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文学家皮日休的诗句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休,晚唐⽂学家。

⽪⽇休诗⽂兼有奇朴⼆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塌糊涂的泥塘⾥的光彩和锋芒”。

下⾯就和⼀起来欣赏下⽪⽇休的诗句,欢迎阅读!
【篇⼀】
【篇⼀】
1.盆池有鹭窥蘋沫,⽯版⽆⼈扫桂花。

——⽪⽇休《寒⽇书斋即事三⾸》
2.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休《汴河怀古⼆⾸》
3.尽道隋亡为此河,⾄今千⾥赖通波。

——⽪⽇休《汴河怀古⼆⾸》
4.若⽆⽔殿龙⾈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休《汴河怀古⼆⾸》
5.⽟颗珊珊下⽉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休《天竺寺⼋⽉⼗五⽇夜桂⼦》
6.⾄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

——⽪⽇休《天竺寺⼋⽉⼗五⽇夜桂⼦》
7.怪来烟⾬落晴天,元是海风吹瀑布。

——⽪⽇休《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
8.尽⽇春风吹不起,钿毫⾦缕⼀星星。

——⽪⽇休《病孔雀》
9.看取病来多少⽇,早梅零落⽟华焦。

——⽪⽇休《病中美景颇阻追游因寄鲁望》
10.⾬洗清明万象鲜,满城车马簇红筵。

——⽪⽇休《登第后寒⾷杏园有宴,因寄录事宋垂⽂同年》
【篇⼆】
【篇⼆】
1.⾼斋晓开卷,独共圣⼈语。

——⽪⽇休《读书》
2.笠泽多异⽵,移之植后楹。

⼀架三百本,绿沈森冥冥——⽪⽇休《公斋四咏·新⽵》
3.圆紧珊瑚节,钐利翡翠翎。

俨若青帝仗,矗如紫姑屏。

——⽪⽇休《公斋四咏·新⽵》
4.筤篣晓携去,蓦个⼭桑坞。

开时送紫茗,负处沾清露。

——⽪⽇休《茶中杂咏·茶籝》
5.褎然三五⼨,⽣必依岩洞。

寒恐结红铅,暖疑销紫汞。

——⽪⽇休《茶中杂咏·茶笋》
6.⽣于顾渚⼭,⽼在漫⽯坞。

语⽓为茶荈,⾐⾹是烟雾。

——⽪⽇休《茶中杂咏·茶⼈》
7.南⼭茶事动,灶起岩根傍。

⽔煮⽯发⽓,薪然杉脂⾹。

——⽪⽇休《茶中杂咏·茶灶》
扩展阅读:⽪⽇休的⼈物⽣平
扩展阅读:⽪⽇休的⼈物⽣平
868年东游,⾄苏州。

咸通⼗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相识,并与之唱和。

其后⼜⼊京为太常博⼠,出为毗陵副使。

僖宗乾符五年(878),黄巢军下江浙,⽪⽇休为黄巢所得。

黄巢⼊长安称帝,⽪⽇休任翰林学⼠。

中和三年(883),曾⾄同官县。

他的死因说法不⼀。

或说他因故为巢所杀(孙光宪《北梦琐⾔》、钱易《南部新书》、⾟⽂房《唐才⼦传》等),或说黄巢兵败后为唐王朝所杀(陆游《⽼学庵笔记》引《该闻录》),或说后⾄浙江依钱镠(尹洙《⼤理寺丞⽪⼦良墓志铭》、陶岳《五代史补》),或说流寓宿州以终,墓在濉溪北岸(《宿州志》)。

著有《⽪⼦⽂
薮》10卷,收其前期作品,为懿宗咸通七年⽪⽒所⾃编。

有《四部丛刊》影明本及中华书局排印萧涤⾮整理本通⾏。

《全唐⽂》收⽪⽇休⽂4卷,其中有散⽂7篇,为《⽂薮》所未收。

《全唐诗》收⽪⽇休诗,共9卷300余⾸,后8卷诗均为《⽂薮》所未收,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萧涤⾮、郑庆笃重校标点本《⽪⼦⽂薮》,将⽪⽇休⾃编《⽂薮》以外的诗⽂附于书后。

⽪⽇休⽣平事迹,主要见于孙光宪《北梦琐⾔》、钱易《南部新书》、尹洙《⼤理寺丞⽪⼦良墓志铭》、陶岳《五代史补》、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计有功《唐诗纪事》、⾟⽂房《唐才⼦传》、《宿州志》等。

近⼈考订有缪钺《⽪⽇休的事迹思想及其作品》和《再论⽪⽇休参加黄巢起义军的问题》、李菊⽥《⽪⽇休⽣平事迹考》、萧涤⾮《论有关⽪⽇休诸问题》、张志康《⽪⽇休究竟是怎样死的》等,可资参考。

唐末进步思想家⽪⽇休出⾝寒微,参加过黄巢农民起义,在农民政权下任翰林学⼠。

尽管其现存著作都完成于参加农民起
义之前,但由于深⼊了解社会现实,了解民众苦难,故⽽其作品具有⼗分显明的⼈⽂主义⾊彩。

他讽刺⿊暗现实,同情⼈民⼤众,曾⾃述:“赋者,古诗之流也。

伤前王太佚作《忧赋》;虑民道难济作《河桥赋》;念下情不达作《霍⼭赋》;怜寒⼠道尘,作《桃花赋》。

”他在⿅门隐居时作《隐书》六⼗篇,⽤“古”与“今”对⽐的形式揭⽰出封建地主阶级的*,说:“古杀⼈也怒,今之杀⼈也笑;古之⽤贤也为国,今之⽤贤也为家;古之酗也为酒,今之酗也为⼈;古之置吏也净以逐盗,今之置吏也将以为盗。


他指出:“后世之君怪者,不在于妖祥,⽽在于政教也。

”甚⾄敢于说:“⾦⽟⽯,王者之⽤也”,由于王者贵⾦重⽟,才使⼤家视⾦⽟为宝,其实,真正值得珍贵的并不是⾦⽟,⽽是粟与帛:“⼀民之饥须粟以饱之,⼀民之寒须帛以暖之,未闻黄⾦能疗饥,⽩⽟能免寒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