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盔甲(kuī)确凿(zuó)人迹罕至(hǎn)
B. 感慨(kǎi)倜傥(tì)一日三省(shěng)
C. 啄食(zhuō)一箪食(dān)博学笃志(dǔ)
D. 搓捻(niǎn)绽开(zhàn)恍然大悟(huǎ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仰慕窘迫鞠躬尽瘁迥乎不同
B. 彷徨混浊锋芒必露锲而不舍
C. 调羹轻捷慷慨淋漓炯炯有神
D. 咖啡栏杆沥尽心血当之无愧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 它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B. 他们二人配合默契, 终于赢得了这场双打比赛的冠军。

C.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 气势磅礴, 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D.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 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4.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读经典作品, 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 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 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 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设问)
B. 夺取全国胜利, 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夸张)
C. 希特勒, 墨索里尼, 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
D.一个人能力有大小, 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排比)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 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 它昭示着一种道理, 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 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 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育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 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 “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 雄奇的山峰, 广阔的原野, 欢快的溪流, 深沉的海洋, 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 寒来暑往, 花开叶落, 鸟语虫鸣, 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A. ⑤⑥⑦①④③②
B. ④⑥⑦①③②⑤
C. ④①⑦⑥⑤③②
D. ⑤⑦⑥①②③④
7、默写名篇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_, 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潼关》)
②_________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③_________________,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
④峨眉山月半轮秋, 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⑤一个人能力有大小, 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__________,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⑥淫慢则不能励精, 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甲)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乙)黄冈之地多竹, 大者如椽①, 竹工破之, 刳去其节, 用代陶瓦②。

比屋皆然, 以
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 雉堞圮毁③, 蓁莽荒秽,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宜鼓琴, 琴调虚畅;
宜咏诗, 诗韵清绝;宜围棋, 子声丁丁然;宜投壶, 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④之暇, 被鹤氅(chǎng), 戴华阳巾, 手执《周易》一卷, 焚香默坐, 消遣世虑。

待其酒力醒, 茶烟⑤歇, 送夕阳, 迎素月, 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 高则高矣;井
干、丽谯, 华则华矣⑥;止于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选自《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有删改)
(注)①椽: 椽子。

②陶瓦: 用泥土烧成的瓦。

③雉堞圮毁: 城墙倒塌毁坏。

④公退: 公事完毕, 回来。

⑤茶烟: 指烹茶炉火的烟气。

⑥齐云、落星、井干、丽谯: 都是名楼。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1)有仙则名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作小楼二间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陋之有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被鹤氅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 止于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B. 止于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C. 止于/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D. 止于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2)比屋皆然, 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4. 甲、乙两文表现了怎样的共同情怀或志趣?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跳出地球“看”地震
①2018年2月2日, 我国首颗地震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张衡一号”以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命名, 它的发射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②地球的板块、断层移动引发地震, 同时也会在地震前后带来包括地球电磁场变化等很多信息。

“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 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实时监测空间电磁环境状态变化, 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和效应, 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 从而有效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

③“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设计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
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介绍, 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 在地面上, 像青藏高原的极寒地区, 现有的地震台网并不能完全覆盖, 面积广阔的海洋也观测不到。

目前我国对以青藏高原为主的近200万平方公里陆地缺乏地震前兆监测能力, 在国境线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地震监测能力也几乎为零。

而跳出地球“看”地震, 就能突破一些地震研究的限制, 对我国及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

④“张衡一号”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 成为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

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 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

⑤卫星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影响不确定性”需控制在0。

5纳特以内, 这大约相当于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的十万分之一。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 卫星平台的各个单机、系统都进行了无磁化的更改。

但在这一过程中, 却面临着许多难题: 比如, 去掉了有磁的红外地球敏感器, 整个飞行程序都要改变;再比如, 无磁化要求太阳能帆板不能转动, 但为了保证卫星能源供应, 又必须让帆板对日。

如何找到平衡点?卫星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 最终, 科研人员打造出来的“张衡一号”整星, 其磁洁净度达到了0。

33纳特。

⑥“张衡一号”的主要载荷, 是用于探测卫星轨道环境空间电场的电场探测仪。

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功能配置最全的空间电场探测仪器。

⑦为了感知空间三维电场, 探测仪通过伸杆向“张衡一号”本体外伸出4个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如同灵敏的触角一般, 每个传感器都能准确感知周围等离子体环境电势, 灵敏度极高, 可以探测到非常微小的等离子体电势变化, 相当于在数千米高的巨浪浪尖, 分辨一粒小水珠。

⑧在卫星内部, 有着探测仪的“大脑”———信号处理单元。

这台高灵敏电子学测量设备, 能把传感器探测到的微小波动细分成十几个通道, 通过进一步精细处理, 变成数字量, 分成频谱, 再传输到地面, 供科学家研究。

⑨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表示, “张衡一号”卫星的发射和投入使用, 使我国首次具备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的技术能力,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在轨运行多载荷、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

1.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我国在卫星探测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标志是“张衡一号”的发射。

B. “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

C. 帆板对日能保证太阳能帆板为“张衡一号”供应能源。

D.“张衡一号”传感器灵敏度极高, 可以分辨巨浪浪尖的小水珠。

2. “张衡一号”集合的航天技术创新成果有哪些?
3. ⑥⑦⑧段顺序不能调换, 为什么?
4.从说明方法角度, 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5. 分析第②段加点词语的语言特点。

2.描花的日子
①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让人高兴的事儿。

春天花多鸟多蝴蝶多, 特别是满海滩的洋槐花, 密得像小山。

夏天去海里游泳, 进河逮鱼。

秋天各种果子都熟了, 园艺场里看果子的人和我们结了仇, 是最有意思的日子。

冬天冷死了, 滴水成冰, 大雪一下三天三夜, 所有的路都封了。

②出不了门, 一家人要围在一起。

③母亲和外祖母要描花了。

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 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

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 他让她们安心描花, 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来。

平时这些事他是不做的, 比如喂鸡等。

他招呼我带上镐头和铁锹去屋后, 费力地刨开冻土, 挖出一些黑乎乎的木炭——这是春夏准备好的, 只为了这个冬天。

④父亲点好炭盆, 又将一张白木桌搬到暖烘烘的炕上。

猫在角落里睡了香甜的一觉, 开始了没完没了的思考。

外面天寒地冻, 屋里这么暖和。

这本身就是让人高兴、幸福的事。

⑤母亲和外祖母准备做她们最愿做的事: 描花。

她们从柜子里找出几张雪白的宣纸, 又将五颜六色的墨搬出来。

我和父亲站在一边, 插不上手。

过了一会儿, 母亲让我研墨。

这墨散发出一种奇怪的香气。

⑥外祖母把纸铺在木桌上, 纸下还垫了一块旧毯子。

她先在上面描出一截弯曲的、粗糙的树枝, 然后就笑吟吟地看着母亲。

母亲蘸了红颜色的墨, 在枯枝上画出一朵朵梅花。

父亲说:“好。


⑦母亲鼓励父亲画画看, 父亲就画出了黑色的、长长的叶子, 像韭菜或马兰
草的叶片。

外祖母过来端详了一会儿, 说: “不像, 不过起手这样也算不错了。

”她接过父亲的笔, 只几下就画出了一蓬叶子, 又在中间用淡墨添上几簇花苞——我也看出来了, 是兰草。

我真佩服外祖母。

⑧我也想画, 不过不画草和花, 那太难了。

我画猫。

猫脸并不难画, 圆脸, 两只耳朵, 两撇胡子。

可是我和父亲一样笨, 也画得不像。

父亲说: “这可能是女人干的活儿。


⑨整整一天, 母亲和外祖母都在画。

她们除了画梅花和兰草, 还画了竹子。

父亲一边看一边评论, 把他认为最好的挑出来。

他说:“这是你外祖父在世时教她们的, 他不喜欢她俩出门, 就说在屋里画画吧。

可惜如今太忙了……我每年都备下最好的柳木炭。


⑩猫一直没有挪窝, 它思考了一会儿, 便站起来研究这些画了。

它在每一张画前都看了看, 打了个哈欠。

可惜它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踩到了红颜色的墨上, 然后又踩到了纸上。

父亲赶紧把它抱开, 但已经晚了, 纸上还是留下了一个个红色的爪印。

父亲心疼那张纸, 不停地叹气。

⑩外祖母看了一会儿红色爪印, 突然拿起笔, 在一旁画起了树枝。

母亲把爪印稍稍描了描, 又添上几朵, 一大幅梅花竟然成了!我高兴极了, 我和父亲都没想到这一点: 有着五瓣的红色猫爪印本来就像梅花嘛!
⑪就这样, 猫和母亲、外祖母一起, 画了一幅最好的梅花。

1.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3. 通读全文, 简要概括外祖母的形象。

4. 分析本文标题的作用。

5.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 结合本文内容, 谈谈你对幸福的认识。

材料一:生活是一件件的琐碎之事连缀而成的, 这根线上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的纽扣。

材料二:据调查, 在表示自己生活不幸福的人群中, 72%的人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上网、玩手机上。

四、写作题(40分)
与挚友相伴的日子,我们互励互助, 共同成长;与父母相伴的日子, 承欢膝下, 享受亲情;与书籍相伴的日子, 博览古今, 通晓世事;与爱相伴的日子, 学会
关心, 懂得感恩……
请以“与相伴的日子”为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不少于600字;②作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除诗歌、剧本外, 其它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D
B
D
C
B
A
终古高云簇此城枯藤老树昏鸦自古逢秋悲寂寥影入平羌江水流一个纯粹的人险躁则不能治性

1. (1)出名, 有名。

(2)于是。

(3)什么。

(4)通“披”, 披着, 穿着。

2. B
3. (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2)挨着的房屋都是这样, 因为竹瓦价格便宜而且节省很多工序。

5.甲文叙写了环境的幽静和生活情趣的高雅, 乙文着力写清韵雅趣的竹楼和幽雅飘逸的谪居生活, 都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


1.C
2. 电磁洁净度高;传感器灵敏度高;信号处理单元处理精细
3. 第⑥段与第⑦⑧段是总分关系, 第⑦⑧段具有从探测信号到处理信号的先后顺序。

4.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把信号处理单元比喻为“大脑”, 生动形象的说明其在探测仪中的重要地位。

5.“初步”表示开始阶段, 说明“张衡一号”对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探测技术尚处于起始阶段, 还需进一步发展, 语言准确严密。

【答案】
1. 写了在寒冷的冬天, 一家人高兴地坐在炕头描花的事情。

2.“每年”“肯定”“高兴”等词语表现了母亲和外祖母对描花的喜爱、
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也体现了她们心灵手巧、富有生活情趣。

3. 外祖母是一个和蔼可亲、宽容厚道、心灵手巧、有生活情趣的人。

4. 是行文的线索;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暗示了一家人和谐、幸福的生活;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文章写一家人在一起描花就是幸福。

材料一表明幸福就在平凡生活的细节中。

材料二表明不幸福是因为这些人沉浸在无聊的虚拟小世界里, 缺少与家人的交流与分享。

综上所述, 我认为幸福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刻, 高兴了彼此分享, 痛苦了共同分担。

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