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黎平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铁和铁合金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与盐酸反应,铁合金不与盐酸反应
B.一定条件下,铁粉可与水蒸气反应
C.不锈钢是铁合金,只含金属元素
D.纯铁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铁合金
2.【2017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周练(8.28)】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纤维素可以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
B.福尔马林(甲醛溶液)可用于浸泡生肉及海产品以防腐保鲜
C.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医药中常用酒精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使病毒的蛋白质发生变性
3.用一种试剂能鉴别苯酚溶液、己烯、己烷、乙醇四种无色透明液体,这种试剂是()
A.酸性KMnO4溶液B.饱和溴水
C.紫色石蕊溶液D.FeCl3溶液
4.将物质X逐渐加入(或通入)Y溶液中,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X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示情况的是()
A.A B.B C.C D.D
5.使用SNCR脱硝技术的原理是4NO(g)+4NH3(g)4N2(g)+6H2O(g),下图是其在密闭体系中研究反应条件对烟气脱硝效率的实验结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图1判断,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
B .从图2判断,减少氨气的浓度有助于提高NO 的转化率
C .从图1判断,脱硝的最佳温度约为 925℃
D .从图2判断,综合考虑脱硝效率和运行成本最佳氨氮摩尔比应为2.5
6. 甲醇燃料电池体积小巧、洁净环保、理论比能量高,已在便携式通讯设备、汽车等领域应用。

某型甲醇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CH 4O+3O 2=2CO 2↑+4H 2O ,如图是该燃料电池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a 是甲醇,b 是氧气
C .质子从M 电极区穿过交换膜移向N 电极区
D .负极反应:CH 4O — 6e -+H 2O=CO 2↑+6H +
7. 已知乙炔(C 2H 2)、苯(C 6H 6)、乙醛(C 2H 4O )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则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60%
B .91%
C .84%
D .42%
8. 混合动力汽车(HEV )中使用了镍氢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其中M 为储氢合金,MH 为吸附了氢原子的储氢合金,KOH 溶液作电解液。

关于镍氢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充电时,阴极附近pH 降低
B .电动机工作时溶液中OH -向甲移动
C .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NiOOH +H 2O +e -
Ni (OH )2+OH -
D .电极总反应式为:M +Ni (OH )2 MH +NiOOH 9. 与丙烯具有相同的碳、氢百分含量,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 .环丙烷 B .环丁烷 C .乙烯 D .丙烷
充电 放电
10.工业废气H 2S 经资源化利用后可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

反应原理为:2H 2S (g )+O 2(g )=S 2(s )+2H 2O (l ) ΔH =-632 kJ·mol -1。

H 2S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极a 为电池的负极
B .电极b 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 2+4H ++4e -=2H 2O
C .若电路中通过2 mol 电子,则电池内部释放632 kJ 热能
D .若有17 g H 2S 参与反应,则会有1 mol H +经质子膜进入正极区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

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pH=3的强酸溶液1mL ,加水稀释至100mL 后,溶液pH 升高2个单位 B .1L 0.50mol·L -1NH 4Cl 溶液与2L 0.25mol·L -1NH 4Cl 溶液含NH 4+物质的量后者大 C .pH=8.3的NaHCO 3溶液:c (Na +)>c (HCO 3-)>c (H 2CO 3)>c (CO 32-)
D .pH=4、浓度均为0.1mol·L -1的CH 3COOH 、CH 3COONa 混合溶液中:c (CH 3COO -)-c (CH 3COOH )=2×(10-4-10-10) mol·L -1
12.下列表示化学过程的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BaSO 4投入水中后建立的沉淀溶解平衡:BaSO 4 Ba 2++SO 42- B .AlCl 3溶液与NaAlO 2溶液混合:A13++A1O 2-+3H 2O 2Al (OH )3↓
C .HCO 3-的电离:HCO 3-+H 2O CO 32-+H 3O +
D .Na 2SO 3的水解:SO 32-+2H 2O
H 2SO 3+2OH -
13.下列有关“电离平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分子的浓度和离子的浓度相等
B. 电离平衡时,由于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
C. 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D. 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后,各种离子的浓度相等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时,c (NH 4+)/c (Cl -)的值一定减小
B .0.1 mol·L -1的盐酸和0.1 mol·L -1的弱酸HA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倍:pH (HA ) > pH (盐酸)
C .已知25℃时,HA 的K a =6.25×10—5,当pH 为5.0时,HA 溶液中
()()
c HA c A
-
= 0.16
D.某二元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中必然存在:c(H+)+c(A2—)=c(OH—)+c(H2A)
15.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OH﹣+CO32﹣+2H+═HCO3﹣+H2O
B.2OH﹣+CO32﹣+3H+═HCO3﹣+2H2O
C.OH﹣+CO32﹣+3H+═CO2↑+2H2O
D.2OH﹣+CO32﹣+4H+═CO2↑+3H2O
16.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A.用洁净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不含K+
B.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
C.向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CO32﹣
D.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入少量H2O2,呈血红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17.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纯碱溶于热水后去污效果增强,说明纯碱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B.NH3(g)+ HCl(g)= NH4Cl(s)在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C.500℃、30 MPa下,将7 g N2和3 g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3H2(g)2NH3(g)ΔH=-38.6 kJ·mol-1
D.甲烷的燃烧热(ΔH)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ΔH=-890.3 kJ·mol-1
18.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 1mol/L的盐酸中含HCl分子的数目为N A
B.1 mol 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3 N A
C.常温常压下,15g乙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键数目为3.5N A
D.标准状况下,4.48 L重水(D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N A
19.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能发生氧化反应
B.乙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最后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和液溴反应
C.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可以分离出丙,丙是无色无味的液态烃
D .丁发生催化氧化得到的产物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20.【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下列关于化学与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燃煤时鼓入过量的空气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B .利用汽车尾气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NO 和CO 转化为无害气体
C .“煤改气”、“煤改电”等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
D .工业废气排放之前必须回收处理以防污染大气
二、填空题
21.槟榔碱在医疗上常用于治疗青光眼,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Ⅰ.不饱和化合物与氨(NH 3)或胺(R —NH 2)反应能生成新的胺类化合物
如:R 1—CH=CH 2 + R 2—NH 2 R 1—CH 2—CH 2—NH —R 2
Ⅱ.R 1—
C —OR 2+R 3—CH 2—C —OR 4 R 1—C —CH —C —OR 4+R 2OH
(1)B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反应②的反应条件为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C 的结构简式为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反应④为取代反应
b .槟榔碱与化合物G 互为同系物
c .1 mol D 最多能与2 mol NaOH 发生反应
(6)已知A 在NaOH 溶液中水解的产物之一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PAANa )的单体,写出生成PAANa 的化学方程式 。

(7)已知:CH 2=CHCH 3 +Cl 2 CH 2=CHCH 2Cl + HCl ,以丙烯和乙醇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
500℃ G 槟榔碱
一定条件
C 2H 5ONa
R 3 O O O O
机试剂合成A ,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22.① C (s ) +1/2O 2(g ) =CO (g ) ∆H 1 =-110.5 kJ·mol −1 ② H 2O (g ) =1/2O 2(g ) +H 2(g ) ∆H 2 =+241.8 kJ·mol −1 ③ C (s ) +H 2O (g ) =CO (g ) +H 2(g ) ∆H 3 请回答:
(1)反应①属于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反应①消耗12 g C (s )时,∆H =______kJ·mol −1。

(3)反应②生成1 mol H 2(g )时,∆H = ______kJ·mol −1。

(4)反应③的∆H 3 =______kJ·mol −1。

23.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饱和NaHCO 3溶液中是否还能溶解少量NaHCO 3固体,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

已知常温下:K sp (CaCO 3)= 4.96×10−9,K sp (MgCO 3)= 6.82×10−6 碳酸的电离常数:H 2CO 3HCO 3− + H + K 1=4.3×10−7 HCO 3−CO 32− + H + K 2=5.6×10−12
Mg (OH )2沉淀范围:pH 9.4~12.4
(1)用化学用语解释饱和NaHCO 3溶液pH 为8.3的原因: 。

(2)实验③中若用CaCl 2溶液代替MgCl 2溶液完成实验,会观察到白色沉淀。

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

(3)为探究NaHCO 3固体溶解的原理,取实验④反应后的溶液,检验其产物。

Ⅰ.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发现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Ⅱ.测得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pH 为8.7。

Ⅲ.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Mg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步骤Ⅲ中白色沉淀是 。

实验 编号 实验操作 现象或结论 ① 测饱和NaHCO 3溶液的pH pH 为8.3 ② 向2 mL Na 2CO 3溶液中加入MgCl 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 向2 mL 饱和NaHCO 3溶液中加入MgCl 2溶液 无明显现象 ④ 向20 mL 饱和NaHCO 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HCO 3固体,静置24小时 溶液中微小的气体缓慢地从底部固体逸出,最终固体全部溶解
②结合化学用语解释饱和NaHCO3溶液中固体溶解的原因。

③固体全部溶解后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

(4)实验③的目的是。

(5)根据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4.80 ℃时,2 L密闭容器中充入0.40 mol N2O4,发生如下反应:N2O4(g)2NO2(g)。

一段时间后达
请回答:
(1)20 s内,v(NO2)=_________mol/(L·s)−1。

(2)升高温度时,c(NO2)增大,则正反应是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数值为______。

(4)该条件下N2O4的平衡转化率是______。

黎平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21.(1)酯基 (2分)(2) 加成反应(2分) 浓硫酸、加热(2分)
(3)
(4) (2分)
(5)a (2分)
(6)
(7)
22.放热 -110.5 +241.8 +131.3 23.
(1)HCO 3-+ H 2O
H 2CO 3+OH -(2分)
(2)溶液中存在平衡HCO 3-CO 32-+H +,K sp (CaCO 3)<K sp (MgCO 3),说明Ca 2+结合CO 32-能力比
Mg 2+强,所以可以得到CaCO 3沉淀。

(3分)
(3)① MgCO 3(2分)
② 体系中存在平衡:2HCO 3− (aq ) CO 32− (aq ) + CO 2↑+ H 2O (l )。

由于CO 2不断逸出,平
催化剂
n Cu/O 2
△ H N
CH 2 CH 2 CH 2 CH
C COOC 2H 5
O H N
CH 2 CH 2 CH 2 C CH COOH H
N
CH 2
C CH COOCH 3 n CH 2=CHCOONa —CH 2—CH —
COONa
CH 3CH=CH 2 OH Cl 2 500℃ CH 2=CHCH 2Cl OH NaOH 溶液 O 2 催化剂 CH 2=CHCH 2OH
OH CH 2=CHCHO OH CH 2=CHCOOH OH CH 3CH 2OH 浓硫酸,△
CH 2=CHCOOC 2H 5
OH (2分) (3分)
2SO 4 △ + H 2O (2分)
衡正向移动,固体溶解。

(2分,合理给分,可以先从水解平衡移动角度解释,再解释电离平衡)
③反应生成了CO32−,由碳酸电离的常数可推出Na2CO3碱性大于NaHCO3,所以溶液pH升高(2分)(4)验证检验饱和NaHCO3溶液中CO32−很少,不能与MgCl2溶液产生沉淀(2分)
(5)饱和NaHCO3溶液中可以溶解少量的NaHCO3固体(2分)
24.0.006(或6×10-3)吸热 1.8 75%(或0.75、或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