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分类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糖药分类说明之杨若古兰创作
目前经常使用的降糖药物按感化的机理共分为八种,次要有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磺脲酰类促泌剂、二甲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按捺剂、噻唑烷二酮类衍生物促敏剂、苯茴酸类衍生物促泌剂、GLP-1受体激动剂、DDP-4酶按捺剂和中成药九大类多个品种.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绝对缺乏,或者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惹起的以糖代谢杂乱为主的慢性综合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外周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共同感化的结果.当糖尿病患者经过饮食和活动医治和糖尿病保健教育后,血糖的控制仍不克不及达到医治目标时,需采取药物医治.
降糖化学药可大致分为口服降糖药物和打针降糖药物.目前国内经常使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类、二甲双胍类、α-糖苷酶按捺剂类、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等;其中促胰岛素分泌剂类又分为磺脲类和非磺脲类(格列奈类).打针降糖药物有胰岛素及类似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和DDP-4酶按捺剂等.
化学降糖药品种
促胰岛素分泌剂
促胰岛素分泌剂是备用一线降糖药,这类药物有磺脲类和非磺脲类.次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感化,按捺ATP依附性
钾通道,使K+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内流,引发胰岛素分泌.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感化,使胰岛素感化加强.
磺脲类促泌剂
(一)格列吡嗪(美吡达、瑞罗宁、迪沙、依吡达、优哒灵):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在人体可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无效;因为其代谢产品无活性,且排泄较快,是以较格列本脲较少惹起低血糖反应,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二)格列齐特(达美康):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其药效比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它还有按捺血小板粘附、聚集感化,可无效防止微血栓构成,从而可预防2型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适用于成年型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或伴血管病变者.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三)格列本脲(优降糖):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它在所有磺酰脲类药中降糖感化最强,为甲苯磺丁脲的200-500倍,其感化可持续24小时.可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附型2型糖尿病,但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四)格列波脲(克糖利):较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20倍,与格列本脲比拟更易接收、较少发生低血糖;其感化可持续24小时.可用于非胰岛素依附型2型糖尿病.
(五)格列美脲(亚莫利):为第三代口服磺酰脲类药,其感化机制同其它磺酰脲类药,但能通过与胰岛素有关的途径添加心脏葡萄糖的摄取,比其他口服降糖药更少影响血汗管零碎;其体内半衰期可长达9小时,只需每日口服1次.适用于非胰岛素依附型2型糖尿病.
(六)格列喹酮(糖适平等):第二代口服磺脲类降糖药,为高活性亲胰岛β细胞剂,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可引引发生适量胰岛素,以降低血糖浓度.口服本品2~2.5小时后达最高血药浓度,很快即被完整接收.血浆半衰期为1.5小时,代谢完整,其代谢产品不具有降血糖感化,代谢产品绝大部分经胆道消化零碎排泄.适用于单用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非胰岛素依附型2型糖尿病,且病人胰岛B细胞有必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而且无严重的并发症.
以上为目前经常使用的磺脲类降糖药,其降糖强度从强至弱的次序为: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奇特.
非磺脲类苯茴酸类衍生物促泌剂
可直接改善胰岛素早相分泌缺陷,对降低餐后血糖有着独特的上风.研讨发现,瑞格列奈医治组的I相胰岛素分泌可恢复至健康对照组水平.瑞格列奈还可以恢复胰岛素脉冲式分泌,并在必定程度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经常使用药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瑞格列奈(诺和龙):该药不惹起严重的低血糖、不惹起肝脏损
害,有中度肝脏及肾脏损害的患者对该药也有很好的耐受性,药物彼此感化较少,适用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二甲双胍类
盐酸二甲双胍是首选一线降糖药,本类药物不刺激胰岛β细胞,对正凡人几乎无感化,而对2型糖尿病人降血糖感化明显.它不影响胰岛素分泌,次要通过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按捺葡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延迟葡萄糖在肠道接收,由此达到降低血糖的感化.经常使用药物有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其降糖感化较苯乙双胍弱,但毒性较小,对正凡人无降糖感化;与磺酰脲类药比较,本品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因此很少惹起低血糖;此外,本品具有添加胰岛素受体、减低胰岛素抵抗的感化,还有改善脂肪代谢及纤维蛋白溶解、减轻血小板聚集感化,有益于缓解血汗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是儿童、超重和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次要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也可用于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医治;因为它对胃肠道的反应大,应于进餐中或餐后服用.肾功能损害患者禁用.
α-糖苷酶按捺剂
α-葡萄糖苷酶按捺剂是备用一线降糖药,本类药物竞争性按捺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及蔗糖酶,阻断1,4-糖苷键水解,
延缓淀粉、蔗糖及麦芽糖在小肠分解为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其经常使用药物有:糖-100、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一)糖-100:次要成分BTD-1是调节饭后血糖急速添加的大豆发酵提取物,利用枯草芽孢杆菌MORI利用脱脂豆粕生产的.枯草芽孢杆菌MORI发生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对小肠绒毛里面的α-葡萄糖苷酶有很好的按捺活性.
(二)阿卡波糖(拜唐平):单独使用不惹起低血糖,也不影响体重;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可用于各型糖尿病,以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餐后血糖,亦可用于对其它口服降糖药药效不明显的患者.
(三)伏格列波糖(倍欣):为新一代α糖苷酶按捺剂.该药对小肠黏膜的α-葡萄苷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苷糖酶)的按捺感化比阿卡波糖强,对来源于胰腺的α-淀粉酶的按捺感化弱.可作为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也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
胰岛素增敏剂
本类药物通过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利用胰岛素的能力,改善糖代谢及脂质代谢,能无限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单独使用不惹起低血糖,常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合用,能发生明显的协同感化.其经常使用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一)罗格列酮(文迪雅):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对于因胰岛素缺乏惹起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胰岛素分泌量极少的2型糖尿病无效.老年患者及肾功能损害者服用时无需调整剂量.贫血、浮肿、心功能不全患者慎用,肝功能不全患者不适用.作为经常使用的降糖药,文迪雅因为存在激发血汗管疾病风险,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已停止了该药在中国的推广工作,专家建议酌情慎用.
(二)吡格列酮: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物,属胰岛素增敏剂,感化机制与胰岛素的存在有关,可减少外周组织和肝脏的胰岛素抵抗,添加依附胰岛素的葡萄糖的处理,并减少肝糖的输出.适用于2型糖尿病(或非胰岛素依附性糖尿病,NIDDM).在临床对照试验中,吡格列酮与磺酰脲、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合用,能提高疗效.同时随着同类药罗格列酮(文迪亚)在全球的使用受到限制或者禁止,吡格列酮的市场将有所扩大.
二肽基肽酶-4
二肽基肽酶-4(DPP-4)按捺剂,自2006年10月以来在全球80多个国家获得批准,2010年在中国上市.它提高一种被称为"肠促胰岛激素"GLP-1的生理机制减少GLP-1在人体内的失活,通过影响胰腺中的β细胞和α细胞来调节葡萄糖水平.目前二肽基肽酶已有多个产品上市,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
GLP-1受体激动剂
胰高血糖素多肽,GLP-1受体激动剂是葡萄糖依附性促胰岛素多肽GIP两种次要的肠促胰素.GLP-1受体激动剂以葡萄糖浓度依附性的方式加强胰岛素分泌、按捺胰高血糖分泌、延缓胃排空,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按捺来减少进食量.具有减轻体重感化,而且可能在降低血压等方面有较好的前景.GLP-1的存在是β细胞再生的次要条件.2004年发现,使用GLP-1后,β细胞再生加强而凋亡受按捺,并促进了胰管干细胞向β细胞分化.GLP-1类似物被称为β细胞的分化因子(使重生添加)、生长因子(使复制加强)和生存因子(使生存时间耽误、凋亡减少).2005年FDA批准皮下制剂使用,如艾塞那肽,利拉鲁肽,适用于二甲双胍、磺酰脲类等联合利用不克不及充分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人.
胰岛素及其类似药物
胰岛素是最无效的糖尿病医治药物之一,胰岛素制剂在全球糖尿病药物中的使用量也位居第一.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是独一医治药物,此外,约有30-40%的2型糖尿病患者终极须要使用胰岛素.目前国内外多家研讨机构都在加紧对胰岛素非打针剂的研发.
降糖药副感化
降糖药共同的副感化为低血糖.α-糖苷酶按捺剂、双胍类及胰岛素增敏剂单独使用普通不会惹起低血糖,但与其他药物连用时仍可能发生.患者有可能会出现强烈空腹感、出冷汗、全身有力、心悸、手脚发抖、眼睛发花、头疼、发呆等景象,严重时会发生昏迷.应口服碳水化合物或含葡萄糖饮料,严重时应立即打针葡萄糖.
双胍类
双胍类的降糖药对肠胃的伤害较大,容易导致消化不良,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酮尿和乳酸酸中毒.单独用药不会发生低血糖.
磺脲类
1、低血糖.
2、白细胞减少.可出现嗓子痛,伴随寒战的高热,有口腔炎、全身酸懒等症状.应去病院检查白细胞,如白细胞减少,则更换药物.
3、溶血性贫血.尿呈黄褐色或红色,皮肤及眼睛有黄染,发热,颜面发白,疲劳有力.
苯茴酸类衍生物促泌剂
添加体重.单独用药基本不会低血糖.
α-糖苷酶按捺剂
阿卡波糖(拜唐苹)等α-糖苷酶按捺剂除腹内气体添加外,其他不良反应较少.
胰岛素增敏剂
水潴留,颜面和手脚浮肿,影响食欲体重严重降低时应停药. GLP-1受体激动剂
胰腺炎病史患者禁用本药.
中药品种
古代药理研讨证实,很多单味中药具有降糖感化.但西医药医治糖尿病,与医治其他疾病一样,其特点是看重患者的个体差别性和复方的使用.西医药医治糖尿病不但在于降低血糖,更次要的是重视防治糖尿病并发症,起到提高生活质量和耽误寿命的感化.
单味降糖中药
(一)黄芪: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感化.临床经常使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等医治糖尿病.
(二)黄连:煎剂有降低血糖感化.从黄连整药中提炼的小檗碱(黄连素)可减少体重,明显改善葡萄糖耐量,还可添加脂肪燃烧,减少脂肪合成.
(三)黄精:有明显的降血糖感化.
(四)地黄(包含生地、熟地):具有降低血糖感化,且可改善血脂异常.临床利用于糖尿病时,多以生地配天冬、枸杞子等.
(五)人参:人参多糖有降血糖感化.人参还能加强胰岛素对糖代谢的影响.对轻症糖尿病,人参可与生地合用,人参每日用量为3~9克.
(六)山药:可明显降低实验小鼠的血糖,并可明显对抗血糖升高.
(七)鬼箭羽:有降血糖及添加体重的感化,并促使胰岛细胞增殖,胰β细胞增生.
(八)麦冬:可降低血糖,并促使胰岛细胞恢复,肝糖原添加.
单药有降糖感化的还有葛根、枸杞子、山萸肉、茯苓、玉竹、桑叶、桑白皮、桑椹、菟丝子、玄参、丹参、知母、仙鹤草、地骨皮、花粉、肉桂等.
服用时间
糖尿病的用药是有讲究的.口服降糖药品种较多,因降糖机制分歧而用法分歧,且多与进餐时间有关,好几种降糖药是不克不及在餐后补服的.
1.a-葡萄糖苷酶按捺剂次要有拜糖平、卡博平、倍欣等.这类药物应在餐时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如果在餐后服用,没法起到降糖后果.
2.格列奈类经常使用的有诺和龙、唐力等,属胰岛素促泌剂.其降糖感化敏捷而短暂,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次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也称餐时血糖调节剂.餐前半小时或进餐后服用均可惹起低血糖,故应在餐前5~ 30分钟服用,不进餐不服药.
3.磺脲类药物经常使用的有优降糖、达美康、美吡达、迪沙片、糖适平等.大多数磺脲类降糖药须要半小时才起效,而降糖感化的高峰普通在服药后2~3小时出现.是以,建议在餐前20~ 30分钟服用磺脲类降糖药.
降糖药的分类与服用
分歧降糖药降糖感化有分歧
目前经常使用的口服降糖药包含以下几大类:
一、促胰岛素分泌剂
这类药物次要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可分为磺脲类和格列奈类.
磺脲类:
具有中等降糖感化,次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来降糖.按其发明的前后可分为三代,第一代有甲磺丁脲(D860)和氯磺丙脲,后者降糖感化可持续36~60小时,为降糖药中感化最长者,易惹起低血糖,临床现已弃用.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感化比第一代强,降糖后果受其他药物影响和干扰少,副感化轻且少,按降糖感化由强到弱顺次为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波脲、格列吡嗪(秦苏、美吡达、迪沙、瑞易宁)、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类.格列苯脲感化强而持久,属长效药,降糖感化强,但易出现低血糖,特别是老年人;格列吡嗪属短效药物,降糖感化也较强,对降低餐后高血糖后果好;格列齐特属中长效药,降糖感化暖和,降糖后果亦较好,适合老年人;格列喹酮属短效药,感化也最弱,是独一不次要经肾脏排泄的磺脲类药物,为糖尿病肾病的首选药物.第三代指新推出的格列美脲,既促进胰岛素分泌又能添加胰岛素敏感性,属长效药,每天一次,降糖感化强,较少发生低血糖,是一种较好的降糖药. 为使全天坚持波动的血药浓度,无效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现已有磺脲类品种的缓(控)释剂型面世,如瑞易宁、达美康缓释片等.磺
脲类次要感化于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而胰岛功能尚存的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但持久利用可促进β细胞衰竭. 格列奈类:
感化机制与磺脲类类似,其有“快进、快效、快出”的感化特点,无效模拟胰岛素生理分泌,对β细胞有呵护感化,克服了磺脲类的缺点.较少发生低血糖,因其92%经肝胆代谢,更适合老年和糖尿病肾病患者.
二、胰岛素增敏剂:
这类药不添加胰岛素的分泌,而是通过加强胰岛素的感化而发挥医治感化,直击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呵护β细胞功能,不会发生低血糖,次要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三、双胍类:
次要有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和苯乙双胍(降糖灵),不刺激胰岛素分泌,主如果添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和对胰岛素敏感性,是以也有人将它归类到胰岛素增敏剂,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呵护β细胞,同时有降体重、降血脂感化,现已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最经常使用的药物,不会发生低血糖,可使胰岛素敏感性添加20%~30%.单用磺脲类不克不及获得满意血糖控制者,联用二甲双胍后,血糖可再降低20%.二甲双胍还可用于糖耐量低减医治,以防止其发展成为糖尿病.
四、α—葡萄糖苷酶按捺剂:
通过延缓糖接收而起到降糖感化,具有降低餐后高血糖的感化.因不添加胰岛素分泌,故不容易发生低血糖.降糖感化较弱,次要配合其他药物医治,使血糖趋于平稳.单用于轻症经饮食控制而餐后血糖仍高者,是我国独一具有糖耐量低减适应症的定药物.
分歧降糖药服药时间有讲究
因为分歧降糖药感化机制分歧,服药方法和时间也各有分歧.有些药需餐前服,有些药需餐后服,也有少数需餐中服;有些药物只需一天一次,有些须要一天两次或三次服用.有些患者常需服用两种以上药物,常感莫衷一是,容易混乱.
一、需餐前服用药物
1.早饭前一次服用药物:各种缓(控)释剂如瑞易宁、达美康缓释片、二甲双胍缓释片、秦苏等可一天口服一次,长效类药如格列美脲(亚莫利)及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普通在早饭前15~30分钟服用.
2.需三餐前服用的药物:磺脲类中短效制剂,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因感化时间较短,需三餐前服用.格列奈类药普通为短效类,也需三餐前服用或进餐前即刻服用.
3.只需迟早饭前服用的药物:中长效磺脲类药物如格列苯脲、格列齐特,只需迟早饭前服用,不需一天三次.
二、需餐后服用的药物:
普通口服降糖药多数在餐前服用,只要二甲双胍这类药物,因为明显的胃肠道反应,可能惹起恶心、厌食、腹胀、腹泻等,为减轻胃肠道反应,普通在餐后服用.现有一些和二甲双胍制成的复合制剂也有可能在餐后服用.
三、餐中服用的药物:
这类药物比较特殊,次要为α—葡萄糖苷酶按捺剂中的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因它们需与饭中的碳水化合物竞争肠道中的α—葡萄糖苷酶才干发挥感化,故普通主意在吃第一口饭时将药片一路咀嚼后吞下,如许才干发挥最大后果,否则餐前或餐后服用都会减弱药物的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