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以植物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以植物为例
钟诚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年(卷),期】2019(000)014
【总页数】3页(P55-57)
【关键词】校本课程; 资源开发; 经济价值; 环保价值; 人文价值
【作者】钟诚
【作者单位】广雅实验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
《普通高中生物课
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都对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提出了建议,这需要对生物课程观念进行更新和完善。
我校校园植物资源丰富,其中超过百年历史的古树将近30棵,俨然一座天然植物博物馆。
为了充分发挥校园植物资源的教育功能,笔者结合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校园植物课程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将对植物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加入到该课题的研究中。
一、开发植物资源的实施过程
1.调查植物种类
本校园植被丰富,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能在校园中找到踪迹,并以种子植物乔、灌木为主。
在校本选修课上,教师为学生培训了植物分类的基础
知识、植物绘图技能后,便带着学生到校园内进行植物认种。
学生一边认种一边记录,并尝试对植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和绘图,同时在校园平面图上标示出植物的分布情况。
历时一个多月,调查出校园共有种子植物130种。
2.为植物寻找世界名
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地区的叫法有所不同,只有拉丁学名才是世界通用的。
调查完植物种类后,举行“正名”活动,学生分成5组,每组负责为25种植物查找拉丁
学名(世界名)。
教师给予植物检索的培训,学生借助《广州地区种子植物检索表》《广东植物志》《广州植物志》等书籍,找出了每种植物的拉丁学名及所属的科名、属名、中文种名(包括别名)和形态特征、原产地和分布。
结果显示这130种植物分属于12科、78 属。
3.挖掘植物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
实施过程设置了请学生做“星探”的环节,请学生以PBL的形式挖掘出各种植物
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
学生带着任务查阅了《珍奇花卉栽培》《花卉及观赏树木栽培手册》等,走访了大学植物学教授,到社区收集居民对常见植物的利用方法,挖掘出了这130种植物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并呈现他们的成果,举例如下。
(1)美洲木棉(Ceiba pentandra)本种树体高大,树形优美,常作庭园风景树观赏。
果内绵毛是床垫、枕头、救生圈等的优良填充物;种子油可制肥皂、点灯用。
木材可作木箱等用材[2]。
(2)秋枫(Bischofia javanica)本种果实肉质,褐色,可吃。
广州、深圳、珠海常作
行道树和风景树。
木材红色、坚硬,可代替紫檀。
(3)海红豆(Adenanthera pavonina)本种为庭园风景树观赏。
心材暗褐色,坚固耐腐,可作建筑用材,承重力强,可作红色染料,种子红色美观,可作项链等装饰物。
(4)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本种常作风景树。
叶鞘纤维,可制绳索、地毯、
毛刷等。
茎可制扇骨、木梳等工艺品。
叶鞘纤维炒碳用,有收敛止血之功效。
(5)柚木(Tectona grandis)本种木材闻名世界(按重量计算出售),坚实,光洁美观,纹理通直,耐腐,易加工。
适于建筑、家具、交通等用材。
(6)短叶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var.maki)小叶多而密,吸尘。
对硫、氯、氟毒气抗性强,为比较好的抗污染环保植物[3]。
4.衍生子课题并进行研究
通过对以上植物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的调查,学生认识到每种植物都有独特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在调查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例如,校园里抗污染的植物到底有多少;植物的药用价值是什么;柠檬胺气味清香,能不能用于驱蚊等,于是衍生了校园抗污染植物调查、校园药用植物调查、柠檬桉提取液驱蚊效用等子课题,这些子课题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题材。
学生根据兴趣选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
学生借助高新仪器对植物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例如,使用SPME 固相微萃取技术对草莓的香气物质进行收集,并通过GC-MS仪器分析出成熟法兰地草莓主要有以下几种香气物质:丁酸甲酯,己酸甲酯,己酸乙酯,乙酸己酯,芳樟醇,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DMMF),乙酸苯甲酯,苯甲醇,橙花
叔醇和丙位癸内酯等。
进而引导学生用不同光照改变草莓的香气。
5.挖掘植物的人文价值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喜欢寄情于植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劳动人民把生命感悟倾注在植物上,赋予了它人格化的特征。
根据植物的花期、形态等赋予它们无限灵动的生命力,以植物为载体的文化信息,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欣赏植物的文化知识,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
结合当下流行的中国诗词大会,布置学生挖掘植物背后的人文精神,配合图片和诗词进行分享,挖掘植物的深层次人文含义,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享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引经据典,查阅植物的人文内涵,有学生抑扬顿挫地朗诵了《咏古柏》:“桃李艳春日,松柏黯无光。
贞心结千古,誓不随众芳。
”有学生声情并茂地讲述了文人墨客对玉兰(玉堂春)的喜爱之情;
更有学生深情款款地唱起了中国著名歌曲《茉莉花》。
第二种分享形式是讲述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植物,以及发生在自己和植物之间的故事:学生由家乡移植过来的黄瓜讲到人的根,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由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联想到学生抗挫折的能力;由狗尾巴草的默默无闻却独自绚烂思考了人生是否一直要以自我为中心,甘当绿叶的人生是否就会黯然失色等,也是对心灵的一种叩问。
整个课堂洋溢在一种感动和思考中。
爱源于了解,有了对植物的了解和热爱,保护植物和环境对学生而言不再是一句空口号。
6.为校园植物挂牌
将校园的两百多种植物挂牌样式见表1。
表1 植物牌稿样式名称中文名封开蒲葵棕榈科世界名 Livistona fengkaiensis经济价值通直乔木。
叶丛生茎顶,叶柄两侧的刺粗壮(而蒲葵细小);叶片圆扇形,裂片较宽,顶端急尖,浅二裂,茎直(而蒲葵则皆相反)。
热带风光树种,公园可见。
叶片可盖房屋,中脉和叶柄可制牙签和扫帚环保价值吸尘。
光合作用放氧,使空气清新;蒸腾作用降温,使环境清凉。
其同属植物蒲葵对氯、氟毒气抗性强资料出处广东植物志二卷445~446页
7.编写校本教材
整理了课程开设后收集的资料,用一年时间抓拍了每种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的照片,图文结合,编写了《校园植物手册》。
此手册按郑万钧分类系统(裸子植物)和哈钦松分类系统(被子植物)分科排列,记述了每一种植物所属的科名、属名、中文种名(包括别名)、拉丁学名(世界名)和形态特征、原产地和分布、经济价值、环保价值、人文精神、相关诗句,印刷成校本教材并投入使用。
二、校本课程的收获
1.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教师的授课,学生学会了根据花、叶的主要特征辨别植物的基本方法,也学会
了绘图;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学生掌握了收集、筛选信息的技能;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学生登门请教了大学的植物学教授;在大量的资料面前,学生选择了分工合作;在汇报课上,学生流利表达了观点,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学会了沟通和交流,学会了分工协作的研究方法,增强了表达能力。
在做子课题探究时,学生学会了使用分光光度计、高速离心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高新仪器。
2.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兰花幽谷品逸、翠竹刚直向上、玉兰韵高致远无不给学生激励和启迪。
这种以植物为载体的文化信息,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欣赏植物的文化知识,使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和教益,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4]。
3.对学校绿化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更加热爱学校的一草一木,子课题《校园药用植物调查》使学生增加了很多医药知识,学生还向学校提出了建设百草园的建议和设计方案;做完《校园抗污染植物调查》后,学生向学校交出了关于减少福建茶的栽培,扩种抗污染力强的九里香和小驳骨,在郁闭度高的光地上增种水鬼蕉、肾蕨,在校道上选种抗污染树种如菠萝蜜、罗汉松、火力楠、橡胶榕的建议;根据在校园平面图上标示出来的植物信息,学生帮总务处完善了校园绿化规划资料。
4.学校的课程建设
丰富了校本选修课程的内容,为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课程提供了更广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衍生的一系列子课题,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题材,其中《不同光质处理对草莓果实香气的影响》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奖,《校园植物手册》成为校本教材优秀系列丛书之一。
植物资源多层次开发这门校本课程就像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一系列珍贵的甚至意想不到的校本资源都随之被挖掘出来了。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卢文祥.论生物实验教学资源及开发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7(12):64-67.
[2] 汤仲之,肖子哲,刘永金.园林绿化与花卉栽培[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16.
[3]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东植物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216.
[4] 杨先芬.花卉文化与园林观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