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课题乙酸
教材分析和作用
1.教材的知识结构: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从知识结构上看,乙酸是有机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具有一般的通性。
本节一个课时完成,包含乙酸物理性质概述、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酸的酸性、乙酸的酯化及用途。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有机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醛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
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大纲和以上的教材分析,乙酸的组成,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特别是酯化反应的特点和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等。
学情分析
从教材内容与初中的衔接上看,初中九年级下探索酸的性质中,简单介绍过醋具酸性,并且在相应的活动中探索了醋与酸碱指示剂的显色反应;在物质类别上,同册教材提及化合物分为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因此学生对乙酸(醋酸)的认知水平上知道其具有酸性,在物质类别上知道属于有机化合物。
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看,学生对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困难在于乙酸与乙醇发生的酯化反应这一性质和酯化反应实验操作的认识上。
对乙酸内容中酸性的学习,学生可能的学习策略是通过实验检验乙酸的酸性;对乙酸的酯化反应,可能的学习策略是假设、讨论、阅读、聆听和实验探索方式为主。
[过渡] 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乙酸的一些外观特征,那么乙酸分子的内部结构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看看乙酸分子的结构模型。
[多媒体展示]展示乙酸的球棍模型和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
让学生总结乙酸的分子式和结构式。
[板书]二、分子组成与结构
分子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OOH或CH3
官能团:羧基(—COOH)
[板书]
三、酸性
[过渡]我们平时讲醋酸醋酸,也就是说醋酸是一种酸,乙酸具有酸性,乙酸体现酸性是羧基中的O-H断裂,
CH3COOH CH3COO-+H+
[学生探究]
初中时我们学过酸的通性,那酸的通性有哪些?
实验设计:根据下列提供的药品,设计实验证明乙酸的酸性及是否具有酸的通性?
[多媒体展示]
药品:镁带、NaOH溶液、Na2CO3溶液、乙酸溶液、酚酞、紫色石蕊
[学生能力培养]
实验设计必须包括:
1、原理
溶于水的。
观看多媒体
分子式:
C2H4O2
结构式:
观看、思考
PH<7,使石蕊试液变红,与活泼金属反应,与碱反应、与碱性金属氧化物反应、与某些盐反应
思考、动笔
观察实验现象
动笔写出相关反应式
2、操作步骤
3、现象和结论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
[学生演示实验]
[多媒体展示]证明乙酸的酸性的可行方案及现象:
方案一: 往乙酸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
方案二:将镁条插入乙酸溶液
方案三:往Na2CO3粉未中加入乙酸溶液
方案四:NaOH溶液(含有酚酞试液)与乙酸溶液混合
[多媒体展示实验现象]
[实验验证]证明乙酸具有酸性。
再回到科学探究:这是利用了醋酸的什么性质?水垢主要成份(CaCO3): 2CH3COOH + CaCO3 = Ca(CH3COO)2 +H2O+CO2↑
[板书] 乙酸是一种有机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酸性强弱 CH3COOH>H2CO3
[设疑]为何年份越久的酒?(酒在贮存的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这样酒就更醇香了。
)
[阅读、交流]学生阅读课本69页实验3—4的实验步骤,交流实验中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实验装置的特点(如浓硫酸不能先加,加液时由于放热明显所以要边振荡边缓慢加入,加热时不要过猛,防止乙酸、乙醇和产物大量挥发,导管口不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以下,防止发生倒吸)。
[学生实验]实验3—4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原理及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室将乙酸和乙醇混合,加入少量浓硫酸作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起酯化反应制取乙酸乙酯: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酸性,醋酸比碳酸的酸性强。
2CH3COOH + CaCO3 =
Ca(CH3COO)2
+H2O+CO2↑
阅读、交流,思考问题
观察现象
发散思维,思考问题,由已知的知识条件,解答问题
[讨论]
1、为什么要先加酒精,后加浓硫酸?
浓硫酸稀释放出热量;若酒精加在后,则会沸腾飞溅
混合物的加入顺序:乙醇、浓硫酸、冰醋酸。
2、为什么要将产物收集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性。
3、反应中浓H2SO4的作用是什么?
①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②吸水剂:吸收生成的水分,增大反应进行的程度。
4、加热的目的:
①提高反应速率;②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有利于收集及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5、导管的作用:
导气、冷凝。
不能将导管插到液面下,防止发生倒吸.
[提问]:酯化反应中是乙酸分子脱去羟基还是乙醇脱去羟基?1.反应机理:醇脱羟基上的氢原子,羧酸脱羟基结合生成水。
2.酯化反应可看作是取代反应,也可看作是分子间脱水的反应。
介绍:18O的示踪实验并用动画形象说明酯化反应的机理:酸供羟基醇供氢
[多媒体展示]:反应过程
[小结]
[练习]
1、关于乙酸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C)
(A)它是四元酸
(B)清洗大理石的建筑物用醋酸溶液
(C)它的酸性较弱,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D)它的晶体里有冰,所以称为冰醋酸
2、关于乙酸的酯化反应叙述正确的是(B)
(A)属于氧化反应(B)属于取代反应
(C)酸去氢,醇去羟基(D)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
3、用乙酸和含有18O 的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关于18O 的存在正确的是:(C)
(A)CH3CH2O18O CCH3(B)H218O
(C)CH3CH218O OCCH3(D)以上都不对
板书设计乙酸
一、物理性质
二、分子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OOH 或 CH3
官能团:羧基(—COOH)
三、酸性
1、乙酸是一种有机弱酸,酸性:CH3COOH﹥H2CO3
2、乙酸的酯化反应
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