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外自练(21)(2021年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外自练(2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外自练(2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外自练(21)的全部内容。
课外自练(21)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B.ΔS为正值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C.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ΔS为正值
D.如果ΔH和ΔS均为正值,当温度升高时,反应可能自发进行
解析:放热反应不一定能自发进行,如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A错误;ΔS 为正值的反应不一定是自发反应,如水的分解,B错误;只有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ΔS 为正值,C错误;如果ΔH和ΔS均为正值,当温度升高时,可满足ΔH-T·ΔS〈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D正确。
答案:D
2.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2G(g),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①b<f
②915 ℃、2.0MPa时E的转化率为60%
③该反应的ΔS>0
④K(1 000 ℃)>K(810 ℃)
上述①~④中正确的有( )
A.4个B.3个
C.2个 D.1个
解析:同温下,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变小,故可知54。
0〉a>b,因75.0>a,故升温平衡正向移动,从而可知f〉75.0,所以①正确;在915 ℃、2.0 MPa下,设E
的起始物质的量为a mol,转化率为x,则平衡时G的物质的量为2ax mol,由题意得[2ax/(a-
ax+2ax)]×100%=75。
0%,解得x=0.6,②正确;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因此为熵增反应,③正确;结合前面分析知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增大,④正确.
答案:A
3.25 ℃时,pH=2的某酸H n A(A n-为酸根)与pH=12的某碱B(OH)m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 变为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的正盐化学式为B m A n
B.该盐中存在着一定水解的离子,该离子水解方程式为:B m++mH2O B(OH)m+mH+
C.生成的盐为强酸弱碱盐
D.H n A为弱酸,其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H n A H n-1A-+H+
解析:若均为强酸、强碱,混合液的pH为7,现在混合液的pH变为5,说明酸H n A为弱酸,B(OH)m
可能为强碱或弱碱,二者生成的正盐化学式为B n A m,A项错误;若B(OH)m是强碱,则B m+不发生水解,B项错误;生成的盐可能为强碱弱酸盐或弱酸弱碱盐,C项错误;H n A为弱酸,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其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H n A H n-1A-+H+,D项正确.
答案:D
4.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较稀的NaOH溶液,
不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的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没有NH+4
B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但
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
铝易被氧化;铝的熔点比氧化铝的低
C 向某酸雨试样中加入Ba(OH)2溶液
有白色沉淀
酸雨试样中只含SO错误!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
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
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错误!或HCO
错误!
解析:A项,只有向含有NH错误!的溶液中加入浓的NaOH溶液,并加热才能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氨气,错误;B项,由于铝的表面能迅速被氧气氧化成熔点高的氧化铝,能将熔化的铝兜着,正确;C项,向酸雨中加入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可能是BaCO3、BaSO3或BaSO4,酸雨试样中可能含有CO2-,3、SO错误!或SO错误!,错误;D项,根据现象得到的结论是溶
液中含有CO错误!、HCO错误!、HSO错误!或SO错误!中的一种或几种,错误.
答案:B
5、H3CCH2CH31.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它的一氯代物有6种
B.它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C.它和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D.一定条件下,它分别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还原等反应
解析:柠檬烯含有8种类型的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总共有8种,A错;柠檬烯中所有碳原子不可
能在同一平面上,B错;柠檬烯的分子式为C10H16,而的分子式为C10H14,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错.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T°C时,向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乙苯(g)和2 mol Cl2(g)发生反应:
ΔH>0,乙苯(或Cl2)、α。
氯乙基苯(或HCl)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0~2 min内,以HCl表示的该反应速率v(HCl)=________.
(2)6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为________,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3)10 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1 mol乙苯、1 mol Cl2、1 mol α.氯乙基苯和1 mol HCl,则此时该反应v正________(填“>"“<”或“=” )v逆;若12 min时反应再次达到平衡,则在0~12 min内,Cl2的转化率α=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0。
05 mol·L-1·min-1(2)升高温度81
(3)> 86。
7%
解析(1)T℃时,向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乙苯(g)和2 mol Cl2(g)发生反应,2 min时氯化氢的浓度是0。
1 mol·L-1,则用氯化氢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1 mol·L-1÷2 min=0.05 mol·L-1·min-1。
(2)制备α氯乙基苯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6 min 时,乙苯、Cl2的浓度在减小,而α。
氯乙基苯和HCl的浓度在增加,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只能是升高温度;该温度下达到平衡,依据题干条件可知,c(HCl)=0。
18 mol·L-1,n(HCl)=1。
8 mol,
起始/mol 2 2 0 0
转化/mol 1。
8 1。
8 1.8 1。
8
平衡/mol 0。
2 0。
2 1。
8 1.8
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可以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则平衡常数为K=1.8×1。
8
0.2×0。
2
=81。
(3)10 min时,乙苯、Cl2、α。
氯乙基苯和 HCl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
02 mol·L-1、0.02 mol·L-1、0。
18 mol·L-1、0.18 mol·L-1,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1 mol 乙苯、1 mol Cl2、1 mol α氯乙基苯和1 mol HCl,此时乙苯、Cl2、α。
氯乙基苯和HCl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12 mol·L-1、0。
12 mol·L-1、0。
28 mol·L-1、0.28 mol·L-1,错误!≈5。
4<81,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设转化的乙苯物质的量浓度为x mol·L -1,则
起始/mol·L-1 0.3 0.3 0。
1 0.1
转化/mol·L-1x x x x
平衡/mol·L-1 0。
3-x 0。
3-x 0.1+x 0。
1+x
平衡常数为K=错误!=81,得x=0。
26,所以氯气的转化率是错误!×100%≈86。
7%。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化学实验必须以实验安全为前提。
下列操作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是________(填编号)。
①用手直接拿取金属钠
②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把产生的气体直接点燃,观察燃烧现象
③把消石灰与NH4Cl固体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用导管直接通入水中制取浓氨水
④为防止药品污染,将实验剩余的钠块放入垃圾桶中
⑤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先通一段时间氢气,验纯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⑥白磷在水下切割
(2)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操作之一。
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仪器或装置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容量瓶 B.洗气瓶
C.分液漏斗 D.酸(碱)式滴定管
②下列关于不进行气密性检查可能导致后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收集不到气体
B.造成环境污染
C.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误
D.引发爆炸事故
③
为检查如图所示简易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某同学进行了以下操作和方案设计。
该同学认为,只要往漏斗中加水,便可检查其气密性是否良好。
经检验他的方案可行。
则该同学的操作方案、现象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①要检查气密性的仪器,往往与气体的发生、净化、收集等方面有关,所以容量瓶、
分液漏斗、滴定管均无需检查是否漏气,但应该检查是否漏液,故本题选B.
②如果不进行气密性检查,可能出现漏气,发生ABC的后果,如果发生堵塞,则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即D,所以选ABCD。
③对于气密性的检查而言,主要是从能否形成压强差考虑。
答案:(1)⑤⑥(2)①B②ABCD
③关闭止水夹,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中加水至一定量后,发现漏斗导管中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停止加水,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