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优选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第【1】篇〗
说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学习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课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品质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积累描写鲁迅神态、动作的词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鲁迅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
学习重难点:
1、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
2、能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独立阅读教学策略
课时分配:2课时
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收集鲁迅逝世前后的资料。
2、熟读课文。
二、激趣导入
1、提起鲁迅先生,我国甚至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称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答案。
(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件出示鲁迅像)
2、快速读文,想想文题中的“我”是谁?
3、本文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时写的回忆录。
找出描写“我”在灵前行为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
揭示其与后几段的关系。
三、初读课文
1、自主读书(课文采用隔行分段的方法分为五段,看看各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3、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
四、指导列小标题
1、讲列小标题的方法和要求。
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文章的段意概括出最简单的话和词语,二是从文中找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句子和词语。
2、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小标题。
五、拓展练习
老师用课件展示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相关片段,谈谈体会。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导入课文
1、听写生字
2、复述课文
二、深入理解课文,品读感悟
1、回顾文章内容,了解“伯父”是怎样的人,并画出有关句子。
(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
2、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1)学习第四段“救助车夫”,了解鲁迅先生是怎样救护、资助车夫的。
①边读边想,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②从那里可以看出来?
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鲁迅救助车夫的动作语句,想想这一段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
(“扶、洗、敷、扎”等词表现了鲁迅先生关心、爱护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的感情。
)
(2)学习第三段“笑谈‘碰壁’”,体会鲁迅先生为人民群众的解放进行不懈斗争的精神。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边想:“笑谈‘碰壁’”这件事反映了鲁迅怎样的品质?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重点学习:“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①读:首先就是要细细地读句子,看看句子明显的意思是什么?
②找:从句子中找出含义特别深刻的关键词——“黑洞洞”、“碰壁”。
③联:联系上下文把句子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去体会深层的意思。
启发:光线暗,真的会把鼻子碰扁吗?它是用来比喻什么?
(3)自主学习第二和第五段,同学交流。
学习第二段“谈论《水浒传》”,了解鲁迅先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对下一代的深切关心。
(4)默读第五段“关心女佣”,体会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3、总结伯父的品质
4、学习第一段“深切的怀念”
(1)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一段,了解什么事使“我”惊异。
(2)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鲁迅生前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因此人民爱戴他。
)
三、巩固延伸
说说自己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四、作业设计
摘抄描写鲁迅动作,语言的句子进行体会。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深切的怀念
谈论《水浒传》
笑谈“碰壁”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第【2】篇〗
教学要求: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爱抚、”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4、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说教学重点:
1、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2、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说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说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感受鲁迅对孩子们的爱: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是那么幽默风趣、关心他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他内心充满对劳动人民的
2、当小周晔想到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关怀了,怎能不万分悲痛呢!(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3、站在伯父的灵柩前,小周晔可能想起些什么呢?(学生想象)
孩子们知道如今失掉一个爱护他们的老人了,怎能不伤心落泪呢?在当时,有一名青年,名叫巴金,他为我们记下了一些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出示)
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
忽然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孩子埋下头低声哭了起来,其余的孩子马上低下头来小声抽噎着。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四段、第五段:
1、除了孩子,还有哪些人也曾经得到过鲁迅先生的爱?请自己读读后面两个故事,把最能使你感动的句子划出来,圈出重点词,在旁边写上标注。
(出示学习要求)
2、汇报:
(1)出示:“爸爸跑到伯父家里……扎好绷带”
引导学生抓“扶上、蹲着、半跪、洗、敷、扎、掏”一系列的动词,体会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半跪”:孩子,怎样的跪才是半跪?你能做一个动作吗?你这样半跪着,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画面中半跪着的正是鲁迅先生,请闭上眼睛,想象这样的画面:鲁迅先生小心翼翼地夹着、
一点一点地洗着、轻轻地敷着、一圈一圈地包扎着……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在这凄风冷雨中,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了很久、很久……睁开双眼,你感觉到了吗?你看到了吗?找一找,从课文哪里看出的?
在那个凄冷的傍晚,难道发现这位受伤的车夫的就只有鲁迅先生吗?但他们都怎样?(行色匆匆、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归心似箭)而鲁迅先生,就这样“半跪”着救护这位车夫,表现了他的什么?(同情心、爱心)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读这段话。
(2)刚才,我们从鲁迅给予车夫救助中体会到这份爱,这个故事确实非常打动我们。
如果请你把目光投向小周晔,还有使你的心弦为之轻轻一颤的地方吗?请把它读出来。
出示:“这时候……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
先让学生说说体会,然后引导:这里连用两个“清清楚楚”,小周晔当时“清清楚楚”的是什么?(伯父的面庞)还记得上节课,在“趣谈《水浒》”“笑谈碰壁”中,鲁迅先生是如沐春风、谈笑风生,现在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呢?此刻,鲁迅先生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请拿起你的笔,把先生想到的写下来。
(学生练笔后交流)
有了这样的体会,你再想想,当小周晔长大成人之后,直到现在,她“清清楚楚”的还有什么?(伯父的爱心)
我们再来读这两句话,你的感受肯定跟刚才不一样了,完全不一样(指名读、齐读)
就是这样一位让人动容的鲁迅先生走了,从此以后,劳苦人民再也得不到他的爱了,怎能不让人落泪呢?在前来吊唁的人群中,出现
了那位似曾相识的饱经风霜的面庞,他或许就是鲁迅救助过的那位车夫,或许跟鲁迅根本就不相识,只见
出示:一位拉黄包车的青年人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饱经风霜的脸茫然地望了望前面,又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三鞠躬,几颗泪珠从他那干枯的眼角滚落下来。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指名读)
(3)在“关心女佣”中,同样有拨动你心弦的句子,谁来谈谈?
出示阿三说的话,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受。
显然,女佣是在回味先生在世的时候,给予她的关怀,想着想着,不禁潸然泪下。
在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还有两个老太太
出示:连个老太太埋着头,闭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祷告了一会儿,脸上挂满泪痕,继而响起了悲痛的哭声。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学生读这句话)
三、拓展延伸、总结课文:
1、感谢周晔,感谢巴金,他们为我们记下了这些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作为一名热血青年,巴金自己也深情地写道:
出示:我的眼睛是不会受骗的,我的耳朵是不会误听的,像这样的哭声我每天至少要听到好多次,我的眼泪也常常被它引出来。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学生齐读。
2、现在,把所有的“泪”联系在一起,把所有的“泪”聚焦在一起,把所有的“泪”融合在心头,你想呀,对于鲁迅先生的逝世,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流泪呢?
正如周晔在课文左后所写的(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四、作业:
回家后找鲁迅的作品读读,如:《狂人日记》《呐喊》《彷徨》《野草》
说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第【3】篇〗
一、说教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组的课文。
这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编排的目的是认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的崇高精神;并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真实回忆,展示了鲁迅的音容笑貌,读来使人历历在目。
文章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有五段,讲了五件事。
全文脉络清晰,叙事清楚。
第一段“追悼鲁迅”是果——写鲁迅先生受到人民的爱戴;二至五段先后叙述了四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启发“我”认真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伯父热情地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
)从这四件事的叙述中回答了鲁迅先生受到爱戴的原因。
文章最后总结出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呼应开头,点明主题——“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编者编排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三是培养学生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从而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一)知识与技能: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爱抚、团聚、情节、记性、保存、阴暗、低微、寒意、深奥、详细、枯瘦、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22个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4句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学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方法达到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的目的;
2、通过默读、指导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质疑、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的学习,达到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目的;
3、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空练习的方法,学习掌握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从而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
(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理解4句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
三、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互相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重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启迪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我主要采取的
教法有:创设情境法、讲解法、朗读法、设计练习等;准备让学生运用“读课文——画句子——品句子——谈感受——悟写法——填表格”六步学习方法来学习本课。
情境教学法:为激发学生对鲁迅的高尚人品的崇敬之情,奠定情感基调;讲解法:老师通过寥寥数语就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写作背景、人物介绍等内容向学生讲解、讲述、讲读,从而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朗读体会法:通过导读、默读、份角色朗读、感情朗读,让学生走近人物,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目的;自主学习完成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能力和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会学生自主自主学习,是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四、说教学流程
这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我准备用两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在复习导入板书课题之后,首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了解与本课有关的背景,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自主识字,)扫清生字新词障碍,正确流利的通读课文。
(然后学生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给每部分加一个小标题(并板书如下:受爱戴——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
下面我着重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为了突出这篇课文的重点,突破难点,我简化教学过程,把教学
的定位定在理解、品味语言,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员参与。
同时巧妙地发挥教师的作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和谐、完美的落实。
这堂课主要有五大环节。
(一)播放视频,情境导入
首先,我对照鲁迅先生追悼会的情景视频,配音解说,再现课文的第一大段重点内容。
然后请学生谈观后感受。
这一情景的创设,“未定曲调先有情”,拉近了学生与鲁迅的距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不由自主的进入到鲁迅先生的事迹中。
(二)默读课文,理清脉络,找准理解课文的突破口
1、在学生自由谈感受之后,我提出问题: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广泛的爱戴?请学生默读课文,找到课文中的句子。
2、理解并板书本文中心句: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再问:文中的“别人”指哪些人?板书:亲人、车夫、女佣。
3、我再问:你觉得课文中的那几件事最能体现鲁迅先生为别人着想的品格?
这样就抓住了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句,让学生围绕这一中心句来了解鲁迅先生的事迹。
(三)精读重点段落——《救助车夫》,品味课文思想及写法,指导学法。
我用(以下流程:“读课文——画句子——品句子——谈感受——悟写法——填表格”)六步学习法指导学生完成对重点段落的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逐步总结,用多媒体课件一一展示六步学习法,同时相机课件出示重点句子(1、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
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2、这时候,我清清楚楚的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
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的叹了口气。
)、填表格练习(发给学生空白表格)、并相机板书:善良
(四)教师由扶到放,学生自主学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一环节通过运用(“读课文——画句子——品句子——谈感受——悟写法——填表格”)六步学习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谈《水浒传》”、“谈碰壁”、“关心女佣”段落。
达到理解重点句子(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感情朗读重点句、进一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写作方法的目的。
相机出示课件中的重点句、表格填空,相机板书表现人物品格的关键词:含蓄、幽默、风趣、顽强、乐观、平易。
(五)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我说:感谢周晔,她为我们记下了这些永远不能忘怀的事情,同学们现在知道作者的泪珠为什么会一滴一滴地掉下来吗?因为(教师指向板书)学生回答: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再读此句。
2、说写练习: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用“因为。
所以。
”的句式谈读后体会,再把几个相同句式合起来写成排比句,用自己想对鲁迅先生说的话作结束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