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语言环境利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好的语言环境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孩子只有真正学会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社会身份往往可以从他说话用词、语调口气中看出。

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老师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幼儿语言环境,是指我们幼儿教师为达到一定教育目的,而精心创设的有准备的语言环境。

实践表明,环境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创设良好的、适宜的语言环境,能促使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一、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满足幼儿的说话欲望,丰富幼儿的语言内容。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就不可能有丰富的语言,大自然是一本活教材,幼儿在与自然环境的广泛接触中,能不断丰富词汇,理解语言的实际意义;能体验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激发想象与联想,丰富语言的内容。

1、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愿,丰富幼儿的词汇。

幼儿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具有愿意表达的情感。

然而在以往的活动中,幼儿只有在上课时才能举手发言。

因此,在日常活动中,我注意多给幼儿交谈的时间,有意识地引导、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
相互交谈、议论,使幼儿口语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在一次“自我服务”的时候,我和孩子们一边擦柜子、擦椅子、摆玩具,一边丰富他们的词汇。

如:认真、细致、千干净净、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等,增加幼儿的兴趣。

孩子们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说:“我很高兴,我擦了我们组的桌子,现在我们班漂漂亮亮的”。

幼儿期是识记最快的时期。

教师应“遇物而教”,及时丰富相关的词汇。

如:方位词、量词、动词、形容词等,积累更多、更丰富的词汇。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周围环境,激发想象与联想,让幼儿大胆表述。

幼儿对自然界中的许多事物都充满好奇与疑问,教师在组织幼儿散步郊游时,要给幼儿充分交谈和表达的时间,激发想象与联想,让他们将视觉的信息、听觉的信息,主观感受及愿望形成语言表达出来,以满足他们说的需要。

教师应充分利用环境,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多听、多看、多说,为幼儿的语言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让幼儿成为语言的主动建构者。

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老师都可加以利用,为幼儿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多开口,多动脑,增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1、利用现代信息渠道让幼儿交流
幼儿对于一些动画片非常感兴趣,往往他们一边看一边讲,很是
有劲。

我让他们说说对奥特曼的看法,让他们讲讲最喜欢谁,是大头儿子还是小头爸爸等等,幼儿在表达他们看法的同时,语言能力得
到了飞速发展。

2、通过美工活动引导幼儿讲述
幼儿在美工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创造精神得以发挥,头脑中孕育了各种的故事情节,比如,幼儿画蚂蚁的家,从幼儿的画中可以看出蚂蚁的生活情况,让幼儿把自己的画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师再适时对幼儿语言进行补充和纠正,幼儿的表达能力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3、创设角色游戏,训练幼儿交往能力
角色游戏是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它能给幼儿以欢乐是幼儿智慧、身体、道德发展的源泉。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以不同的角色身份与环境,与同伴或成人产生交往行为,体验角色情感,不断训练幼儿的交往技能。

如“娃娃家”的“爸爸”出门想和家人联系,需要一部手机,“商店”柜台上便有了“手机专卖”。

“菜场”游戏中则根据不同季节的变换,出现了符合季节特征的各种蔬菜,如夏天有西瓜、南瓜,秋天有石榴、柿子等,使幼儿通过这些材料的变化产生与人交往的愿望。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常以所扮演的角色自居,体验角色的情感需要,如“娃娃”与“长辈”、“医生”与“病人”、“营业员”与“顾客”的交往方式。

逐步摆脱“自我中心”意识,不断学习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进而使同情心和责任感的到发展,也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三、创设探索的语言环境,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
增进幼儿之间的活动和交往,带领幼儿走出园门,走向社会,扩大幼儿的生活范围,开阔他们的眼界,是老师为幼儿创设探索的语言
环境的最好办法。

探索的语言环境能更好地激发幼儿表达的积极性,发展幼儿的表达能力。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丰富的生活是发展幼儿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

因此,我们经常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认识花草树木,昆虫鸟兽,参观名胜古迹,商店、工厂,一面引导幼儿观看,一面让幼儿探索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让幼儿把所见所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同时在语言引导和教学中,教师应避免过多包办代替和注入式教学,注意引导幼儿独
立自主探索学习。

特别是在提问方式上,教师要注意“大”和“深”。

“大”即提问要从幼儿思维现状出发,顺者幼儿的思维启发引导而不是按老师的意图要求幼儿回答,“深”指的是提问不局限于一张画面,而是着眼于幼儿对整个故事的理解。

幼儿的语言能力在与周围的人交往中,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因此,我们尽量组织引导他们多参加一些活动,带领他们去超市购物,让他们与营业员
进行交流,既学习了数的实际意义又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我们带
孩子去菜市场买菜,让他们在认识了各种蔬菜的同时又增强了与人交往的能力,使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

总之,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是提高幼儿“听”、“说”能力的前提。

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有影响
下,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发展的。

”适宜的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能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增强幼儿主动活动的意识,从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教育过程是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幼儿园工作规程》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指出幼儿的主动学习能使教育作用更为明显。

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创设温暖、宽松、愉快的环境,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从而获得最佳的语言发展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