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混淆的成语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易混淆的成语汇总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
接下来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容易混淆的成语,方便大家学习
容易混淆的成语
篇一
1.【爱憎分明·泾渭分明】
都有界限清楚之意。
前者指喜欢什么,憎恨什么,界限十分清楚明白。
后者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2.【八面玲珑·面面俱到】
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之意。
前者形容人处世圆滑或办事细致周到。
后者指各方面都有考虑、安排得很周到,没有遗漏。
3.【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都有规矩之意。
前者侧重于安于本分,规矩老实;
后者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作变动。
4.【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都有按一定顺序、步骤进行之意。
前者侧重与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后者指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5.【包办代替·越俎代庖】
都有包办之意。
前者指办事大包大揽,不让与事件相关的人参与其事;
后者指超过权限办事。
6.【抱残守缺·敝帚自珍】
都有“守着旧东西”的意思。
前者贬义,形容固执保守、不知改进。
后者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好,却非常珍爱。
7.【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前者重在以似是而非的迹象作为根据;
后者指本无其事,凭空捏造。
8.【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前者指没有腿而能够跑,比喻事物用不着推行就能到处流传; 后者除了比喻东西忽然不见了,还可比喻传播迅速。
9.【不刊之论·不易之论】
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前者指不可发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后者重在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10.【不堪设想·不可思议】
都有不能想象之意。
前者指事情发展下去后果十分严重;
后者指对事物、情况、言行等难以想象,不能理解。
篇二
1.【步履维艰·寸步难行】
都可指行走困难。
前者指行走十分困难;
后者还可比喻陷入困难境地,无法进行活动。
2.【参差不齐·良莠不齐】
前者形容不一致,有差别;
后者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3.【惨绝人寰·惨无人道】
前者形容悲惨到了极点;
后者形容极端凶狠残酷。
4.【陈词滥调·老生常谈】
都指讲惯听厌的话。
前者指陈旧而不切实际的言论。
后者泛指平常的、没有新意的老话。
5.【浑水摸鱼·顺手牵羊】
都有“乘机拿走东西”的意思。
前者比喻乘乱捞取好处。
后者指借机做事,不费力气。
6.【出尔反尔·反复无常】
都表示经常变卦。
前者指言论和行动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后者形容变化不定。
7.【处心积虑·殚精竭虑】
都有“费尽心思”的意思。
前者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多含贬义;
后者指用尽了心思。
8.【大公无私·铁面无私】
都表示没有私心。
前者指秉公持正,不徇私情;
后者形容不讲情面,不畏权势,公正严明。
9.【大张旗鼓·雷厉风行】
都有“公开做事,声势浩大”的意思。
前者指大规模地摆开阵势。
后者指办事声势大,行动迅速。
10.【东山再起·死灰复燃】
都有“重新开始”的意思。
前者指隐退后复出任职或失势后重新兴起。
后者比喻失势的人又重新得势或已经消失的事物又重新活跃起来,多含贬义。
11.【了如指掌·明察秋毫】
都有“对事物非常清楚”的意思。
前者形容清楚得就像指着自己手掌上的东西给人看。
后者形容人目光敏锐,可以洞察一切。
12.【耳闻目睹·耳熟能详】
都有“耳朵听到”的意思。
前者指亲耳听到,亲眼见到;
后者指听得多了,就能细述出来。
13.【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都有受到影响不知不觉发生变化之意。
前者指经常听到看到而受到影响;
后者指人的思想、习性等受到外来影响而不知不觉发生变化。
14.【防患未然·未雨绸缪】
都表示事前做准备。
前者指在祸患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进行防备。
后者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15.【锋芒毕露·崭露头角】
都有“才能显露出来”的意思。
前者有争强逞能,好表现自己之意;
后者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
16.【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前者形容事物一闪而过,使人印象不深;
后者比喻观察事物或了解情况不深入细致。
17.【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都有“没有成功”的意思。
前者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而未能完成,含惋惜意;
后者表示以前的功劳完全废弃,努力完全落空。
18.【狗尾续貂·画蛇添足】
都有将东西放在后边而不好之意。
前者多用于指文艺作品的续作不如原来的好;
后者比喻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19.【孤注一掷·破釜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