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县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XX县苹果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条件、建园方式、定植、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采收等。

本规程适用于在XX县种植的苹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9847苹果苗木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
GB17420微量元素叶面肥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441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65/T3503地理标志产品XX县苹果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生产条件
4.1产地条件
产地内年平均气温10.8℃,平均年降水量80.5mm,蒸发量1490mm-2942mm,海拔高度1103.8米,9-10月日较差14.7o C-14.8o C,绝对低温不低于-25℃。

4.2立地条件
选择肥力较高、质地较轻的壤土、沙壤土、沙土为栽培土壤。

土层厚度在80cm以上。

土壤PH值7.1~8.4,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0.5%以上。

苹果园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灌溉水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o
5建园方式
实生苗或嫁接苗建园。

建园设计及道路规划应适合机械化
作业的要求,园内需配备必要的水、电、路、渠、防护林等基础设施及存放农机具等生产资料所必需的附属设施。

6定植
6.1砧木
选择优良品种和适宜砧木。

6.2苗木选择与处理
按照GB9847选用合格苗木,用水浸根后,修检根系,分
级栽植。

6.3栽植时间
分为春栽和秋栽。

一般常用的是在春季果树萌芽前,3月25日左右进行。

栽植后及时定干。

6.4定植密度
一般常规栽培以5X6米密度定植;密植栽培按照3×5米,后期间伐为6X5米;高密度栽培2X4米。

6.5品种与授粉树的配置
主栽品种与授粉树实行行间配置,其配置比例主要根据主、授品种经济价值而定。

目前以红富士为主栽品种,以嘎拉、新红星等为授粉品种。

授粉比例按照5〜6:1进行配比。

6.6定植要求
按深60厘米、宽60厘米要求挖好定植穴后,将挖出的表土和腐熟的农家肥、过磷酸钙或三料等充分混合后施入坑底,上面再填上10~15厘米的土,然后放入处理好的苗木,使苗木根系伸展,然后埋土,分层踩实,并轻提苗木,使根与土密接。

栽植深度以覆土略高于根颈部3〜5厘米为宜,栽植当天及时浇头水。

水渗下去后,及时扶苗培土,保证根颈部位与地面相平。

7天后再浇第二水。

灌完水后全沟铺膜,保墙增温,提高苗木成活率。

栽后80厘米处及时定干。

7土肥水管理
7.1松土除草
幼树定植后,及时灌水,中耕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

中耕深度10厘米~15厘米,以利调温保墙。

每年进行2~3次。

秋季结合施肥可进行深翻。

7.2施肥
7.2.1施肥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根据营养诊断配方施肥。

7.2.2秋施基肥
秋施有机肥,采收后至土壤结冻前施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

施肥量根据果树的生长和结果需要。

7.2.3追肥
氮、磷、钾肥平衡施用,做到少量多次。

当年定植树少量追肥,每666.7m2施入氮素化肥、磷素化肥各
2.5kg~5kg;2年~3年每666.7m2施入氮素化肥、磷素化肥各10kg;4年~6年每666.7m2施入氮素化肥和磷素化肥各20kg、硫酸钾15kg;7年后666.7m2施入氮素化肥、磷素化肥各30kg~40kg,硫酸钾40kg-50kg o追肥重点为花前肥、果实膨大肥和助果肥,时间在5月下旬~6月上旬。

追肥后及时灌水、中耕、除草。

7.2.4叶面肥
每年5~8月间进行4次~5次,以0.2%~
0.3%KH2P04>尿素、微肥、腐殖酸叶肥等为主,可单独施用,也可与病虫害防治结合进行,但不可与碱性药剂混用。

8月底9月可使用有利于苹果着色和膨大的叶面肥。

7.3灌水
年灌水5次~8次,萌芽开花前、春梢生长期、花芽分化临界期、果实膨大期、冬灌水。

8花果管理
8.1授粉
花期采用放蜂和人工授粉、挂花枝、花期喷0.3%硼砂和0∙3%~0.5%的白砂糖等措施。

8.2疏花疏果
8.2.1疏花
在花蕾分离期(4月上中旬),按20~25cm间距留一个花序,每花序留中心花和1朵边花。

8.2.2疏果
按叶果比40-50:1,枝果比4~5:1留果或采用间距法疏果,间距20~25cm°按照择优去劣,树冠中后部多留,枝梢先端少留,侧生背下果多留,背上果少留的疏果原则。

短枝上一枝一果,中长枝上按20~25cm间距留果,一花序留一果。

8.3套袋、摘袋
根据NY/T1555选择合格果袋,按照NY/T1505进行套
袋。

套袋后,果实在袋内生长发育100天左右摘袋(9月中旬)。

8.4摘叶转果
摘叶是摘除果实周围直接影响果实着色的叶片,为防止发生日烧,摘叶量不应超过总叶量的30%o在果实阳面充分着色后,将果实轻轻转动120o~180o,使阴面转为阳面固定。

转果在摘袋后一周进行,为防止发生日灼,应避免中午转果。

8.5铺反光膜
铺反光膜前适当摘叶,提高树冠的地面透光率。

在果实着色期(摘叶、转果工作完后),10月上中旬。

9病虫害防治
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预防和防治病虫害。

9.1农业防治
采取剪除病虫枝、清除枯枝落叶、刮除树干翘裂皮、翻树盘、地面秸秆覆盖、科学施肥等措施抑制病虫害发生。

9.2物理防治
在树干上扎捆束草,破布、粘虫板等。

入冬前树干涂白。

9.3生物防治
充分利用寄生性、捕食性天敌昆虫及病原微生物,调节害虫种群密度,将其种群数量控制在危害水平以下。

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

在果园内增添天敌食料,设置天敌隐蔽和过冬场所。

9.4化学防治
根据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特点,选择符合综合防治要求的农药品种,适期喷药。

采用科学施药方式,保证施药质量。

农药选择和使用按照GB/T8321的规定执行。

9.4.1螭类
3月上旬,树干束膜、涂粘虫胶;萌芽前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5月初、7月底喷洒防治螭类、蛎虫类生物制剂。

9.4.2食心虫类
5月上旬、6月底、7月底喷洒防治食心虫生物类制剂。

10. 4.3腐烂病
及时刮治或涂药预防,4-8月涂抹3~5波美度石硫合剂和防治腐烂病生物制剂。

10整形修剪
根据树龄、树形、树势、立地条件采用小冠疏层形、纺锤形或高纺锤形;修剪原则:上稀下密,外稀内密,大枝稀小枝密。

以疏剪和轻短截为主,支拉撑吊、开张角度、缓和树势、促使早果早丰产。

11.1幼树期
定植第一年,选上部中央直立枝做为中心领导干,在中心领导干80厘米处进行短剪,疏除竞争枝。

对剪口下第3-6个芽进行刻芽,为来年发枝培养三大主枝打下基础;定植第二年,疏除中干上的竞争枝,在中心干延长枝饱满芽处短剪中心干。

对上年中心干刻芽后发出的枝条,选出3个开张角度在60度左右,方位角约120度的枝条做为第一层主枝。

对选留的三大主枝在饱满芽(外芽)进行短剪。

剪口下第三个芽应留在第一侧枝的位置上,且三个主枝的第一侧枝均在同一方向上。

11.2初果期
修剪的主要任务是继续选留和培养各级骨干枝,形成坚固的骨架,迅速扩大树冠,完成整形任务。

冬剪时,根据树势的强弱和树体结构,调节骨干枝的延长头。

根据树形,对二层主枝进行选择,继续培养各级主枝。

同时要掌握好辅养枝的去与留,做到去强留弱、去直留斜。

11.3盛果期
正确处理好主枝、侧枝、辅养枝的关系,对主枝延长枝有空间的进行轻剪,没有空间的进行甩放。

对行间、株间郁闭的园子,进行及时回缩。

疏除层间大枝、部分无花营养枝、病虫枝、徒长枝、过密枝、背上直立枝、轮生枝、重叠枝,短截下垂枝;中干达到3.5米时换至弱枝带头,或甩放不剪。

将树高控制在4.5米以内。

11采收
12.1采收时期
套袋果和光果分两批采收,套袋果在10月中旬开始采摘,光果10月底至11月上旬,果面颜色由绿色转为红色,果实表面覆盖有果粉,可溶性固形物达到14%以上时适时采收,采后装箱入库。

11.2采摘要求
根据果实成熟度、用途和市场需求,适时采收。

成熟度不一致的品种应分期采收。

苹果采收操作按NY/T
1086的规定执行,苹果分等分级按GB/T10651或
GB/T1793的规定执行,苹果包装标识应符合NY/T 1778的规定,苹果贮藏和运输应符合NY/T983的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