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 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及答案解析
一、名著阅读题
1.名著阅读。

两个船员,遵照船长的嘱咐,走上来帮助我们穿这些不透水的、沉甸甸的衣服;衣服是用橡胶制成的,没有缝,可以承担强大的压力,不受损伤。

应当说这是一套又柔软又坚固的甲胄。

上衣和裤子是连在一起的;裤脚下是很厚的鞋,鞋底装有很重的铅铁板。

上衣全部由铜片编叠起来,像铁甲一般保护着胸部,可以抵抗水的冲压,让肺部自由呼吸;衣袖跟手套连在一起,很柔软,丝毫不妨碍两手的运动。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1)文中的“我们”除了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还有哪些人?
(2)下列关于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的险情,顺序正确的是()
A.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
B.土人围攻——冰山封路——同鲨鱼搏斗——搁浅——章鱼袭击
C.搁浅——章鱼袭击——同鲨鱼搏斗——土人围攻——冰山封路
D.冰山封路——土人围攻——章鱼袭击——搁浅——同鲨鱼搏斗
(3)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会说多国语言。

他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设计并建造了超乎人们想象的“鹦鹉螺”号潜艇。

B.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环球旅行的故事。

C.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生动,使读者如临其境。

D.“鹦鹉螺”号潜艇从太平洋出发,尼摩他们经历了很多险情。

曾在印度洋遭遇巨型章鱼,在红海又击儒艮,在大西洋肉搏鲨鱼等。

2.填空。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作家__________,小说中的潜艇叫“____________”,它利用_______发电产生动力在海底行驶。

3.以下内容是某中学七年级同学根据小说《海底两万里》改编的课本剧剧本:《海底两万里•大屠杀》。

请根据你对原著中人物形象的了解,判断(B)(D)各是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4.法国科幻作家儒勒 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是一部伟大的科幻小说。

有人说:“现代
科技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

”如今,这部小说中的许多科学幻想都已
变成现实。

请根据小说的情节填写下面的表格。

小说情节变成现实
长时间不需补充燃料的潜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空气压缩的枪发射带电的子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下呼吸的潜水设备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航行路线图(见“—·—·”线),用文字记录潜艇依次途经的海洋。

太平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西洋→____________→________→北
冰洋
6.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您很爱大海,船长。


“是呀,我很爱大海。

大海就是一切!它占了地球的七分之一的面积。

它呼出的气息清新
纯净。

在这浩瀚的大海中,人并不是孤立的,因为他能感觉到自己周围涌动着生命。

大海
仅是一种超自然的神奇的生命载体;它只是在动,在爱;它正如你们的一位诗人所说,是
无限的生命。

……可以说,地球上先有大海,它始于大海,谁敢说它最终不归之于大海
呢!海里环境十分平和。

大海不属于独战者。

在海面上,独裁者们还可以运用其极不公平
的权力,他们可以在海上相互争斗、厮杀,把陆地上的种种暴行带到海上来。

但是,在海
面以下三十尺的地方,他们的权力就使不上,他们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他们的威势便荡然
无存了!啊!先生,到大海里来生活吧!生活在海上吧!人只有在海洋里才是独立的!在
这里,我不听命于任何人!在这里,我是自由的!”
尼摩船长正说到兴致勃发时,却突然不说话了。

他是不是一时忘乎所以,忘了平时的矜持
了?他是不是说得太多了?有这么一会儿工夫,他来来回回地走动着,神情异常激动。


了这一会儿,他恢复了平静,脸上又浮现那种冷峻的神情,然后,他转向我说:“现在,教授先生,如果您想参观‘诺第留斯号①’的话,我可以陪您。


(注)诺第留斯号,拉丁语Nautilus的音译,意思是鹦鹉螺。

鹦鹉螺内部有许多小室,潜水艇的结构与之相似。

(1)以上文段选自《海底两万里》,该书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__________,文段通过尼摩船长和“我”之间的对话,可以看出尼摩船长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2)《海底两万里》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航行的探险经历。

请根据潜水艇航行线路上的部分地点,选出发生在该地点的探险经历,将序号填在相应位置。

探险地点:
A.南极海域__________
B.阿拉伯隧道__________
C.托雷斯海峡__________
D.锡兰采珠场__________
备选经历:
①用捕鲸叉刺中儒艮的心脏②与鲨鱼搏斗并救出采珠人③因冰山翻倒而困在冰洞中④海水退潮撞上暗礁并搁浅
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的名言。

结合小说中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在阅读《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的过程中对什么产生了兴趣。

(100字左右)
8.你快速阅读《海底两万里》后,和同学开展了专题探究活动。

请仿照示例
....,从小说中另选个关键的时间点,写一则航海日记。

9.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相关问题。

连环画讲述的是鹦鹉螺号潜艇在前往南极路上的一次遇险经历。

请根据前8幅画的内容,为第9幅画补写一个故事结局。

从这次经历中,可以看出尼摩船长是个怎样的人?10.《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1)__________的“海洋三部曲”之一。

在小说中,(2)__________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带领生物学家(3)__________教授等一行人在大海中进行了一次奇妙之旅。

他们从(4)
__________出发,进行海底狩猎,参观克雷斯波岛海底森林,采集印度洋的(5)
__________,探访海底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6)__________王国的葬礼……种种险象环生的情节显示了人类顽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展现了人类不懈的开拓精神。

11.尼摩船长和阿罗纳克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其中的3次。

12.阅读《海底两万里》节选,回答后面的问题。

“先生们,我能够说法语、英语、德语和拉丁语。

我本可以在我们初次见面的时候就跟你们交谈的;但是,我想先认识认识你们,然后再考虑考虑。

你们用四种语言讲的故事,内容绝对相似,使我确信了你们的身份。


……
“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的十分之七的表面,大海呼出的气息纯净、健康。

大海广阔无垠,人在这里不会孤独,因为他感觉得到周围涌动着的生命。

大海只是一种超自然而又神奇的生命载体,它只是运动,是爱,像你们的一位诗人说的,是无垠的生命。

实际上,教授先生,大自然的三界都展现在这里:矿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动物界在这里更是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有四个植虫群,有三个纲的节肢动物,有五个纲的软体动物,有三个纲的脊椎动物,即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成群的鱼。

鱼是动物中种类最多的,总数为一万三千多种,其中在淡水中出现的只有十分之一。

大海是大自然的一座宝库。

可以说,地球上先有的是大海,地球自大海始,谁又敢说它不会最终归于海洋呢!”
(1)请结合尼摩船长的话,简要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前,曾到东海龙宫索要了几样宝贝,请写出其中一样。

尼摩船长也在海底沉船中获得了很多珍宝,这些珍宝主要用于哪个方面?
13.下列选项中,对《海底两万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儒勒·凡尔纳,理想时代的预言家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科普小说之父”。

代表作有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B.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大叶藻材料做的,潜艇上的人穿的衣服是用贝壳类的足丝做成的,潜艇上的人用来写字的笔是用鲸的触须做成的,潜艇上的人用的墨水是用墨鱼或乌贼的分泌物做的。

C.《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

即:船长尼摩、自然科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D.《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地质、气象方面的知识,使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

14.你能说出《海底两万里》中最吸引你的三个情节吗?
15.尼摩船长在海底用()做的笔写字。

A.鲸鱼骨头B.鹅毛C.塑料D.木头
16.阅读《海底两万里》,有人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感兴趣,有人对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感兴趣,有人对神奇大胆的想象感兴趣……请结合这本名著的具体内容,说一说你阅读的兴趣点是什么?(100字左右)
17.名著阅读(6分)
(1)下列有关《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内容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刘四爷土混混出身,知道怎么对付穷人,车厂的车夫们只能听他的摆弄。

若车夫有个急事急病和刘四苦腻,刘四更是把车夫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

B.老马是一个有自己车的车夫,他的悲惨遭遇给祥子的希望蒙上了一层阴影,祥子从老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C.诺第留斯号使用电能驱动,这让阿龙纳斯非常惊讶,因为潜艇行进速度极快,和电能特点不相符。

D.一个采珠人遭到了鲨鱼的攻击,尼摩船长出手相救,却被鲨鱼打翻在地,尼德·兰用捕鲸叉杀死了鲨鱼。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3分)
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中写道:“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

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


上文说“祥子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

”你认同这种说法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观点,并用具体情节支撑你的观点。

1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我是被压迫的,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发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跟“复仇号”的光荣残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

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
此语段出自《_____________》,文段中的船长是_________ (人物)。

19.名著阅读
轰的一声炮响了,这时船员们的欢呼声混杂在一起。

炮弹打中了,正打在动物身上,但是并没有给它致命的打击,而是从它圆圆的身上滑过去落在二海里远的海中。

“真怪!”老炮手暴跳如雷,说,“这混蛋的身上一定有一层六英寸厚的铁甲!”“该死的东西!”法拉古舰长喊。

追逐又开始了,法拉古舰长弯身对我说道:“我要一直追到我们的船爆炸为止!”“对,您对!”我答。

人们只指望这动物筋疲力尽,它总不能跟蒸汽机一样,永远不感到疲倦。

然而它一点也不疲倦。

这么多时间过去了,它并没有显出一点疲劳的样子。

再说,我们是应该表扬林肯号的,它用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了这次恶斗。

我估计,在11月6日这倒霉的一天里,它所跑的路程不下五百公里!黑夜降临了,阴影笼罩了波涛汹涌的海洋。

这时候,我以为我们的远征结束了,我们永远不能再见到这个古怪的动物了。

可是我错了。

晚上十点五十分,电光又在战舰前面三海里的海面上亮起来,还是跟昨天夜里一样辉煌,一样强烈。

那条独角鲸好像是停着不动。

也许白天跑得累了。

它睡着了,它随着海水荡漾。

这是一个好机会,法拉古舰长决定利用这次机会。

他发出命令。

为了不至把敌方惊醒,林肯号减低速度,小心谨慎地前进。

这段文字节选自世界著名科幻作品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____________。

文中被误认为“独角鲸”的东西,其实是一位叫_______________的船长驾驶的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号”。

20.下面是《海底两万里》中的插图,请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只填
..
序号
..)
A.章鱼袭击 B.土著围攻 C.冰山封路 D.搏斗鲨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鹦鹉螺号在印度洋穿行时,阿龙纳斯和同伴们在(1)____看到了无数漂浮着的尸体,还看到了因细菌而形成的、一望无垠的“(2)_______”。

22.①《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科幻和探险小说家_________的作品,②在这部作品中,阿龙纳斯教授三人跟随尼摩艇长乘坐鹦鹉螺号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其中的1次险情:__________________。

23.名著阅读
“我们到了,阿龙纳斯先生,”尼摩船长说,“您瞧瞧这狭窄的海湾。

再过一个月,就在这里,将云集各路经营者的采珠船,也就在这片海域,各路潜水好汉将大胆展开搜索。

这片海湾是采珠业的福地。

这里可以躲开暴风的袭击,没有大风就不会有大浪,对潜水员作业十分有利。

我们现在马上穿上潜水服,我们即将开始水下漫游。


在这次水下漫游中,尼摩船长遇到了什么危险?请简要叙述。

24.阅读名著《海底两万里》选段,完成下面题目。

那骇人的A,一个扎子猛冲过来,朝印度人直扑过去。

印度人往旁边一闪,躲过了A的大口,但没躲过A的尾巴。

A的尾巴朝他当胸一扫,他一下子摔倒在地上。

这一幕发生在一刹那间。

(1)文中的“A”是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印度人”后来的命运如何?请结合小说相关情节作简要概述。

_____________ 25.名著阅读。

(1)作为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着看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探险经历。

请根据潜水艇航行线路上的部分地点,选出发生在对应地点的探险经历。

— B— C— D— E—。

(2)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海底两万里》,请结合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是的,我爱海!海是包罗万象的!海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

海的气息纯洁而卫生。

在这汪洋浩瀚的大海中,人们不是孤独的,因为他们感到在自己周围处处都有生命在颤动;海之为物是超越的、神妙的生存之乘舆;海是动,海是爱,正像你们法国一位大诗人所说的,它是长存的生命。

……可以说,地球是从海开始的,谁知道将来地球不是归给于海呢!海中有无比和平的环境。

海不属于压迫者。

在海面上,他们还可以使用他们的暴力,在那里互相攻打,在那里互相君噬,把陆地上的各种恐怖手段都搬到那里。

但在海平面十米以下,他们的权力便达不到了,他们的气焰便熄灭了,他们的威势便消失了!啊!先.生.,您要生活,就生活在海中吧!只有在海中才有独立!在海中我不承认有什么主子!在海中我是完全自由的!”
①上段文字中尼摩船长提到的“先生”指的是谁?请你谈谈在这部科幻小说中这位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②在这部小说的多处地方都提到了尼摩船长对大海的热爱,请你结合上段文字阐述尼摩船长热爱大海的原因。

26.名著导读
但当 A 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这是从它肚子中的一个口袋分泌出来的黑水。

我们的眼睛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见了。

……
这次战斗延长至一刻钟之久。

怪物打败了受伤了,死了,最后给我们让出地方来,溜入水中不见了。

A 全身血红,站在探照灯附近,一动也不动,眼盯着吞噬了他的一个同伴的大海,大滴
的泪珠从他的眼里淌了出来。

(1)以上文段选自《海底两万里》,该书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_______,A处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

(2)A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多次险情,上面选段中“这次战斗”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列举其中两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A,”我说,“这支枪十分好,并且便于使用。

我现在真想试试它。

不过我们怎样到海底下去呢?”
“教授,此刻诺第留斯号搁浅在海底下十米深处,我们只待动身出发了。


“我们怎样出来呢?”
“您不久就知道。


A把自己的脑袋钻进圆球帽子里面去。

康塞尔和我照着他的动作,各自戴上圆球帽。

我们又听到加拿大人讽刺地对我们说了一声:“好好地打猎去吧。


(1)以上文字出自法国① (作者)的《② 》(书名),本书体裁是一部③ 。

文中人物A是④ 。

(2)结合原著其他相关情节
..........,谈谈你对人物A形象的认识。

29.阅读《海底两万里》片段,回答问题。

第二天,3月26日,我又下海去继续挖冰,开始挖五米深处的冰。

两侧的冰壁和头顶上方的大冰盖的底部,明显在增厚。

显然,“鹦鹉螺”号在脱身之前,这些冰层就会合拢。

我一下子便感到了绝望,铁镐差点从手中滑落。

……“艇上储存的空气还够我们用多久?”我问道。

艇长直视着我说:“用到明天就没有了!”
鹦鹉螺号遇到了什么问题?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30.小明在快速而全面地阅读了《海底两万里》后,发现海底世界危机重重,关于以下经典历险情节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巴布亚新几内亚搁浅,遭遇土著人攻击。

②南极被困冰下,砸开冰盖逃出生天。

③大西洋为章鱼所困,一名船员惨死,肉搏战代价沉重。

④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巨鲨。

A.①③④②B.④①③②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名著阅读题
1.A
解析:(1)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
(2)A
(3)D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

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
点要记牢。

文学常识的判断要注意易错点: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1)文段选自《海底两万里》中的《在海底平原上散步》,根据原著内容中的“船长领我到诺第留斯号的后部,走过尼德·兰和康塞尔的舱房门前,我叫了我的两个同伴,他们立即跟着我们出来”可知,还有康塞尔和尼德·兰两个人。

(2)本题考查对情节的掌握。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的船搁浅了,遇到当地土著人的攻击,尼摩船长用他的闪电挡住土著人进入“鹦鹉螺”号。

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在收集珍珠时发现一位印度采珠人遭到黑鲨的袭击,幸亏尼摩船长用鱼叉刺中鲨鱼的心脏。

在南极他们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极度缺氧。

但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把底部厚10米的冰盖砸开,逃上大海。

在大西洋“鹦鹉螺”号被章鱼所困扰,他们拿斧头和章鱼展开肉搏战,一名船员惨死。

故选A。

(3)本题考查对《海底两万里》相关知识的掌握。

D.曾在印度洋肉搏鲨鱼,在红海又击儒艮,在大西洋遭遇巨型章鱼等;选项错误;
故选D。

2.儒勒•凡尔纳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海水
【详解】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

全书共2卷47章。

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诺第留斯号:即鹦鹉螺号潜艇,是一艘理想化的潜艇,船的驱动完全靠电力供给,而电力则是从海水提取钠,将钠与汞混合,组成一种用来替代本生蓄电池单元中锌元素的合金,再转化成电后取得的,储存在电池里。

3.B
解析:尼德•兰尼摩船长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分析辨析能力。

尼德·兰:他是随着阿龙纳斯教授去捕“巨鲸”的一位捕鲸手,他经验丰富,百发百中,是一个比较原始的人,性情火爆,野性十足。

B“干脆把这艘该死的鹦鹉螺号给击沉了!”符合他的这一特点;
D.从说话人的语气和话中可以判断,他应该是一个敢于反抗压迫、嫉恶如仇的人,说话语气冷冰冰的。

尼摩船长: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

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所以他面对汽船的不断逼近一定会“奋力反击”,而不是“坐以待毙”。

4.①核动力潜艇②电击枪③潜水氧气筒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积累。

随着科技的发展,《海底两万里》中的很多科学幻想都已经变成了现实。

如在海底潜行,长时间不需要补充燃料的鹦鹉螺号就是现实中的核动力潜艇。

尼摩船长在小说使用的枪,用空气压缩产生的动力发射带电的子弹,给敌人造成伤害。

这种枪也变成了现实,就是电击枪。

尼摩船长带领众人穿着潜水服,既可以克服海底的巨大压力,又可以让人自由呼吸。

这种潜水服在现实中就是带有氧气筒的潜水服。

另外,用电报传递信息、人类登月、驾驶直升机来往等都已经变成了现实。

5.托雷斯海峡印度洋直布罗陀海峡南极大西洋
【详解】
本题考查图标分析的能力。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

潜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水发电。

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

从左往右分析图表可知,尼摩船长驾驶潜艇先从太平洋出发,然后经过托雷斯海峡抵达印度洋,再穿越红海和地中海,从直布罗陀海峡驶入大西洋,然后一路向南抵达南极冰域,达到南极点后折返,一路向北经过英吉利海峡,到达挪威海岸附近的罗弗敦群岛附近的海域(北冰洋)。

6.(1)儒勒•凡尔纳热爱大海,热爱科学,向往自由和平,沉着冷静,反对压迫(独裁)。

(2)③①④②
【详解】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以及人物性格。

1)《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

2)结合“我很爱大海……它占了地球的七分之一的面积……大海仅是一种超自然的神奇的生命载体;它只是在动,在爱;它正如你们的一位诗人所说,是无限的生命。

……可以说,地球上先有大海,它始于大海,谁敢说它最终不归之于大海呢……”,可见他热爱大海,热爱科学;
3)结合“在海面以下三十尺的地方,他们的权力就使不上,他们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他们的威势便荡然无存了……人只有在海洋里才是独立的!在这里,我不听命于任何人!在这里,我是自由的”,可知,这是尼摩船长的肺腑之言,如实地道出了他对殖民主义统治的强烈不满,反映了他对自由的追求。

他把自由看得高于一切。

为了自由他对肮脏的大陆连“一寸土地也不靠近”。

他在大海下漫游着,生活着,他生活的一切必需品都取自于大海,他宁可把多年的用心研究的科学成果同他的身躯一起奉献和葬于大海,也不愿为野蛮的殖民统治者服务。

他潜入无边无际的海洋,正是他向往着和平和自由的理想生活的表现。

他要脱离世俗社会的生活,只有在包罗万象、浩瀚长存的大海中才能实现这样的愿望。

(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积累。

尼摩船长和他的伙伴们经历的主要事情有:
①在太平洋西岸克里斯波岛进行海底狩猎。

②潜水艇在托雷斯海峡中搁浅,阿龙纳斯教授等三人趁机在一座荒岛上游玩,遭遇土著人袭击。

③在锡兰岛参观海底采珠场,并救了遭遇鲨鱼袭击的印度采珠人。

④穿过海底隧道进入地中海的过程中,击杀儒艮。

⑤在一座小岛上开采煤矿,接着又潜人深海,探寻大海的深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