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质地基处理方法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淤泥质地基处理方法探讨
淤泥质地基处理技术已经有很久远的发展历史,而同时伴随着现代化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与演进,淤泥质地基处理成为了一种现代化的施工工艺,当前,从现代化的地基处理技术上看,能够映射出古代工程的相关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就需要对不良的地基进行加固,并且加固次数在不断增多,淤泥质地基处理的目的是使地基软土土壤的强度提高,确保淤泥质地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使相关软土地基的实际压缩性得以降低,减少出现地基基础沉降问题,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1 岩土工程中淤泥质地基的主要处理方法
1)岩土工程中淤泥质地基桩基法
在一些中小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如果遇到了较厚、并且不能进行大面积处理的淤土层时,则可以采用换土方法,应用打桩法对建设工程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如果淤土层较厚,不能进行大面积深处理时,则可以采用打桩方法对岩土工程的淤泥质地基实施加固处理[1]。
此外,在桩处理过程中,淤泥质地基当中的淤泥土层通常较厚,一般都在8~11米,应用地基处理方法可以借助灌注桩作为承载的作业平台,打桩过程中要确保桩基能够深入到硬土层中。
通过各项实践表明,淤泥质土层桩基会存在较多的特性,具体见表1所示:
1 通常情况下,在实施淤泥质土层施工中,要使用科学的泥浆指标控制方法,并要在需要的位置安装一个护筒,使指标得到有效控制,这样,泥浆的充盈系数一般能保持在1.3左右。
2 在施工中,容易遇到沉桩现象,就需要在沉桩时对其做好及时的监督与控制,并要对其垂直度进行调整,对桩身的垂直度进行调整,如果桩架与地面不能保持垂直,将使桩倾斜角度过大。
为此,在对淤泥质地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的速度较快,桩入土的深度过大、桩结构的倾斜角度也会增大,桩的堆放、起吊以及运输的支点、吊点的位置布设的不合理,桩身存在较大的弯曲度,其锤击的次数的增多也会造成桩面的断裂[2]。
3 通常,在对淤泥质地基施工中,打桩工序较多,并且对工艺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
为此,实际施工当中,要首先对工程地质进行勘察,并严格阅读勘察报
告,及时发现勘察报告当中不合理的地方。
同时,在设计取值当中,会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因素影响到桩基的质量,为此,在具体施工时要密切关注这些问题。
2)分离夯实法
1、通过在管井上设置水气分离控制端,利用真空泵抽真空,既能利用管井的水力释重原理,达到所需的地下水位降深要求,又利用抽真空达到快速消散需加固深度范围内的夯后孔隙水压力,并使得土体中的水和气通过水气分离控制端分开排出,即软弱地基“快速分离夯实法”。
该方法经大面积施工使用,不仅提高了强夯的夯击能,使强夯加固深度达到8m以下,而且夯后的孔隙水压力得到了快速消散,为降水强夯软弱地基的加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加固方法。
2、此法有如下特点:地下水位下降可根据管井入土深度确定,施工实例揭示降水深度可达20m以下。
通过抽真空扩大了管井降水适用范围,适用于渗透系数K≤0.1m/d土质。
施工工艺为根据土质条件布置相应网格后插入管井,多遍强夯,利用水力释重+抽真空的方法,工艺简单,效果明显。
经此法有效加固层厚根据地下水位下降值确定,或满足深层加固的技术要求。
根据本人的思考和实践,本方法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根本性问题是:每口管井内置潜水泵,在降水运行过程中,每口井的出水需在场地设置排水沟,由排水沟连接总沟,再由总沟排至指定地定,由于大面积降水,场地中沟道纵横,不利于文明施工;其二潜水泵需三相供电,大量的管井内置潜水泵,施工安全用电要求需设置一机一闸,漏电保护,造成需加固区域电线线交叉纵横,不利用安全施工。
(3)孔内深层强夯法
孔内深层强夯法(DDC)地基处理专利新技术是由国内工程师在总结了相关技术成果以后发明的,该技术具体应用方法为:先在地基内部打一个孔洞,再将强夯锤放置到孔内,边进行加料边进行强夯处理。
该技术与其他地基处理技术不同的是,能够在地基的深处进行强夯,并且异形重锤能够分层进行强夯作业,使用不同的施工工艺,使桩体呈现串珠状,桩与桩间的咬合变得紧固。
2 岩土工程中淤泥层的加筋方法
(一)岩土工程中,施工的主要材料大都是合成的,土工合成就是一种应用较为普遍的施工材料。
土工合成施工材料被具体分为土工织物、土工膜以及特种
土工合成材料、复合型的土工合成材料。
在人工合成下,各种聚合材料相互融合就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建筑产品。
(二)土钉墙处理技术则主要通过钻孔、抽筋以及灌浆法完成设置的,有能够直接打入粗钢筋中的钢管,这些钢管最终形成土钉[5]。
土钉通常在地下水位以上,也存在于降水过后的边坡加固当中。
土钉在与周围土体相互接触过程中,能够与其他界面产生粘结力,并最终形成摩擦阻力,能够与周围的土体结构共同组合成一个复合型的土体结构,土钉在土体结構中产生变形的情况被称为被动受力。
土钉在与平面形成一定夹角以后,就被称为斜面的加固体结构。
(三)岩土工程当中的淤土层中加筋要使用位移或者是拉筋,进而产生一定的摩擦力,可以将抗拉能力强的钢筋预埋到土层结构当中。
拉筋实际上是一种水平的增强结构体,能够与土结构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结构,使整体变形减少,增强了结构稳定性。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岩土工程中淤泥质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可见,要想使岩土工程地基处理的质量得到提高,就要做好淤泥质地基的处理,提高对淤泥质地基处理的重视度。
参考文献:
[1]张丽娟,李彰明,韩江等.动静力排水固结法在淤泥质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11,30(2):567-571.
[2]梁文文,田浩.对岩土工程中淤泥质地基处理方法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筑,2013(24):1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