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导作战预案形式化建模研究

合集下载

舰艇编队反导作战模式下的静态网络建模与应用

舰艇编队反导作战模式下的静态网络建模与应用
摘 要 : 为研究 不同舰艇编 队不 同作 战样 式反导的整体性能 , 针对舰艇编 队反导 的现有和将来可 能发展 的作
战模式 , 对 参 与 反 导 的节 点 进 行 抽 象 , 采 用 复 杂 网络 方 法 建 立 静 态 网 络 模 型 , 运 用 该 模 型 进 行 假 定 条 件 下 的作 战 , 并 运 用 复 杂 网络 的相 关 度 量 参 数 对 舰 艇 编 队 反 导 的 静 态 模 型 进 行 对 比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 运 用 复 杂 网络 理 论 对 舰 艇 编 队 反 导静态建模定性 分析的可行性 , 且 模 型 能 对 舰 艇 编 队反 导 的 网络 性 能 进 行 度 量 , 为 利 用 复 杂 网 络更 加 深 入 的研 究 反 导 静 态 模 型 和 动 态模 型 打 好 基 础 , 也 为 更 加 深 入 地 研 究 舰 艇 编 队的 反 导 作 战 提供 帮 助 。
mo d e l i n g me t h o ds di f f i c u l t t o de mo ns t r a t e . Th i s mo d e l wi l l h e l p p e o p l e k n o w t h e le f e t f o r ma t i o n a n t i — mi s s i l e a n d do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s t a t i c mo d e l a n d d y n a mi c mo d e l o f le f e t a nt i — mi s s i l e mo r e i n — d e p t h . Ke y wo r ds: c o mp l e x n e t wo r k s; s t a t i c mo d e l ; de g r e e; a nt i — mi s s i l e; le f e t

基于复杂网络的舰艇编队协同反导作战模型研究

基于复杂网络的舰艇编队协同反导作战模型研究
f or ma t i on o p e r a t i o n e f f e c t s
Key w or ds:c o mp l i c a t e d n e t wo r k;s h i p f o r ma t i on; s ma l l wo r l d ne t wo r k; s c a l e — f r e e ne t wo r k
关键 词 : 复 杂 网络 ; 舰 艇 编 队 ;小 世 界 网络 ;无 标 度 网络
Re s e ar c h o n Sh i p F Or ma t i O n Co op e r a t i on An t i - mi s s i l e Op er a t i on Mo d el Ba s e d on Comp l i c a t e d Ne t wor k
s c a l e — f r e e n e t wo r k wi t h t h e e x c e l l e n c e s e l e c t i o n c o n n e c t i o n f e a t u r e, S O t h e s h i p f or ma t i o n c o o pe r a t i o n
X/ A Yu , M AO Xu d o n g , Y I N Y a nt ao , Y AO Bi n
( 1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S c i e n t i f i c R e s e a r c h , N a v a l Ae r o n a u t i c a l a n d A s t r o n a u t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Ya n t a i 2 6 4 0 0 1 , C h i n a , 2 . D a l l a n N a v a l A c a d e my , D a l i a n I 1 6 0 1 8 , C h i n a )

弹道导弹预警作战仿真系统军事总体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弹道导弹预警作战仿真系统军事总体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sr c u e u s f r r h o c pu lmo e y t m fBM EW OS tu t r,p t o wa d t e c n e t a d ls se o S.P a tc h wst a h t o fs se m i tr r c ie s o h tte meh d o y t m l a i y g n r l e inp o i e o r ltv p r to i ua in s tm t ee e c nt e r e ea sg r v d sc rea ieo e ain sm lto yse wihr fr n ei h o y. d
Re e r h 0 v I s e fM i t r n r l sg o litcM isl s a c n Ke s u so l a y Ge e a i De i n f rBalsi s i e
Ea l . a n n e a i n S m u ai n S se ry W r i g Op r to i l to y t m
兵 工 自动 化
・4 ・
2 1 .5 O 10
Or na c nd s r d n e I u ty Aut m a i n o to
3 () 0 5
d i O3 6 0.s 。0 6 17 .0 10 .0 o:1.9 9 i n1 0 -5 62 1 .50 2 s
弹道 导弹 预警 作战 仿 真 系统 军事 总体 设 计 关键 问题研 究
用 流 程 、 功能体 系和 逻 辑结 构 进行 了 系统 军事 框 架设 计 ,提 出 了系统 的 军事 概念 模 型体 系 。 实践表 明 ,该 系统 军事 总 体设 计 方法可 以为相 关作 战仿 真 系统 的 建设 提供 理 论借 鉴 。 关键 词 :弹 道导 弹预 警 ;仿 真 系统 : 军事 总体 ; 需求 分析 中圈 分 类号 :N9 51 文献 标 志码 :A 4 .3

DoDAF视图下的反导作战军事概念建模与仿真系统设计

DoDAF视图下的反导作战军事概念建模与仿真系统设计

Co c p o e n i l t n S se De in O eBa l t isl ne t M d 1 d S mu ai y t m sg f h li i M s i a o t sc e
D e e s s d o DAF e s f n e Ba e n DO Vi w
Do AF视 图 下 的 反 导 作 战 军 事 概 念 D
建模 与仿 真 系统 设 计 木
李 龙 跃 , 显 刘付
( 空军 工程 大学 防空 反导 学院, 陕西 西 安 7 0 5 ) 1 0 1 摘 要: 反导作 战概 念模 型是 保证 不 同地空导 弹武 器 系统之 间指控 系统 可集成 、可互操作性 、高效一体化 的 关 键 。首先, 对传 统建模 语言在 模 型可执行验 证 方面的 不足, Do AF 视 图框 架 下, 出一种基 于统 一建模语 针 在 D 提 言( UML 的反 导作 战军事 概念 建模 方法; ) 其次, 结合 军事概 念模 型给 出反 导作 战仿真 系统设计 的方 法。 范建模 规
c n e t o e ; i l to y t m e i n o c p d l smu a i n s se d sg m
为 实 现各 军 种 之 间信 息 的无 缝 流 通 及互 操 作 ,
框 架并选择 可执行 性强 的 U ML语 言建 立军事概 念模型 , 导作 战研 究及指控 系统 开发具有 一定参 考价值 。 对反 关键 词:o A ; 一建模 语 言; D D F统 军事概 念模型 ; 真 系统设 计 仿
中图分 类号 : 4 .2E 1 N9 51; 9 7 文献标 识码 : A DOI 1.9 9 .s. 7 —8 92 1 . .1 : 0 6di n1 33 1 . 20 0 7 3 s 6 0 5

基于战法推演的反舰导弹建模方法

基于战法推演的反舰导弹建模方法

模块化是“ 系统还原论” 自顶向下分解的建模方
进行研究时,就需要了解每一时刻反舰导弹的空间位
法,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系统划
收稿日期: 2018⁃06⁃07
兼顾反舰导弹功能特点,将其划分为反舰导弹平台模
修回日期: 2018⁃07⁃10
作者简介: 张 宇(1987⁃) ,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研究
摘 要:针对反舰导弹突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舰艇对空防御形势的日益严峻,为满足作战理论和战法研究的应用需
求,通过对反舰导弹功能和典型飞行弹道进行研究,并对反舰导弹模型的功能进行模块化分析,基于战法推演系统
提出了反舰导弹模型的建模方法。 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通过改变导弹参数设置模拟不同型号、不同制导
和舰艇防空作战决策能力时,主要关注反舰导弹不同
时刻在飞行航路上的位置、高度、航向和航速等信息,
此时只需要对反舰导弹的位置信息和运动参数进行建
计 3 种制导模式的导引头,包括雷达主动导头、红外
式,以雷达 / 红外复合导引头为例进行设计。
2 反舰导弹模型设计
2 1 模型功能设计
模即可。 但当对反舰导弹技战术性能或作战效能评估
程度越来越高,军用仿真技术作为战法研究的重要手
段之一,在作战模拟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战法运用
和作战理论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2⁃4]

学原理,在反舰导弹重力、发动机推力、空气升 / 阻力和
气动力学模型。 大多数情况下,要想获得气动参数,必
须求解多个高阶微分方程,在战场环境仿真中,由于模
型运算量和数据存储量太大,实现起来相当困难 [5⁃6] 。
反舰导弹通过制导系统捕获、筛选、识别、跟踪目

反导早期预警雷达任务交班仿真模型研究

反导早期预警雷达任务交班仿真模型研究
摘要 : 针对导 弹防御 早期预警雷达 任务交班策略 的问题 , 采用基于箅子 的柔性仿真建模 方法 , 构建 了早期 预警雷达任 务交 班仿 真模 型 。该模型基 于交 班时机选择 、 目标截获等反导预警环节 , 涵盖时 间 、 空间和能力多 维交班策 略 , 包括 时间 、 距 离 和引导精度三个交班 限制条件设置模块 , 以及剩余飞行 时间 、 剩余 飞行距离 、 跟 踪滤波 三个交 班时机 选择模 块。最后 , 给
第3 7卷
第 4期
现 代 雷 达
Mo d e r n Ra d 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o 1 . 3 7 No . 4 A p r .2 01 5
2 0 1 5年 4月

总体 工程 ・
中 图 分 类 号: T N 9 5 7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4 — 7 8 5 9 { 2 0 1 5 ) 0 4 — 0 0 0 1 — 0 5
L I U Ke。 L I N Me i q i n g , Z H A O Y i n g j u n , G A O Y u l i a n g

( 1 .S c h o o l o f A i r a n d Mi s s i l e D e f e n s e , A i r F o r c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X i a n 7 1 0 0 5 1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I n t h i s p a p e r ,u s i n g l f e x i b l e s i mu l a t i o n a n d mo d e l i n g me t h o d,e a r l y - wa r n i n g r a d a r mi s s i o n s h i t f i n g s i mu l a t i o n mo d e l i n g i s

混编战术单位防空反导联合作战研究

混编战术单位防空反导联合作战研究

2006军事电子信息学术会议论文集己”,对不同阵地配置的作战效能的评估将成为验证系统功能指标的主要手段,由于效能定量分析与不同的空袭模式、目标特性以及地面防御部署相关,本文章仅从定性方面分析。

非组网条件下和组网条件下的战斗力对比图如下:图2组网作战使发挥武器系统作战潜能注:战斗力增值的主要原因足在平台中心作战模式中,战斗力常常由于平台自身缺陷而不能完全发挥出来,组网后通过相邻作战区域内的信息共享,增强了单个平台的观测、定位、决策和行动能力,在传感器系统提供可供武器进行射击要求的火力数据后,武器系统能够突破一定的平台局限,发挥武器作战能力;打击范围不强调作战计划的实际射击方向,仅考虑兵器本身具备的全方位360。

的射击能力(通过作战过程中的作战任务调度、计划部署和射击方式协调,达到360。

的射击能力)。

混编组网后的武器系统提高了目标通道使用效率,火力密度增大,组网后空袭目标在受到射击时,总体被杀伤的概率增大,武器系统单位时间内射击率提高,具有不同作战特点的各型防空导弹在混编作战组网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下,相互配合、相互支援,依据各型号导弹的拦截特点合理分配系统内的火力通道,同时通过作战部队的合理部署,可以有效抗击敌方来袭重点方向上高中低空的多个目标,极大地提高防空体系的抗饱和攻击能力,并在较长的时间段内保持整体防御体系的作战能力。

6发展建议——1286——6.1现役装备改造多种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未能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型号之间在接口设置、通信格式、协议上没有统一的规范要求,系统问无法实现直接互联和信息共享。

急需建立通用的通信接口规范和多协议自动识别和转换的互联互通适配器,提高交连能力。

通过建立多站测向、定位控制逻辑,提高防空反导武器系统的反隐身能力、抗干扰能力、抗反辐射导弹能力。

6.2指控模型优化建立基于效费比最优化的目标分配,降低武器系统的整体的作战消耗。

对现役装备进行必要的作战模型优化,建立符合OODA(观察、判断、决策、行动)标准的指挥控制流程,提高混编战术单位对下属火力单元的作战控制能力。

基于航路捷径的舰艇协同反导区域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航路捷径的舰艇协同反导区域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航路捷径的舰艇协同反导区域建模方法研究近年来,反导技术在军事领域中越来越得到重视。

针对反导威胁,舰艇协同行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反导手段。

在反导区域建模方面,航路捷径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从航路捷径的角度探讨舰艇协同反导区域建模方法研究。

首先,介绍舰艇协同反导行动的意义。

航空母舰、驱逐舰等各种舰艇都具备一定反导能力,但是仅依靠单一舰艇难以达到理想的反导效果。

舰艇之间相互协作,可以形成一个反导体系,更好地应对反导威胁。

因此,建立舰艇协同反导区域模型,研究舰艇间的协作关系和行动规划,可以为反导军事行动提供参考和指导。

其次,探讨航路捷径在反导区域建模中的应用。

航路捷径是指舰艇在特定条件下选择的最短路径,能够帮助舰艇有效地规避反导威胁。

在反导区域建模中,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航路捷径模型,对舰艇协同行动进行规划和决策。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现场考察和数据采集。

通过现场考察和数据采集,获取舰艇运动轨迹、反导雷达的探测范围等数据。

2. 基于数据的反导威胁分析。

根据采集的数据,我们可以利用反导威胁分析技术,对反导威胁进行分析和评估。

3. 建立航路捷径模型。

根据反导威胁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基于航路捷径的原理,建立起航路捷径模型。

在模型中,我们可以考虑多个舰艇之间的协同作战,规划出最佳的航路捷径。

4. 航路捷径的验证和优化。

完成建模后,我们可以利用仿真技术对航路捷径进行验证和优化。

通过不断测试和调整,最终得到稳定准确的航路捷径模型。

综上所述,基于航路捷径的舰艇协同反导区域建模方法研究,能够为反导军事行动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该方法具有针对性强、灵活性高、效率较高等优点。

未来,我们还可以结合其他技术和手段,不断完善该方法,为国家安全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了更好地分析舰艇协同反导区域建模方法,我们需要收集一些相关数据,如反导威胁范围、舰艇运动轨迹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的数据:1. 反导雷达的探测范围:这个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导威胁的覆盖范围,进而选择适当的航路捷径进行规划。

防空反导作战指控模型校核验证及评估

防空反导作战指控模型校核验证及评估

0引盲
建模与仿真是探索客观世界和对复杂系统进 行研究的有效途径⑴。在国防军事领域,作战仿真 作为研究作战系统的有效方法更加得到重视⑵。目
前国内外已经建立一批作战仿真系统,然而指控模 型作为核心却容易被忽视⑶。
在作战仿真应用中指控模型可以有效减少所 需的兵力和装备,降低人为因素影响,因此,指控模 型是否可信,关系到作战仿真系统能否进行有效的
Vol. 44,No. 7 Jul,2019
文章编号:1002-0640( 2019 )07-0011-06
火力与指挥控制 Fire Control & Command Control
第44卷第7期 2019年7月
防空反导作战指控模型校核验证及评估**
林驰,李松,王刚 (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西安710051)
摘要:防空反导作战指控系统是构建防空反导一体化网络化体系的核心,建模仿真是研究该系统的有效方
法,建立的模型是否真实可靠是研究成败的关键。在分析国内外对复杂仿真系统特别是作战仿真系统的VV&A的基
础上,根据防空反导作战指控进程及其模型的特点,从需求定义、概念模型、数学模型、仿真模型4个方面对防空反
导作战指控模型进行校核验证及评估的思路分析。这对防空反导作战指控系统的研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防空反导,指控模型,校核验证,评估
中图分类号:TJ761;N945.1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 1002-0640.2019.07.003
引用格式:林驰,李松,王刚.防空反导作战指控模型校核验证及评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9,44(7):11-16.
The Study of the V&V and Assessment in Air-Defense and Anti-Missile Battle Command Model

反导预警作战模拟与仿真课程实验构想

反导预警作战模拟与仿真课程实验构想

第28卷第1期2014年2月空军预警学院学报Journal of Air Force Early Warning Academy V ol.28No.1Feb.2014收稿日期:2013-10-14作者简介:冯亚军(1977-),男,讲师,主要从事作战模拟与仿真研究.反导预警作战模拟与仿真课程实验构想冯亚军,王前,李凌鹏(空军预警学院,武汉410019)摘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满足实践教学要求,提出了反导预警作战模拟与仿真课程实验方案.基于课程实验体系建设的原则,分析了实验的具体功能需求,设计了由公共技术支撑、作战要素模拟仿真和反导预警作战运用三个层次组成的课程实验体系总体框架,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该构想为课程实验的开设奠定了基础,也为仿真系统设计和开发提供了参考.关键词:反导预警;作战模拟与仿真;实验体系中图分类号:E25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839(2014)01-0066-03反导预警作战模拟与仿真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反导预警作战环境、作战行动和作战过程进行模仿的技术、方法和活动,是反导预警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走向科学化、正规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反导预警体系建设和作战运用研究经济而有效的手段.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反导预警作战实验,加强作战运用问题研究,对提升我国应对日趋复杂的空天威胁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目前对反导作战理论和仿真模型的研究较多[1-3],而针对反导预警仿真实验的文献较少.为此,本文在分析反导预警作战模拟与仿真实验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实验总体框架,对作战态势生成、模型构建和运行管理等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1课程实验的体系建设原则和功能需求1.1课程实验体系建设的原则反导预警作战模拟与仿真课程实验应紧紧围绕理论创新、力量建设和作战能力形成这个中心,在实验体系设计和建设中注意把握如下原则:1)着眼长远发展,构建作战实验的体系框架.立足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体系对抗和联合作战的需要,始终瞄准国家预警体系建设发展,构建反导预警作战模拟与仿真实验课程的整体框架,从反导预警作战体系结构、系统体系结构及技术体系结构分析入手,科学规划作战实验顶层设计,确保其总体设计的先进、科学及可持续发展.2)突出作战牵引,把握作战实验的发展方向.牢固树立服务反导预警系统建设和部队作战能力提升这个宗旨,坚持以作战需求为牵引,突出作战运用研究,着眼作战理论的创新与技术水平的提升,提出合理、具体的战术技术指标,使其既有理论上的前瞻性,又有技术上的可扩展性.3)坚持开放共享,发挥作战实验的军事效益.在技术基础上,充分吸纳国际上作战实验建设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注重集成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和互操作性,遵循便于交流合作的共同技术规范与标准,夯实合作交流的技术条件.在运作管理上,坚持“平台开放、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充分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人才、技术、成果资源,促进作战实验到军事应用的转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军事效益.1.2具体功能需求1)作战环境仿真.战争与作战行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环境条件对作战结果的影响很大.同样的部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执行相同的作战任务,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能够掌握环境的特征并善于利用环境,就能使作战行动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4].在反导预警作战实验中,要准确掌握环境条件的特征及其在作战行动中的作用,并把影响作战行动的主要环境条件加以量化和体现.2)目标特性仿真.目标是预警系统的作战对象,建立真实、完备的目标特性数据库是开展反导预警模拟仿真的基础.目标特性仿真要对弹道导弹目标飞行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运动特性、红外特性和电磁特性进行建模仿真.3)反导预警作战过程仿真.反导预警作战全过程仿真是进行作战运用研究的关键,应对反导预警系统作战流程、情报组织和作战指挥的全过程进行仿真实验.情报组织与分发是反导预警的中心任务,其仿真主要实验反导预警情报的收集、传递、处理、识别、分发和管理等.指挥控制是反导预警作战的“神经中枢”,是反导预警系统各要素协调一致行动、发挥最大整体威力的关键,其仿真主要实验作战指挥与协同、指挥关系、指挥方法、指挥决策、效能评估等.4)反导预警作战预案制定与评估.反导预警作战是基于预案的智能化自适应作战过程,预案在反导预警作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预案制定与评估实验DOI:10.3969/j.issn.2095-5839.2014.01.017第1期冯亚军,等:反导预警作战模拟与仿真课程实验构想要能够基于作战想定制定预案,并对不同预案进行论证评估和选优,为战时预案选择提供依据.5)反导预警战法验证.在未来战争中,电磁环境恶劣,战场态势复杂,反导预警涉及的装备和军兵种多,如何使反导预警具备与联合作战特点相适应的战略情报保障能力,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反导预警组织指挥和保障战法,是反导预警作战模拟与仿真实验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6)反导预警作战力量部署及优化.反导预警情报的重要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反导预警必须充分利用陆、海、空、天基的探测与侦察力量,采用联合技术标准,组成立体多层、交叉互补、相互印证的反导预警系统.为此需要开展反导预警作战力量部署实验,在战场环境模拟基础上,对反导预警力量部署的严密性、有效性、可靠性进行实验、评估和优化.7)反导预警作战效能评估.作战效能评估是反导预警体系建设论证、装备发展规划和作战运用研究的重要支撑,包括装备作战能力评估和系统作战效能评估.实验基础是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实验内容包括评估背景设置、评估指标选取、评估过程控制和评估结果分析等.8)反导预警作战推演与训练.反导预警作战实验重要功能之一是进行系统作战运用的预实践,通过在一个集作战仿真与训练为一体、紧贴实战的实验环境中开展作战推演和指挥训练,提高学员在不同作战背景下的反导预警作战指挥能力、情况处置能力和战例分析能力.9)想定拟制.“想定”是敌我双方基本态势、作战企图和作战发展情况的设想,是根据训练课题、目的、敌我编制与作战特点,结合实际地形而拟制的,用于组织和诱导战役、战术演习和作战的基本文书,其本质任务是为训练或分析的问题提供约束和前提条件.想定实验提供针对作战运用研究的作业环境和条件,是熟悉作战过程和指挥流程,进行作战运用研究的基础.实验形成的想定数据文件以想定库的形式保存起来,可以方便地加载到反导预警仿真系统上运行[5].2课程实验体系设计2.1体系总体框架反导预警作战模拟与仿真课程实验以模拟陆、海、空、天、电多维战场环境为基础,以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体系对抗为背景,通过建模、仿真和综合集成,在虚拟化的数字战场环境中推演作战进程;研究反导预警力量在联合作战中的运用及其原则;熟悉反导预警系统的作战样式、指挥控制体制和程序;提出对反导预警系统的军事需求;分析论证反导预警装备作战效能等,为战略预警体系力量建设及其作战运用研究提供仿真实验和技术支持.课程实验体系总体框架主要由公共技术支撑、作战要素模拟仿真和反导预警作战运用3个层次组成,如图1所示.图1反导预警作战模拟与仿真实验总体框架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包括公共数据环境、运行环境、通信框架和基础功能模块等.公共数据环境主要完成数据存储、数据录入和校核、数据服务、数据发布和数据分析等功能.军事地理信息平台提供统一的数字化地图、军事地形分析、军事地理信息查询、战役战术要图标绘和图上作业等功能.通信基础框架定义了整个仿真实验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接口.运行控制和时间统一主要是动态管理各实验软件系统中的各个应用成员及系统的多种资源,提供统一的多种时间信号,协调各子系统(成员)之间运行一致,对训练及仿真实验过程进行全程实时控制和调整.作战要素模拟仿真是对反导预警系统各作战要素进行模型构建、体系结构设计、实体仿真和功能模拟,主要涉及反导预警作战环境、目标、装备、作战过程、情报传输处理和作战保障等要素.作战环境仿真对影响作战行动和作战效果的战场环境数据进行量化和处理,构建多维战场环境,分析环境对作战行动的影响,并向其他单元(系统)发布新的综合战场环境数据.目标是作战的对象,弹道导弹目标模拟是基于战场环境和作战想定对弹道导弹运动轨迹、飞行各阶段的红外特性、电磁特性进行模拟.装备仿真主要对反导预警主要装备根据其使命任务及在作战中的作用进行功能级仿真.作战过程仿真是在环境、目标和装备仿真的基础上,以时间为轴分阶段对反导预警作战流程的动态仿真.情报传输处理仿真是对反导预警情报的收集、处理和分发进行模拟.反导预警作战运用是整个课程实验体系的重点和目的之所在,是实验课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反导预警作战预案拟制与评估、兵力部署调整与优化、作战效能预测与评估、作战指挥推演与训练、作战想定拟制等.每个功能模块构成一个独立子系统,按照作战要求设置相应席位,通过调用公共支撑和要素仿真层相关单元实现自身功能,同时与本级其他子系统进行信息交互.2.2关键技术及难点反导预警作战模拟与仿真实验涉及内容多、技术难度大、参考资料少,在实现过程中有诸多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需要攻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1)三维可视化作战态势的生成.逼真的作战态势可为决策、分析和受训人员提供丰富的作战过程信息,67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4年在作战实验中起到反馈系统状态和辅助决策的作用.反导预警作战态势需要展现出地球背景下从导弹起飞、雷达探测到拦截突防整个过程的宏观态势,使观察者能够对整个系统的实体构成、地理位置分布,攻防双方的时间空间特性有清楚直观的认识.还要展示整个攻防对抗过程的细节,包括导弹发射、级间分离、调姿分导、雷达扫描、跟踪、预报落点、地基拦截弹(GBI)发射、大气层外拦截器(EKV)分离、EKV 拦截等动作,能够近距离观察每个仿真实体的三维造型,导弹轨迹、火焰、碰撞拦截、弹头命中目标后的爆炸效果等特效也要进行比较细微的表现[6].系统场景规模大,空间跨度远,需考虑可视化作战态势的时空一致性,实现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并在不同视角之间进行切换.2)实体模型的建模与验证.实体建模和模型校核、验证与确认是仿真系统实现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实体确定系统的组成和边界,反导预警作战仿真需要建模的实体种类多、数量大,包括弹道导弹、弹头、诱饵、红外预警卫星、天波超视距雷达、远程相控阵雷达、地基多功能雷达、GBI 、EKV 等多种仿真实体.模型描述实体对象的功能、属性和作战过程等,如弹道导弹模型描述导弹类型、弹道特征、发落点位置、当前坐标、飞行状态、目标特性和突防手段等;预警卫星模型描述卫星类型、在轨状态、星下点坐标、分辨率、信息传输时间和发现概率等;雷达模型描述雷达类型、工作模式、波束、脉冲、频率、作用距离和目标搜索概率等;拦截弹模型描述导弹类型、发点坐标、毁伤概率、速度、当前位置、飞行状态等[4].3)实验运行管理与结果分析[7].运行管理是在仿真引擎的支持下,调用仿真实体和仿真过程模型,模拟从弹道导弹起飞到卫星预警、远程相控阵雷达和地基多功能雷达扫描、跟踪、预报落点,到作战管理中心引导GBI 发射、EKV 拦截,分导弹头突防等整个作战过程,实现对反导预警作战行动的模拟.采集仿真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调用分析评估模型,利用分类统计、显著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灵敏度分析等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实验结果与预先设定指标之间的差异,分析是否满足作战需求及影响因素,调整输入参数进行下次实验.3结束语反导预警系统建设具有投入巨大、技术复杂、保障消耗大等特点,随着装备的迅速发展,反导预警作战运用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挑战.在反导预警作战模拟与仿真基础理论、基本模型和技术方法等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构建人才培养的“预实践”平台,开展反导预警作战实验,既是对理论教学的深化和应用,同时可以解决反导预警人才培训中实装少、教学手段单一、实战经验不足等制约人才提高的瓶颈问题,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参考文献:[1]吕文平,李为民,黄仁全,等.基于预警时间窗口的空天反导预警体系构建[J].现代防御技术,2012,40(3):8-13.[2]申卯兴,郭岗,商长安,等.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反导作战的SD 模型研究[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4(3):33-36.[3]孔晨妍,俞杰,楚威.基于仿真的反导联合防御计划模型研究[J].现代防御技术,2010,38(2):13-16.[4]贺毅辉.作战模拟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59-72.[5]郭强,毕义明.基于任务空间概念模型的导弹作战想定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8,25(12):88-91.[6]王文广,雷永林,赵雯,等.NMD 系统对抗过程三维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0):2406-2409.[7]杨雪生,刘云杰,李梦汶.联合作战仿真实验的设计与开发[J].系统仿真学报,2011,23(7):1522-1526.Conception of experiment on course of anti-missileearly warning operation simulationFENG Ya-jun,WANG Qian,LI Ling-peng(Air Force Early Warning Academy,Wuhan 430019,China)Abstract :For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benefit of talents training and meeting the demands of practical teaching,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a experiment scheme on the course of anti-missile early warning operation simulation.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of course experimental system,it analyses the specific function requirement for experiments ,designs general framework on the course experimental system composed of three hierarchy including the common technical support,the simulation of operation elements and the operational application of anti-missile early warning ,and studies several key technologies and difficult problems among them.This proposed conception can be available for setting up the course experiment and lay a basis for it,and meanwhile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imulation system.Key words :anti-missile early warning ;operation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system68。

台湾海军“成功”级防空反导效能评估建模研究

台湾海军“成功”级防空反导效能评估建模研究

tiveness evaluation model of air defense and anti-missile capability is constructed and simula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ception probability of two air defense missiles against one anti-ship missil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one air defense missile
2)防空反导系统
[5]
“成功”级导弹护卫舰装备 1 部 AN/SPS-49(V)
5 或 AN/SPS-49A(1108,1109 号)两坐标对空搜索
雷达,该型雷达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数字信号处
总第 317 期
Vol. 40 No. 11
39
舰 船 电 子 工 程
Ship舰Electronic
船 电 子Engineering
工 程
2020 年第 11 期
台 湾 海 军“ 成 功 ”级 防 空 反 导 效 能 评 估 建 模 研 究


沈培志
(海军航空大学



烟台




264001)
详细介绍台湾海军“成功”级导弹护卫舰基本战术技术性能,分析了基本系统构成和防空反导能力强、弱点,构
型战术数据自动化系统,系其作战指挥系统的核
心。SYS 系统是美国 20 世纪 70 年代研制的作战系
统,旨在将水面舰艇不同雷达信息综合到一个系统
2 “成功”
级防空反导技战术性能分析

【可编辑】反导作战信息流时延模型研究

【可编辑】反导作战信息流时延模型研究

!""#年!月第$%卷&第’期现代防御技术!"#$%&#$’$&($)$(*&"+",-()*+!""#,-.+$%&/-+’!空天防御体系与武器"反导作战信息流时延模型研究#曾利新,李为民,王&宏(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陕西三原&#’$0"")&&摘&要:在现代防空反导作战中,战术弹道导弹的威胁,给防空系统带来了预警时间不足等一些新的问题。

为了提高防空系统的反导预警能力,在对反导作战过程和反导预警作战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反导预警信息流程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边处理1边分发的实时模式,通过对比分析,所提模型缩短了预警信息的传输时间,使作战部队提前预警。

关键词:战术弹道导弹;反导;信息流;时延中图分类号:23’#;45#6’7$;45#6’7#&&&文献标志码:8&&&文章编号:’""39"06:(!""#)"’9""’"9";%./.01234563.)78.#.90:!4;.94<63.=56787//79.>0669.?5<41806745’94@<2/=>?9@?A&>B C)?9D?A&C8/=E-AF(G?HH?.)BAHI?IJI)-K8?L(-LM)2AF?A))L?AF NA?O)LH?IP,QRSSA@?QSAPJSA#’$0"",TR?AS)=A/61026:BA IR)M-JLH)-K IR)D-U)LA S)L?S.U)K)AH)SAI?D?HH?.)*SII.)H,IR)ISMI?M*S..?HI?M D?HH?.) *L?AFH D-L)USAF)L,VR?MR S.H-*L?AFH.-IH-K A)V WL-*.)DH I-S)L?S.U)K)AH)HPHI)D,HJMR SH,A-I)A-JFR I?D)-K)SL.P VSLA?AF+BA-LU)L I-?DWL-O)IR)MSWS*?.?IP-K SAI?D?HH?.))SL.P VSLA?AF,-A IR)*SH?H-K IR) SAS.PH?H-A IR)WL-FL)HH-K SAI?D?HH?.)*SII.)SAU SAI?D?HH?.))SL.P VSLA?AF,IR)?AK-LDSI?-A K.-V-K SAI?9 D?HH?.))SL.P VSLA?AF?H HIJU?)U+8D-U)IRSI IR)?AK-LDSI?-A?H U?HW-H)U SH H--A SH?I?H U).?O)L?H*L-JFRI K-LVSLU+4R)H)D-U)H V)L)M-AILSHI)U SAU SAS.PX)U,SAU?I?H M-AM.JU)U IRSI IR?H D-U).HR-LI)AH IR) ILSAHD?HH?-A I?D)-K)SL.P VSLA?AF?AK-LDSI?-A,VR?MR)AHJL)H IR))SL.?)L VSLA?AF K-L IR)SLDP+B.:@41;/:ISMI?M*S..?HI?M D?HH?.);SAI?D?HH?.);?AK-LDSI?-A K.-V;I?D)U).SPCD引D言战术弹道导弹[’](4YG)是一种从地面发射、攻击地面目标,用于战场战区火力支援的带非核弹头的进攻性武器。

反导作战管理技术研究

反导作战管理技术研究

2
反导作战管理技术发展情况
美军是世界上反导体系建设相对比较完善的国
具有最先进的导弹防御体系, 其反导作战管理系 家, 统及技术的发展情况具有代表性。美国非常重视弹 道导弹防御作战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建设, 并与指挥、 控制、 通信系统相结合, 合称作战管理与指挥、 控制、 通信( BM / C ) 系 统。 BM / C 系 统 将导 弹 防御 系 统 的各个组成部分连成一个 有机 整 体, 起 着“大 脑 ” 和 “中枢神经” 的作用。 从 2002 年美国 导 弹 防御 政 策 发 生 重 大 调 整 以 后, 开 始 采 用 术 语“指 挥 控 制、 作战管理和通信 ( C BMC ) ” , 整个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 BM / C 被称
国的弹道导 弹 防御计 划, 是 弹 道 导 弹 防御 ( MD ) 系 统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起 着“中 枢 神 经 系 统 ” 的作 用
[5 - 7 ]
。美军将原来传统的 C 扩展为 BM / C , 充分
2
2
概括 表明了作战管理在 反 导 作 战 中的 地 位 和 作 用, 来讲, 作战管理 / 指挥控制系统是高度自动化的作战 指挥控制与资源运 行 管 理系 统, 它 除了具有一 般 指 挥控制系统作战计划制定、 战场态势显示等功能外, 更强调战场资源的自 动 化 运 行 与 管 理 功 能, 包括 收 集传感器或其他信息 源 获得 的目 标 信息, 进行 目 标 识别与威胁判断, 进行优先级排序, 并相应地分配多 层反导武器, 为反导作战提供任务规划、 分配和调整 手段, 为反导作战提供充分的决策支持。 反 导 作 战 管 理 技术 是为 适 应 反 导 作 战 高 实 时 性、 高自动化和智 能 化特 点而提 出的 一 项高级 指 挥 控制技术。在反导 体 系 和 武 器 装 备 中, 反导作战管 理技术主要 包括 各 类 传 感 器 ( 导 弹 预 警 卫 星、 远程 预警相控阵雷达、 地 基 多 功 能 雷达 等 ) 自 动 协 调、 数 据自动处理 ( 截 获、 跟踪、 识别) 、 目标自动分配( 传 感器 - 目标分配、 拦截 器 - 目 标分 配 ) 、 火力自动控 制、 资源自动调 度以 及 辅 助 决 策 和 效能 评 估 等。 因 此, 反导作战管理 技术的研究 对 于 反 导系 统建 设具 有重大意义。

基于仿真推演的反导武器作战方案评估方法研究

基于仿真推演的反导武器作战方案评估方法研究

基于仿真推演的反导武器作战方案评估方法研究
王立达;王磊
【期刊名称】《信息系统工程》
【年(卷),期】2022()8
【摘要】针对当前反导武器装备作战方案推演评估缺少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难以定量计算对抗条件下各种因素对作战方案的影响,难以为作战运用、装备研制论证等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等问题,梳理分析了影响动反导武器作战方案的主要因素,针对基于仿真开展反导武器作战方案推演评估的需求,研究分析了仿真推演内容及其关键要素,并提炼出评估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度对反导武器作战方案进行评估,为反导武器作战方案推演和评估提供了参考。

【总页数】6页(P139-144)
【作者】王立达;王磊
【作者单位】航天工程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7
【相关文献】
1.基于动态推演的合同战斗作战方案评估研究
2.基于兵棋推演系统的作战方案评估方法研究
3.基于兵棋推演系统的作战方案评估方法研究
4.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命中毁伤机理及仿真评估方法
5.基于兵棋推演的联合作战方案评估框架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仿真验证和评估优化等环节得到 , 以传 步方案设计、 感器任务规划和火力任务规划决策子方案为核心内 为反导作战提供决策支持的关于反导作战行动 容, 实施的具体设想。 在实时反导作战中, 作战管理系统依据来自预 警卫星和远程预警雷达等预警装备的前期预警信 息, 确定弹道目标的种类、 数量、 运动轨迹和预测落 并根据这些信息和上级任务信息 , 在 点等目标特性, 预案库中迅速进行预案匹配。在得到最相似预案的 情况下, 通过案例修改环节得到最终的作战方案 ; 若 没有对应预案, 则通过快速实时规划和修改得到最 其具体应用流程如图 2 所示。 终作战方案,
。该策略中作战预案是问题解
决的关键和首要条件。 近年来, 针对军事领域作战 主要涉及 计划( 或方案) 形式化建模和描述的研究, 海上编 队 作 战 划
[5 ] [3 ] [4 ] 、 作战工程保障 、 联合作战计 [6 ]
和空军进攻作战计划
等领域, 应用的建模方
法和 语 言 主 要 包 括 XML (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 [6], SysML ( systems modeling language ) [7] 和 UML( united modeling language) [8]等。 但目前专门针对反导作战预案形式化建模的研 且现有文献资料都将建模和验模作为相 究还很少, 互独立的环节, 忽略了建模过程中模型验证的必要 性和实际意义。本文以反导作战预案形式化建模的 军事需求为牵引, 在分析反导作战预案关键要素的
[9 - 10 ] , OWL_DL 结合系统建模语言 ( SysML ) 基础上,
图1 Fig. 1
反导作战预案形式化建模流程 Antimissile preparative solution formal modeling flow
( web ontology language _description logic )
1
1. 1
反导作战预案形式化描述方法
现有方法问题分析 根据所研究的作战领域不同, 现有文献资料对
作战计划和案例提出了相应的形式化建模的流程及 但这些方法尚存在如下问题: 方法, ( 1 ) 均以非完全形式化语言为建模基础和描述 工具, 由于其缺乏精确的形式语义, 所建模型各视图 间容易产生不一致性和冗余性
2013 年第 41 卷第 1 期 · 2· 现代防御技术
等特性, 使得通过战前作战预案制定和战时预案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来提高决策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成为一种 用等环节, 有效的解决策略
[1 - 2 ]
案形式化建模方法, 其流程如图 1 所示, 具体包括以 下步骤:
FAN Haixiong,LIU Fuxian,ZOU Zhigang
( AFEU, AirDefence and AntiMissile Institute, Shaanxi Xi’ an 710051 , China)
Abstract : Antimissile preparative solution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the realtime and accuracy of batcomtle decision solution generating. By analyzing the using procedure of antimissile preparative solution, bining systems modeling language ( SysML ) ,web ontology language _description ( OWL _DL ) and casethe preparative solution formal modeling method with the model validabased markup language( CBML) , tion part is proposed. Based on this method,by analyzing the preparative solution composition element, three mapping rules between SysML block definition diagram,preparative solution key element,OWL_ DL and XML Scheme are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mapping rules,the concept model,logic model, physics model and ontology model of preparative solution are built. Moreover,by using preparative solution ontology model,the concept model conformance is validated. Key words: antimissile preparative solution; modeling; consistency verification ( conformance validation) ; systems modeling language ( SysML) ; web ontology language_description logic( OWL_DL) ; casebased markup language( CBML)
范海雄, 刘付显, 邹志刚
( 空军工程大学 防空反导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1 )
*
摘要: 反导作战预案是提高作战决策方案生成实时性和准确性的关键 。 通过对反导作战预案 OWL_DL 和 CBML 等形式化建模语言, 具体应用流程的分析, 结合 SysML, 提出了一种具有模型验 分析提炼了反导作战预案构成要素, 定义了 证环节的预案形式化建模方法; 根据所提出的方法, SysML 块定义图、 OWL_DL 和 XML Scheme 元素之间的映射规则; 依据相应的转换规则, 预案要素、 分别建立了反导作战预案概念层模型 、 逻辑层模型、 物理层模型和预案本体模型, 并应用预案本体 模型对概念层模型进行了模型一致性验证 。 关键词: 反导作战预案; 建模; 一致性验证; 系统建模语言; 网络本体描述语言; 案例标记语言
0
引言
弹道导弹凭借其高速运动特性, 对防御它的武
器系统在作战决策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方面提出了很 大的挑战。但由于弹道导弹整个飞行过程具有相对 固定弹道, 保卫目标和防御资源部署有重点 、 有选择
*
收稿日期: 2012 -01 -04 ; 修回日期: 2012 -03 -13 基金项目: 有 作者简介: 范海雄( 1983- ) , 男, 浙江宁波人。博士生, 主要从事智能决策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 mail: fhx403466381@ 163. com 通信地址: 710051 陕西西安长乐东路甲字 1 号防空反导学院 E-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086x. 2013. 01. 001 中图分类号: TP391. 9 文献标志码: A 086X( 2013 ) 01000108 文章编号: 1009-
Antimissile Preparative Solution Formal Modeling Method
· 3· 范海雄, 刘付显, 邹志刚: 反导作战预案形式化建模研究
2
2. 1
反导作战预案分析
反导作战预案及其应用过程 定义 1 反导作战预案是指通过场景设定、 初
战预案需要完成的上级指定任务 。 ( 3 ) 来袭目标( Attack_Objectives) 主要包括目标编号、 类型和目标特性等的描述, 其中, 目标特性涉及发射点、 预测落点、 再入角、 末速 度、 诱饵类型、 突防和干扰方式等。 ( 4 ) 作战实体( Combat_Entities) 分为传感器 ( 制导雷达和预警雷达等 ) 和火力 单元( 高低 2 层拦截武器系统 ) 2 个子类, 主要包括 实体的编号、 类型, 部署情况、 战备状态、 实体关系 ( 指挥、 控制和通信等) 、 组织编成和战技指标 ( 制导 精度、 杀伤概率、 高低界、 远近界、 转火时间、 发射间 隔) 等。 ( 5 ) 预期效果( Expectant_Effect) 用于描述预案能够达到效果的期望结果, 主要 包括拦截概率和探测概率。 ( 6 ) 传感器规划( Sensor_Programme) 是指根据作战任务、 资源条件和规划原则, 对参 与反导作战传感器实体的各任务环节进行决策优 化, 并输出最优传感器任务序列。 主要包括传感器 的部署、 协同目标探测跟踪 ( 探测时间、 空间和协同 原则) 、 协同识别( 识别时机和融合方法 ) 、 制导引导 方式以及与其他实体的交互关系等 。 ( 7 ) 火力规划( Firepower_Programme) 是指对反导作战火力单元实体的各任务环节进 行决策优化, 并输出最优火力拦截任务序列。 主要 拦截策略、 拦截方法 ( 如: 评估 包括火力单元部署、 后拦截、 边评估边拦截、 下放拦截等 ) 、 目标分配 ( 拦 截时机、 火力 / 目标编号等 ) 、 发射决策 ( 包括发射方 式、 干预方式等) 以及各单元之间组织交互关系等 。 ( 8 ) 最终效果( Effectivenss_Describe) 描述作战预案结果和实际效能 ( 传感器协同效 能和火力单元拦截效能) 等。
[11 ]
和基于
based markup language, 案 例 标 记 语 言 ( caseCBML) [12]等形式化建模语言和工具, 研究了反导作 战预案形式化建模方法和模型一致性验证环节 。
( 1 ) 预案概念因素分析 从分析反导作战预案的应用流程出发, 研究反 提炼与反导作战预案相关 导作战预案的关键要素, 的重要军事概念, 为下一步进行反导作战预案概念 层建模奠定物质基础。 ( 2 ) 基于 SysML 的概念层建模 在定义预案概念及要素 以 SysML 为建模工具, 向 SysML 模型转化规则的基础上, 构建反导作战预 界定各要素间关系, 并确定要素 案概念的定义块图, 所涉及的数据类型。 ( 3 ) 基于 OWL_DL 本体的概念模型验证 以 OWL _ DL 为本体描述语言, 根据所给 出 的 SysML 块定义图向描述逻辑转化的映射规则, 构建 并应用本体推理机进 反导作战预案概念本体模型, 行概念一致性验证。 若模型不完善, 则返回 ( 2 ) 修 改概念模型; 若完善, 则进入下一建模环节。 ( 4 ) 基于 CBML 的预案逻辑层和物理层建模 以 CBML 为预案数据形式化表达的指导, 在定 义 SysML 向 XML Schema 转化的影射规则的基 础 上, 构建反导作战预案的 XML Schema 文件, 并以模 式文档结构为依据, 生成反导作战预案形式化内容 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