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在方差分析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CEL在方差分析中的运用
一、单因素方差分析
在Excel中,可以使用[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工具来完成单因素方差分析。
【例6-4】本章例6-1的Excel统计分析步骤如下。
1.输入数据。
如图6-3所示。
图6-3
2.调出[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其主要选项含义如下。
输入区域:在此输入待分析数据区域的单元格引用。
该引用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按列或行组织的相邻数据区域组成。
本例为“$B$1:$D$6”。
分组方式:如果需要指出输入区域中的数据是按行还是按列排列,请单击[行]或[列]。
本例分组方式为“列”。
标志位于第一行/列:如果输入区域的第一行中包含标志项,请选中[标志位于第一行]复选框;如果输入区域的第一列中包含标志项,请选中[标志位于第一列]复选框;如果输入区域没有标志项,则该复选框不会被选中,Excel将在输出表中生成适宜的数据标志。
α:在此输入计算F 统计临界值的置信度。
本例为0.05。
本例对话框的填写如图6-3所示。
图中分组方式为“列”方式,因为三家分店的日营业额是按列排列的,即分别排在B、C、D列。
3.单击[确定]按钮,可得方差分析表(结果已在本章第二节的表6-3中给出)。
二、无交互作用下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该项工作可利用[方差分析: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工具来完成。
【例6-5】本章例6-2的Excel统计分析步骤如下。
1.输入数据。
如图6-4所示。
2.调出[方差分析:无重复双因素分析]对话框,填写如图6-4所示。
该工具对话框设置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类似。
要注意,本例中[标志]复选框被选中,输入区域必须包括A因素与B因素的水平标志(如“工人一”、“工人四”、“设备B”等)所在的单元格区域,也即输入区域为“$M$1:$R$4”,而不是只包括数据的单元格区域“$N$2:$R$4”。
图6-4
3.单击[确定]按钮。
得到方差分析表。
(结果已在本章第三节表6-6中给出)。
三、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该项工作可以使用[方差分析:可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工具来完成。
【例6-6】本章例6-3的Excel统计分析步骤如下。
1.输入数据,如图6-5所示。
其中,B2:B4单元格存放的是在“A1”与“B1”因素水平共同作用下,进行3次试验所得的结果;D5:D7单元格存放的是在“A3”与“B2”因素水平共同作用下,进行3次试验所得的结果,其余类推。
图6-5
2.调出[方差分析:可重复双因素分析]对话框,其填写如图6-6所示。
该分析工具对话框与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基本相同,只是多了一个[每一样本的行数]编辑框,其中输入包含在每个样本中的行数。
本例中,在每种不同因素水平组合下,分别进行了3次试验,因此[每一样本的行数]为“3”。
每个样本必须包含同样的行数。
另外,在该分析工具对话框中去掉了[标志位于第一行]复选框,但要注意输入区域必须包括因素水平标志(“A1”、“B2”等)所在的单元格区域,也即,输入区域为“$A$1:$E$10”,而不是只包括数据的单元格区域“$B$2:$E$10”。
图6-6
3.单击[确定]按钮,得到方差分析表。
(结果已在本章第三节表6-9中给出)。