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位敷贴联合中药外敷在腹腔镜胆囊术后快速康复中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穴位敷贴联合中药外敷在腹腔镜胆囊
术后快速康复中的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耳穴位敷贴联合中药外敷在腹腔镜胆囊术后快速康复中
的效果。
方法:甄选2020-4~2021-11收治的腹腔镜胆囊术后患者78例,常规组
39例:实施常规干预方案;实验组39例:实施耳穴位敷贴联合中药外敷干预方案;比对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
术前,两组患者胃泌素水平互比,无差异性(P>
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术后胃泌素水平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VAS评分
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耳穴位敷贴和中药外敷在腹腔镜胆囊术后患
者的快速恢复中不仅加快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还减少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继续推广使用。
【关键词】耳穴位敷贴;中药外敷;腹腔镜胆囊术;快速康复
胆囊结石是发生在胆囊上的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主要的症状有
上腹隐痛、恶心、腹胀、胆绞痛等,治疗中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胆囊术[1]。
然而术后患者面临切口感染、胃肠蠕动缓慢、肛门不排气等情况[2]。
为了帮助患
者减少痛苦,尽快恢复身体健康,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中医穴位贴敷和
中药外敷等方法引入护理中,既不会影响手术切口,同时还能促进身体功能的恢
复降低痛感。
因此,本文对腹腔镜胆囊术后的患者实施不同干预方案,分析耳穴
位敷贴于中药外敷联合使用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甄选2020-4~2021-11收治的腹腔镜胆囊术后的患者78例,按照不同的治疗
方式平均分成两个组。
常规组39例,男19例,女20例,年龄36-72岁,平均
年龄(54.16±0.35)岁;实验组39例,男19例,女20例,年龄35-73岁,平
均年龄(54.17±0.36)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互比,无差异性,(P>0.05)。
选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和家属都对此研究知晓知情并自愿参加;②所有资料都完
全者;剔除标准:①精神疾病、听力障碍;②心脏、肾脏、肝脏器官功能障碍者;
③严重传染性疾病;④腹部进行过手术的患者。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干预方案;手术后3小时内采用去枕平卧位;遵医嘱给予
患者药物治疗,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并告知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减少不
良事件的发生;注意观察引流液量和颜色变化,24-48h内没有液体流出应拔除引
流管;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数并记录,若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
理;饮食以低盐、低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鼓励患者
进行适量运动。
实验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增加耳穴位敷贴联合中药外敷干预;①耳穴
位敷贴;对耳部进行清洁消毒,将王不留行籽放于敷贴的中间,贴于小肠穴、大
肠穴、脾、胃等耳部对应的穴位,进行按压,直至按压的穴位处出现热、痛和酸
麻等感觉为止,每隔3h按压一次。
②中药外敷:不同功效的中药进行配伍,将
中药进行粉碎研磨成粉末,制成外敷包,术后6h将外敷包敷于肚脐周围和足三
里处,避开切口部位,保持切开部位的干燥、清洁,一天2次,每次30min即可。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对,时间越短代表恢复的越好。
记录患者胃泌素分泌量进行比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法(VAS)对疼痛进行评估,总分10分,分数越高代表疼痛越剧烈。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用t检验,采用SPSS 25.0软件对本文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
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小组例
数肠鸣音恢复时
间(h)
肛门排气时
间(h)
住院时间
(d)
常规组
3
9
23.17±5.2136.78±3.55 5.62±1.86
实验组
3
9
15.07±5.1921.36±3.17 2.79±1.57
t 6.87920.2337.261
P0.0000.0000.000
2.2两组胃泌素水平和VAS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胃泌素水平互比,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术后胃泌素水平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
表2 两组胃泌素水平和VAS比较(±s)
小组例
数
胃泌素水平(pg/ml)VAS(分)
术前术后
常规组
3
9
80.29±8.2655.96±9.230.67±0.35
实验组
3
9
80.69±8.3672.56±9.57 1.78±0.59
t0.2137.79710.105
P0.8320.0000.000
3 讨论
胆囊结石是比较常见的胆道疾病,然而病发时绞痛难耐,目前,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胆囊结石比较好的方法[3]。
该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创口小、出血量少、对身体的伤害小等优势,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4]。
但是术后患者还是会出现肠麻痹、肛门不排气等症状,影响手术治疗的效率和预后生活质量。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应用[5]。
为了达到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更快的融入工作和生活中去的目的,将中医中操作简单、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日常护理相结合,因此提出了对腹腔镜胆囊术后的患者使用耳穴位敷贴和中药外敷的护理方案。
耳穴位敷贴通过用王不留行籽对耳部相肝、胆、脾、胃大肠经所对应的穴位进行按压,加快经络传导,刺激耳壳迷走神经分支直接影响到神经内分泌调节,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加快胃肠道蠕动和病理胆汁的排泄,促进胃泌素的分泌。
通过观察组患者术后胃泌素分泌的数据可以得出耳穴位敷贴的按压对胃肠功能的恢复确实有效,且操作方法简便,不受条件的限制,没有副作用,无痛苦,病人更容易接受于配合,同时减少恶心、胀气的症状。
中医说中药敷脐能达腠理,通经脉。
中药外敷将药物敷于皮肤,药物透过皮肤直达经脉渗入体内,融于津液之
中作用于人体,产生治疗的效果,不同作用的中药进行合理配伍,制成中药敷包,术后6小时对脐部和足三里进行中药包敷贴,达到疏通经络、温经止痛、行气止呕、降逆散寒的作用,可以减少术后的疼痛感、呕吐以及腹部胀气等症状,还能
起到促进胃泌素分泌和胃肠道的蠕动的作用,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疗效可靠,方法简便,价廉安全,没有依赖性。
所以,耳穴位和中药敷包联
合使用对患者恢复胃肠功能作用良好,对并疼痛和胀气的改善明显,患者的接受
度和配合度更高,增加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耳穴位敷贴和中药外敷在腹腔镜胆囊术后患者的恢复中能帮助患
者快速恢复胃肠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且效果显著,操作简单,价廉安全,值
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孙幼丽. 中医护理方案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J].
浙江临床医学,2020,22(5):743-744.
[2] 方芳.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敷贴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患者
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5):139-140.
[3] 杨奎容. 中药热奄包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影响[J]. 特别健康,2021(16):70-71.
[4] 李认娟.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9):1716-1717.
[5] 王建茹,杨玄,胡芳. 中药穴位贴敷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
恢复介入时机的研究[J]. 天津护理,2019,27(2):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