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运动的快慢》教案(2020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1、知道能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2、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3、能够测量并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

4、能够给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排序,了解不同的运动物体有着不同的运动速度。

【教学重点】
1、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2、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教学难点】测量与计算速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百米赛跑视频,谁赢得第一,你是怎么知道的?(播放视频)
二、讲授新课
(一)速度
1、赛跑时,为什么要设置起点与终点?
明确:
在相同的路程内看谁先到达终点即为胜。

2、很多正规比赛由于参赛人数多要分多场进行比赛,不是同场赛跑的运动员怎么比快慢?
明确:
相同的路程,用时少的速度快,成绩好。

3、讲解
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什么是速度?
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例如,1秒行进了多少米,1小时行进了多少千米。

4、讨论
(1)乌龟和兔子一起赛跑,兔子为什么没获胜?
明确:
兔子睡觉,用的时间比乌龟多,速度慢。

相同距离内,时间短,速度快;时间长,速度慢。

(2)羚羊很机敏,会随着猎豹追捕的启动而立刻逃跑,直至被捕到。

羚羊和猎豹跑得距离一样吗?所用的时间一样吗?谁的速度快?
明确:
相同时间内,距离大,速度快;距离小,速度慢。

5、怎么计算速度?
公式:速度=距离÷时间
单位:千米/小时、米/ 秒
注意: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二)测量速度
导入:和同伴相互测一测走路的速度吧。

1、活动器材:笔、记录单、秒表、软尺
2、活动要求:
①一人用正常的步伐走 5 米,测量用的时间。

②另一人用正常的步伐走 5 秒,测量走的路程。

③你和同伴走路的速度一样大吗?
3、怎么使用秒表?
右手握秒表
拇指控制右键
食指控制左键
【口诀】
右按右停左回零
4、怎么用软尺测量距离?
①开始时脚尖对着零刻度线
②行走时贴着软尺走直线
③运动停止后看脚尖所对应的刻度线
5、搜集数据,分析:
每个人的走路速度一样吗?我们四年级的学生走路速度大约是多少?
三、速度排序
指导学生读图
(1)能对同层次的物体速度进行分类吗?
明确:
第一行:交通工具的运动速度
第二行:与人相关的运动速度
第三行:自然现象的运动速度
第四行:动物的运动速度
(2)将运动速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要求:
将排序的结果按照从快到慢的顺序用1、2、3……表示出来。

完成活动手册任务。

(3)提醒:
同一种物体,运动时速度越快,冲击力越大。

(四)运动的物体有能量
1、为什么不能从楼梯上快速跑下来?
明确: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速度越快,能量越大。

楼梯上快速奔跑具有很大的能量从而止不住脚步,易冲撞他人带来伤害。

2、为什么不能高空抛物?
明确:
高空抛物,越接近地表速度越快,从而能量越大,容易对地表附近的人或物造成伤害,甚者会威胁生命安全。

提醒:
高空抛物不仅是道德上的问题,有的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五)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通常用______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速度等于物体在 ________ 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

4、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_____越大。

5、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千米。

(二)选择题
1、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每秒()米。

A、340
B、3 亿
C、350 千米
2、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2 秒内能跑80 米,海里游得最快的是旗鱼3 秒可游84 米,天空中飞得最快的是雨燕1 秒能飞48 米,动物界运动最快的是()
A、猎豹
B、旗鱼
C、雨燕
3、小明的爸爸从家到单位的距离为1 千米,最适合他的交通工具是()
A、自行车
B、汽车
C、火车
(六)拓展提高
1、阅读文本资料,说说这段资料主要介绍了什么?
自然界中,有些物体的运动速度非常大。

例如,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0 米/ 秒,而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 3 亿米/ 秒。

2、有些物体乍看上去似乎不动,其实它们一直在运动。

用什么方法判断月亮的移动、树木、指甲的生长?
明确:
①根据长出指甲的长短和树木的高矮看出生长运动。

②以树木或是房屋作为参照物观察月亮是否在运动。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能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在科学探究中,能够测量并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能够给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排序,了解不同的运动物体有着不同的运动速度。

【教学后记】
(3)提醒:
同一种物体,运动时速度越快,冲击力越大。

(四)运动的物体有能量
1、为什么不能从楼梯上快速跑下来?
明确: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速度越快,能量越大。

楼梯上快速奔跑具有很大的能量从而止不住脚步,易冲撞他人带来伤害。

2、为什么不能高空抛物?
明确:
高空抛物,越接近地表速度越快,从而能量越大,容易对地表附近的人或物造成伤害,甚者会威胁生命安全。

提醒:
高空抛物不仅是道德上的问题,有的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五)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通常用______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速度等于物体在 ________ 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

4、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_____越大。

5、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千米。

(二)选择题
1、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每秒()米。

A、340
B、3 亿
C、350 千米
2、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2 秒内能跑80 米,海里游得最快的是旗鱼3 秒可游84 米,天空中飞得最快的是雨燕1 秒能飞48 米,动物界运动最快的是()
A、猎豹
B、旗鱼
C、雨燕
3、小明的爸爸从家到单位的距离为1 千米,最适合他的交通工具是()
A、自行车
B、汽车
C、火车
(六)拓展提高
1、阅读文本资料,说说这段资料主要介绍了什么?
自然界中,有些物体的运动速度非常大。

例如,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0 米/ 秒,而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 3 亿米/ 秒。

2、有些物体乍看上去似乎不动,其实它们一直在运动。

用什么方法判断月亮的移动、树木、指甲的生长?
明确:
①根据长出指甲的长短和树木的高矮看出生长运动。

②以树木或是房屋作为参照物观察月亮是否在运动。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能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在科学探究中,能够测量并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能够给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排序,了解不同的运动物体有着不同的运动速度。

【教学后记】
(3)提醒:
同一种物体,运动时速度越快,冲击力越大。

(四)运动的物体有能量
1、为什么不能从楼梯上快速跑下来?
明确: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速度越快,能量越大。

楼梯上快速奔跑具有很大的能量从而止不住脚步,易冲撞他人带来伤害。

2、为什么不能高空抛物?
明确:
高空抛物,越接近地表速度越快,从而能量越大,容易对地表附近的人或物造成伤害,甚者会威胁生命安全。

提醒:
高空抛物不仅是道德上的问题,有的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五)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通常用______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速度等于物体在 ________ 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

4、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_____越大。

5、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千米。

(二)选择题
1、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每秒()米。

A、340
B、3 亿
C、350 千米
2、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2 秒内能跑80 米,海里游得最快的是旗鱼3 秒可游84 米,天空中飞得最快的是雨燕1 秒能飞48 米,动物界运动最快的是()
A、猎豹
B、旗鱼
C、雨燕
3、小明的爸爸从家到单位的距离为1 千米,最适合他的交通工具是()
A、自行车
B、汽车
C、火车
(六)拓展提高
1、阅读文本资料,说说这段资料主要介绍了什么?
自然界中,有些物体的运动速度非常大。

例如,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0 米/ 秒,而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 3 亿米/ 秒。

2、有些物体乍看上去似乎不动,其实它们一直在运动。

用什么方法判断月亮的移动、树木、指甲的生长?
明确:
①根据长出指甲的长短和树木的高矮看出生长运动。

②以树木或是房屋作为参照物观察月亮是否在运动。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能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在科学探究中,能够测量并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能够给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排序,了解不同的运动物体有着不同的运动速度。

【教学后记】
(3)提醒:
同一种物体,运动时速度越快,冲击力越大。

(四)运动的物体有能量
1、为什么不能从楼梯上快速跑下来?
明确: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速度越快,能量越大。

楼梯上快速奔跑具有很大的能量从而止不住脚步,易冲撞他人带来伤害。

2、为什么不能高空抛物?
明确:
高空抛物,越接近地表速度越快,从而能量越大,容易对地表附近的人或物造成伤害,甚者会威胁生命安全。

提醒:
高空抛物不仅是道德上的问题,有的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五)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通常用______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速度等于物体在 ________ 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

4、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_____越大。

5、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千米。

(二)选择题
1、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每秒()米。

A、340
B、3 亿
C、350 千米
2、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2 秒内能跑80 米,海里游得最快的是旗鱼3 秒可游84 米,天空中飞得最快的是雨燕1 秒能飞48 米,动物界运动最快的是()
A、猎豹
B、旗鱼
C、雨燕
3、小明的爸爸从家到单位的距离为1 千米,最适合他的交通工具是()
A、自行车
B、汽车
C、火车
(六)拓展提高
1、阅读文本资料,说说这段资料主要介绍了什么?
自然界中,有些物体的运动速度非常大。

例如,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40 米/ 秒,而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 3 亿米/ 秒。

2、有些物体乍看上去似乎不动,其实它们一直在运动。

用什么方法判断月亮的移动、树木、指甲的生长?
明确:
①根据长出指甲的长短和树木的高矮看出生长运动。

②以树木或是房屋作为参照物观察月亮是否在运动。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能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在科学探究中,能够测量并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能够给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排序,了解不同的运动物体有着不同的运动速度。

【教学后记】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