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教学探究之“喷油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Parts
研究CCBⅡ制动系统气路控制策略见图2,其控制策略和DK-1型、JZ-7型制动机是有相似的地方。

即控制全列车制动时,仍是大闸在不同位置时控制均衡风缸压力,均衡风缸将压力信号作用至BPCP(列车管压力控制模块),实现列车管压力和均衡风缸的同步,最终通过车辆分配阀和机车16CP(机车分配阀)实现全列车制动、缓解。


CCBⅡ制动系统在控制手段上实现了计算机控制闭环控制,并且控制精度更高、响应速度更快,故障后可自动备份,如16CP故障后可通过DBTV备份。

2制动课程有效性提升策略及实践
2.1和既有型号制动系统关联
既有型号的制动机有DK-1和JZ-7,且目前还在SS 系列、DF系列内燃机车上使用,并且其控制思路简单,各阀拆装可操作性强。

课程实施载体有学院采购的SS4和DF11机车各一台及大量的制动阀,通过讲授讲授及实践,学生对制动系统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制动机的基本原理之后,再开展CCBⅡ制动系统原理的讲授就相对容易,如EPCU上的ERCP(均衡风缸控制模块)和DK-1制动系中缓解电空阀、制动电空阀、初制风缸、调压阀55及JZ-7制动系统中自阀上调压阀的作用时一致的,都是控制均衡风缸的压力变化,但ERCP是智能化的,再通过讲解其气路控制关系,学生学习也相对容易的多。

2.2基于“mind mapping”模式
制动课程前后关联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设备前后关系、气路控制较难理解,期末考试死记硬背。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运用思维导图教学理念,列出中央关键词,找出相关关联项,用一句话总结关联项和中央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及作用,同时基于实训平台,进行线上实践认知。

2.3利用好实训平台的动态功能
基于和谐机车制动实训平台采用了和真车一样的制动系统,且配有真实的压缩机、基础制动装置等,可实时操作并显示各压力仪表的变化,因此在进行机车及列车制动机试验,学生可实时操作及实践,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结语
和谐机车制动实训平台投入运用以来,机车专业500余名学生及职工培训400余名学员进行了学习及实践。

以既有的设备进行对比,通过思维导图的关联记忆,学生不再畏惧难以理解的制动系统,对学习也变的轻松和热带,大大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课堂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田洪,赵俊.和谐机车停放制动原理及安全风险控制策略[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9,42(06):53-54,67.
[2]左能文.和谐系列电力机车制动系统RIM箱质量问题分析[J].铁道机车与动车,2019(02):6,36-38.
[3]池海,王强,闫志强,吴仁恩.机车制动系统试验平台的研制[J].铁道机车车辆,2016,36(04):6-11,88.
[4]刘永新,肖勇,张勇,张晓安.和谐型机车制动系统运用操作的探讨与实践[J].铁道机车车辆,2013,33(05):10,96.
0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本地区打造亿吨大港,大力发展临港工业,以港兴市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确定。

以大型柴油机为动力源的港口工程装载机械和大型载货汽车的保有量剧增,因而大马力柴油机维修岗位急需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培养具有柴油机维修专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着知识层次参差不齐,整体偏低的现状,同时对学习缺乏兴趣,表现在课堂教学时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课后不复习,同时思维方式偏向于形象思维等问题。

针对这样的问题转变以往的课程设计思路,探究提升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方法。

以“喷油器工作异常”为例,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以分析。

总结为以下几点:
1注重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
柴油机工作时运转不稳是柴油机的一种常见故障,是柴油机维修作业中的重要内容。

该故障原因复杂,涉及面广,既涉及发动机压缩系统又与燃料系统有直接关系。

这些对于学生而言难度是非常大的。

主要原因是:学生虽然通过《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等基础知识,通过实验、实训,也具有了一些维修保养方面的技能。

但是在知识的运用,技能的熟练程度和作业过程的规范程度上都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在如何运用知识与技能去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方面缺乏正确的,综合性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在如何将知识与技能转化为职业能力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系统性的训练,因而制约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
中职教育教学探究之“喷油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孙恩祥
(营口市农业工程学校,营口115000)
摘要: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以港兴市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确定。

以大型柴油机为动力源的港口工程装载机械和大型载货汽车的保有量剧增,因而大马力柴油机维修岗位急需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学校为培养具有柴油机维修专长的技能型人才,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环节进行细化。

而喷油器工作异常故障原因复杂,涉及面广,既涉及发动机压缩系统又与燃料系统有直接关系,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维修和维护项目。

关键词:教育教学;环节探究;喷油器故障
发展与成熟。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创建和模拟职业岗位生产情景,为学生提供独立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善知识结构,熟练技能和启发思维,从而不断地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

2提升课程导入的吸引力
利用课件导出问题的题目,通过提问加强学生对喷油器的检验与调试基本技能的进一步巩固,以便于顺利完成本次项目教学中的实际操作部分奠定基础。

利用三种视频影像直观的展示发动机运转不稳定的两种故障,并通过设问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研究探索知识的欲望,从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3引领学生分析故障现象,总结故障原因
学生起动发动机,通过观察,倾听,亲身感受发动机在怠速、中速运转时的转速,噪音,抖动,排气烟色等情况,将以往难以理解想象的故障现象,通过亲自操作来真正认识和领会,并能用语言描述出发动机运转不稳的故障现象与障故特点。

在体会辩认故障现象的学习工作过程中,归纳总结发动机个别缸不工作或工作不良导致运转不稳的相关要素,学生通过工作页了解发动机运转中的不正常信息要素,在实践中不时的变化油门位置,捕捉转速,噪音,抖动,排气烟色等信息要素,最后通过完成工作页相关内容归纳总结得出故障的现象及特征,这就是实践——
—理论——
—再实践,通过总结归纳实现“自我主动学习实践”的教学方式。

4指导拟定方案,扫除故障诊断与排除障碍
首先教师要进行关键知识的讲解与技能的示范:其中包括:学习断缸法,运用断缸法诊断确认故障缸;排气管温差法,运用温差法辅助诊断确认故障缸。

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讲授并示范关键技能。

然后学生在发动机上亲自操作,感受,体会断缸后各缸的转速,噪音,抖动,排气烟色等信息的变化,并将捕捉到的信息填入到工作页,完成工作页的相关内容。

如果个别缸不工作或工作不良反映出来的故障信息,学生通过故障的信息链,归纳汇总相关的信息,找出故障信息变化规律,从而确认故障缸。

这就是在故障缸诊断确认的过程中,学生的技能训练不仅是动手操作更注重动脑思维,完成工作的过程是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是总结动手操作体会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为此技能实训实现了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共同提高,实现了手脑并用和相互合作,协调的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

在故障缸确认之后,同学们要进行故障诊断方案的拟定,这是教学难点,它是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柴油机主修人员诊断排除故障时,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种心理活动,即为心智技能,是主修人员必备的一种能力。

说它是难点,主要是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对如何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去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缺乏正确的,综合性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在如何将知识与技能转化为职业能力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系统性的训练,因而在这一环节中要注重那些学习基础条件好,求知强烈的学生的培养,即培养挖掘那些具有主修人员素质的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并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同时要兼顾那些学习基础和能力较差的学生,注重其普通维修人员素质的培养。

为此采取以各小组具有主修人员素质的学生为主,其他学生参与其中,来共同交流查阅资料完成方案的拟订。

而后教师重点讲述分析总体原因的思路,确认故障发生范围的条件与思路,解释工作中的提示及工作页中的内容,以便于具有主修人员素质的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和普通维修人员理解掌握,最终完成相关内容。

5演示故障诊断与排除过程
这是本次项目教学的重点强化训练的内容,要求每名同学都必须掌握.实训的主要内容有:①依据喷油器的技术要求,诊断喷油器故障发生部位及原因;②更换喷油器偶件,并进行装配与调试;③将调试后的喷油器装到发动机上,进行起动实验,检验故障排除的效果。

学生对于该项内容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基础较好,主要是因为喷油器的检验与调整在《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中已经经过了专项训练,在拟定故障诊断排除方案中,已经了解或掌握了作业的工作程序,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完成上述实训内容的能力。

教学方式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案中已拟定的工作程序,独立完成为主,教师任务是咨询,答疑是辅助者,协助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喷油器故障部位及原因确认时以小组为单位逐一对故障缸进行检测,装配调试过程则以每组完成某缸喷油器偶件的装配调试,并将调试好的喷油器重新安装到发动机上,最后启动发动机检验故障排除效果。

注重技能的强化训练。

6转变项目评价模式,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
项目评价是项目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部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在组间进行讨论、交流、评价,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教师在评价学生项目完成效果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参与学习,完成项目过程的评价,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和乐趣,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自信心。

课程的设计以企业需求为依据,对接大型柴油机维修岗位的实际,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程次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围绕具体项目,模拟维修岗位生产实际的教学方式,培养具有不同岗位能力的维修人员,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生产实际环境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曹德芳.汽车维修[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70-78.
[2]王静文.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90-120.
[3]徐华东.桑塔纳轿车维修技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4-41.
[4]戴冠军.广州本田雅阁发动机的检查与调整[J].汽车技术,2002(6):36-38.
[5]孙建新.内燃机构造与原理[J].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7):100-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