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读后感
最近读了《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这本书,它是由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所著。
他的作品多体现了他的人生观与对人性的看法,有人说在自己印象中的他,始终是个流浪者,从鲜花盛开的荒原走向人迹罕至的沙漠,走向自己的内心。
通过他的作品能反观自己的人生。
《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这本书,黑塞以抒情的笔调,细腻的文字描写了少年辛克莱追寻自我、坚定地成为自己,探索自我命运的心路历程。
书名为“德米安”是以辛克莱为第一视角的叙述他自己所经历的故事,“彷徨少年时”写了辛克莱在寻找通向自身之路时,偶然从自己出生的“光明世界”踏入一个截然不同的有着纷乱和黑暗的“另一个世界”,这一切使他焦虑困惑,并陷入了谎言带来的灾难之中,而一名叫德米安的少年的出现,将他带出沼泽,从此开始走向孤独寻找自我的道路,之后若干年,德米安再次以不同的身份面目出现,在他每一次孤独寻找、艰难抉择时,成为他的引路人。
这本书中少年所有的怀疑、迷惘、疯狂、都是在寻找自我之路上必不可少的经历,映射到现实生活中便与自已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产生共鸣,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有的只是独白式的叙述,这也更能使读者明白主人翁与世界的联系。
从彷徨无助,到坚持希望,再到最终找到真谛。
真实与梦想,总是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主题,没有幻想便没有自我,而我总是要面对现实的拷问,才能分清现实与幻梦的途径。
这部作品,
黑塞借辛克莱的眼睛,洞察了每个少年的心思,苏格拉底也曾说过“人唯一要解决的课题是‘认识自己’”。
然而寻找自我的路程中,难免有沼泽与荆棘,也许你会羡慕辛克莱有“德米安”相伴,做他的引路人。
书中有一段,德米安看到了一幅“生命之母”夏娃夫人的画像,却越看越像许久未见的德米安,最后发现画中的不是别人而正是自己。
当你找到了自己的生命之路时,你会发现,“德米安”其实从未离开,他是爱,是信仰,是我们最诚挚而热切的向往,或许我们的引路人便是自己。
“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就在那儿交错,各自运行,一如宇宙的两极——白昼与黑夜”。
黑塞将作品构建在“光明”与“黑暗”两个极端的对立意象上,借此讨论现实问题,也是关乎个人的思考:“每个人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寻找自己,坚定地成为自己,不论走向何方,都往前探索自己的道路。
找到自己的命运,不是一个随意的命运,而是在那之中尽情生活,全心全意、不受动摇地生活,除此之外,其他一切都不完整,是一种逃避,这种逃避群体的行为,只是为了适应内心的恐惧。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事物的两面性,不是那种极端的利与弊、好与坏。
像是做错一件事的同时也会有所收获,失去的同时也会得到什么,丑恶与美好也许会同时发生在一件事情上,我想“大海亦是沙漠,沙漠亦是大海”。
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有两面性,一个善良高贵,一个则怯懦而偏执,它们的存在并不对立,我们要做的便是找到自我统一的唯一路径。
“我童年体验之树的第一道刻痕,要成为自我,每个人最终都得毁去这棵树,我们命运的内在核心脉络就是寄身在这些无人知晓的经历中,这些裂痕最终会弥合、痊愈、被遗忘,然而在心中最私密的角落,它依然在生长、流血。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无法避免一些疼痛。
“伤口很痛,可是当我偶尔找到钥匙,进入自己的内心,命运的图像就隐藏在一面黑暗的镜子里,我只需要俯身去看,便可看到自己,我的引导者。
”
成长或许不是辨清黑白,而是接受这个世界的复杂性,辛克莱的两个世界被模糊了边界,在其中流转最终将德米安留在心中。
愿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德米安”,愿我们都不再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