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食用百合中后期田间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植技术-食用百合中后期田间管理
食用百合生长中后期的管理,包括植株调整、肥水管理、遮荫降温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一、植株调整
包括打摘顶心、摘除花蕾、抹除珠芽等技术。
其目的首先是调整植株内部养分的合理分配,它具有促控双重意义。
“控”,是控制地上茎叶旺长,以免消耗大量的养料;“促”,是促地下鳞茎迅速发育膨大,对提高百合的产量和改善品质都有直接的相关性。
其次,植株调整的各项技术要求较高,时效性强,必须善始善终不失时机的环环扣住,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打顶摘心
植株有顶端生长优势的习性,也就是说植物从根部吸收的无机养料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养料首先向顶芽输送。
打顶摘心可控制地上茎叶生长对养料的消耗,从而转向鳞茎输送,加速鳞茎的生长发育。
打顶摘心的时间约5月中旬、苗高40厘米时为宜,使地上植株控制在45厘米左右,保证植株有一定的生长量和足够的叶面积。
摘心宜选择晴天中午前后进行,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减少病菌侵入。
打顶时对苗势旺的宜早打多打,对苗弱苗小的可推迟几天,或只少量摘心叶,以达到生长平衡。
2、摘除花蕾
百合开花结实,会消耗大量的养分,严重影响鳞茎的发育,不仅产量降低,而且品质变劣,直接影响到商品性和生产效益。
这一措施应在花蕾初现或花序刚形成时进行,用手摘花蕾,也可用剪刀剪。
切记摘花时间不宜迟,迟了不仅消耗养料,且因组织老化较难折断。
摘花蕾(或花序)要反复进行多次,才能除净。
3、抹除珠芽
对生有珠芽的品种(如宜兴百合)或不用珠芽繁殖的应及早除芽,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鳞茎肥大。
抹珠芽时应细心,以防碰断植株和伤及功能叶片。
二、遮荫降温
百合生长最适宜的气温为15-25℃,高于28℃,生长受到抑制,气温持续高于33℃,植株发黄甚至枯死。
遮荫是防高温的重要举措。
方法是在百合行间适当套种藤蔓类瓜菜,以蔓叶遮荫。
如套种丝瓜、豇豆等作物,5、6月份瓜豆藤
蔓上架后,对降低田间气温、地温都有良好效果,这样能延长百合绿叶期,可增产10%左右。
三、肥水管理
百合生长后期,要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特别是在打顶以后,氮肥用量过多,则茎叶疯长,影响鳞茎膨大。
打顶后,一般亩施用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30公斤,6月下旬鳞茎膨大转缓时,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加0.3%-0.5%尿素混合液,以延长功能叶的寿命,有利于增加产量。
梅雨季节,注意疏通田内外沟系,确保排水畅通,防止因涝渍使植株早枯和鳞茎腐烂。
四、防病治虫
发现病毒病,应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烧毁,并用石灰消毒病穴。
对立枯病、叶斑病,可用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喷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