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护理思维及克服方法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良护理思维及克服方法分析
标签:不良护理思维;克服方法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推广应用,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日趋显现出来。

如何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其中加强护理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护理队伍的素质是一个重要环节。

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不良的护理思维,又是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找出并克服护理思维中的弊端,对于提高护理质量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护理工作看成是医疗的辅助部分,是对医生工作的补充,是医疗活动中的一个片断。

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单纯地执行医嘱,完成常规护理,形成了一种依赖性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护理思维中的惰性,演变成不良护理思维。

1 不良护理思维的具体体现
1.1 静止性的护理思维
护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在“执行医嘱”的框架下工作,护士自然容易形成静止性的思维方式。

即诊断是医生的事,执行医嘱是护士的事。

这种静止性的护理思维,既不能给医生提供参考性的医疗信息,又不能进行前瞻性的护理。

如临床上一个需用升压药维持血压的休克病人,医生根据入院病人的当时情况,医嘱2 500 ml液体补液,以观察血容量的变化。

护士按医嘱执行,当2 500 ml 液体输完后,她即把输液针头拔掉,因为医嘱已执行完毕。

她的思维是静止在执行医嘱上,她并没有想到:这样的重危病人,即使液体量已足,也需要用最慢的滴速,保持重危病人抢救时的备用给药通道。

由于功能制护理体制的影响,在护理工作中更容易产生静止性的护理思维方式。

如值班护士只负责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方面的工作,她的思维只静止在这几个方面,而不注意病人的精神症状及体征等方面的变化。

如果改变一下静止的思维方式,在完成分担工作的同时,观察一下病情或许能发现一些问题,给医生做出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如我院一名妇科护士,在完成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方面的测量工作时,发现病人面色苍白,腹痛加重,下腹部压痛明显,及时报告医生,确诊为宫外孕破裂出血行急诊手术,从而避免了一场医疗事故的发生。

1.2 主观主义的护理思维
这种思维方法不是主观反映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先入为主地要客观适应自己的主观意识。

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护理工作中往往出现一些假象,影响了早期诊断和治疗。

有个别护士根据几天以来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均正常,就主观地在自己当班那天,将正常值填写在表格里。

有的侥幸而过,有的出
现异常尚未发现。

如我院外科收治一胃溃疡择期手术的病人,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

在护士的护理思维中,主观想象在择期手术前血压等仍会正常。

所以每天反映在表格里的血压等都凭主观思维填上正常数值。

在病人手术的前一天早晨,自觉头晕、恶心、心跳、乏力,当天晚间以胃溃疡并出血行急诊手术。

而反映在表格内当天的血压、脉搏等仍正常。

1.3 片面性的护理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在护理工作中只抓住其一点,不计其余。

一个外伤性关节炎病人,只片面强调关节局部的护理,忽视了功能护理,结果外伤治愈,功能丧失;一个并发压疮的病人,只注重局部创面的护理,忽视了躯体护理。

在片面思维的影响下,有的只强调躯体护理,而忽视心理护理,同样也得不到满意的疗效。

如我院内科收治了一因家庭纠纷服毒的女病人,经过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

由于忽视了心理护理,病人的心灵创伤未能解除,出院后又再次服毒。

2 如何克服护理工作中不良护理思维的影响
上面论述的几种思维弊端,从整体上反映出一个共性问题,就是护理思维中的惰性。

这种惰性直接束缚着护士思维水平的发挥并影响着护理质量,必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逐步加以克服。

2.1 变功能制护理为整体护理的“护理过程”
“护理过程”是护士针对病人的需要而进行的有计划的系列护理步骤与活动[1] 。

“护理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系列过程。

“护理过程”的思想具体体现了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本质和要求。

这种本质和要求是变“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思想”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那种主观、静止、片面性的思维方式,显然是不能适应这种护理思想的转变的。

在“动”中克服思维的弊端,在“变”中提高思维的能力。

2.2 变惰性思维为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要克服护理思维中的惰性,就必须重视在护理工作中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要有知识的广博性、扎实性;二要有思维的熟练性和灵活性。

一个有经验的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思维活跃,善于观察、总结、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经验。

同时也掌握了一些诊断和治疗知识,在处理病人时老练沉着,甚至医生还未想到的问题,她已做好了准备。

可想如果是一个有思维惰性的护士,是不会做到这一点的。

2.3 逐步实施护理诊断,促进护理思维能力的提高
护理诊断是系统化整体护理中的关键步骤,是对病人现实的或潜在的影响自身健康的问题和其症状与体征的说明。

要做出合理、正确的护理诊断,就要了解
影响病人健康的因素,掌握病人的一些临床症状和体征。

护理诊断又不同于医疗诊断,所以不能跟着医生的诊断跑。

问病史、查体征,不仅仅是医生的事,护士也应参与。

这样一来,就打破了以往那种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养成的习惯和惰性的思维方式。

使自己在护理过程中被动或主动地进入“诊断角色”,从而完成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和医疗诊断虽然有区别,但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为了病人身体的早日康复。

合理、正确的护理诊断,不但能很好地指导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而且还能给医生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性的信息。

把医生、护士、病人三者的单一循环,变为开放性的双向循环。

[参考文献]
[1]王桂兰.整体护理实施中的难点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1998,10(13):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