面哪个论断?()
单项选择题:
A、胜利人士接受良好教育,所以胜利
B、胜利人士是良好教育与社会机遇共同造就的
C、逼迫一个人学习是可以办到的,是有益的
D、人们对用胜利人士的胜利缘由存在着不同的社会态度
55:班主任的素养包括班主任的政治素养、业务素养和共性素养。

()推断题


56:制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单项选择题: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力量或特性
57: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闻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单项选择题: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裴斯泰洛齐
58:就儿童进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进展的特点。

()
单项选择题:
A、挨次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59:老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

单项选择题:
A、课堂管理
B、课堂纪律
C、课堂规范
D、课堂掌握
60:校内文化可以细分成()。

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同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传统文化
多项选择题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制度文化
C、同学文化¤♀
D、学校精神文化
E、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他上承孔、孟以来传统儒家思想,继承和改造了“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以及张栽、邵雍的学说,建立起了浩大的理学思想体系。

同时,朱熹不仅与道教徒来往频繁,他本人也直接参加道教活动。

他曾经在家中特地另筑一室,作为供奉天尊和修炼的场所。

道教也对朱熹学说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

2:答案D
解析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活动中同学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理变化。

3:答案A
解析教育目标一般分为认知领域、力量领域和情意领域三大类。

4:答案B
解析:
5:答案C
解析 C【解析】本题属于对流派、学说、制度方法等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一类学问点的考查,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于20世纪20年月建立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6:答案A
解析:
7:答案A,B,C,D,E
解析指导教学有六项活动,除ABCDE外还有每周或每月的复习。

8:答案A,B,C
解析: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B,D,E
解析:
12:答案A
解析教育是培育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阅历和社会生活阅历的基本途径.教育的过程就是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共性化。

13:答案B
解析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是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由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片断,1905年摄制,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14:答案C
解析这个观点是荀子提出的,体现了荀子哲学观中敬重自然规律的珍贵思想。

15:答案A,C
解析:
16:答案错误
解析教学演示技能,是指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同学展现实物或实物的模型、标本、挂图,或通过幻灯、投影、电视等媒体展现或试验演示,说明有关事物的特点和进展变化过程,使同学获得感性熟悉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因此,本题的观点是错的。

17:答案B
解析:
18:答案D
解析贾德是迁移的概括化原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19:答案C
解析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有本法规定严峻不良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惩罚。

因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情节特殊稍微免予惩罚的,可以予以训诫。

20:答案B
解析同学的社会地位是指他们作为社会成员应具有的主体地位。

青少年、儿童是将来社会的仆人,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并依法享受各项社会权利。

所以,同学的社会地位属于同学的权利问题。

21:答案A
解析略
22:答案错误
解析×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同学把握劳动技术学问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通过科学技术学问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同学了解物质生产劳动的基本技术学问,把握肯定的职业技术学问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

23:答案A,B,C,E
解析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24:答案B
解析:
解析时间“1933年”是解题信息,罗斯福在上任演说中提到要用“新政”来“医治”危机中的美国经济。

26:答案D
解析当Excel工作簿中既有工作表又有图表时,执行【保存文件】命令则将工作表和图表一起保存。

27:答案B
解析甲的话是一个不相容选言命题,乙不同意,即甲命题的负命题,即“非A且非B”或“A且B”,可知B项正确。

故答案选B。

28:答案D
解析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花甲的第一年称“甲子年”。

一甲子为六十年。

29:答案D
解析由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可知。

30:答案错误
解析:
31:答案A
解析:
32:答案B
解析:
33:答案正确
解析略。

解析:
35:答案正确
解析:
36:答案D
解析略
37:答案C
解析:
38:答案C
解析自我教育即专业化的自我建构,它是老师个体专业化进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39:答案D
解析好的讨论课题必需有价值,有科学的现实性,有独创性,有可行性,而且明确详细。

40:答案C
解析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心理学家。

41:答案B
解析:
42:答案D
解析题干中刘老师对于同学的疑问粗暴地打断并言语讽刺,严峻地挫伤了同学的学习乐观性。

43:答案B
解析:
44:答案A,B,C,D,E
解析学校和国家在保证同学的受教育权方面负有重要责任,以上五项均体现了国家为此做出的努力。

45:答案B,C,D,E
解析:
46:答案B
解析:
47:答案A,C,D
解析课程目标的依据有三方面:对社会的讨论,对同学的讨论,对学科的讨论。

48:答案B
解析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消失的教育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9:答案B
解析:
50:答案D
解析:
51:答案B
解析略
52:答案D
解析:
53:答案A
解析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动身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54:答案B
解析【参考答案】B【名师点睛】从乙的话中可以得出两点:一是胜利人士接受过良好教育;二是这些胜利人士经受的时代给他们供应了机会。

这就说明,胜利人士是良好教育与社会机遇共同造就的。

因此。

乙的话加强了B项的论断。

其余选项均为无关项。

55:答案正确
解析:
56:答案D
解析:
57:答案C
解析:
58:答案B
解析:
59:答案A
解析:
60:答案A,B,D
解析在不同层次,可以把校内文化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