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方法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方法探析文/李莲英
摘要: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电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随着对器件的深入开发,电路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创新,电子技术已成为一门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应用性的学科。

电子技术的发展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电子技术基础又是掌握电子技术必不可少的知识。

为此,本文探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让学生产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课元器件路线图教学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是中职学校电子电器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抽象性、理论性和实验性较强的课程。

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学习主动性较低,又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弱化了实验教学,或在实验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主题作用,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忽略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普遍感到原理枯燥难懂,于是产生厌学和畏难情绪。

为此,如何让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产生兴趣需要探索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正确处理理论与动手实践之间的矛盾
大部分中职学生对学校的电子技术实践环节颇有微词,认为动手实践的机会太少,影响了理论学习的效果。

这样的观点虽有一定的道理,但从更高的层面来认识这个问题,可能会发现理论与动手实践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

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

从对学生学习的
要求看,主要是能力培养,还要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如果用百分比来说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比例,学生在学习期间应将80%的精力放到理论学习上。

中职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并非不重要,也不是非常困难。

学生通过几个套件的制作,以及对一些电子电器的修理实践,便能够具备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具备较好的感性知识基础。

所以,电子技术基础学习的重点应放在理论学习上,而应以动手实践操作为辅。

理论学习内容的知识面广泛,教材中的基础理论、电路设计原理是一个重要方面。

而大量的实用单元电路的识图也是另一个重要方面,这种识图学习是全面掌握电子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研究学习电子技术“路线图”方法
为了更好地掌握电子技术,学习电子技术“路线图”应采用以下方法。

一是快速了解电子技术学习内容,了解学习目标和方法。

二是在学习初期让学生迅速建立感性认识,如熟悉电子元器件和整机内部结构,为后续理论学习建立一个有形的和立体的认识基础。

这样可使理论学习有形化,消除一些在纯理论学习中的困惑。

例如,建立感性认识后,学生在计算三极管静态工作电流时,就能联想到三极管具体的元器件实物,实现先有感性认识再有理性认识的学习过程。

三是首先让学生阅读一些常用电子电路工作原理的书籍,掌握工作原理,然后再学习电路的计算。

这种先定性分析,再定量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也使学习电子技术过程中的各种计算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