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复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
考试科目: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时间 120 (分钟)
二、名词解释
轻轨:轻轨是一种中容量的轨道交通系统(1分),每小时客流量在1-3万人次之间(1分)
正线:贯穿区间与车站供列车日常运行的线路称正线(2分)
进路:列车或调车车列在站内运行时所经由的路径称进路。

(1分)分列车进路和调车进路两种(1分)节能纵坡:如图所示为节能纵坡示意图(图1分),节能纵坡有利于列车启动加速与进站减速制动,降低
坡段长度:两个坡段的连接点,即坡度变化点,称为变坡点。

(1分)一个坡段两个变坡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坡段长度。

(1分)
三、简答
试简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特性(6分)
1)系统联动(1分)
2)时空概念(1分)
3)统一指挥(1分)
4)高效管理(1分)
5)优良服务(1分)
6)其他特性如上下行分线运行,折返不调头,客流有高峰低谷分别,养护困难(1分)
2、简述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6分)
轨道交通是一种具有快速、安全、舒适、能耗低、污染少等优点的绿色交通方式。

其特点有:
①运量大(1分)
②速度快(1分)
③污染少(1分)
④能好少(1分)
⑤占地省(1分)
⑥安全与环保(1分)
3、简析有环网格状线网的优缺点(5分)
优点:
①线网布线均匀,换乘节点能分散布置,线路顺直,工程易于实施(1分)
②加强环行线上客流集散点的联系,一定程度上截流外围客流,疏解中心区域交通压力(1分)缺点:
①线路走向单一,对角方向出行需要绕行,市中心区与郊区之间的出行需换乘(1分)
②平行线间换乘较麻烦,运输效率较低(1分)
③环行线的客流取决于环行线上自身所串联的客流集散点规模,交易出现客流不足的现象(1分)
4、车站设计原则(5分)
1)符合规划:站址的选择应满足轨道线路设计及运营的要求,并且同时考虑城市公共交通组织和城市
规划的要求(1分)
2)满足客流:车站规模并需满足元气客流的需要,保证乘客安全,迅速疏导,布置紧凑,并且有良好
的乘车环境(1分)
3)换乘便捷:与其他轨道交通线交会的换乘站应选择便捷的换乘形式(1分)
4)合理布局:车站布置要方便乘客使用,迅速进出站,做到无障碍通行,且要求良好的通风、照明、
卫生、防火等设备条件,以提供旅客安全和舒适的乘降环境(1分)
5)适应环境:地面、高架和地下车站所处的位置不同,其建筑设计应各具特色,因地制宜考虑建筑风
格,力求与城市景观相协调(1分)
5、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常见的固定色灯信号机(除机车信号外)有哪些(7分)
①进站信号机(1分)
②出站信号机(1分)
③调车信号机(1分)
④防护信号机(1分)
⑤出站信号机的复示信号机(1分)
⑥遮断信号机(阻挡信号机)(1分)
⑦引号信号机(1分)
6、列车进路的始终端分别是什么?(6分)
列车进路分到达进路、出发进路与通过进路。

到达进路:始端,进站信号机(1分);
终端,同侧的出站信号机、车挡或警冲标(1分)。

出发进路:始端,出站信号机(1分);
终端,异侧进站信号机或站界点(1分)。

通过进路:始端,进站信号机(1分);
终端,异侧进站信号机或站界点(1分)。

二、计算题(10分)
下表为A市地铁1号线调查的高峰小时客流斜线表,试根据该斜线表完成表后任务
(1)完成每个站分上下行旅客乘降人数计算。

(5分,每空0.25分)
(2)分析每个区间断面客流量。

(5分,每空0.5分)
五、论述题(15分)
试论述我国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必要性
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但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化的发展程度,如今“行路难,乘车难”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市民的工作学习生活,长期下去将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1分)
而我国大中城市的交通现状为:
1.交通阻塞,行车速度慢(1分)
交通阻塞,行车速度缓慢,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就连新兴城市也出现类似问题(1分)
2.交通秩序混乱(1分)
我国城市传统的混合用地模式,即步行等低运量的公共交通工具为主的出行方式限制了城市客流的疏散,各种车辆在道路上混行,交通次序混乱,交通事故频发(1分)
3.能耗多,污染严重(1分)
我国一些大城市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大气污染严重,北京等城市被列入世界十大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而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1分)。

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有:
1.道路面积少(1分)
交通阻塞的关键在于城市道路面积和城市面积比例以及人均道路面积太低。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才有较大发展,但仍远远低于国外大城市水平(1分)
2.人口密集,客流量大(1分)
近二十年来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大城市、特大城市增多,人口密度较大。

而我国许多大中城市交通主干道的高峰每小时客流量均超过3万人次,有的高达8万~9万人次,低运量的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很难适应客流增长的需要(1分)
3.缺乏科学的现代化管理(1分)
路网规划不合理,各种交通工具换乘、联运不方便,停车场、加油站、维修点配套不齐,现有的道路、高架、地铁使用效率不高,居民利用机动车出行的程度低,市民的交通文明意识和交通法规有待提高和改进(1分)
针对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客流量越来越大,道路面积较少的现状,尤其是针对交通主干道的高峰每小时客流量超过3万人次,有的甚至高达8万~9万人次这一情况,单单采用运能较小的公共汽车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而自行车与步行方式只能作为短途客运的补充,发展大量的私人轿车与国情不符。

(1分)而地下铁道与轻轨交通作为能大量、快速安全的运送乘客的一种新型公共交通方式,是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大势所趋。

安全、高效、有序、经济、环保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逐步使城市交通供求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