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疑难病例讨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患者秦波,女,37岁。

主诉:间断皮疹1年余。

现病史:1年前无明显诱因脸上出现疼痛性红斑伴发热,就诊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82*109/L;尿常规:白细胞1+:肌钙蛋白Ong/ml:脑利钠肤28.53pg/ml;炎症两项:自细胞介素-6:183.8pg/m1:降钙素原检测0.03ug/1。

皮肤病理结果回报:左颈部化过度,可见毛囊角栓,表皮轻度萎缩,界面局灶空泡化变性,真皮浅层毛囊附属器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真皮乳头可见中性粒细胞聚集,伴核尘,皮下脂肪未见明确异常。

诊断为“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给予①激素:强的松片30g1/日口服(激素在医师指每下规律减量),②免疫抑制剂:沙利度胶50mg1/晚口服,
③胃药: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2/日、复方谷氨酰胺颗粒1袋3/日口服,④预
防骨质疏松:碳酸钙0.3g 3/日、骨化三醇胶丸0.25ug 1/日口服。

治疗后好转,现皮肤有褐色沉着,故前来就诊,纳食可,睡眠可,二便调。

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细。

诊断: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治疗:中药以健脾燥湿,养血祛风之中药汤剂治疗。

病历讨论:
一、定义: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即Sweet综合征,为少见病,主要见于女性,其特征为:①皮肤突然出现疼痛性红斑结节或斑块,主要分布于手臂、面部和颈部;
②在组织学上真皮显示有特征性成熟的中性粒细胞浸润;③常有发热、全身消耗和周围血象中性粒细胞增多;④皮损通常在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消失,不留任何痕迹,但常反复发作。

该综合征一般为特发性少数病例,可并发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粒细胞或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个别病例还可并发于其他恶性疾病。

二、病因
病因不明,其诱发因素有:
1.感染
发病前5~7天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咽痛、咳嗽、气喘、口腔溃疡或流感样症状。

2.药物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全反式维A酸、米诺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卡马西平、肼屈嗪和避孕药。

3.肿瘤
部分病例与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肿瘤相伴,如急性髓源性白血病、淋巴瘤,以及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

15%左右的恶性肿瘤为实体瘤,如泌尿生殖道、乳腺、胃肠道来源的肿瘤。

该皮肤病可以是恶性肿瘤的最初表现,或者先于诊断恶性肿瘤数月或数年。

反复发作提示潜在肿瘤的复发。

4.与其他疾病伴发
贝赫切特综合征、结节性红斑、结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甲状腺疾病。

5.皮肤外伤
可能机制与对细菌、病毒、药物、肿瘤抗原等的超敏反应以及局部和全身的细胞因子分泌失调有关,包括白介素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干扰素等。

三、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为感冒样的前驱症状,如发热、胸部不适、咽痛、干咳、肌肉疼痛、全身不适和胃肠道症状。

其他早期症状尚有脑膜刺激症状、关节痛和阑尾炎样症状。

90%的患者于起病前或病程中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尤其在开始出现皮损时,多为高热,体温可达40℃。

1.皮肤表现
皮疹常突然出现,为多发性,可在数天到数周内向周围扩展增大,常融合成片。

皮肤损害可为丘疹、结节、斑块、小脓疱、小水疱或紫癜样皮损等。

典型的皮损为黄豆至掌心大,为浅红色至暗红色或棕红色环状隆起的斑块或结节,边缘清楚,呈圆形或椭圆形,局部有疼痛和触痛。

常位于手臂和面、颊部,呈两侧性分布,但不对称。

一般都有局部发硬和发热,皮损表面多不光滑,中央呈红色或表现正常。

较晚期可有鳞屑及色素沉着,周边有高起坚硬的绿豆大似水疱状丘疹群聚,即所谓假水疱。

外观呈半透明样,大多不破溃,很少形成溃疡。

个别病例可出现大疱或继发感染,常发生湿疹样改变和结痂。

2.关节表现
约30%的病例可发生多关节痛或多关节炎,表现为肘、腕、膝和踝等关节疼痛肿胀,一般持续2周后即自行消退,个别病例可表现有慢性间歇发作性非畸
形性周围关节炎,关节炎和皮损常同时出现。

滑膜活检示非特异性炎症,滑液检查显示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

3.眼部表现
表现为结膜炎浅表性巩膜炎。

自觉症状有怕光、流泪、分泌物增多和眼部疼痛等眼部症状,往往与皮损同时出现,皮损消退,眼部症状也随之自行消退。

四、检查
1.血常规
所有单纯型Sweet综合征患者均有周围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80%的病例白细胞总数可达10.0×109/L以上,10%的病例白细胞总数在(2.0~25.0)×109/L,成熟中性粒细胞比例在57%~94%,平均为80%。

个别病例可有中度以上的贫血,并发白血病者,白细胞总数下降,尤其第一次皮疹发作与发现有骨髓增生异常相隔时间较短者,下降更为明显,血小板和红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血沉均增速
3.尿常规
尿常规出现轻度蛋白尿和显微镜下血尿
4.骨髓象
伴发白血病者骨髓象显示有特征性白血病增生性改变。

5.免疫学检查
一般无免疫学异常发现。

五、诊断
一般根据本病的特有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变化,可做出诊断。

目前对Sweet综合征的诊断标准:①主要条件包括:A.突发的触痛性或痛性红斑或紫红色斑块、结节。

B.真皮内有明显的中性粒细胞浸润,而无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②次要条件包括:A.先有发热或感染。

B.伴有发热、关节痛、结膜炎或有潜在的恶性疾病。

C.白细胞增多。

D.对激素治疗有效而抗生素治疗无效。

凡符合2项主要条件并至少符合2项次要条件者可以肯定诊断。

六、治疗
1.糖皮质激素治疗本病有卓效。

开始可用泼尼松龙,多数患者在3天到1周
内皮损可以消退,全身症状如发热、疼痛、关节炎在2~3天内消失。

应用糖皮质激素4~6周后要逐渐减量。

2.氨苯砜治疗,连服2~4周,亦可取得较好疗效。

3.除上述治疗外,若用碘化钾,连续用药2周,也可取得良好效果。

还可用
吲哚美辛,连续用药2~4周,对控制急性期症状。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非激素类药物联合使用,如每天用泼尼松龙加碘化钾,连续用药2周,疗效卓著,并且不易复发。

4.并发症的治疗对伴有白血病或其他疾病者,除以上治疗方法外还需对合并
的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肿瘤进行适当的联合化疗,并给予全身支持疗法。

对合并糖尿病干燥综合征者应进行适当的对症治疗,例如应用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用可的松眼药水点眼治疗眼部症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